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纤夫
发表于 2013-7-27 00:01:41
北京陶然亭联
烟笼古寺无人到;
树倚深堂有月来。
——翁方纲撰 题北京陶然亭联
【注释】①烟笼:指云雾笼罩。②深堂:指慈悲庵的庙堂。③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覃溪,又号苏斋,北京人。清乾隆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喜好金石谱录、词章书画,尤其是他的书法独具一格,在当时颇有名气。著有《复初斋诗集》《石州诗话》《两汉金石记》等。④陶然亭:在北京宣武区西南隅的陶然亭公园内。陶然亭原在北京右安门东北角的慈悲庵内,始建于辽寿昌五年(1099),后遭兵燹之灾而毁。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工部郎中江藻重建,初名江亭。江藻有《陶然吟》,阐发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的意境,故江藻将此亭命名为“陶然亭”。
【鉴赏】这是一副以诗入联的写景联语。全联着意写古寺“林深”“幽静”。慈悲庵在烟雾笼罩和大树遮掩之下,给人们以幽深、雅静之感。而“无人到”“有月来”的运用,更加渲染了这种“幽静”气氛,把慈悲庵的僻静和作者的向往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峡纤夫
发表于 2013-7-28 01:04:21
厦门鼓浪屿鱼腹浦联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佚名撰 题厦门鼓浪屿鱼腹浦联
【鉴赏】这是一副典型的写景状物对联。全联用“锁”和“连”两个动词,描写雾景和海观,使雾、山、天、水四物呈现在读者眼前,令人有身历其境之感。要理解这副对联,首先要弄懂两个动词,“连”字即连接、结合之意;“锁”字呢?用本义无法解,只能用引申义,即笼罩、幽闭,如周邦彦《锁窗寒》词中“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句和刘克庄《真州北山》诗中“遥怜钟阜诸峰好,闲锁行宫九十年”句者。那么,雾可以笼罩住山头,山怎么可以“锁”住雾呢?原来,鼓浪屿岛上树木葱郁,山峦起伏,怪石嵯峨,洞壑层迭。无孔不入的雾气穿山洞、钻沟壑,反被洞壑幽闭于其中,犹如锁入禁苑深宫。至此,读者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跟随联意飞临鼓浪屿一游:雾霭笼罩着层峦迭嶂,拥抱着葱葱树木,亲吻着嶙峋怪石,抚摩着济济游人。微风吹来,雾气飘渺,怎不令人飘飘欲仙,如身居天庭。隐约能听到苏味道吟哦其《咏雾诗》:“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乍以含龙剑,还疑映蜃接。……”太阳一出,雾气尽释。“日中气霭尽,空水共澄鲜”(粱伏挺《行舟遇早雾》诗句)。面对着大海,近处的点点风帆,远处的粼粼波光,尽收眼底。极远的海面和天空连接在一起,分不清那是水,那是天,构成一幅硕大无朋的水天一色、天水相融的画图,真是美不胜收。此联在写作上采用回文手法,顺读逆念均可,如“斗鸡山上山鸡斗;龙隐岩中岩隐龙”,“处处飞花飞处处,潺潺碧水碧潺潺”和“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等均属此类。这类对联读起来有反复重迭的韵味,看起来有对仗工整的形式。另外,修辞上的拟人手法使这副对联又具特色:一锁一连,使雾、山、天、水四物都具有人的思想意识、人的行为动作,因而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三峡纤夫
发表于 2013-7-29 00:16:53
苏州拙政园联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佚名撰 题苏州拙政园联
