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名人集锦
<P>作者: 淡泊从容(2003-12-11 11:30:18.0) </P><P>山东历史悠久,名人辈出。现将部分精英介绍如下,与各位网友共飨。
</P> 孔 丘
(公元前551年——前479年)
--------------------------------------------------------------------------------
孔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和经他整理传授的六经等儒家经典,对后代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生平事迹
鲁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物丰富的国家。孔子自幼勤学好问,在鲁国浓厚的文化熏陶下,不断地汲取着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他二十岁前后做过类似会计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三十岁就创办私学,建立了儒家学派。三十六岁去齐国见齐宣王,未得重用。五十一岁被任为鲁国的中都宰(管理国都)。一年后升司空(管理土木工程),再升司寇(管理司法)。在此期间,他还曾以相礼的身份参加齐鲁两国国君的夹谷之会,由于他的 机智和勇敢,使鲁国收复了郓、讙 (huan欢)、龟蒙三座 城池,创造了鲁国外交史上多年未有的成就。之后,他 又企图削弱掌权的鲁国三家大夫(孟孙氏、季孙氏、叔孙氏) 的势力,提高国君的威权,结果未能成功。于是,孔子辞去官职,在公元前497年离开鲁国,带着弟子们风尘仆仆地周游卫、晋、陈,蔡、楚等国,凡十四年。在此期间,他历尽艰辛,或被国君和贵族们冷待,或被隐者奚落,甚至被人包围攻击,遇险绝粮,“累累若丧家之狗”①。直到他六十八岁的那一年(前484年),才返回鲁国,集中力量教授弟子和整理古代文献。公元前479年,孔子病死,时年七十三岁。
“正名”的政治理想
孔子生活在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社会过渡时期, 他在政治上是一个带有改良主义色彩的奴隶主阶级的 代表。一方面他对于奴隶制“礼崩乐坏”的局面痛心疾首,对“犯上作乱”的地主阶级和劳动人民深恶痛绝。热切希望通过“正名”的办法,达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再现西周奴隶制的盛世。另一方面,他又清醒地看到,一成不变地维护西周奴隶制困难重重。因此他主张顺应历史潮流,对过去的制度加以“损益”‘改革,。他要求各国国君采取一些缓和与地主阶级矛盾的措施,并通过“举贤才”、“学而优则仕”等办法,向新兴地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开放政权。同时也要求减轻剥削,加强教化,“道之以德,齐之以礼”②,缓和与劳动人民的矛盾。这些主张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仁”的学说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他对“仁”的解释是“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具体内容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他还讲求“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我自己想要达到的,也要使别人能达到,我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别人能站得住,我自己不愿意的也不要加给别人。从形式上看,“仁者爱人”,也应该包括奴隶在内,对奴隶也应该爱。这在当时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但在实际上,它的基本精神是依据周礼的原则调整统治阶级的内部关系,他强调的是“爱有等差”,所以他要维护的依然是殷周以来的等级制度。
孔子认为“仁”是人生的最高准则,也是最高的道德境界,必要时要以生命保卫它:“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他虽然认为除了古代的圣贤以外,真正做到“仁”的人并不多,但又认为为仁不难,“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第一次把前人已经广泛应用的“仁”提高到哲学范畴,并赋于它丰富的内涵。这标志着人类在社会关系中逐步加深了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
唯心主义的天命观
殷周以来,维护奴隶主统治的至上神一·天,在孔子思想上仍然是有人格、有意志的自然和社会的最高主宰。他说:“天不讲话,可是春夏秋冬四时照样运行,万物照样生长啊1”又说:“得罪了老天爷,怎么祷告也没有用处1”宋国大夫桓魑(tui)要杀他,孔子说:“天赋予我以盛德,桓魈能把我怎么样呢?”有时,孔子还把无法讲通,高深莫测,无可奈何的事情都归结为“天”或“天命”,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要求“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一些显然是孔子思想中的糟粕。
但是,由于孔子强调事在人为的主观能动性,也就必然在事实上削弱天命鬼神对人世间的支配和主宰作用。而且,他对鬼神抱着一种明显的回避和存疑的态度:“子不语怪、力,乱、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务民之意,敬鬼神而远之”。这种远鬼神,重人事的思想,是一种对殷周天道观的离心倾向,起着从有神论过渡到无神论桥梁的作用。
教育上的卓越成就
