北社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北社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北社 诗社 诗词
《北社集》正式发布中国北社诗社社友名录中国北社诗社章程新人入社申请参考
楼主: 三峡纤夫

[名联赏析] 每日一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7-17 00: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佚名撰 题济南趵突泉联

  【注释】①佛脚:千佛山脚下。②趵突泉:一名瀑流、槛泉,宋代始称趵突泉。其名排在济南72泉之首,为古泺水发源地。泉水自地下岩石溶洞的裂缝中涌出,三道泉眼同时喷吐,浪花四溅,势如鼎沸。泉东有漱玉泉及泉畔之李清照纪念堂,泉西有观澜亭,泉北有泺源堂。

  【鉴赏】凡写景咏物的对联,往往连类而及其他,将范围扩大,笔墨展开。此联不同,它集中笔墨,专力描述景物——趵突泉。由于描述范围受到了局限,为使对联精采,就必须在语言运用和表现手法上狠下功夫。本联作者正是试图这样去做的。上联“佛脚清泉”,点明趵突泉地理位置,佛地是清净的,趵突泉从“佛脚”下流出,自然更加清醇了。四个“飘”字,写泉水流动的特点,它是从高处向低处飘落,不是在平地缓缓流动。末句用了比喻,“玉带”是说泉水飘落下来象白色的带子。下联“源头活水”原是一句常见的成语。用在这里却是写实,因为趵突泉是古泺水的发源地。四个“冒”字写趵突泉喷射而出的情状,这与“飘”字所表示的情状是不同的。末句也是一个比喻,与“玉带”不同的是,“珍珠”是颗粒状的,这与“浪花四溅”的情况是相吻合的。全联用巧之处,主要是“飘”和“冒”的运用,四个连用是重复,末句开头重复出现是顶真,另外,还用了比喻。上下联的意思有重复之嫌,这叫“合掌”,是对联写作上的大忌。至于对仗,虽不精采,但合乎常规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00: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明湖小沧浪园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刘凤诰撰 题大明湖小沧浪园联

  【注释】①四面荷花:因大明湖中遍植莲藕,盛夏荷花开放,故有“四面荷花”之盛。②一城山色:济南市旧为历城,因在历山之下,故有“一城山色”之称。③此联是铁保书写的清人刘凤诰的咏湖句。铁保(1752-1824):清书法家。字冶亭,又字梅庵。乾隆进士。嘉庆时历任漕运总督、两江总督。曾充八旗通志馆总裁,收集满人诗文,辑成《白山诗介》。后重加增辑,仁宗名《熙朝雅颂集》。他善书法,刻有《惟清斋帖》,著有《惟清斋集》。④大明湖:在山东济南市旧城北部,由珍珠泉、芙蓉泉、王府池等多处泉水汇成,湖面465公顷,出小清河流入渤海。宋代称“四望湖”。后渐湮塞,半为街市。金代起以今城内湖沿袭大明湖之名。⑤小沧浪园:为大明湖西北岸亭园。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以修铁公祠之余工建此。面山傍水,绕以长廊,湖水穿渠引入庭中,小沧浪亭踞园中临湖处,三面荷池,境界清幽。此联镌刻于园门两侧。

  【鉴赏】此联以清丽明快的笔调,概括而又鲜明地勾画出了大明湖的特有景色。上联作者抓住湖中的荷,湖岸的柳,用以突出大明湖小沧浪园之特色,人置身园中,似有被荷、柳团团围住的感觉。下联作者着墨于山和湖,湖水为山城增色,山城又为湖光添彩,几个数字“四面”“三面”“一城”“半城”勾勒出了山城、湖水、小沧浪园交相辉映之景貌。《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称赞这副对联“尽画了大明湖的绝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19 00: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望江楼濯锦楼联

