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乐 发表于 2013-10-14 19:42:56

本帖最后由 天天快乐 于 2013-10-14 21:34 编辑

十三
前面我说过,中华诗歌的最大特点是押尾韵。韵是怎样产生的呢。其实就是产生于古代先民的顺口溜。顺口溜易诵易记。本身就包涵音乐美。也是汉语的特点之一。
我小时候,妈妈和外婆都教过我儿歌,都是些顺口溜。试举一例如下:

火萤虫,点点红,哥哥骑马我骑龙,夺我的刀,新花招,夺我的剪子剪荷包,夺我的牛,犁山头,夺我的耙,耙山洼,夺我的马,上扬州,扬州里面一枝花,摆摆尾子到姐家,姐家门口一个塘,三个鲤鱼扁担长,吃一个,留一双,留给大爷娶大娘,娶个大娘大,三间瓦屋装不下,娶个二娘二,三间瓦屋装半厝,娶个小娘小,脱到灰里找不到。

从这首儿歌我们可以看出,押韵的最基本的句数为两句。两句后可以转韵,另外的尾韵的平仄不分。平仄通押。这些原始的押韵法在某些词中还留有痕迹。例如:虞美人就是两句转韵,西江月就是平仄通押。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这首也是平仄通押。

如果从广义上来讲,中华诗词就是顺口溜。

天天快乐 发表于 2013-10-28 10:21:34

十四


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诗词格律声韵的理论也是在诗人们不断地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前面讲到,押尾韵是起源于民间的顺口溜。那么格律诗理论呢?我认为是由前人不断地创作,再由后人慢慢地总结出来的。
首先说对偶,在《诗经》里就能找得到,当时的作者没有意识到这是对偶,但是他们下意识的就这样写了,觉得这种形式很美。不过那时的对偶不标准,不讲究平仄声。这里略举几例:

诗经《采薇》中有: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君子所依,
小人所腓。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最初对偶的雏形。

两汉乐府《白头吟》中有

皑如山上雪,
皎若云间月。

今日斗酒会,
明旦沟水头。

竹竿何袅袅,
鱼尾何簁簁。

这里的对偶形式已经初具规模。

后来在陶渊明和曹植的诗里,就能找到很标准的对偶句了。

天天快乐 发表于 2013-10-31 11:14:55

十五
汉语的声调变化较大。中国地域广,方言多,幸亏我们的老祖宗聪明,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文字。能够把各种方言串通起来。无论你是什么地方人,无论你讲的是何地方言,只要使用汉字写出来大家都能明白。反过来,一个汉字,拿到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来读,就有不同的读音。但是意思都是一样或者相近。可以推想,如果拿到古代或者上古去让老祖宗们去读,又是怎样的读音呢?我们无法知道。但是这个字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不管他们读成什么音,意思基本和现在一样。当然,五千年来文字也发展了许多,当今的大多数字,我们的老祖宗是认不出来的,就象我们现在不认得甲骨文一样。

天天快乐 发表于 2013-11-17 09:16:46

本帖最后由 天天快乐 于 2013-11-24 08:52 编辑

在文字诞生早期,没有标点符号,也没有声调标注法。全凭个人以自己的理解方式来读。我认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声调一般分为:轻-重-缓-急-平-绵-柔。不同的地区声调区别很大。
有关声调标注的起源,现在也说不清楚,有人认为:最早发现汉语有声调的是南朝时期的沈约。同时期有一部书叫《四声切韵》,相传是周颙所著。不过东汉时期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已经开始给汉字注音了。例如:材音才。这是利用简单易认的汉字给复杂难认的字注音。这种注音虽然不注声调,但是采用同声调的字来注音,可见这时期应该讲究声调了。
在唐时应该有系统地注音法了。所以第一个给汉字标注声调的人肯定早于唐代。这是最保守的说法。

曉曦 发表于 2013-11-17 10:23:10

獲益良多,感謝分享:)