孔子适应“学在王官”制度崩溃、文化下移的历史潮流,率先创办私学,不仅培养了大批有才干的学生,而且从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在中国教育史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在平民中招收门徒,扩大了学术文化的传播范围。又提倡“学而优则仕”,总结出了.人才培养中的选优原则,使大批平民中的“士”挤入统治者的行列,客观上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成长。
在认识论上,孔子虽然保留了唯心主义的“生知说”,认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惟上智与下愚不移”。但是,在实践上,他不承认当代有一个“生知”,的圣人。他自己也是“吾非生而知之者,的古敏以求之者也”。他在不少地方冲破了“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框框,强调“学而时习之”,从而在人类认识史上提出了一些唯物主义的论题。
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学习要有一个狂确的态度/不耻下问”,“多闻”,“多见”、“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毋意”(不要臆测),“毋必”(不要绝对化), “毋固” (不要固执偏见),“毋我”(不要只看到自己)。这实际上强调的是一种近于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学风。孔子还认为应该学与思并用,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学习而不思考,则迷惑不解5只思考而不学习那也会白费气力,毫无所得。
孔子主张启发式教学。他认为教育学生,应先使他们经过苦思苦想,还想不通的时候再加以启发;当他们经过思考,有所体会,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时候,再去开导。一个学生不能举一反三,也就不可教了。
孔子在教学中还贯彻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引导学 生扬长避短,根据学生的特长加以定向培养。如子路问:“听到一个道理就马上实行吗?”孔子回答:“有父兄在,怎么能不向他们请示,就擅自行动呢?”冉有提出同一个问题,孔子回答说:“听到了就应该立刻去实行!”公西华问为什么对两人的回答绝然不同,孔子说:“求(冉有)遇事退缩,我就鼓励他前进,由(子路)勇于冒进,我就向后拉他一下。”在孔子门下,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各有专长的人才一批批的培养出来,他们或做官从政,或著书立说,或聚徒讲学,在春秋和战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当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有着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其最大缺点就是轻视体力劳动和生产知识。他的教学内容“文、行、忠、信”大多数是书本知识,基本上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文献,取得很大成绩。汉以后历代相传的六经,基本上都是经过孔子和他的后学不断整理补充而流传下来的。六经中保存了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文学和文献的资料,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研究上古历史的主要依据。
孔子的思想充满矛盾,这种矛盾正是新旧交替的时代矛盾的反映。由于他的“仁”学思想是一个具有理论贲献的创新,由于他重视理性思维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更由于他总结出一些符合辩证思维方法的教学原则,因此他的思想就超越了同时代的许多思想家而成为先秦哲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孔子整理过的文化典籍变为儒家经典,他的文化教育思想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最高准则,因此他的地位后来就被捧得越来越高,成为“万世师表’。实际上,他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晌。正确区分他的遗产中的精华和糟粕,仍然是我们今后研究孔子的重要任务。 孟 轲
(约公元前372年——前289年)
--------------------------------------------------------------------------------
孟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 家。孟轲继承孔丘和子思的思想,提出了“仁政”、“性 善”和“尽心、知性、知天”等学说,把儒家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对后世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孟轲的地位也越来越高,被封建统治者封为“亚圣”,成为仅次于孔丘的“大圣人”。
生平事迹
孟轲早年丧父,家境不太富裕,靠母亲纺纱织布维持生计。少年时期曾跟孔丘的孙子子思的弟子学习,对孔丘崇拜得五体投地。而他后来的经历与孔丘颇有相似之处。壮年以后聚徒讲学,后来周游列国的时候,也经常有数百名学生跟着他,走到那里,就在那里从事教学活动。孟轲热爱教育,他曾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最大的乐事。