    汉水接苍茫,看滚滚江涛,流不尽云影天光,万里朝宗东入海;
    锦城通咫尺,听纷纷丝管,送来些鸟声花气,四时引兴此登楼。

                                                                                         ——顾复初撰 题成都望江楼濯锦楼联

  【注释】①汉水:指四川省内的汉川江,流入大渡河。②苍茫:旷远迷茫貌。③朝宗:水流入海。④锦城:又名锦官城,成都的别称。相传战国时秦国张仪建城,后为“蜀王宫”。四川织锦自古驰名海内。三国时设官管理织锦,故称“锦官城”。杜甫诗有“花重锦官城”“锦官城外柏森森”等句。⑤咫尺:喻距离很近。《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徐幹《答刘公幹》诗:“虽路在咫尺,难涉如九关。”望江楼址原属华阳县,故有“通咫尺”之说。⑥纷纷丝管:丝管,丝竹管弦,古代乐器的总称。纷纷丝管喻指城中繁华行乐的景象。杜甫《赠花卿》诗:“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⑦顾复初:字子远,号幼耕,元和(今江苏吴县)人。清同治间做过光禄寺署正,是当时有名的诗画书法大家。著有《乐静廉余斋文集》。该联一说杨宗蔚撰。杨宗蔚,清代文人。⑧望江楼:位于成都市锦江南岸。古名“碧鸡坊”。传说这里曾是我国唐代女诗人薛涛的故居。清代以前,这里便开始兴建亭台楼阁,植松竹花卉,至清光绪十五年(1889),陆续修建了崇丽阁、吟诗楼、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清婉室等,是今望江楼公园的基础。

  【鉴赏】上联写锦江、汉水的气势。登楼远眺,盟见汉水旷远迷茫,那滚滚的江流,在云影日光之下奔流不息,历经万里东流入海,给人以亲临目睹之感。下联写成都的繁华。望江楼与都市近在咫尺,城中那丝竹管弦之声,夹杂着鸟语花香之气,更加激发着游人们的情兴。联语通过登楼后的“看”和“听”,把江流之气魄、都市之繁华及游人之情兴,勾勒一尽。细读此联,望江楼一带的美景,均能尽收眼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0 00: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居庸关联

    辽海吞边月;
    长城锁乱云。

                           ——佚名撰 题居庸关联

  【注释】①辽海:辽海流域一带。②边:边塞。③乱:战争。 ④居庸关:在北京昌平县境,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古代北京西北的屏障。传说秦始皇修长城时将强征来的民夫士卒徙居于此,故取 “徙居庸徒”之意以作关名。后“居庸叠翠”为“燕京八景”之一。

  【鉴赏】读此联给人一种雄浑、悲壮、空旷之感,茫茫大海,潮涨潮落,与之相伴随的只是边塞清冷的月亮,灰暗、孤寂,不知是清冷的月亮给大海一丝亮光,还是大海把整个月亮吞没,带来长久的黑暗,修长城是为了保卫国土,却又有多少人被长城吞噬,一个“锁乱云”就充分表现其间的内忧外患,“乱云”可以看作战争的频繁,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只是痛苦。而守长城,就必须要守居庸关,它是长城一个重要关口,那么征人只有伴着冷月、依着城墙,遥望灰色的天空与茫茫大海守卫国疆。因此,本联既写出了居庸关所处的重要,又寄情于景,反映出征人的情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1 00: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成都茗椀楼联

    花笺茗椀香千载;
    云影波光活一楼。


                                ——何绍基撰 题四川成都茗椀楼联

  【注释】①花笺:精致华美的笺纸。徐陵《玉台新咏序》:“五色花笺,河北胶东之纸。”又:相传女校书薛涛汲井水制作诗笺,别具色泽,称为“薛涛笺”。据此联之意,这里的“花笺”当指“薛涛笺”。《唐才子传》载:“涛工为小诗,惜成都笺幅大,遂皆裂狭之,人以便焉,便曰薛涛笺。”②茗:茶的通称。如香茗、品茗。茗椀楼附近有“薛涛井”,由于井的周围是砂碛土,经过自然过滤,水极清冽,便于饮用,故人们喜欢取此井水煮沸泡茶。③椀:“碗”的异体字。④活一楼:活为生动逼真的意思。活一楼,即使得茗椀楼显得秀丽、生动。⑤何绍基(1799-1837):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道州(今湖南道县)人。清道光进士。能诗文,精小学,擅书法。著有《说文段注校正》《东洲草堂诗集》等,官至翰林院编修、广东乡试考官和四川学政等。⑥茗椀楼:在成都望江楼公园内,相传为薛涛品茗之所。

