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庐 发表于 2005-1-27 11:30:02

刘桢

刘桢(?--217),。字公干,东平(今山东东平)人。建安七子之一。曾为曹操丞相掾属。其诗刚劲挺拔,注重气势,不尚雕琢。后人以他与曹植并称,谓"曹刘",声誉甚高。但其诗作流传甚少,多为酬赠亲友之作。代表作《赠从弟》三首,以比兴手法抒写情怀,其中"亭亭山上松"一首尤为著名,为后人所赞赏。诗中歌颂了松柏不罹凝寒的本性,表现出诗人"真骨凌霜,高风跨俗"(钟嵘《诗品》)的高尚品质。

梅庐 发表于 2005-1-27 11:30:47

张择端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省诸城市)人。宋徽宗时为宫廷画家。少年时读书,到京城汴(今河南省开封市)游学,后学习绘画,擅长界画,尤喜画舟车、市桥、廓径,自成一家。作品仅存两幅,除《清明上河图》外,还有《西湖争标图》。

《清明上河图》,长卷,绢本,淡设色,纵 24。8厘米,横528。7厘米,藏故宫博物院。"清明",为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按民间风俗,这个节日的主要活 动是祭扫先人茔墓。也有人认为此图"清明"指汴梁外城东郊的清明坊。但一般认为《清明上河图》是描绘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风兴。开卷处画汴京近郊,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有往城内送炭的小毛驴驮队。渐次柳枝成丛,嫩绿新发,行人往来,其中有踏青扫墓归来的轿乘队伍和长途跋涉的行旅。中段写汴河,汴河 由黄河受水,从西向东横贯汴京城南部,流入淮泗,是当时南北交通孔道,为北宋王朝国家漕运枢纽。画中巨大的漕船,或停泊于码头,或往来于河心,造成一片繁忙景象。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横跨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巧,形制优美,宛如飞虹。这座桥一说是"上土桥",在汴京内城东角子门外,一说是离汴京外城七里的虹桥,还有一说是"上土桥"。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马行人,南来北往。一艘巨大的漕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紧张操作,引来了看热闹的人群,成为全画的珍个高潮。后段写市区街道,以高大雄伟的城楼为中心,两边街道纵横,房屋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肢店、肉铺、寺观、公廨等。各类商店经营着罗锦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等。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等,各行各业应有尽有。街市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土农工商,男女老幼,各个阶层人物无所不备。《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所绘什物,都具有典型代表性,时代气息浓厚。画面细节的刻画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业人员的不同活动等等,描写具体入微,生动丰富,其反映社会生活和物质文明的广阔性与多样性,有着文字难以替代的文献史料价值,是了解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极其重要的形象资料。《清明上河图》在表现手法上,彩了传统的手卷形式,全图以不断移动视点的办法,即"散点透视法"来摄取所需的景象。大到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细到舟车上的钉铆、摊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和谐地组织成统一整体,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结构严谨。画中人物多达500余人,不惟衣着不同,神情气质也各异而且穿插安排着各种活动,其间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冲突,令观者看业,饶有无穷回味。其笔墨技巧,兼工带写,线条遒劲老辣,与一般的界面大不相同。《清明上河图》无作者款印,据卷后金大定丙午(1186)年张著的跋请,得知作者是张择端。卷后其他题跋诗文的尚有金代张公药、王间、张世积,元人杨准,明代李贤、李东阳、吴宽、陆完、冯保等人,说明此图曾经被北宋、金、元、明、清内府和许多私人收藏过,是一幅流传有绪的名迹。

梅庐 发表于 2005-1-27 12:13:13

黄 巢

                  (?——公元884年)


--------------------------------------------------------------------------------

                  “翻却曹州天下反”
  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家庭出身为私盐贩,兄弟八人,他排行第二,人称二郎。曹州人民性格豪放,心胸宽广,自古就有练武术、习枪棒的传统。黄巢也下例外,他自幼喜欢练武,精通剑术,善于骑射,有一身好武艺。他父亲也曾让他读经史,学诗文,希望通过科举寻个出路,但象他这样出身的“下贱人”,当时是不会被录取的,因此,虽多次到京城长安考进士,但都失败了。黄巢对唐朝的黑暗统治本来就深怀不满,几次进京考试,更使他看清了唐朝政治的腐败。
他曾借菊咏志,写了一首《赋菊》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阵香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在这首诗中,他以豪迈的气魄,抒发了自己要改天换日,推翻唐朝统治的志向。黄巢生活在唐朝末年,那时候,由于政治腐败, 藩镇混战,横征暴敛,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农民 失去了土地,但仍然要交土地税,庄稼还没下种,就 收“青苗钱”,还有盐税,茶税,连农民的房子、家具也收税,各种税收把农民压得透不过气来。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河南,河北、山东、淮北一带,又发生了大旱灾,麦收不过往年的一半,秋收颗粒不得。贫苦农民只能吃蓬蒿种子和树叶过日子,更有的人连这些东西也吃不上,无数的人被活活饿死。曹州一带,灾情特别严重,那里流传着一首歌谣:“金色蛤蟆争怒眼,翻却曹州天下反!”这歌谣暗示着,一场大革命风暴就要到来了。
  乾符元年(公元874年)十二月,王仙芝聚众三千人, 首先在长垣(今河南长垣)起义,他自称“天补平均大将 军兼海内诸豪都统”,表示要统率天下豪杰,均平人间 的不平。起义军很快攻下曹州,声威大震。乾符二年 六月,黄巢率众几千人在冤句起义,响应王仙芝。两支 起义军很快汇合到一起,“民之困于重敛者争归之,数 月之间,众至数万”。一场向唐王朝发动猛烈冲击的伟 大农民战争开始了。
                   横扫大江南北
  黄巢起义后,唐朝统治者十分恐慌,他们急忙从河南、山东、淮南各地调来大批军队,以平卢节度使(驻青儿今山东益都)宋威为统帅,向农民军发动进攻。乾符三年七月,王仙芝在沂州(今山东临沂)被宋威打败。农民军感到在山东不易发展,便化整为零,离开山东,转向河南。宋威则错误地认为,农民军已被打垮,于是向朝廷报告“仙芝已死”,并遣散各支军队,他自己也带兵返回了青州。
正当唐朝统治者盲目乐观,“百官入贺”,举朝庆祝胜利的时候,却传来了王仙芝由山东乘虚进入河南,攻下汝州(今河南临汝),活捉刺史王镣,兵锋直指洛阳的消息。唐朝统治者又着了慌,他们紧急调兵,一面加强洛阳防务,一面对农民军进行包围,企图把农民军消灭在河南。王仙芝、黄巢却突然挥军南下,眺出了包围圈,进入江汉流域,一直打到蕲州(今湖北蕲春)去了。“围剿”失败后,唐朝统治者又采取了诱降手段,一再派人以官爵拉拢王仙芝投降。王仙芝动摇了,但却遭到以黄巢为首的农民军将领们的坚决反对。唐朝统治者的招降阴谋虽未得逞,但却造成了农民军的分裂,黄巢率领两千人,返回了山东,而王仙芝率领的农民军在黄梅一战,损兵五万多人,王仙芝本人也牺牲了。
黄巢回到山东后,曾一连攻下郓州(今山东东平)、沂州(今山东临沂)等城,但农民军经常遭到唐兵的围攻,不 易发展。黄巢看到南方唐兵较少,而且物资丰富,于 是,他决定避实击虚,于乾符五年三月,率领大军横 渡淮河,长江,打到江南去了。黄巢在江南,严惩贪官污吏,开仓济贫,贫苦农民欢天喜地,成群结队前来投军,农民军很快发展到数十万人。为了号召农民参加反唐斗争,黄巢自称“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表现了要冲破唐天,均平不平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黄巢进入江西后,很快攻占了虔州(今江西赣州)、吉州(今江苟吉安)、饶州(今江西波阳),信州(今江西上饶)等城,旋又进入浙江,攻占越州(今浙江绍兴),迫使唐浙东观察使崔谬(qifi球,投降。等到唐兵追来,黄巢却又发动群众,以惊人毅力开山路七百多里,由浙江进入福建,把唐兵远远抛在后边。面对崇山峻岭,唐兵目瞪口呆,根本没有勇气爬过山去,只好退兵,因而农民军顺利攻下福州。乾符六年一月,农民军进入广东,九 月,攻下南方重镇广州。广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口 岸,是唐政府的主要赋税供应地之一,攻占广州,就从政治上、经济上给了唐朝重大打击,这是队伍已有了五十万人,已经完全有能力推翻唐王朝了。