公元前320年,孟轲应邀来到魏国,向梁惠王讲 了一套减轻刑罚和赋税、实行“仁政”的办法,但未得到重用。第二年,梁惠王死去,其子襄王继位,对孟轲很冷淡。孟轲只得离开魏国去齐国,在齐国又盘桓了五六年的时间。这期间,他曾建议齐宣王推行“王道政治”、“保民而王”。他一度被任命为卿大夫。但齐宣王并不真正重用他。孟轲看到自己的许多建议无法实行,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齐国。以后,他到过宋国,薛地。公元前309年,又到滕国(今山东滕县),建议滕文公恢复井田制,实行“仁政”。当时处于大国之间的小小的滕国已经岌岌可危,哪有条件实行孟轲的主张?这时,孟轲已经六十五六岁了,知道自己在政治上再也不会有什么作为,只好离开滕国,以孔丘为榜样,回到老家邹国从事教育工作,同时与他的弟子公孙丑、万章等一起,把自己的言论编为《孟子》七章,这是后人研究孟轲思想的最可靠的材料。
“仁政”理想
孟轲所处的战国时代,虽然奴隶制残余还严重存 在,但封建制度已经基本确立。奴隶与奴隶主,农民与地主,地主与奴隶主,以及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复杂而尖锐。孟轲基本上代表由奴隶主转化而来的保守倾向比较严重的封建地主,提出了一套解决当时社会矛盾的“仁政”纲领。
孟轲“仁政”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制民之产”,使人民有一定的耕地和住宅。办法是实行“井田制”:千 井九百亩,八家共井。每家耕种私田一百亩,为自己衣食之用。共同耕种公田一百亩,作为对国家的贡赋。这显然是一种劳役地租型的封建剥削关系。孟轲看到了失去土地的农民的悲惨境遇,希望通过“制民之产”以及薄赋敛、减刑罚等措施,维持农民的最低生活,“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认识到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的生命力,因而将“井田制”下的农村描绘成“王道乐土”:每个农民各有五亩的住宅,房屋周围种桑养蚕,五十岁的人有丝棉袄穿。家家养猪狗和家禽,七十多岁 的人可以有肉吃。百姓不饥不寒,再加上用孝、悌、忠、信等封建伦理加以教化,整个农村就会出现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在地主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的情况下,孟轲的“井田制”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但他对劳动者的同情和要求给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的生产资料的设想,还是值得肯定的。
孟轲还隐隐地意识到劳动人民的力量,在许多地 方阐发了重民思想。他说:“民为贵,社稷次2,君为 轻。”他认识到民心的向背是政治上成败的决定因 素,“得乎丘民为天子”,“得天下有道,得其目,斯 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夏 桀、商纣失去民心,所以失败;商汤、周武I得到民心,因而成功。他甚至把夏桀、商纣看成独夫民贼,认为诛杀他们完全应该,不能看作“弑君”。再进一步,他从重民思想出发,反对给当时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灾难的兼并战争,同时认为民心向背也是战争些负的决定因素,“仁者无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看到人的因素对于政治和战争的决定影响,足一种卓越的识见。但他不加区别地反对一切战争,甚至认为“仁义”在脱离任何物质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战胜 孟轲还认为君臣之间也应该有一种互相信任,互相承担义务的关系。他对齐宣王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在君主独裁专制,有着无上权威的封建时代,孟轲如此重视民众和这样看待君臣关系,包含着对封建君主专制独裁的批评和对最高封建统治者的制约。因此,后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孟轲大发雷霆之怒,甚至想把他赶出孔庙。
孟轲的重民思想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但他毕竟是剥削阶级的思想家,等级观念在其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他把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叫做“小人”、“野人”,把封建统治者称为“大人”、“君子”。他们的关系是“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大人”、“君子”劳心,“小人”、“野人”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这种借社会分工为剥削辩护的理论,是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崇奉的学说,其影响是深远的。
性 善 论
人性问题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以后,它成为中国历史上许多思想家长期争论不休的重要问题之一。
孟轲是第一个提出性善论的人。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先验的“良知”、“良能”,是善的因素和萌芽,仁、义、 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规范,都是人生来具备,不须要教育和社会实践。同情他人的“恻隐之心”或“不忍人之心”、知道羞耻的“羞恶之心”,懂得礼貌谦虚的“辞让之心”或“恭敬之心”,判断是非善恶的“是非之心”,就是四种道德规范的萌芽和生发点,都是先天就有的。后天的学习和努力,只不过是使这种先天固有的道德更加扩充和完善罢了。既然人们生来都具备先验的道德规范,为什么社会上人们的行为又有善恶之分呢?孟轲认为,人们虽然都先天地具备善性,但是,“庶民去之,君子存之”④,君子能保持善性并发扬光大,因而为善;庶民不会保持而丢掉善性,所以为恶。表面上看,孟轲的性善论是一种抽象的超阶级的人性论,实际上却打着地主阶级的烙印。
