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乐
发表于 2013-4-29 08:51:01
秦汉诗歌主要是乐府诗。乐府原为秦时设置的音乐机关,这说明诗歌创作进入到政府机关。乐府诗仍以民谣为基础。这时的诗歌出现了新局面。但是秦朝的诗歌质量不佳。这不能不提到秦始皇。焚书坑儒,臭名昭著。在文化层面上讲,那是倒退。
如果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秦始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当时的儒家死抱着周礼不放,阻碍社会发展的进程。不采用非常手段是不能推动改革的。
书同文,车同轨。这是秦始皇的功绩。我想按照当时的儒家观点,还要使用周的文字呢。一笑。
这里我又要啰嗦几句简体字。第一套简体字如果没有毛泽东,可能也是难以推行的。历来改革都要受到各方面的阻力。所谓“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行跑掉”是也。
天天快乐
发表于 2013-5-11 08:37:35
六
秦汉乐府诗歌的诞生,标明文人创作诗歌已经普及率了。不过还是以民歌民谣为基础。许多汉乐府诗现在读来还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例如:
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里除了田田一词外,就是现代之口语了。
再如:
相逢行
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
不知何年少⑴?夹毂问君家⑵。
君家诚易知,易知复难忘;
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
堂上置樽酒⑶,作使邯郸倡⑷。
中庭生桂树⑸,华灯何煌煌⑹。
兄弟两三人⑺,中子为侍郎⑻;
五日一来归⑼,道上自生光;
黄金络马头,观者盈道傍。
入门时左顾⑽,但见双鸳鸯⑾;
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
音声何噰噰⑿,鹤鸣东西厢。
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⒀;
小妇无所为,挟瑟上高堂:
“丈人且安坐⒁,调丝方未央⒂。”
这些诗歌在当时是能流行于民间的。
乐府民歌是在《诗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诗经》有共同之处。可以说《诗经》又向前发展了。
梅庐
发表于 2013-5-11 18:21:38
持續關注中。飄紅。
天天快乐
发表于 2013-5-14 10:28:43
谢谢梅庐的支持。
七
再看魏晋南北朝的诗歌。这时的诗歌开始偏向诗而偏离谣了。并且形成了各种诗体。但是从诗的语言来看,还是以大众化语言为主流。陶渊明可以说是这个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
劝农
其一∶
悠悠上古,厥初生民。
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智巧既萌,资待靡因。
谁其赡之,实赖哲人。
归园田居五首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後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请诗友们看看,这是不是大众化语言。把陶渊明的诗和屈原的诗对比,你会发现其中屈原诗中的许多字在陶渊明的诗中找不到了。这说明陶渊明也不抱古字的。
在通向中华民族诗词高峰的历程中,魏晋南北朝诗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天天快乐
发表于 2013-5-27 10:48:08
八
唐代是我国诗史上的黄金时代,各体诗歌全面成熟。三百年间,诗才辈出,作品繁多,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诗坛上万紫千红,百花争艳。
这期间出现了,诗仙 李白 诗圣 杜甫 诗豪 刘禹锡 诗魔 白居易 诗鬼 李贺 诗佛 王维 诗囚 孟郊 七绝圣手 王昌龄。就这些诗冠就足以说明诗峰之高。
如果细心地去读这些人的作品,你会发现,其语言还是易懂的。有的诗句读给现代的老百姓听也还能明白一二。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当然,这一时期,也有一批诗人继承了魏晋南北朝诗歌诗歌中的绮丽辞藻,把婉约诗歌推到了顶峰。我说这不是诗歌的主流。
也是在这一时期,律诗和词诞生了。从此,就有了固定格式的诗词。这是诗词理论家的杰作。后来文人就按照诗词格律来写诗填词。
其实诗词格律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华诗歌的发展。成为当今的诗八股。
天天快乐
发表于 2013-6-8 09:53:25
九
为什么说诗词格律成为当今的诗八股呢?因为有了这个格律的束缚,用字就难以任意发挥,有些好词句用不上场。实际上诗词格律最初的用途是使诗词读起来抑扬顿挫。另外也用来配合谱曲。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说出“若遇着好句子,连声韵也不必讲究了”之类的话。【这里未查原著,大体意思是这样的】
在李白的许多诗中,也有所谓三连平之类的错误,【今人认为的错误,他们在阅读杂体诗时都会指出这方面的错误】
我们现代人写诗,应该写的新律新绝,可以放宽到三连平。一行诗七个字,有三个仄字,或有三个平字相间也就行了。
我们继承的是古人的精华,我们应该有创新发展的思想。中华诗的最大特点是押尾韵,读起来顺口。从古到今这一点是一直没有变的。
天天快乐
发表于 2013-7-22 16:08:45
十
律诗在唐朝已经发展到顶峰,后人难以超越。为了中华诗的发展,词又逐渐兴盛起来。词的起源本人不作考究。但在中唐已经成形,盛于宋代。
词和诗一样起源于歌,词与音乐的联系更紧密,古代填词者必通音律。因此词更适于抒情,以至于网络上对词的评介:“非言情者不是词”,“非婉约不是词”,如果机械地抓住这点不放,也是不对的。
在宋朝,词界大家,苏轼,辛弃疾豪放词在词坛上是独树一帜。对于词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代毛泽东的词写得很好,可是在网络上许多诗友不为为然。这都是循古的缘故。
总之现代人写格律诗词要想超唐越宋,谈何容易。因此这些格律必须放宽,要用现代人语言来写。
天天快乐
发表于 2013-8-2 16:02:58
十一
元代是蒙古人统治,在文化方面受到影响,元代文人很聪明,知道不能超唐越宋。另辟蹊径,发展了曲子形成了曲的高峰。
自元以后,中华诗词曲赋似已经定格,后人循规蹈矩,没有再发展。其中也有些文人诗词方面小有成就,但终不及从前。
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路只有一条,对诗词作些改革,取其精华,写当代人自己的诗词。可称之为新中华诗。至于怎样改革,希望各位诗友一起来探索。
伤逝
发表于 2013-8-3 14:55:33
再完整拜读。
天天快乐
发表于 2013-8-28 15:16:40
十二
诗言志,诗言情,诗言事。诗言景。
情又贯穿于志,事,景中。
志多豪情,事多关情,景多闲情。
志宜豪放,情宜婉约,事宜诙谐,景宜白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