                   建立大齐政权
  黄巢攻占广州后,农民军经过短期休整,在武器和装备上得到了补充,战斗力也加强了。黄巢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决计北伐。他以“义军百万都统”的名义,发布文告,痛斥唐朝的黑暗,向人民宣告,这个政府已不可救药,必须推倒。
  乾符九年十月,农民军开始北伐。大军先在桂林集结,随后沿湘江顺流而下,很快攻下潭州(今长沙市)消灭唐兵十万人。又乘胜北上,攻下江陵,但由于轻敌,农民军在荆门(今湖北荆r1)为唐兵所.败。黄巢改变了进军路线,折而东下,又进入江西,经皖南、浙江、江苏,于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六月, 自采石横渡长江,进入河南。农民军“所过不掳掠,惟取丁壮以益兵”,纪律非常严明。为了分化各节度使的军队,黄巢宣布:“各将应驻守原地,不要侵犯我军锋芒,我将入洛阳,去长安,问罪唐天子,与诸公无关。”这个文告,确实起到了分化瓦解敌人的作用,各藩镇节度使多按兵不动,洛阳孤立无援,唐东都(今洛阳)留守刘允璋只好率文武官员开城门投降。
  十二月三日,黄巢农民军内外夹攻,很快攻下潼 关,逼近长安。五日,唐僖宗带领少数随从仓惶出逃,唐金吾大将军(京城卫戍司令)率文武百官数十人迎降 于坝上。农民军“甲骑如流,辎重塞途”,浩浩荡荡开进长安,长安市民喜气洋洋,纷纷走上街头,夹道欢迎农民军将士。农民军大将尚让对前来欢迎的市民说;“黄王起兵,本为百姓,不象李家皇帝那样虐待你们,你们尽管安居乐业好了。”农民军战士还把钱帛衣物送给贫苦人民,长安城内一片欢腾。农民军进入长安,唐宗室,贵族,官僚全都成了俘虏,农民军“杀宗室在长安者无遗类”,而“尤憎官吏,得者皆杀之”。这些往日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统治者有的被杀,有的被关押,有的被驱逐,往日威风扫地以尽。“扶犁黑手翻持笏(hu户,食肉朱唇却吃齑(丌基)。” (农民扶犁的手反而拿起上朝的笏板,当了大官,往日吃肉的公子小姐今天却只能吃咸菜)“贵落深坑贱出泥”,往日被压在最底层的穷人,今天扬眉吐气走上了街头。长安城里确实发生了地覆天翻的变化。
  十三日,黄巢即皇帝位于含元殿,年号“金统”,国号“大齐”,任命尚让为宰相,,主持政务,孟楷、洪知左右军,主持军务,原唐太常博士皮日休任翰林学士,主持诏令,唐三品以上官一律免职,听候处理,四品以下官员暂时留用。“大齐”农民政权建立起来了,黄巢把唐末农民战争推向了最高潮。

                    血洒狼虎谷
  大齐政权虽然建立了,但长安城外的一些重要据 点,依然为唐藩镇节度使控制着,各地地主武装,也结寨自保,与农民军为敌。在逃的唐僖宗还有一定的号召力,长安城内的粮食也很缺乏。在这一形势下,黄巢应当派兵追歼唐僖宗,消灭长安郊区的藩镇力,向四周扩大占领区3转运粮食到关中,解决长安城的粮食供应;还应彻底清查、镇压长安城内的反革命势力,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以长安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均平”口号,对农民有很大的号召力,但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还必须采取具体措施,逐步实现“均平”,才能真正取得农民的支持,夺取全国的胜利。
  可是,在上述许多重大战略、策略问题上,黄巢却犯了一系列错误,他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完成上述战略任务,数十万大军仅驻守长安。这样一来,就使唐僖宗得到了喘息和集结兵力的机会,中和元年(公元881年,四月,唐僖宗在成都站住了脚,长安城外也形成了以风翔节度使(驻今陕西风翔)郑畋(ti6n田)为首的反革命营垒。郑畋被任命为“诸道行营都统”,在他的指挥下,各节度使联兵向长安发动了进攻。长安城内的 反动分子也不甘心失败,他们有的造出谣言,预言大齐政权长不了,有的贴出打油诗,攻击大齐政权,还有人与唐兵暗中勾结,向他们提供情报,表示愿作内应,等等,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因此,革命形势很快发生逆转,大齐政权受到反革命“围剿”,处于严重危机之中。
  由于唐兵的封锁和“围剿”,长安的粮食来源断绝,几十万农民军饿着肚子打仗,处境十分困难在这关键时刻,驻守同州(今陕西大荔)的农民军将领朱温又叛变降唐,掉转矛头进攻农民军。另外,唐政府还借来沙陀族李克用的骑兵,不断向农民军冲击。大齐政权的处境更困难了,为了保存力量,在中和三年五月,黄巢退出长安,进入河南。
  黄巢退出长安时,兵力尚有十八万,这时若能采取正确战略策略,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可是,黄巢在河南坚持斗争一年多的时间里,却又犯了错误,大将孟楷率先锋部队攻陈州(今河南淮阳)兵败牺牲,黄巢大怒,决心为孟楷报仇,集结主力围攻陈州,十个月不能下,犯了兵家大忌,给唐政府提供了调兵遣将的时间。大批唐兵赶到了,在决定命运的陈州战役中,黄巢失败了,农民军损失很大,随后又在中牟(今河南中牟)遭到李克用骑兵的袭击,死伤万余入,大将尚让等也叛变了,农民军只剩下千余人。
  黄巢率领农民军残部退入山东,唐将朱全忠、李克用、时溥等尾追不舍,农民军且战且退,一败再败,中和四年六月十七日,黄巢退至泰山狼虎谷襄王村(今山东莱芜县境)翁某家里时,身边就只剩下兄弟黄邺、黄鄹及外甥林言等几个人了。唐兵追来,黄巢见大势已去,失败已成定局,便长叹一声,悲壮地自杀了。
  黄巢的妻子、兄弟、外甥,有的自杀,有的被俘遇害,全家都为农民战争献出了生命。
黄巢领导的农民战争,是继赤眉之后在山东爆发 的又一次全国规模的伟大的农民战争,这次农民战争, 坚持十多年,行程万余里,最后虽然失败了,但他们的革命斗争精神,却光芒四射,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梅庐 发表于 2005-1-27 12:14:04

柯 劭 忞
                 (公元1850年一1933年)