毛泽东同志说:“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孟轲把仁、义、礼、智四种封建道德规范说成是先天的、善的,并且认为只有“君子”才能保持和发扬,这就从伦理道德的角度为封建统治的合理性做了论证。
尽心、知性、知天
孟轲上承孑L丘,也认为“天”是自然界和人类社 会的最高主宰,因此,人们必须按照“天命”来行事。为了知道“天命”,就要贯彻“尽心,知性、知天”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原则。所谓“尽心”,就是要加强自己的修养,以求保持并发扬自身先天就具有的种种“善端”。“善端”扩充和发展了,也就能够完整地把握、认识人的本性即善性。而认识了这种善性,也就是“知X”了。为什么呢?在孟轲看来,人的性、命都是天授予的,能够完整地认识把握性命,自然也就知道天的旨意了。因为孟轲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所以,他认为认识的客体不是人之外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是人自身。人们认识的任务,就是通过“内视”、“反省”的方法,去发现和把握先天存在于人自身的全部世界的真理,“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轲虽然也提出了“心之官则思"这样有意义的命题,但他的“恩”乃县一种阻寓感觉、阻寓社会实践的空灵“内省”,因而是唯心主义的。
从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和性善论出发,孟轲鼓吹“天才论”。他把人分为两类;“先知先觉”——天生的“圣人”、“大人”,任务是统治和教训人民群众。“后知后觉”—天生的被统治的群氓。历史就是由前一种人创造和决定的。由于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等“圣人”都是五百年才出一个,“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②,所以历史才呈现出“一治一乱”的循环状态。
“尽心,知性、知天”的先验论、“先觉觉后觉”的天才论和“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历史循环论,构成了孟轲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总起来看,孟轲对许多哲学问题的回答都是唯心主义的,非科学的。但是,也应该看到,他的性善论促进了对人性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探讨,构成了哲学发展史上的必然环节。他的民贵君轻的重民思想具有进步意义。他提倡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样的优秀品质,是十分可贵的精神财富,它曾经鼓舞了历史上的许多志士仁人,为民族的复兴、祖国的富强,去进行不惜生命的奋斗,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业绩。 孙 武
(生卒年代不详)
--------------------------------------------------------------------------------
孙武,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县)人。生卒年代已不可确考,其主要活动在吴王阖闾(helv河驴)时期 和吴王夫差的前期(约公兄前514年一前473年)。他是齐国贵族田氏的后裔,后来做了吴国的将军。曾率领吴 军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建立了赫赫功业。他撰写的 《孙子兵法》一书,对军事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斩姬立威 受命为将
孙武初到吴国,默默无闻。只得隐居在吴国的边 远地区,一面种田,一面从事军事学的研究和写作。 在此期间,他结识了由楚国逃到吴国, 已经成为吴王 重要谋臣的伍子胥(?一前484年)。经伍子胥的多次推荐,孙武的兵书才得以展现在吴王阖闾面前。 阖闾读了孙武的兵书,十分佩服。他在王宫召见孙武,亲切地说:“先生的十三篇兵书,写得真是不错,的确是前无古人!您可否按照兵法的要求,演习一下,让我见识见识呢?”孙武说:“可以。”阖闾说:“可以用宫女操练吗?”孙武答道:“当然可以。”阖闾下令挑选宫中美女一百八十人,交给孙武,自己则与随从登台观阵。 孙武把一百八十名美女分做二队,命吴王最宠爱的两位美姬充任队长,同时任命了执行军法的军吏。布置就绪,孙武登上指挥台,大声问:“你们知道自己的前心、左右手和后背吗?”宫女齐声回答:“知道。”孙武说:“向前,目视前方;向左,看左手;向右,看右手;向后,看后背。一切行动都以鼓声为准!”接着,孙武指着执法军吏手中的大斧,又申明军法,违令者严惩。之后,演练开始,指挥台上响起了向右的鼓声。宫女们视操练如儿戏,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队伍一片混乱。孙武平静地说:“这次你们的动作不合规定,是因为我讲的还不够明确,你们对军令也不太熟悉,责任在我。”他又把军法军令和操练要领,细细地讲了一遍。之后,再次演习,指挥台上响起了向左的鼓声,宫女们笑得比上一次更厉害,练兵场上一片喧哗。孙武严肃地说:“规定不明确,军令不熟悉,这是将帅的罪过。规定已经明确,军令已经熟悉,还要明知故犯,这就是士兵的过错了。”说罢,下令按军法从事:处死两名队长。 吴王在台上看见孙武要杀他的两个爱姬,大为惊 骇,立即派人向孙武传达命令说:“寡人已经知道将军 善于用兵了。可是,我若没有这两个爱姬侍候,吃饭也没有味道,请将军饶了她俩吧!”孙武说:“臣既然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说完,即令军吏执刑。接着,亲自击鼓,重新操练。这一次,宫女们都屏住呼吸,一丝不苟,前进后退,跪爬滚打,全都符合规定。孙武命军吏上台报告吴王说:“队伍已刀训练好了,请大王检阅。这样的军队可以听大王任意支配,是赴汤蹈火,也不成问题。”吴王因爱姬被杀,很不高兴地说:“让她们回去休息,我不愿下去看了。”孙武淡淡一笑,说:“大王只是喜欢兵法上的词句,并不想真正去实行呀!” 孙武的军事才能终于折服了吴王。几天以后,他就被任命为吴军的统帅,开始了他叱咤风云的军旅生涯。