  【鉴赏】这副对联写人写景抒情,意境清新,如诗如画,简炼而生动。上联扣住“香”字落墨,追忆女诗人薛涛的轶事——薛涛制的花笺,薛涛井水泡的茶,遗香千年。这夸张,突出了历史人物;这想象,又是多么的浪漫。下联扣住“活”字下笔,写到了云影,写到了波光,都是动景,都突出了一个“活”字。目的是为了刻画茗椀楼——江水中的云影,粼粼的波光,映着那雕栏玉砌的茗椀楼。云影、波光、楼的倒影交织在一起,使茗椀楼显得更加秀丽生动,宛如人间仙境。全联既赞扬了女诗人薛涛,又刻画了祖国美丽的河山及茗椀楼的无限风光。遣词造句,雕琢精心,显示了作者浑厚的文学功底与作联吟对的高超艺术技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2 00: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庐山牯牛岭清风阁联

    身在庐匡,不见庐山真面目;
    足临胜境,方知胜地豁心胸。

                                      ——佚名撰 题庐山牯牛岭清风阁联

  【注释】①庐山:系幕阜山的余脉,在江西省北部,古城九江市南,北峙长江畔,东南临鄱阳湖。西周时称南障山。因有匡姓兄弟七人隐居山中,周定王曾遣人访而未遇,只见其庐(屋舍),故后人又称为匡山、庐山,或称匡庐。宋代为避太祖赵匡胤讳又曾改名康山,今称庐山,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谓。“不见庐山真面目”,典自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一首家传户诵的佳作《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②足临:迈步登临。③豁心胸:眼界豁然开朗,令人心旷神怡。④牯牛岭:又名牯岭,以有大崖石状如牯牛得名。海拔1168米,是庐山风景区的中心,素有“云中城市”之称。清光绪年间,曾先后为英、法、美等国强行租占,1935年收回租借权。

  【鉴赏】上联“身在庐匡,不见庐山真面目”:庐山地处长江、鄱阳湖畔,江湖水份燕发量大,加上东面没有高山阻挡,海洋温湿空气容易侵入。经庐山阻挡而上升,在高空凝结为水汽,故山上多云雾,千峰万壑,云遮雾盖,自古便有“难见庐山真面目”一说。苏东坡当年花了十余天时间,遍游庐山诸峰,极力探求庐山的真面目,之后,他别出心载,在东晋名刹西林寺写了上述《题西林壁》一诗,说出了不少人心中想说却不清楚的哲理,为后人开拓了思想上、认识上的崭新境界:人的认识是随事物变化的,而且各人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思想认识的角度不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也会不同。就象你身在庐山,如果不去多方观察,就难以见到庐山真正的丰姿神韵!下联“足临胜境,方知胜地豁心胸”:开头以“足”对仗上联开头的“身”,顿觉回味无穷!这无疑告诉读者,你到了庐山,不要仅仅满足于牯岭的一景一点,要迈开双脚,四方登临,勇于登攀,仔细浏览佳景胜境,这样你才能领略到琳琅满目的匡庐美景,你的眼界才会豁然开朗,感觉心旷神怡,人间尘世带给你的种种烦恼自然一扫而光。全联虽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多方的比喻,出典朴实,语言明白畅晓,但却寓深奥的哲理于平淡的文字之中,令人读后觉得味醇意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00: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岳飞墓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徐氏女撰 题杭州岳飞墓联

  【注释】①辜:罪。②铸:把金属熔化后倒在模子里,制成物件。③佞臣:惯于对皇帝吹捧拍马、陷害忠良的奸臣。④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抗金将领。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⑤徐氏女:清代松江(今属上海)人。

  【鉴赏】南宋将领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为了挽救南宋的灭亡,保护人民免遭金兵的杀戮,岳飞前后三次带军北伐,收复了被金兵占领的河南等大片失地。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一意妥协投降,将岳飞从战场召回并解除兵权,致使河南等地再度失陷。秦桧肆意陷害岳飞,以“莫须有”罪名将他下狱杀害。从此,秦桧万古千秋作了骂名。

  上联对岳飞遇害表示了深切的同情,甚至青山也以能掩埋精忠报国的英雄骨骸而感到荣幸。下联则表达了对民族败类、阴险狠毒的奸臣秦桧的鄙视和忿恨,用拟人的手法,写白铁无罪,却被铸成奸臣贼子,代替他们饱受人们的唾骂,为此感到羞惭!此联直抒胸臆,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人们爱憎分明的感情,表达了国人对民族英雄的无比崇敬和怀念及对卖国贼的无比憎恨的心情,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10: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广西桂林叠彩山景风阁联