--------------------------------------------------------------------------------

                   家学与勤奋
  柯劭忞,字凤荪,号蓼园,生于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山东省胶州人。他出身于书香之家,双亲都是清末山东有名的文人。父亲柯蘅,曾受业于福建学者陈寿祺,长于诗词,对经学和史学也有相当研究。母亲李长霞,是掖县学者李少伯的女儿,有“诗古文词,冠绝一世”的美誉。
柯蘅夫妇非常重视培养自己的子女。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他们为躲避战争,由原籍移居潍县,在流离迁徙中,还“昕(xTn心)夕教子女以经史词章之学无少间”。家学渊源,使柯劭忞的智力得到较早的开发。
  他幼年时就能娴熟地吟咏一些诗词。七岁已能写出“燕子不来春已晚,空庭落尽紫丁香”这样颇具意境的诗句。十六岁考中秀才,二十岁又考中举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业的进步,柯劭志的求知欲愈加强烈。有人说他青年时期“沈酣典籍, 近于入魔”,这话是不过分的。有一次,在一个严冬的早晨,他坐在火炉旁读书,由于精力高度集中,衣袖被炉火烧着了,竟没有感觉到。还是他父亲来到室内,发现烟气弥漫,才把衣袖上的火及时扑灭。青年时期的勤奋好学,使他掌握了比一般人更多的学识和治学能力,从而为他后来在学术上做出重要贡献打下了深厚的功底。
                 编修《新元史》
  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柯劭忞到北京参加会试,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从这时起,他对元朝历史的研究发生了兴趣,立志要编写一部《新元史》中国历史悠久,史学也向称发达。历代编撰的史。籍之多,不可胜计。到清代为止,仅列为正史的就有二十四部。二十四史有许多是编得所撰《史记》即为世界公认的史学名著之一。但也有一些编得较差,象明朝宋谦等人编修的《元史》,算是其中最差的一部。该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史实错漏、详略不均、杂乱重复等等。对于旧《元史》存在的问题,明初至清末不断有人提出过批评,有些人曾予以正误或补遗,有些人则欲重修。如清初的邵远平,曾参阅元朝典籍,撰《元史类编》四十二卷。乾隆年间的钱大昕,也曾计划重修《元史稿》一百卷,成书的有《艺文志》和《氏族表》。鸦片战争前后的魏源,开始接触西方史籍,发愤撰《元史新编》九十五卷。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洪钧则利用出使德、俄等国的机会,收集西方有关蒙古史料,作《元史译文证补》三十卷。稍后,屠寄又进一步吸收国外史料,作《蒙兀儿史记》一书,等等。这些编著都不同程度地克服了旧《元史》存在的问题,推进了元史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和条件,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缺陷,如记事简略、有目无篇等,都不能算是完史。所以,重新编修一部史实详尽、系统完整的《元史》,仍然是当时中国史学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柯劭志正是在此情况下选择了元史作为研究对象,立志要编修一部《新元史》柯劭忞自入翰林院以后,长期在清政府学术和教育机关任职。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他以翰林院编修的资格出任湖南学政。返京后,历任国子监司业,京师大学堂经科监督等。光绪三十二年他被派赴日本考察学务。回国后,又以翰林院侍读的资格出任贵州提学使、学部丞参上行走,官至典礼院学士。他在担任这些职务期间,一直坚持收集和研究元史资料,并利用翰林院的便利条件得到了一些珍贵的史料,为编修《新元史》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1911年清朝灭亡后,柯劭忞“闭门谢客,一意著书”。他荟萃中外新旧元史资料,勘审邵、钱、魏、洪等人的撰述,积三十余年的精力,于1919年完成了《新元史》的编修。接着,他又不断修订,直到1930年才最后定稿。
  《新元史》是一部二百五十九卷的元史巨著。该书包括纪、表、志、传四大部分,体例与旧《元史》相同,细目与内容则增订修正之处很多。如在纪中,增加了《序纪》《昭宗纪》等,其中《序纪》详细记述了成吉思汗建国以前的历史3在表中,合《宗室世系表》、《诸王表》为《宗室世表》,增加了《行省宰相年表》,在志中,将《礼乐志》一分为二,删去了《祭祀志》;在传中,将《儒学传》分为《儒林传》和《文苑传》,删去了好的,西汉司马迁《奸臣传》《叛臣传》和《逆臣传》,增加了《韩林儿传》《夷蛮传》等,其中《韩林儿传》系统地记载了推翻元朝的红巾军大起义的史实。该书的主要学术价值,在于将明清以来关于元史研究的成就,作了综合整理,使 之成为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专书,纠正了旧《元史》的一些严重缺陷,因此,它的问世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
  当时中国史学界许多人认为它“熔铸新旧材料于一炉.集元史学之大成”。1921年,北洋军阀政府将《新元卑》列为正史之一,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柯劭志的这一成就也得到了国际史学界的承认,1924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赠与名誉文学博士。

                  总纂《清史稿》
  1914年北洋政府设立清史馆,集中清朝遗老一百数十人编纂清史,任命赵尔巽为馆长,缪荃荪、柯劭志等人为总纂。此时,《新元史》的编修尚未完成,柯劭志又承担了这项工作。在清史的编纂中,柯劭志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他分工负责本纪部分的总阅稿,整理了《儒林》《文苑》《畴人》等三个传,独自撰写了《天文志》,并指导天文台人员撰写了《时宪志》,另外,还撰写了若干人物传。
参予编纂清史的人员变动很大,有早退出者,有晚加入者,柯劭忞是自始至终主持其事的少数人之一。而且,赵尔巽去世后,他还兼代了馆长职务。1927年《清史稿》成书,1928年付印成册。该书虽有不少缺点和问题,但对清史研究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柯劭志不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而且也是当时中国少有的渊博学者,“凡经史词章、小学、天文、历算、金石,无不精通”。他能够编修《新元史》和总纂《清史稿》的许多部分,就反映了这一点。他平生的著述,除已出版的《新元史》和《清史稿》,还有《新元史考异》、《蓼园诗钞》《春秋谷粱传注》等;未出版的有《译史补》、《尔雅注》《文献通考注》、《校刻十三经》及所附札记、文集等。1933年8月柯劭忞病逝于北平太仆寺街寓宅,终年八十四岁。

梅庐 发表于 2005-1-27 12:15:10

李 开 先

                 (公元1502年——1568年)

--------------------------------------------------------------------------------

   李开先,字伯华,号中麓,自称中麓子或中麓山人,山东章丘人。他前后做官十几年,罢官还乡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是明代中叶著名的文学家和戏曲家。
                 爱国忧民 清正廉洁
  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李开先赴“乡试”中了举 人,第二年考中进士。开始在户部做官,任云南司主事。这时明朝北部蒙古俺答部不断南下骚扰,北方人民深受其害。从嘉靖九年起,李开先先后两次奉命运送军饷去宁夏边防。到前线后,他才发现,边患严重,是因为边帅苟且偷安,防御废驰,军政腐败。可他们却谎报军情,掩耳盗铃。李开先对此忧心于怀,他曾希望能澄清吏治,强国利民,但小小主事的意见并没有引起重视。
  嘉靖十三年,李开先被调到徐州管理广运仓。明朝制度规定,仓务管理,除朝廷命官外,同时派宦官监督。李开先到职后,看到粮政同样弊端百出。不仅胥吏们串通盗窃,宦官们也都贪污中饱,运粮的军民深受其害。他决心革除积弊,厉行整顿。当时是宦官横行天下的时代,整顿必先损害宦官们的利益。所以,工作一开始,就处处受到抵制和破坏,使整顿无法进行下去。李开先的抱负虽难以实现,但他忧国爱民的精神却受到朝野的钦佩。
  不久,他调职吏部这是管理官吏任免升黜的衙门。在那里,他依然公正执法,主持正义,严拒贿赂。一些妄图从他那里捞点好处的人,结果都碰壁而回。
一些被冤枉的人往往得到昭雪。有个叫茅坤的人,因抨击告发权贵,当权者要把他贬放,加以陷害。李开
  先得知实情后,不惧权势,仗义执言,茅坤终于免遭陷害。后李开先被人推荐,升任太常寺少卿。
  但这时朝政日趋腐败女嘉靖皇帝常年不理政事, 内阁大臣们热中于争权。连年的灾害和繁重的赋役,逼 得人民背井离乡,四散逃亡。嘉靖二十年夏,明皇室的宗庙遭受雷击,趁这个机会,李开先联合了几位好曾友上疏弹劾当时的夏言一伙。但这时正是夏言炙手可 热的时候,结果李开先被削职罢官,放还乡里。
  这对一心报国、壮志未酬的李开先虽是一个沉重 打击;但却不能改变他的忧国忧民之心。家居生活使他更容易接近人民,了解人民的痛苦。他写下了《悯农》、《忧时事》等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的诗篇。尤其是对故乡章丘的人民,更给予极大的同情,他写了《白云湖子粒考》《苏息民困或问》等文章,揭露,鞭笞官府和地主对农民沉重的剥削和压迫。
  当他听到北疆俺答不断进犯,东南沿海倭寇连续 骚扰的消息后,更是痛心疾首。《边事》《夏日闻倭报》《候虏信》等诗文中,都表露了李开先的爱国之情。

