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杜若老师的这首诗做逐句评析之前,我要先说一下该诗所运用的一些谴词法.在这里很多句子似乎很没道理,其实这里老师用了一个方法----"隐字".何谓隐字呢,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习惯用语或者古人旧句,大家约定成俗,都已经固定了,你说出前面,对方就能知道后面的东西,这后面的字的含义就是你所真正希望表达的概念.比如,我们都知道"世上只有妈妈好",如果我说"世上只有妈妈",那么你会很容易了解到一个"好"字.这个相当于条件反射.古人就有这样的一种游戏,也有人通过这样的暗语来传达情报的.其实这个用法很简单,也很普遍.今天我们仍然用,用得很广泛.好,开始评诗.</P>
<><FONT color=#ff0000><FONT color=#0000ff>出岫</FONT>扶风无意聚,<FONT color=#0000ff>气蒸于梦</FONT>舞如花</FONT>.----"出岫"语出陶渊明的《归去来兮》"云无心以出岫"句.隐一主语"云"字.后一句出自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句,该句杜若老师把"云"字改为"于"字就是为了隐掉一字.另外在暗语中,只要能够让你联想到他所要表达的意思,即明确写出来的文字之后省去的文字的概念,它才是真正的意象,但能了解真正之意象,表面文字可以一概不问.具体中间如何变动也就不重要了,所以这里的"于"字你没有必要去在意它的具体意思,如果非要解释,就理解为"在"吧.这样一来应该可以理解了吧.</P>
<>那么这个联就可以写为"云扶风无意聚,云舞如花",如此很好理解了 ,但是没有诗意,所以才用了暗语来表达,因为明确写出的美好的文字虽然不参与表达具体的概念,但是可以丰富句子的诗性,使它具有美感.</P>
<><FONT color=#f70909>柳丝虽绕何能二,荷衣漫遮只思</FONT><FONT color=#0000ff>他</FONT>.---此中"二"字如果像老师所说,不妨改为"贰".颔颈两联没有用像上面那样的隐语,而是分别从几种具体的意象来表达"云"的概念,其实也在隐.因为在咏物事中决不可著该物一字.看此联前句,隐了"我"---"云",后句,后句用"她"代"云",也算是暗语.</P>
<><FONT color=#f70909>知菊凝霜浮碧水,访梅和雪化流霞</FONT>.---这联写"云"的不同状态,颇有情趣,妙句.它也在时时隐了一个字"她"---"云",这一点可以从句中意思很明确了解到.</P>
<><FONT color=#f70909>飘零已是多成泪,<FONT color=#0000ff>除却巫山</FONT>枉自嗟</FONT>.---"除却巫山"用法同首联.隐含"不是云"三字,按照该诗的主题,我们可以知道它要表达的概念主体还是一个"云"字.因此这句就成了"云枉自嗟".如此,上下句意思就贯通了.</P>
<>这个是专门理清杜若老师这首诗中的概念."沧浪"可还明白?其实这是个极其简单的道理,可能你当时没有注意吧.不怪.但是如果因为自己没有认识到人家的好处,反而自觉人家作品的不好,如此反是相当的不好的,希望以后能够谨慎对待作者也好好珍重自己,注意自己还是个写文字的人,退一步说最起码还是个人吧,珍惜自己做人的权利和优越性.</P>
<>下面帖子开始再分别从逻辑结构和诗歌审美等方面简单说一些,希望对于"沧浪"很好的了解认识杜若老师的诗歌有帮助吧.</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23 13:14:2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