西破强楚 显名诸侯
春秋前期,吴国僻处东南,国小民贫,十分落后,长期以来,无所作为。阖闾即位后,励精图治,任人唯贤。以伍子胥为谋臣,以孙武为将帅,整军经武,奋发图强。几年之间,异军崛起,西挫强楚,北抗齐晋,使中原大国刮目相看。从公元前512年——前506年,孙武指挥的吴军与楚军进行了多次战争,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与此同时,楚昭王任用奸臣,残害忠良,国力进一步削弱。阖闾趁此机会,决定大举伐楚。公元前506年,阖闾亲自出马,以孙武为将军,伍子胥等为参谋,统兵三万,杀奔楚国。楚国也出动二十万兵马,迎击入境吴军。吴军首先使用反问计,使楚王任命贪财而无能的 令尹子常为军事统帅。之后,孙武诱使楚军派兵劫粮, 使其兵力分散。又利用于常骄傲贪功的心理,引诱楚军主力与吴军在大小别山地区决战。然后,孙武亲率吴军与楚军激战三次,重创楚军。接着,孙武又指挥新胜之师,与溃退至柏举(今湖北庥城以东)的楚军血战,再获全胜。楚军主帅子常弃军逃跑,大将史皇也死于乱军之中。当向西溃逃的楚军争相抢渡清发水(今湖北安陆涓水)的时候,又遭到穷追不舍的吴军的攻击。紧接着,两军又在雍噬(shT市,今湖北京山西南)连战三次,楚军遭到致命打击,失去继续抵抗的能力。吴军渡过汉水,兵不血刃,占领了楚国首都郢都。后来,楚国虽然在秦军帮助下收复郢都,但已大丧元气。相反,吴国声威大震,中原诸国再也不敢写它了。在这次战争中,孙武以三万之师,千里远袭,深入大国,连战皆捷,最后捣其首都,如入无人之境,创造了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十年以后,阖闾死于伐越之战。其子夫差继位后,南败越国,逼其臣服,北威齐晋,会盟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吴国威震中原,达到强盛的顶点。这些赫赫功业,无不闪烁着孙武军事才干和思想的光辉。
《孙子兵法》 名扬四海
诚然,孙武在吴国的卓著战功,曾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名。但是,使他名垂青史、流芳百世的,主要不是他的战功,而是他那一部享誉中外的兵书—《孙子兵法》现存《孙子兵法》共十三篇,可能经过后人的润色。 这部兵书在战国时期已广为流传,到宋代编为《武经七书》之首,为历来兵家必读的经典。在这部书中,孙武探索了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阐述了不少战 略战术的基本原则。他指出,战争是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只有得到民众的拥护,才能取得胜利。将帅不仅要善于指挥作战,还必须有“智、信、仁、勇、严”的品格,爱护体恤部下,与士卒共甘苦,这样才能做到将帅同心,战无不胜。他认为战争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力量的支持,“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因此,不可轻易用兵,战则速胜,并注意因敌资粮,减轻百姓的负担。孙武的军事思想闪耀着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光 瓶他说}‘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者, 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者,每战必殆。”他的这个思想被毛泽东同志赞誉为“科学的真理”。他认为,为了“知己知彼”,必须对敌我双方的政治、经济、军事,地理,民情等情况,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做到心中有数。孙武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克敌制胜的战术原则,如制造假象迷惑对方,“避实击虚”,“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孙武认为战争的情况千变万化,充满了奇正,虚实、进退、众寡、分合、强弱、勇怯、动静,治乱、利害等矛盾,这些矛盾不仅互相依存,而且通过一定的条件随时可以向对立面转化。因此,必须善于分析矛盾,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使战争向着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方向转化,以将帅的主观努力、经过训练良好、纪律严明的士兵的英勇搏战去争取胜利。
当然,孙武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军事家,其军事思想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与阶级的局限。例如他不能 区分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性质,把战争胜负和国家兴 衰完全归结为君主和将帅的作用,并且提倡愚兵政策, 表现了典型的唯心史观。其辩证法思想也显出直观和 朴素的特点。有些战术原则,如速胜论等,也带有明 显的片面性。孙武的兵法著作,不仅在中国产生了巨大深远的 影响,而且被翻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受到全世界的 普遍赞扬。美国的军事著作就称颂他是古代第一个形 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作为一个驰誉中外的军事家, 孙武为我们的民族赢得了荣誉。 诸葛亮。