                  词坛雄将 曲部美才
  李开先很有文才,“为文一篇辄万言,诗一韵辄百 首”。他爱好诗词、歌赋,散文。在其一生的著作中,最多的是词曲,其次是散文,再次是诗。和当时的王慎中、唐顺之、陈束,赵时春、熊过、任翰、吕高等人齐名,号称“嘉靖八才子”。
  回乡后,李开先与同乡好友结成“词社”,又组织 成立了严富文堂词会”,自任会长。会友们常聚在一起, 分题定韵,进行创作。嘉靖三十五年,李开先回乡后 创作的诗词文章第一集编刻问世,他亲自取名《闲居 集》。其中收录诗词四卷,文章八卷,洋洋万言。他又 收辑创作对联千千余联,名曰《中麓拙对)>。他的诗词 文章,不受旧框框的束缚,信手放笔,纵横自如!“有 天然自在之趣”。
  李开先非常推崇民歌。民歌在封建社会被称作“流 俗琐碎,士大夫所不道者”。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
  而他却重视搜集整理,他先后编刻的民歌集有《烟霞小稿》、《傍妆台小令》等好几种。李开先认为:“真诗 只在民间。”这在当时确是很进步的见解。
李开先在戏曲方面有较大的成就。他自青少年时 期就爱好戏曲,曾认真读过金元两代八百多个作家的 千千多种作品他一生创作也很丰富,改定元人杂剧 数百卷,用金元院本形式写成杂剧《园林午梦》等六种, 写有散曲《卧病江皋》等多种。尤其是他写成的令曲《中 麓小令》,流传很广,当时乡村街头到处有人歌唱。为 这部曲题“跋”的名流达八十四人。直到晚年,李开先还在努力撰写戏曲理论著作《词谑》一书。
  嘉靖二十六年,他的戏曲代表作《宝剑记》问世。 这是根据《水浒传》中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改编的, 是一部著名的传奇作品,当时被称为“古今之绝唱”。虽然写的是宋代故事,实际上却是借古讽今,表达了李开先对当时黑暗政治的强烈不满。
此外,李开先还有传奇作品《登坛记入《断发记》等等。对他丰富的创作,时。人评价很高,称誉他是“词 坛之雄将,曲部之美才严。
                 博学广交 一代名流
  李开先对事业、对生活,有美好的追求,充满了热爱。有人说他一生有“三好”,‘好戏曲,二好藏书,三好交友。
  受他父亲李淳的影响,他曾发愤研究经学。“穷经学,讲时务”,学以致用,改造社会,治国利民。他曾立志以功名自见,:谁知现实是无情的。功名未成反被削职为民。但从此也使他与读书、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开先爱读书,买书,抄书和藏书。他做官时的 薪俸大部分花在买书上。-他曾一度任过翰林院编修,借工作之便,抄了一部分朝廷秘阁所藏的不易见到的 书。他在故乡住处,特意修建了一座藏书楼,名曰“藏 书万卷楼”。实际上,他的“藏书不啻(chi翅)万卷,止以万卷名楼严。其中词曲书收藏最多,有“词山曲海” 的称号。他也珍藏了许多名画,并写了一部《中麓画 品》。后人称赞他的藏书是“甲于齐鲁”,“名闻天下”。 他不仅藏书,更爱护书。他的藏书都经过精心装裱。为了裱书,他把家里的绫、绮等丝织品都用光了.甚至把做官的“朝衣”也剪了用于裱书。
  李开先非常好客,喜欢结交朋友。只要有共同的 政治理想和文学主张,都视为知己。他曾去陕西登门 拜访著名的戏曲家王九思和康海,三人一见如故,结 为“石友”。李开先曾写下了一首长达二千言的散曲 《赠康对山》。他的《宝剑记》写成后,年已八十多岁的 王九思亲笔为它写了后序。
在李开先的家中,经常是宾客盈门,即使是风雨 天气,也有人来访。河南杞县人苏洲,号雪蓑道人,慕名访问李开先,家人见他头戴破草帽,身穿旧蓑衣, 不象文人,拒不通报,而那人却骑在门槛上就是不走。 李开先听说后,忙吩咐仆人:“快快有请,他要喝茶。” 仆人奇怪地问,“老爷怎么知道他要喝茶?”李开先答: “人顶草骑木,还不是个‘茶’字嘛I”两人见面畅谈,十分投机,成了终生好友。
  李开先还善长棋艺,精通象棋,“被誉为海内无两 手”。嘉靖皇帝曾封他为“天下第一棋”。李开先还著 有《象棋歌》流传至今,是研究我国古代象棋很有价值 的资料。

梅庐 发表于 2005-1-27 12:15:58

李 攀 龙

                (公元:1514年——1570年)


--------------------------------------------------------------------------------

   公元十六世纪中叶,明代文坛上出现了著名的 “后七子”。七子之首,就是当时蜚声朝野、极负盛名 的李攀龙。
                  刻苦求学二十年
  李攀龙,字于鳞,自号沧溟(ming名),历城(今东济南市)人。当他振声扬名的时候,“海内学士大夫,无不知有沧溟先生”。然而,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经历的却是一条艰难坎坷的道路。
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里。父亲李宝,佣工在 外,除了偶尔托人捎点工钱回来, 自己常年不回家。
  李攀龙九岁时,父亲去世了,抛下他们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清苦度日。母亲为了能够供应儿子上学读书, 起早贪黑地缝补纺织。好不容易才积攒了几个钱,送李攀龙上私塾就学。
  李攀龙入学后,刻苦读书,勤奋好学。别人家的豫子,要靠老师的“戒尺”督促,才肯念书,而他则常常拿着书,主动登门找老师求教。他善于动脑子,爱钻研,有时提出一些问题,把老师也难住了。后来,官府的县学,收他做“诸生”(当时县学学生的通称)。穷人家的孩子能进县学,这可是难得的机会。从此李攀龙读书更加勤奋努力了。
过了一段时间,李攀龙渐渐地有些讨厌他所学的课程。当时的学校,尤其是官办学校,所学课程主要是儒家经典。宋朝朱熹所注释的“四书五经”是官定的课本,它严重束缚了学生们的思想。还有训诂学,更令人感到枯燥无味。李攀龙有自己的爱好,他喜欢汉唐以前的古文古诗,经常背着老师阅读这些东西。有时候,他还和同乡好友、结拜兄弟许邦才、殷士儋等人一起,:溜出校门,跑进山涧丛林,尽情地吟诗作赋,这是他最感到痛快的时候。
  谁知这却招来冷眼和责难。有人说他不务正业,没出息。甚至有人公开指责他是狂生。听到这些李攀龙却不与他们计较,后来甚至以“狂生”,“狂夫”自居,表现了不同流俗的品格。
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山东提学佥事王慎中视 察学政,发现李攀龙是一个有才华、有志向、有作为 的青年,对他的文章极为赞赏。这一年,在王慎中主 持的“岁试’中,李攀龙名列第一名。嘉靖十九年,他 以优秀成绩考取乡试第二名。三年以后(公元1544年)中了进士取得了做官从政的资格。
                  有善政的清官
  李攀龙中进士后,先在吏部见习政事,不料想一 场病迫使他休职一年。嘉靖二十五年,才重新回到京 城。这一年正好是“大比”之年,李攀龙被任命为京都 顺天府(今北京市)乡试同考官。当时科举考试中,营私 舞弊,拜门请托之风相当严重。但李攀龙等主持正义,认真负责,因此这一年顺天府选拔的人材,大都是比较优秀的学生。
  不久,李攀龙接到新的任命,先后在刑部任主事、 员外郎、郎中等职六年。在此期间,他公平执法,不冤枉无辜。有一次,一个边帅犯了法,但还构不成死罪。可是案子报到刑部后,因为这个边帅没有贿赂当权者,就被判为死刑。李攀龙知道此事以后,不惧权贵,据理力争,终于保全了这个边帅的性命。后来这个。人戴罪立功,成了大将。
  嘉靖三十二年,李攀龙出任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市)知府。临行之前,同事们为他送行,问到他的打算时,他表示要以除弊、兴利、便民为急务。到任后,即深入了解情况,着手清理积弊,改善政治。
  顺德府原有一处马场地,农民早巳开垦耕种,缴纳赋税,成为民田。后来,朝廷派出大臣到顺德视察,硬说这块地是官田,仍要老百姓重新缴纳田赋,并定赋额折银三千两。李攀龙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后, 立即上奏朝廷,说明情况,取消了增赋。顺德与真定、大名二府相邻,原来缴纳同样数额的征科。李攀龙又上疏,说明顺德府地狭民贫,不能和另外两个府相比,同样征科是不合理的。经过力争,最后使顺德府只纳真定府的十分之三。
  此外,对徭役,地方治安等,他也相继实行了一些改革整顿。这些措施,不仅得到人民的欢迎,也得到朝野官员们的好评。
  嘉靖三十四年,李攀龙升任陕西按察司提学副使。 到任以后,由于与陕西巡抚殷学不睦,加上他不服水 土,惦念在家独居的老母,不到一年,便借故辞职退休还乡了。