【注释】①噪:喧哗,指蝉鸣叫。②愈:副词,越发。③拙政园:在苏州市娄门内,为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时为大宏寺,明朝改为“拙政园”,是一座富有江南特色的园林。
【鉴赏】该联取材自南朝梁·王籍所作的《入若耶溪》诗。据传,王籍的这两句诗是受到《诗经》中“萧萧马鸣,悠悠旆旗”的启发而写出来的。《诗经》那两句诗写了寂静无喧哗的场面,由此也可看出诗人王籍善于体察事物、触类旁通的才能。上联意为:树林里有了蝉的鸣叫会显得更加寂静;下联则进一步写到,山野里有了鸟雀的啼鸣会显得更加幽深静谧。联句平实疏秀,毫无雕琢之气,却揭示了一个“想要甜,加点盐”的很朴素的哲理,流传至今千百余年而引为“绝唱”。
三峡纤夫
发表于 2013-7-30 14:13:23
北京颐和园绣漪桥联
螺黛一丸,银盆浮碧岫;
鳞纹千叠,璧月漾金波。
——佚名撰 题北京颐和园绣漪桥联
【注释】①螺黛:螺子黛的简称,画眉毛的墨,一种青黑色颜料,古时常用以比喻女人的发髻,此指颐和园中的万寿山。②银盆:喻指昆明湖。③碧岫:青绿的山峰。④鳞纹:象鱼鳞一般的水纹。⑤璧月:像璧玉一般的月亮。
【鉴赏】题写山水的对联,关键要切合其地其时的自然景观。此联描绘的山水景色,均以“绣漪桥”为观察点。从这里看山,只是“螺黛一丸”。“螺黛”写出了山的颜色和形状,“一丸”则极言其小。把昆明湖比作“银盆”,也显然是对实景的缩小。座落在湖边的万寿山好象漂浮在湖水之上。这简直把颐和园盆景化了,显得小巧玲珑。下联专写湖水之美。昆明湖固然可以垂钓,但不必将“鳞纹”坐实为鱼鳞,须知在月白风清之夜,那微微波动着的湖水与鱼儿闲游翻动鳞片的情景是极其相似的。“千叠”是形容波纹细密,一层波纹未尽,一层波纹又起;如果是风急浪高,那就不是“鳞纹”也不可能形成“千叠”之波了。夜晚的月亮是皓洁的,“静影沈璧”,它倒映在水中的影子也像无瑕的白璧一样明净。“壁月”与“漾金波”是因果关系,因为有了“璧月”,所以湖水才“漾金波”。从全联看,很注重色彩的描述,“螺黛”“银盆”“碧岫”“鳞纹”“璧月”“金波”都是很有色彩的词语,其中主色是青、白两种,这与颐和园的湖光色是一致的,也是很协调的。“浮”和“漾”两个动词用得很贴切,尤其是“浮”字传神,化静为动,把静景“碧岫”写活了。全联对仗工稳,这可从两方面来看:一是不仅词性相对,而且结构形式也相同,“螺黛”和“鳞纹”,两个偏正结构的词语相对,“一丸”和“千叠”,两个数量词相对,“银盆”和“鳞纹”,两个偏正结构的词语相对,而上下联又是分别由两个主谓结构的短语所组成。二是平仄相对,声调和谐,上联是: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下联是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仅有上下联的第一个字平仄不相对,这是可以平仄“不论”的。
三峡纤夫
发表于 2013-7-31 00:35:56
天一阁藏书楼联
天一阁:在浙江宁波市城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藏书楼。明嘉庆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兵部右侍郎范钦所建。为六开间二层楼房。阁前凿有水池。其名取自古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说。原有藏书七万余卷,但大多散失。解放时,只剩一万三千余卷。后国家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现藏珍版善本达八万余卷,其中明地方志尤富。阁内悬有许多名人题联。
如清藏书家全祖望题有二联:
十万卷签题,缃帙斑斑,笑绿竹绛云之未博;
三丰年清秘,祥光昞昞,接东楼碧沚以非遥。
西瞻祁氏,应帐澹生,沦落早逃高门;
南望密岩,为金石质,储藏总归杰阁。
上联的“绿竹”、“绛云”分别为明叶盛和清钱谦益的藏书楼名。下联的“祁氏”指明藏书家祁承璞,其藏书楼名“澹生堂”,祁氏死后,藏书为其子孙所卖。
御史姚伯昂题联:
人间庋阁足千古;
天下藏书此一家。
郭沫若、胡乔木分别题联:
好事流芳千古;