虽然,各地都争,但诸葛亮确实生于山东沂水,四岁跟叔叔搬家了。
诸葛亮不用介绍了。 墨 子, 战 国 初 期 伟 大 的 思 想 家, 墨 家 学 派 的 创 始 人。 姓 墨 名 翟, 生 卒 年 不 详,近山东滕州市人。
近 代 学 者 一 般 认 为, 墨 子 生 于 公 元 前 476 年 左 右, 卒 于 公 元 前 390 年 左 右。 墨 子 自 称 “今 翟 上 无 君 上 之 事,下 无 耕 农 之 难”, 似 属 当 时 的 “士” 阶 层。 但 他 又 承 认 自 己 是 “贱 人”。 他 可 能 当 过 工 匠 或 小 手 工 业 主, 具 有 相 当 丰 富 的 生 产 工 艺 技 能。墨 子“日 夜 不 休,以 自 苦 为 极”, 长 期 奔 走 于 各 诸 侯 国 之 间,宣 传 他 的 政 治 主 张。相 传 他 曾 止 楚 攻 宋, 实 施 兼爱、 非 攻 的 主 张。 他 “南 游 使 卫”, 宣 讲 “蓄 士” 以 备 守 御。 又 屡 游 楚 国,献 书 楚 惠 王。他 拒 绝 楚 王 赐 地 而 去, 晚 年 到 齐 国, 企 图 劝 止 项 子 牛 伐 鲁, 未 成 功。 越 王 邀 墨 子 作 官,并 许 以 五 百 里 封 地。 他 以 “听 吾 言,用 我 道” 为 前 往 条 件,而 不 计 较 封 地 与 爵 禄,目 的 是 为 了 实 现 他 的 政 治 抱 负 和 主 张。
墨 子 哲 学 思 想 的 主 要 贡 献 是 在 认 识 论 方 面。他 以 “耳 目 之 实” 的 直 接 感 觉 经 验 为 认 识 的 唯 一 来 源,他 认 为, 判 断 事 物 的 有 与 无, 不 能 凭 个 人 的 臆 想, 而 要 以 大 家 所 看 到 的 和 所 听 到 的 为 依 据。墨 子 从 这 一 朴 素 唯 物 主 义 经 验 论 出 发, 提 出 了 检 验 认 识 真 伪 的 标 准, 即 三 表: “上 本 之 于 古 者 圣 王 之 事”, “下 原 察 百 姓 耳 目 之 实”, “废(发)以 为 刑 政, 观 其 中 国 家 百 姓 人 民 之 利”。 墨 子 把 “事”、 “实”、 “利” 综 合 起 来, 以 间 接 经 验、直 接 经 验 和 社 会 效 果 为 准 绳, 努 力 排 除 个 人 的 主 观 成 见。 在 名 实 关 系 上,他 提 出 “非 以 其 名 也,以 其 取 也” 的 命 题, 主 张 以 实 正 名, 名 副 其 实。 墨 子 的 认 识 论 也 有 很 大 的 局 限 性, 他 忽 视 理 性 认 识 的 作 用, 片 面 强 调 感 觉 经 验 的 真 实 性。 他 曾 以 有 人“尝 见 鬼 神 之 物, 闻 鬼 神 之 声” 为 理 由,得 出 “鬼 神 之 有” 的 结 论。 墨 子 的 世 界 观 中 存 在 着 深 刻 的 内 在 矛 盾。一 方 面 他 强 调 “非 命”、“尚 力”, 认 为 决 定 人 们 不 同 遭 遇 的 不 是 “命”,而 是 “力”。他 指 出,“赖 其 力 而 生,不 赖 其 力 则 不 生”,充 分 肯 定 “人 力” 在 社 会 生 活 与 改 造 自 然 过 程 中 的 作 用, 另 一 方 面, 墨 子 又 肯 定 “天 志” 和 “鬼” 的 作 用。他 把 “天” 说 成 是 有 意 志 的 人 格 神,宣 扬 “顺 天 意 者”,“必 得 赏”;“反 天 意
者”,“必 得 罚”。他 认 为 “兼 相 爱, 交 相 利” 就 是 “顺 天 意”, “别 相 恶,交 相 贼” 就 是 “反 天 意”。 他 又 认 为,鬼 神 能“赏 贤 而 罚 暴”。他 把 天 鬼 的 意 志 和 百 姓 的 利 益 说 成 是 一 回 事, 认 为 天 鬼 是 专 门 为 万 民 “兴 利 除 害” 的, 这 实 际 上 成 了 墨 子 所 操 持 的 工 具。墨 子 在 政 治 上 提 出 了“兼 爱”、“非 攻”、“尚 贤”、“尚 同”、“节 用”、“节 葬”、 “非 乐” 等 主 张。 “兼 以 易 别” 是 他 的 社 会 政 治 思 想 的 核 心,“非 攻” 是 其 具 体 行 动 纲 领。他 认 为 只 要 大 家“兼 相 爱, 交 相 利”, 社 会 上 就 没 有 强 凌 弱、 贵 傲 贱、 智 诈 愚 和 各 国 之 间 互 相 攻 伐 的 现 象 了。他 对 统 治 者 发 动 战 争 带 来 的 祸 害 以 及 平 常 礼 俗 上 的 奢 侈 佚 乐,都 进 行 了 尖 锐 的 揭 露 和 批 判。 在 用 人 原 则 上, 墨 子 主 张 任 人 唯 贤, 反 对 任 人 唯 亲, 主 张 “官 无 常 贵, 而 民 无 终 贱”。 他 还 主 张 从 天 子、诸 侯 国 君 到 各 级 正 长,都 要 “选 择 天
下 之 贤 可 者” 来 充 当; 而 人 民 则 要 服 从 君 上, 做 到“一 同 天 下 之 义”。
墨 子 也 是 中 国 古 代 逻 辑 思 想 的 重 要 开 拓 者 之 一。 在 《墨 子》 一 书 中, 他 比 较 自 觉 地、 大 量 地 运 用 了 逻 辑 推 论 的 方 法, 以 建 立 或 论 证 自 己 的 政 治、 伦 理 思 想。 墨 子 最 早 提 出 名 实 必 须 相 符 的 思 想。 他 还 在 中 国 逻 辑 史 上 第 一 次 提 出 了 辩、 类、 故 等 逻 辑 概 念。 在 《耕 柱 篇》 中, 要 求 “能 谈 辩 者 谈 辩”, 并 要 求 将 “辩” 作 为 一 种 专 门 知 识 来 学 习。 他 在 反 驳 别 人 的 观 点 时 常 说 “子 未 察 吾 言 之 类,未 明 其 故 也”,并 把 “无 故 从 有 故”, 即 没 有 理 由 的 服 从 有 理 由 的 作 为 辩 论 的 原 则。 墨 子 的 “辩” 虽 然 统 指 辩 论 技 术,但 却 是 建 立 在 知 类 (事 物 之 类) 明 故 (根 据、理 由) 基 础 上 的, 因 而 属 于 逻 辑 类 推 或 论 证 的 范 畴。墨 子 所 说 的 “三 表” 既 是 言 谈 的 思 想 标 准,也 包 含 有 推 理 论 证 的 因 素。