                  文学上的成就
  李攀龙是明代文坛上一位有名望的人物,是前后七子掀起的文学复古主义运动的主将。
  他从小爱好诗歌,酷爱古代文辞。在刑部做官时,与同事好友绪戒“诗社”,晨夕唱和。后又发愤研究古文,声誉很高,与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等人被称誉为“后七子”。他们才高气锐,血气方刚,不畏名人,不入时俗,富有创造精神。
  李攀龙创建的“历下诗派”在文学上独树一帜。当时“七才子之名播天下”,李攀龙为之魁”,成为左右 文坛的人物。
  嘉靖三十五年,他从陕西辞职回乡以后,在故乡 华不注山(今济南东北却华山;)脚下,盖了一幢小楼房,名曰“白雪楼”。在这里,他专意读书和写作。和登门拜访的知己友人,唱酬应对,切磋学问,一时声满齐鲁,名闻天下。
  李攀龙一生著作丰富。他创作编选的诗集有《诗 学诗类队《古今诗删》《白雪楼诗集》等多种,又有《沧溟文集》三十卷。在学术上,李攀龙推崇“前七子”之首李梦阳,又继承了李梦阳“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学复古主义观点,提出了“文自西京,诗白天宝以下,俱无足观”的口号。他们打出复古的旗帜,目的是反对当时萎靡的“台阁体”文风,这是有积极作用的。
  但是他的作品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古香古色,他提出了“视古修辞,‘宁失诸理”的文学标准,即提倡摹拟,以古人为准,甚至有损于观点内容也在所不惜。这就违反了他们提倡复古主义、反对颓废文学、挽救文学危机的原意,使文学又陷入另一歧途。
  隆庆元年(公丸1567年),李攀龙再次被推荐出任浙 江按察副使,接着迁任河南按察使。不料这时他母亲病故,李攀龙奔丧回家。一年以后,因心脏病突发去世,终年五十七岁。他前后做官十几年,比较廉洁奉公,—为人民做了些好事,这是应该肯定的。他雄居文坛,风云一时,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梅庐 发表于 2005-1-27 12:16:35

刘   晏
                  (公元715- 780年)


--------------------------------------------------------------------------------

                   号称“神童”
  刘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县)人, 唐朝时著名的理财家。他天资聪明,很小就喜欢读书,并且非常用功,因而进步很快,诗、赋、文章都写得很好。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唐玄宗为了夸耀自己的“文治武功”,率领文武大臣到泰山去“封禅”,年仅十岁的刘晏,赶到皇帝行宫,献上了他刚刚写好的《东封书》玄宗看到这篇颂扬自己的文字写得很出色,一问年龄才十岁,感到十分惊奇,有些不大相信是他写的。于是,便令宰相张说当场考试。刘晏对答如流,出口成章,在座大臣无不称赞;张说高兴地说:“天才!天才!这真是国家的祥瑞啊!”玄宗皇帝立即授他太子正字。
  刘晏随玄宗到了长安,公卿大臣都纷纷来拜访他, 有请他作诗文的,有请赴宴的……真是应接不瑕,一 时名震京师,号称“神童”。
  开元十五年,刘晏十二岁,被玄宗召到勤政楼上, 一块看艺人表演。艺人表演前,玄宗打趣地问刘晏: “你是正字官,正了几个字?”刘晏幽默地回答说;“天 下字皆可正,唯朋字不可正。”玄宗听了哈哈大笑。一 个贵妃看到楼下教坊艺人芦大娘正在顶竿,竿端有小 儿盛装歌舞,便让刘晏以此为题作诗,话音刚落,刘 晏应声答道:“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谁 得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贵妃拍手叫好。从 此,刘晏的名声更大了。

                    整顿漕运
  天宝七年(公元784年),刘晏被任命为夏县(今^西夏 县)令,后又任温县(今河南温县)令,成为一位地方官。
  任县令期间,他兴利除弊,为地方办了一些好事,初步表现出了他的政治才干。天宝十四年,发生了震动全国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中,刘晏一度到襄阳避难,后又担任彭原(今甘肃宁县)太守、 陇州(今陕西陇县)、华州(今陕西华县)刺史、河南尹、长安京兆尹等官。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四月,刘晏升任户部侍郎,兼度支、铸钱、盐铁等使,开始 分管唐中央的财政工作。宝应二年正月,又升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兼度支等使。
  长安,是唐朝的政治中心。这里居住着皇室、贵族,百官以及大量军队和居民,每年需要大量的粮食供应,但关中地区所产粮食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每年都要由东南江淮地区运进上百万石的粮食。江淮粮食的运输,原先是通过连接南北的大运河来完成的,粮船由淮河入汴水,再入黄河,转渭水到达长安。安史之乱中,运河长期失修,许多水道淤塞,无法行船,而黄河三门峡一段,惊涛激流,还经常翻船。原有的水道不通了,江淮粮船只能通过长江、汉水到洋州(今陕西洋县),然后转陆运到长安。这样运输,路程远、时间长、花费多、运量小,根本不够京师食用,甚至出现“宫厨无兼时之积,禁军乏食”的局面。粮价也逐日 飞涨,每斗米价高达一千五百文,还不易买到,时有 一斗钱一斗米之说,老百姓根本吃不上粮食,关中地 区处在饥饿之中。粮食供应问题,成了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
  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三月,代宗皇帝把疏浚河道, 漕运江淮粮食到长安的任务交给了刘晏。刘晏接受任务后,先从调查研究入手,他调查了 由江淮至长安的整个水道,行程几千里,掌握了第一 手资料,然后制订了一套治漕方案,并亲临现场指挥 施工,运输,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使运粮船 队能顺利地到达长安。
  当河道疏浚后的第一批粮船即将到达长安时,代 宗皇帝非常高兴,专门让卫士组织了乐队,吹吹打打 到东渭桥迎接;还派专使慰劳刘晏,使者转达代宗的 话说;“你真是我的萧何呀!”河道经过整顿之后,一年即可漕运四十万石粮食 到长安,最多时可运一百一十万石,运粮的费用也减 去了四分之三,史称“大历初,军国之用,皆仰于晏”。 关中地区的粮荒解决了,粮价也大幅度下降,刘晏整 顿漕运,取得了出色成绩。
                    改革盐政
  食盐是广大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唐朝初年不收盐税,自由贩卖,盐商获利很大。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政府财政困难,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实行食盐专卖,在各产盐区设“监院”,对煮盐的亭户进行监督,所生产的食盐全部由国家收购,然后由官府运往各地出售。
  由于管理不善,食盐专卖出现了许多弊病,有的甚至成为灾难。例如,购买官盐要用铜钱或绢帛,不赊欠,不用其他物品兑换,百姓无钱帛,只好“淡食”;卖不掉的盐,盐官还按户强行推销;官盐运输名为雇工,实际上却往往成为强行征役,盐官下乡,还要老百姓招待酒饭,无故敲诈勒索,有些偏远地区,道路艰险,盐官不向那里运盐,那里的百姓就吃不上盐,等等。腐败的食盐专卖已成为百姓的沉重负担,必须进行改革。
  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刘晏被任命为户部尚书兼都畿,河南、淮南、江南、湖南、荆南、山南东道盐铁 使,让他整顿盐政。 针对盐政的弊病,刘晏采取了精简盐务机构,改 官收、官运、官销为官收、商运、商销,设置常平盐仓,以平稳盐价等措施,使盐政办得井井有条,盐商能得到合理的利润,百姓能买到价格稳定的食盐,盐官的额外勒索也解除了,城乡人民都感到方便,而唐政府的盐利收入也大大增加,史称“晏之始至也,盐利岁才四十万缗(min民),至大历末达六百万缗,天下之赋,盐利居其半”。成为唐末经费的重要来源。有一年长安盐价暴涨,皇帝命刘晏调运海盐三万石支援,他从扬州装船,只用四十天工夫,三万石盐就运到了长安,速度快极了,“人以为神”。