天天快乐 发表于 2013-11-20 19:26:51

曉曦 发表于 2013-11-17 10:23
獲益良多,感謝分享

谢谢朋友的支持。天天快乐。

天天快乐 发表于 2013-11-23 09:05:03

十七

从广义上说,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有声调。即上面所说的:轻-重-缓-急-平-绵-柔。但是大多数是以声调来表达不同情感的,以声调的变化来区别字词意义的不多。而汉语是以声调来区别字词意义的主要语种。非但如此,汉语声调系统完善发达。这是由于汉语特点决定的,因为古老的汉字大多数是单音节,一个字音往往要表达多种意思。即使有了声调的区别,还是满足不了,因为在字典里,还保留着一个字有多层意思汉字。当然随着多音词的出现,这些同音字已经很好的区别了。例如:服,有衣服,服用。两个双音词里都有。人们很容易区别这两个词。

天天快乐 发表于 2013-11-25 19:44:24

对仗,声调都说过了,回头再说诗的言句数的发展。在诗经里,绝大多数以四言句为主的诗,而句数没有定例。一首诗往往有几节。当然三言句,五言句,七言句也有,六 八 九言最少。诗经里收集的民歌主要是黄河流域的,属于黄河文化的一部分。而屈原的诗却代表着长江流域文化的一部分。我认为中华文化是由黄河文化和长河文化共同组成的。屈原的诗大多以五 六 七言句为主。
汉代是属于长江文化统治。所以乐府诗多以五言句居首,七言句为次。

天天快乐 发表于 2013-12-11 17:09:12

十九
到了魏晋南北朝。我国文化史上又迎来了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尤其是诗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声律韵已经初具规模。涌现出大量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诗人。其中诗人刘桢就是律诗的奠基人。为什么这样说呢?请看他的一首诗。

赠从弟诗三首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苹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
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

这首诗不是律诗,但是已经定了一种格式,即五言八句。刘桢写了许多首这样的诗。被当时的文人称之为刘公干体。

鲍照有一首诗《学刘公干体》刘公干即刘桢。这首诗为五言八句,有趣的是,这种诗被鲍照称为刘公干体,这算是最早的五律雏形了。其诗如下:
《学刘公干体》
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
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
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
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这首诗可以说明刘公干体在南北朝时是流行的,其实也就是永明体。沈约在研究声律的基础上把这种刘公干体诗发展成为律诗。在沈约的五言八句诗中就有标准的五律。例如:

携手曲(沈约)
舍辔下雕骆,更衣奉玉床。
斜簪映秋水,开镜比春妆。
所畏红颜促,君恩不可长。
鵁冠且容裔,岂吝桂枝亡。

《登北固楼诗》沈约

六代旧山川。兴亡几百年。
繁华今寂寞。朝市昔喧阗。
夜月琉璃水。春风柳色天。
伤时为怀古。垂泪国门前。




天天快乐 发表于 2013-12-31 13:25:37

二十一
现在来说说声韵的变化。
我国现存最早的韵书是隋代陆法言编撰的《切韵》。在这之前,三国时期魏人李登曾编著《声类》一书。可惜已亡佚。
唐代,有孙愐著成《唐韵》一书。唐人写诗可能参照此书。
在我国古代韵书史上,宋代的《广韵》(公元1011年)和《集韵》(公元1067年)算得上是两部重要的韵书。南宋原籍山西平水人刘渊,在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时将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同期山西平水官员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为106韵,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平水韵。自平水韵形成之后,诗人写诗基本用平水韵。
其实在平水韵之后,韵书又有发展,元代有《古今韵会》,《古今韵会举要》,《中原音韵》等韵书。
明代有韵书《洪武正韵》,《韵略易通》。
到了清代又有《音韵阐徵》,《词林正韵》。
解放以后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诗韵新编》,一直到《中华新韵》。
上面提到的韵书,很不全面,但是可以说明一点,韵书是一直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为什么现在还要抱着平水韵不放呢?
建议诗友们用《中华新韵》来写诗。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斯言乱语【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