墨 子 还 善 于 运 用 类 推 的 方 法 揭 露 论 敌 的 自 相 矛 盾。 由 于 墨 子 的 倡 导 和 启 蒙,墨 家 养 成 了 重 逻 辑 的 传 统,并 由 后 期 墨 家 建 立 了 第 一 个 中 国 古 代 逻 辑 学 的 体 系。 墨 子 的 哲 学 思 想 反 映 了 从 宗 法 奴 隶 制 下 解 放 出 来 的 小 生 产 者 阶 层 的 二 重 性, 他 的 思 想 中 的 合 理 因 素 为 后 来 的 唯 物 主 义 思 想 家 所 继 承 和 发 展, 其 神 秘 主 义 的 糟 粕 也 为 秦 汉 以 后 的 神 学 目 的 论 者 所 吸 收 和 利 用。 墨 子 作 为 先 秦 墨 家 的 创 始 人, 在 中 国 哲 学 史 上 产 生 过 重 大 影 响。 墨 子 在 上 说 下 教 中, 言 行 颇 多,但 无 亲 笔 著 作。 今 存 《墨 子》 一 书 中 的《尚 贤》、《尚 同》、《兼 爱》、 《非 攻》、《节 用》、《节 葬》、《天 志》、《明 鬼》、《非 乐》、 《非 命》等 篇, 都 是 其 弟 子 或 再 传 弟 子 对 他 的 思 想 言 论 的 记 录。 这 是 研 究 墨 子 思 想 的 重 要 依 据。 扁 鹊
(生卒年代不详)
--------------------------------------------------------------------------------
扁鹊,战国时著名医学家。姓秦,名越人,齐国渤海卢(今山东省长清县)人。他一生周游四方,为百姓治 病,刻苦钻研医术,积累了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为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民间行医
扁鹊生于战国时代,当时七雄割据,战争频繁,民生日蹙‘co促’,疾病猖獗。每当瘟疫到来,百姓成千上万地死亡,呈现一片可怖的景象。这对扁鹊后来能献身医学事业,为民解除痛苦影响很大。扁鹊年轻的时候,曾经在一家旅店里做过管理人。当时有个名叫长桑君的医生,经常到这家旅店里住宿,扁鹊格外敬重他,招待热情周到。平时,一有机会扁鹊便向长桑君请教医学方面的问题。他虚心好学,爱动脑筋,记忆力也很好。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学到了许多医药知识和医疗技术,另外,还广泛地阅读了前人的医学著作。在长时间的交往中,长桑君也发现扁鹊聪慧过人,对问题有独到见解,是个不同于一般的人。若再加以指导,将来一定能成为一名很好的医生。有一次,长桑君私下里将扁鹊叫来,说:“现在我已年老,想把祖传秘方传授给你,请你不要泄露。”扁鹊非常感激。后来,扁鹊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掌握了长桑君传授给的本领。同时,他又深入民间,虚心向平民百姓学习,总结了劳动人民的实践经验,使他的医术日臻成熟,从而成为当时一位非常有名的医生。’
那时,在中国境内,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国家。扁鹊经常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足迹遍及现在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和陕西等地。扁鹊关心民众疾苦,走到哪里,就为哪里的人民热心治病。他听说赵国都城邯郸的妇女多病,便做“带下医”,即妇科医生。来到东周都城洛阳,知道那里的老年人多患耳病和眼病,便做“耳目医”,即五官科医生。到秦国咸阳后,了解到这里的小孩多病,便做“小儿医”,即儿科医生。由于扁鹊医道高明,待人又诚恳热心,为百姓治好了许多疾病,所以很受群众的欢迎和爱戴。他在赵国行医时,劳动人民送他“扁鹊”这一称号。扁鹊,传说是黄帝时代的名医,当时人民赞扬他就象古代名医扁鹊那样,能使人“起死回生”。秦越人得此美称后,声誉日高,其真名倒逐渐不为人们所知了。
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为了给更广大的人民解除 疾病的痛苦,并使自己的医疗技术后继有人,永远流传下去,扁鹊还打破历来医疗技术被官医把持、垄断,专门为少数贵族服务的局面,广收徒弟。他教弟子子阳制作治病用的针,教子豹使用熨贴技术。他又教子同学习制药,子明学习针灸,子游学习按摩,子仪学习养神怡气,子越学习接骨推拿技术。扁鹊门下的弟子还有很多。这些弟子后来都成了名医。
扁鹊看病行医有六条原则,就是所谓的六不治: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不讲道德的人不治,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的人不治;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的人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医的不治;五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的不治;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的不治。扁鹊生活的时代,巫术十分盛行,国家设置了许多专门机构从事迷信活动,形成了巫术占统治地位的局面。对此,扁鹊特别把“信巫不信医”作为“六不治”的原则之一。扁鹊敢于同巫术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用自己高超的医术和显著的疗效不断揭露巫祝的虚妄,为使医学摆脱巫术的羁绊,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望、闻、问、切“望”(看气色)、“闻”(听声音)、“问”(问病情)、 “切’’‘按脉搏,,是我国古代医学史上传统的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这四大诊法就是扁鹊在总结前人医疗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现在来看这四大诊法已很 平常,但在二千年前能发明出这样一套完整的诊断方 法,的确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在这四诊法中,扁 鹊尤其擅长望诊和切诊。