                 含冤而死
   刘晏官至宰相,在唐朝任官二十多年,他以盐铁 使,转运使,常平使、租庸使,铸钱使等皇帝特派代表的名义,先是管理东南地区的财政,后又主持全国 的财政工作。刘晏对工作十分认真,当天的工作一定当天办完,假日也很少休息,每当上朝的时候,他骑在马上还手握马鞭指指画画地盘算着,他的全部精力都用到国家财政工作上了。
  刘晏对财政的一系列改革,收到了显著效果。改革前,唐政府全年收入现钱不过四十万缗,至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就增加到了一千二百万缗。政府收入增加,但农民的负担却并未加重,其所增部分,主要来自江淮盐利。安史之乱后,唐政府控制的户口减少了三分之二,刘晏的财政改革,使农民的负担有所减轻,因而流亡在外的农民纷纷返回原籍,从而使户口逐年增多,国家控制的户口,由广德二年(公元764年)的二百三十万户,增加到大历十四年的三百八十万户,净增九十万户.户口增多,农民负担减轻,社会经济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但是,刘晏的财政改革也触犯了一些大官僚,大商人的利益,因而不断遭到他们的攻击,特别是刘晏还秉公处死了在朝中专权奸相元载,更为元载的党徒所痛恨。所以,当代宗一死,德宗即位后,以元载党羽杨炎为首的反对派,便制造了各种谣言,对刘晏进行陷害,他们胡说什么代宗时有人反对立德宗为太子,刘晏也参与了这一阴谋活动。德宗本来就是一个疑心很大的人,这一谣言,使他的疑心更重了,刘晏因而不被信任。相反,杨炎却因此而得宠,被任命为宰相。杨炎为相后,更进一步迫害刘晏,说刘晏上报的帐目不实,刘晏终于被撤职,贬为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随后,杨炎又诬告说,刘晏在写给别人的信中有怨恨皇帝的话,还说他利用公款招募军队,企图谋反等等,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昏庸多疑的德宗,完全听信了杨炎等人的诬告, 建中元年(公元780年)七月,派宦官令刘晏自杀,这年 他六十五岁。刘晏的家属也被流放岭南,同时受牵连 的官员有数十人之多。忠心耿耿为唐王朝的财政工作 奋搏了一生的刘晏,就这样含冤死去了。刘晏死后, 家无余财,仅有书籍两车,米麦数斛而已。一位主持 全国财政数十年的官员,竟如此清廉,在封建社会中 是少见的。
  刘晏虽被冤死,但他的业绩犹存,他确立的漕运 制度为历代所沿袭,他选拔的财政官员,许多人成为唐朝后期的理财骨干。人民将永远怀念他,他不愧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理财家。

梅庐 发表于 2005-1-27 12:17:27

吕母和樊崇

                  

--------------------------------------------------------------------------------

  吕母(?一公兄18年), 琅邪海曲(今山东日照市)人,是一个家有资产数百万的富户。她是西汉末年最早起来反抗王莽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的女领袖。
                  散尽家产 发动起义
  西汉末年,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压迫下,土地高度集中,广大失去土地的农民被迫流离失所,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王莽掌权以后,“托古改制”,朝令夕改,造成了社会经济的更大混乱和破坏,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广大农民在活不下去的情况下,唯一的出路只有起义反抗。首先举行起义反抗王莽统治的就是吕母。
  吕母的儿子吕育是县里的一个小吏,因犯小罪,被县宰冤杀。吕母怨恨县宰,秘密组织群众,准备为儿子报仇。为此,她把数百万家产拿出来,开酒店,买刀剑,救济贫穷的百姓。有些少年来买洒,没有钱,吕母就常赊给他们。如果生活有困难,吕母就借衣服、粮食给他们用。没有几年,吕母的家产用尽。这些贫穷的少年就想偿还她的钱财衣物。吕母哭道:“过去,我之所以帮助、救济你们,不是想着求什么利,只是因为县宰不公道,枉杀了我的儿子,我想为儿子报仇雪恨!你们能帮我的忙吗?”少年们听后,都很受感动,又感激吕母平日对他们的接济,所以都异口同声地答应为她的儿子报仇。于是在天凤元年(公元14年),吕母率领数十百人举行起义。由于王莽集团的残暴统治,为广大农民所切齿痛恨,因此,起义队伍很快就扩大到数千人。
  天风四年,吕母自称“将军”,统帅起义队伍数千人,浩浩荡荡,杀向海曲县城。经过一场激战,起义军一举攻破海曲,活捉了县宰。县里的一些官吏都跪倒在地上叩头为县宰请求饶命。吕母严厉地斥责道:“我的儿子仅仅犯了一点小罪,就被你们这个混蛋县宰杀了。杀人者当死,罪有应得,你们又何必为他求情呢?”起义军遂即将县宰处死,以其首祭吕母之子。
  吕母率领的起义军,在破海曲、杀县宰以后,名声大震。附近的贫穷农民不断地前来参加起义。不久,起义军发展到上万人的队伍。
  吕母起义军的英勇斗争,引起了王莽的极大不安。王莽一面派兵镇压起义军,一面又派出“使者”,劝说起义军投降,企图瓦解这支农民起义队伍,结果,起义军中没有一个投降的。