    林间虚室足觞咏;
    山外清流无古今。

    ——叶绍楏撰 题广西桂林叠彩山景风阁联

  【注释】①觞咏:觞为盛酒器具。咏,曼声长吟。这里引申为畅谈。觞咏即饮酒畅谈。王羲之《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②叶绍楏(?-1821):字振湘,号琴柯,浙江归安(今吴兴)人。清嘉庆间做过广西巡抚。③叠彩山景风阁:在广西桂林市北。叠彩山又名桂山、风洞山。山峦重叠,横层如彩缎。山上园林建筑如织,绿荫翠盖。旧有圣寿寺、景风阁等,已倒塌。新建有叠彩亭、仲止堂等,颇壮观。

  【鉴赏】这是一副言简意赅、切情隽永的写景对联。作者到此游赏,上联写到所见林间房屋虚席以待,激发酒兴,想到这正是饮酒畅谈的好地方;下联言山外清泉古今少见,游兴正酣。上联赞林间房屋的幽静,下联叹山外清溪的泉流。文笔洗练,清新自如,仿佛是一幅风景素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00: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昌百花洲联

    枫叶荻花秋瑟瑟;
    闲云潭影日悠悠。

                             ——佚名撰 题南昌百花洲联

  【注释】①荻: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水边,跟芦苇相似。②瑟瑟:风吹动草木的声音。③悠悠:安闲静止貌。④百花洲:地处江西省会南昌市状元桥和三道桥之间的东湖一带。原为水泽之乡,被东湖(旧名东太湖)潆回环抱。南宋绍兴年间,豫章节度使张澄在此建讲武亭以习水军。清乾隆十一年(1746),江西布政使彭家屏书写“百花洲”三字,镌为石碑立于洲上。原碑石已破损,近年有关部门选用金星石,重立“百花洲”碑于洲上,并兴建百花亭一座,此联悬挂在亭西侧的亭柱上。

  【鉴赏】这是集古人诗句而成的一副题百花洲联。上联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下联则采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联句与原诗所咏都是有关江西的风物,“枫叶荻花秋瑟瑟”,描绘的是秋天浔阳江的夜色;“闲云潭影日悠悠”,则是游者驻足滕王阁所看到的景观。两名句均脍炙人口。作者借助前人诗句,将它们集成一联,将百花洲的秋景有声有色地描绘出来。

  上下联中作者抓住秋天景物的特点,以百花洲特有的优美环境,将描绘他处的诗句集句成联,贴切又恰到好处地勾勒出了百花洲的秋景,动静皆有之,声色皆存之,使全联和谐统一。这副集句联似作者信手拈来,实则显示了作者在选择上的匠心独运,用描绘江西风物的名句来为江西的名胜制联,可谓“楚弓楚得”。正如清人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对此联所赞:“既切西江,又合风景,而成句又在人人意中口中,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6 00: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山玉屏楼联

    高阁逼云霄,举头红日近;
    远山收入画,回首白云低。

                              ——佚名撰 题黄山玉屏楼联

  【注释】①黄山是我国著名风景区和旅游胜地,在安徽东南部,明末旅行家徐霞客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自古以来,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玉屏楼在黄山的玉屏峰,原是玉屏峰的文殊禅院旧址,文殊禅院大约建于明万历年间,一九五二年毁于大火,后在遗址建玉屏楼。②本联袭用宋代寇准《华山寺》诗:“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鉴赏】此联所要表现的是玉屏楼的高峻,这副似五言绝句的对联紧紧围绕此作文章。“高阁逼云霄”,玉屏楼似乎要冲破云层,于是站立楼中,“红日”便唾手可得;四周云山还须低头远瞧,尽收入画幅中,白云在四周缭绕,从手指缝中流过,这一切都表现了观景者所处位置的不同一般。而他写玉屏楼,却极写山、云、红日等,以此作为比衬,更能显示出玉屏楼之高,当然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于寻常。曾有一联写文殊院(玉屏楼的旧址),与此意同:万山拜其下;孤云卧此中。都给人“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犹如孤傲的人独处,却又有其难于表达的乐趣。明代的徐霞客在他《徐霞客游记》中说这里是“黄山绝胜处”,民谣也有“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的说法,它的妙处大约就在于此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北社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社诗社 ( 粤ICP备13049926号 )

GMT+8, 2024-11-21 19:52 , Processed in 0.02558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