良书播惠九州。
书中岂有黄金屋;
海上长存天一楼。
天一阁大门两旁用钟鼎文书写的对联:“天一遗形源长垂远,南雷深意藏久尤难”,说明了天一阁藏书楼历史悠久和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登上天一阁藏书楼以后的感叹心情。
三峡纤夫
发表于 2013-8-1 00:22:48
清朱应镐《楹联新话》言,清时有人与其友合作五十岁生日,撰联云:
与我同庚,忝居三日长;
得君知己,共作百年人。
同庚,即同年所生。忝,谦词。三日长,即比其友大三天。末句既可理解为两人合起来庆贺一百岁,也可理解为两人都要活到一百岁。
三峡纤夫
发表于 2013-8-2 00:18:02
魏寅《魏源楹联辑注》云,清代魏源幼时,见当地一举人喜抄人诗作对以为炫耀,颇憎恶之,时或予以揭穿。一日举人指着手提的烛灯出联要魏源对。联曰:
油醮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
魏源对道:
纸糊灯笼,笼边多眼,眼里无珠。
“心中有火”与“眼里无珠”均语带双关。“烛,烛”、“心,心”与“笼,笼”、“眼,眼”为连珠。
三峡纤夫
发表于 2013-8-3 00:41:45
传说,宋代大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某日由九江乘船往苏杭而去,水上遇一驾船少年。那少年出一上联要黄应对。其上联为:
驾一叶扁舟,荡两片桨,支三四片蓬, 坐五六个客,过七里滩,到八里湖,离开九江,已有十里;
这副上联,用尽了从一到十的所有数,又要求下联在相应的位置上也要用数,且不论反顺,不得有一字相重,还要排列有序,何其难也!黄庭坚乃一代才人,当时冥思苦想半晌亦难以对出,后人虽多有攀附应对者,但完全合乎上联要求的对句尚未出现。实际上,此联实属“对句根本无法对出”的绝联。现己对出者,均为不尽符合要求的,虽有正式刊出,亦尚嫌欠工。
三峡纤夫
发表于 2013-8-4 13:32:38
民国初年,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随之而来的是军阀割据,连年征战,民不聊生,国势日颓。有人据此题一上联:
由山而城,由城而陂,由陂而河,由河而海,每况愈下;
此联巧妙地兼用了借代、重言,绞链诸技巧方法,且指事寓意十分恰切,越是细细品味,越是令人叫绝。孙中山是广东香山人,故曰“山”,袁世凯是河南项城人,故曰“城”,黎元洪是湖北黄陂人,故曰“陂”,冯国璋是河北河间人,故曰“河”,徐世昌是江苏东海人,故曰“海”,这样把中华民国几任总统,来个“以地代人”,贯穿入联,结果,地势由高到低,“每况愈下”。而作者的本意恰在表示几任总统执政时的政治状况,也是因好变坏, “每况愈下”的。此联另一绝妙处在于,所叙各总统执政时间先后排列,恰与各自籍贯地名高低顺序切合。这真是既赖匠心独运,又仰天然玉成。象这样的绝联,只恐万古千秋也难以对出足以与之相媲美的对句来。
真正堪与上联相媲美的,还有一副传统名绝联:
夏大禹、孔仲尼、姬旦、杜甫、刘禹锡;
此联乍看,似觉难度不大,但细细品来,它字外有义。表面看,它是由五个历史人物联缀而成,殊不知它乃是一副谐音双关联,细品读之,尚有另外一层意思,即:下大雨,恐中泥,鸡蛋、豆腐留女婿。应对此联,要求下联也要符合上述条件,这就加大了应对难度。唯其如此,多少年过去了,此联仍如孤雁单飞,迄今无配偶。
三峡纤夫
发表于 2013-8-5 00:10:19
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
此联是彭元瑞和纪晓岚合作的万松岭行宫新联(《楹联丛话》卷二)。上联由彭元瑞出句,下联由纪晓岚应对。乾隆55年(1790年)重阳节前,乾隆从热河木兰围场打猎回来,驻跸于万松岭行宫。联文是乾隆八十寿诞的颂词,妙在切人(乾隆)、切地(万松岭)、切时(重阳节),而且采用了拆字(松-十八公)、叠字(处处,年年)和两字颠倒自重自对(八十,十八;九重,重九)的高度技巧,不流于俗套,不是文字游戏,虽是奉承之作,可谓对联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