                樊崇领导赤眉军起义
  吕母起义点燃的反抗王莽反动统治的烈火,很快发展成了席卷全国的燎原之势。广天凤五年,琅邪(今山东诸城县东)人樊崇(?一公元25年,聚集了一百多名饥饿的农民,在与海曲相接壤的莒县(今山东莒县)举行起义。樊崇自称“三老”,率军转战各地,打击反动地主和官吏。以后,起义军又转入太山。
  当时,青(州)、徐(州)一带大闹饥荒,小规模的农民起义遍地皆是。这些分散的农民起义队伍,因樊崇勇猛善战,都纷纷来投奔他。仅一年的时间,起义军就从百余人很快发展到万余人。王莽十分恐慌,立即派人调郡国的军队前去镇压。起义军英勇善战,一次又
‘次地击败前来镇压的官兵。 樊崇在莒县起义后,琅邪郡东莞(今山引吕沂)人逄安、东海郡临沂(今山东临沂北部)人徐宣,谢禄等,也纷纷起义响应,合计有数万人之多。他们联合起来,一 起加入了樊崇的队伍。起义军顿时声势大振。数万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又从太山杀回莒县。起义军围攻莒
县城,未能攻下,又转战至姑幕(今山东诸城县西北)。天凤六年,樊崇在姑幕这个地方,亲自率领起义大军同王莽派来的北海太守田况的军队,进行了一场激战。起义军大破田况军,杀敌万余人。接着,乘胜北上攻入青州,横扫青州地方官府和反动地主。然后,重返太山,到东海郡南城(今山东枣庄市北)屯驻休整。
  起义军利用在南城屯驻休整的机会,商量制定统一行动的计划。樊崇和逄、徐、谢等各起义军,绝大多数是破产的贫苦农民,缺乏文化知识和政治斗争经验,因而,在开始起义时,都是因穷困而起,没有明确的攻城略地的计划。现在,各起义军汇聚在一起,人数日渐增多。为了统一行动,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更好地同官军战斗,必须有一个约束全军的统一行动的号令。樊崇等人共同商量后,一致确定以“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作为全体起义军共同遵守的口号。起义军的领导人,最高的称“三老”,次称“从事”,再次称“卒史”,互相之间称为“巨人”。这些称号反映了彼此间的平等关系。
  有了统一的号令、编制,又有严明的军事纪律,这就不仅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而且大大提高了起义 军的战斗力。
  樊崇起义军的胜利,极大地震动了王莽统治集团。地皇三年(公元22年),王莽派更始将军廉丹,太师王匡统率十万精兵,从长安出发,直扑山东。官军攻下无盐(今山东东平县境内), 进苕巳成昌(今山东东干西)。官军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无恶不做。人民痛恨地说:“宁逢赤眉,勿逢太师,太师犹可,更始杀我。”樊崇决定与廉丹、王匡的官军大战一场,但又恐义军同官军在战斗中互相混淆,便命令所有起义军都把眉毛染成红色,以与官军相区别,由此号称“赤眉军”。赤眉军大破官军,杀敌万余人。又乘胜追至无 盐,杀死王莽大将廉丹,太师王匡狼狈逃窜。

               赤眉军的胜利进军及其失败
  无盐大捷后,樊崇军队迅速扩大,发展到十余万人。樊崇率军攻莒县。正在这时,吕母病死,她所领导的起义军分别加入了赤眉军、青犊军和铜马军。赤眉军在吸收了一部分吕母起义军以后,队伍又进一步扩大。赤眉军在樊崇指挥下,采取流动作战的方式,转战于楚、沛、汝南,颍川,入陈留,拔鲁城,进军濮阳,横扫千军,席卷黄淮大平原,王莽在东方的统治完全崩溃。于是,樊崇决定分兵两路西攻长安。公元25年正月,进至华阴。这时,赤眉军已发展到三十万人。六月,樊崇立了一个牧童刘盆子为皇帝, 白任御史大夫,以徐宣为丞相,逄安为左大司马,谢禄为右大司马。接着率军攻入长安。这时,关中地区发生了大饥荒,长安粮尽,再加上周围地主武装的封锁,赤眉军无法立足。这一年的十二月,樊崇被迫率赤眉军二十万离开长安,向东撤退,准备再打回山东老家去。
  不料,行至宜阳(今河南宜阳县)时,突然遭到刘秀伏兵的袭击。这一支始终保持着农民本色的山东农民起义大军,最后不幸失败。樊崇、逄安等义军领袖均惨遭杀害。
  樊崇领导的赤眉军,从莒县起义到宜阳失败,前 后坚持斗争有七年之久,给王莽的反动统治以沉重打击。最后虽然失败,但樊崇敢于领导农民起义,反抗封建剥削压迫的革命斗争精神,是永远值得赞扬的。

梅庐 发表于 2005-1-27 12:18:00

马 骕

                 (公元1621年——1673年)


--------------------------------------------------------------------------------

    明清之际,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有力地推动着学术思想的发展,造就了广大批宏大博通的杰出人物。清初著名的史学家和经学家马骕(su肃),就是其中之一。

                贫寒苦读的青少年生活
  马骕,字宛斯,山东邹平人。明朝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正月十一日,他出生在一个小康家庭。父亲马献明,曾在县学读过书,是村里有学问的人。在马骕还没有上学的时候,父亲就因病去世了,抛下母亲、弟弟和他三人过着清苦的生活。后来靠了伯父的接济,马骕才得以入私塾读书。私塾里念的是经书史籍,尽管深奥难懂,但马骕却很满意。他刻苦好学,尤其爱动脑子,老师每教完一段文章,他总是翻来复去地诵读,直到背过了,自认为懂了才肯罢休。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每念完书上
的一段内容,就把书中的情景画成图画。
  由于父亲早死,母亲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为了分担母亲的忧劳,懂事的马骕在读书之闲,总是帮母亲料理家务,从不惹母亲生气,在村子里是有名的“孝子”。做母亲的也盼望儿子能早日成材,光宗耀祖。
  在马骕八岁的这一年,明朝腐败的封建统治终于引起了农民大起义。天启七年(公兄1627年)三月,农民起义首先从陕西爆发,起义的烈火迅速烧遍北方地区。山东各地也象发生了剧烈的地震一样动荡起来。十几年以后,东北的满洲贵族又入主中原,随之抗清的烽火也从河北,山东,山西蔓延到南方。
  那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岁月。胆小怕事的母亲从没有让儿子离开过家。渐渐长大的马骕,除了照顾地里的农活以外,便是在家读书。他关心时事,可是不了解时事为什么会变得如此动乱,他看到了明朝的灭亡,可是不明白庞大的明朝为什么会灭亡。他试图从书本上找答案,忧国忧民之心促使他重新深入地研究已经读得很熟的经史书籍。

                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现在已经是清朝统治下的天下了。经过流血的反抗失败以后,人们终于体蕛(ti"替),了发,梳起了辫子。为了笼络人心,消除反抗情绪,清政府从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恢复了科举考试。在最初的几年中,满腹学问的马骕却没有去应考。当然,“读书出仕”的念头也在他的头脑中萦回。
顺治十五年,清政府在全国各省添加一次“乡试”,叫“恩科”。这时,马骕离家赴考了,结果考中举人。
  第二年,又加科“会试”,他再次赴考,中了进士。马骕中进士后,即到吏部报名,候选官职。
几年以后,马骕才得以补缺,先被差遣做了一次“乡试”同考官,然后授命出任淮安府(今江苏淮安)推官(掌管刑狱)。马骕很能干,到任不过三个月,就平反了多起冤狱。他又廉洁奉公,从不收受贿赂,号称“廉能”。不久,清政府下令废置推官,马骕于是改任安徽灵壁县知县。
  长期的战乱,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这时全国到处是一片荒凉萧条的景象。大江以北,“满目榛(zhen真)荒,人丁稀少”。大江以南,“弥望千里,绝无人烟” 。恢复发展生产,不仅是清政权巩固统治的当务之急,也是久遭战火茶毒的劳动人民的迫切希望。
  马骕到灵壁以后,兴利除弊,先后做了这样几件事:一是招抚流民,把无主荒地分给无地农民耕垦,规定六年以内不纳田赋。二是今后遇有灾荒照例全部蠲免赋税。三是按丁额、地亩多寡轮摊差役和徭役。人口死亡生长,定期除籍、入籍。四是取消“私征”、“加派”等等倾规。这些措施实行后,先后复业的农民达数千家,“岁省民力无算”。然后,马骕让人把这些已实行了的办法刻在石碑上,立在县府的门前,作为永久的制度施行。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七月,马骕突然生病,不久便溘(ke渴)然长逝,终年五十三岁。灵壁士民听到马骕的死讯后,联名上书朝廷,要求在灵壁为马骕修建祠堂。这一要求很快被批准,同时朝廷还命名马骕的祠堂为“宦祠”。
                  有价值的史学著作
  马辅骕小上学,四书五经无不精读。他的青少年时期,正值改朝换代的动乱年月,虽无救国大志,但还有忧国忧民之心。马骕要从史书上去探索世事兴衰的原因。他一生写下了三种大部头的著作:《左传事纬》二十卷,《绎史》一百六十卷和多卷本的《十三代瑰书》《左传事纬》是马骕长期研究《左传》的成果。《左传》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的春秋史,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马骕根据《左传》所记的历史事实,融汇贯通,以事相从,排比罗列为一百零八个专题,每个专题为一篇,每篇都有自己的论断,是他研究的体会心得,也借以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以及对时事的看法。书后还附有他精心编排制作的各种图、表等。《四库提要》评价此书说:“所论具有条理,其图表亦皆考证精详。”被称为“专门之学”。
  继《左传事纬》以后,马骕又用了五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另一部巨著《绎史》这部书著录了从远古到秦朝末年的历史,尤其详于先秦各国的兴亡,正表明马骕研究历史,古为今用的深刻用意。马骕在史书编撰学方面也有所创造。在体制上,他熔铸了各种史书体例,创造了综合体的编纂方法。全书首列世系图和历史年表,正文分太古、三代、春秋、战国、别录五部分。前四部分叙述史实,也是以事相从,每事立一标题,详述始末,篇后写上自己的论断。别录部分则详细叙述从古至秦的各种制度、地理,名物等等,“卓然特创,自为一家之体”喜在史料上,他把经、史、诸子平等看待,每记一事,必广征博引,有文必录。相同的记载,按时间先后排比附注文内;不同的记载,甚至是记载伪舛(chuan穿)的,也一—疏通辨证记在文内。《绎史》刊行以后,很为时人所推崇。著名历史学家炎武曾称赞它是“必传之作”,是当时的其它著、作无法比拟的。另一著名经史学家阎若璩:(qc渠,也称誉说,读了此书以后,“令人心:气俱尽”,“尤可嘉叹”。
  此外利用做官的闲暇时间,马骕还撰成卷帙宏富的《十三代瑰书札书稿写成后,同《左传事纬》一样,在马骕逝世前一直没有刻版流传。马骕临终前,也以未能看到二书的出版为遗憾。康熙四十四年,诏令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派人访求马骕遗留的书稿,可惜,《瑰书》已经散逸了。
  尽管如此,马骕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对开辟清代治学的新途径,对继起的考据学派都有——定的影响, 因而在清代学术思想史上,应该给予马骕以应有的地位。

梅庐 发表于 2005-1-27 12:18:39

马 国 翰

                 (公元1794年——1857年)


--------------------------------------------------------------------------------

   在济南九里山南麓,埋葬着清代一位名叫马国翰的著名学者。他曾倾注毕生精力,编纂了一部海 内瞩目的巨著——《玉函山房辑佚书》,为搜辑和保存中华古代文化典籍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马国翰,字词溪,号竹吾。原籍山东章丘县,其曾祖父时迁居历城县南权府庄(即南全福庄)。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他的父亲马名锦在山西省做官,曾任汾州府经历(掌管出纳文书的官职), 历署宁乡、 武乡, 王镇等县知县。马国翰自幼随父亲在山西读书,并先后延聘金宝川,吕心源等为师求学。他学习勤奋刻苦,少年时就显露出文思敏捷的才能。马国翰九岁那年的一个夏夜,他陪父亲和舅舅在堂前纳凉,父亲吟诵“五大为天地君亲师”一句上联命他应对,他当即续接下联说:“一生守仁义礼智信。”父亲听罢大喜,高兴地夸道:“是儿将来有望!”随着年龄的增长,马国翰阅读 了大量经史等文化典籍,为他后来广泛搜辑古代佚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马国翰的父亲在山西太原病故,十六岁的马国翰从此挑起了养家的重担。因家境困难,他曾两次前往北京谋生,但均未如愿。十九岁时,他在家乡考中秀才,于是便以教书为业,先后开馆于古祝、冶山及鲍山黄石兴隆寺等地,一直当了二十年私塾先生。至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马国翰才考中举人。第二年又考中进士,被朝廷分发陕西省任知县。道光十三年, 马国翰赴敷城(今陕西省川)县任,这年他已四十岁了。后来,他还被调迁石 泉、云阳等县,到道光二十四年, 升任陕西陇州(今陇县)知州。
  马国翰生活的时代,正值汉学盛行之际。不少学者慑于封建专制主义的淫威,在政治上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一心埋头于考释、校勘和搜辑古代典籍及各种文献上,在整理祖国文化遗产和发展文化事业方面,做出了许多成绩。受这种学风的影响,马国翰早年即对许多珍贵古籍的散失深为痛惜,决心做一番大规模的古书辑佚工作。他还在乡间教书的时候,便“每见异书,手自抄录”,及成进士,步入官场,“廉俸所入,悉以购书”, 日积月累,他购买的各种书籍达“五万七千余卷” ,这为他从中查寻有关资料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无论是教学之余,还是从政之暇,马国翰总是抓紧一切时间,把唐代以前已经散亡、毁失的古书,细心地从现有各种著作的注释和引文里,从许多有关文献保留的片辞只字中, 通通剔抉出来,并逐条逐句加以考证,辨别真伪,尽可能保存亡佚古书的历史原貌。同时,他又一字不漏地摘抄所辑出的资料,然后再分门别类汇纂起来。他孜孜不倦地进行这项浩繁的工作,“殚心搜讨,不遗余力”,为编著《玉函山房辑佚书》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道光十八年,因马国翰“政绩卓越”,得到皇帝召见。这时,他以“去家既久,坟墓庐舍均须修治”为由,请假返回故乡 。居家期间,马国翰更是集中精力从事辑书工作。值得特别提出的是,他在辑书过程中,经常与有经验的老农交谈,询问田间耕作之务,并把流传民间的古今农事谚语收集起来,编成《农谚》一卷。同时,他还专门搜辑了古代记载和论述农事的佚著十余种,又撰写了《月令七十二候诗自注》《夏小正诗自注》等有关农业季节、物候的诗文著作。这些都表现出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眷恋和对农业生产韵关切。
   道光二十四年,马国翰离家赴陕西陇州。这时,《玉函山房辑佚书》巨著已基本完成。全书分为经、史、诸子三编,七百多卷,共辑佚书五百九十四种,并由他作序录冠于每种之首。此书搜罗丰富,卷佚浩繁,表明马国翰在辑佚古书上超过了前人。在陇州知州任上,马国翰请人开雕《玉函山房辑佚书》,准备印行间世。他一面刊刻,一面继续修订,至道光二十九年春天,经,子二编的印板全部刻成。这一年他还写成了考订经义的读书札记《目耕帖》三十一卷。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马国翰因病辞官回乡,到咸丰七年他六十四岁时,在家乡去世。
  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济南泺源书院山长(即院长) 匡源,请当时山东巡抚丁宝桢协助,从马国翰亲属处借 出《玉函山房辑佚书》的书板,经过进一步整理,于四年后连同《目耕帖》一同印刷,分订一百册行世。这一煌煌巨著,不仅是辑书史上的一项空前成就,而且一举解决了当时学者苦于  翻查大量古籍的烦难,为他们进行学术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因而{艮陕风行全国。但是,在一个时期里,马国翰却遭到一些人的误解, 蒙受了不白之冤。清末学者朱修伯在《增订汇刻书目》中错误地认为,《玉函山房辑佚书》原系浙江学者章宗源编辑,马国翰购得其稿,据为已有。皮锡瑞的《经学历史》、胡元玉的《汉魏六朝为<说文>之学几家考》中也有类似说法。对于这种不实之词,坷北青年学者蒋式惺在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全面整理马国翰未刊著作稿本时,专门题写后记《书马竹吾玉函山房辑佚书后》三篇,加以批驳。他以不可推翻的论据,雄辩地证明:马国翰耗费毕生精力所搞出的一部第一流的文献学巨著,是任何人抹煞不了的历史事实。
  除了以上《玉函山房辑佚书》等著作外,马国翰留传后世的作品还有《竹如意》《红藕花轩泉品》、《玉函山房文集》《玉函山房诗集》等。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名人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