一次,扁鹊到齐国行医,见到了齐桓侯。他观察了齐桓侯的气色后说;“看样子您好象有病,不过现在病还在皮肤部位,不算重,但要及早治疗,不然会加重的。”齐桓侯不以为然地说;“我感觉很好,没什么病。”后来还对左右的人说,“这个扁鹊,也象其他医生那样追求功利,总想让没病的人也长病。”过了几天,扁鹊又见到了齐桓侯,对他说;“您的病已经侵入血脉了,如果不治,恐怕要恶化呀1”齐桓侯仍说自己没病而且对扁鹊很不满意。又过了几天,扁鹊再次见到齐桓侯,说:“您的病已转入到肠胃间,再不治疗,还会继续加重。”齐桓侯认为扁鹊故意找他的麻烦,生气不理扁鹊了。后来扁鹊再见到齐桓侯,一言不发便退出去了。齐桓侯有些奇怪,便派人去询问扁鹊。扁鹊说:“病在肤表,用熨贴法就可治疗,病在血脉,用针灸也可治愈;到后来病入肠胃,仍可用药酒、汤剂来调治;现在桓侯的病已深入骨髓,已经不可救药了。所以我也就不再劝他治了。”几天之后,齐桓侯果然感到大病临身,急忙派人去请扁鹊,可是扁鹊已经离开了齐国。齐桓侯终于因没听扁鹊的劝告,讳疾忌医而死,后悔也来不及了。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扁鹊在望诊方面造诣极高, 他能诊病于始发之时,注意到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的 重要性,这是难能可贵的。
扁鹊的切脉技术之高超,在当时更是名扬天下。有一次他带领弟子去虢(gu6国)国行医,正遇上虢国为太子筹办丧事。经打听,知道太子是暴病而死,已有半天时间,正准备入殓。扁鹊又向周围的人详细询问了太子的病症,根据多年的经验,他认为太子不一定是真死。于是急忙让人向里通报说:“齐国秦越人到此。”虢君听说名医到此,惊喜万分,即刻出宫迎接扁鹊。扁鹊入宫后给太子仔细切了脉,发现太子还有极微弱的脉搏跳动和缓慢的呼吸,大腿根还略有温感,因此便断定太子没有死,而是得了“尸蹶”症(类似现在的休克)。于是他便让徒弟子阳在太子头部“百合”穴扎了一针,不一会儿,太子果然慢慢苏醒过来。接着,扁鹊又让徒弟用熨贴法交替熨太子的两腋下,太子很快能坐起来了。以后又用汤药调理二十多天,太子就完全恢复了健康。
扁鹊救活太子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人们纷纷传说扁鹊能把死人救活。他却解释说;“不是我把死人救活了,我只不过把生命垂危的人挽救了过来。”
由于扁鹊医道高明,开创了民间医学,并坚决反对巫术,因而遭到官医和巫医的妒恨。后来他去秦国给秦武王治病,引起太医令李醯(xi西,的极端不满。他一面向武王进谗言,陷害扁鹊;一面派人暗下毒手,在扁鹊离开秦国的路上把他杀害了。
扁鹊虽然被害了,但二千多年来,他一直为人们所怀念和敬仰。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等地,到处都有人为他建墓立碑修庙。扁鹊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孙 膑
(生卒年代不详)
--------------------------------------------------------------------------------
孙膑,战国时齐国阿(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人。其生卒年代不可考,大约活动于公元前380年至公元前320年 左右,似在吴起之后,与商鞅,孟轲同时。他是战国时期兵家的代表人物,杰出的军事家。
孙子兵法
孙膑,是春秋末年大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孙武死 后一百多年,才有孙膑。孙膑在小时候相继失去了父 母,由他的叔父孙乔抚养成人。战乱纷争的环境和世 家的传统影响,孙膑很早就立下了献身戎马事业的决心。
为了学习军事,孙膑投拜了当时颇有名气的“鬼谷子”先生为师。他勤奋攻读,刻苦钻研,很快便获得了较丰富的军事学知识,同时结识了和他同窗共读的庞涓。
庞涓在魏国做了大将军兼军师以后,虽然很得意, 但一想到自己的才能不如孙膑,常感不安。于是暗地 里派人把孙膑骗到魏国,企图加害于他。孙膑到了魏 国,做了一个有名无权的客卿。这时庞涓便加紧进行 陷害孙膑的活动。庞涓先派人伪装受孙膑表兄的委 托,劝孙膑返回齐国。骗得孙膑的亲笔复信后,加以 涂改,随即向魏王诬告孙膑私通齐国。魏王为之大怒, 下令处死孙膑。庞涓为了窃取孙膑的兵法著作,又当 着孙膑的面,假意在魏王面前替孙膑求情。后来,魏 王只对孙膑施以残酷的膑刑(挖掉膝盖骨)。忠厚正直 的孙膑还以为自己没死是庞涓向魏王求情的结果, 便忍辱日夜为庞涓撰写《兵法》。后来孙膑从一个侍者 口里得知内情,才恍然大悟,便烧掉竹简,装疯卖傻, 决心找机会逃出虎口。不久,齐国大夫淳于髡(kon坤) 出使魏国,知道孙膑的事后,才将他暗藏在车子里, 带回了齐国。
孙膑回到齐国,很受齐国大将田忌的器重。当时 齐国的国君齐威王喜欢骑马射箭,并经常与大臣们比 赛。田忌与威王比赛时总是输。孙膑见田忌的马和威望的马差不多,双方都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进行比赛,于是,对田忌说:“我有办法让您取胜。”一次田忌和齐王赛马,临赛前,孙膑对田忌说:“这次您以下等马去跟齐王上等马比赛,用上等马去跟齐王中等马比赛,用中等马去跟齐王下等马比赛,肯定可以取胜。”三场赛完,田忌果然以二胜一负赢得了齐王的许多钱财。齐王见孙膑智慧超人,便任用他做了齐国的军师。
大显身手
孙膑当了军师,他的抱负和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魏国由于魏文侯起用李悝(kuT亏,,实行变法,首先称雄中原。齐、赵是两个比较大的国家,不愿意受魏国的控制,特别是齐国在齐威王进行改革以后,国力迅速强盛,成为魏国的竞争者。齐,赵在反对魏国的共同目标下联合了起来。
公元前353年,魏军进攻赵国并包围了赵国的首 都邯郸(今河北邯郸),赵求救于齐。齐威王想以孙膑为 将,率军增援赵国。孙膑认为自己是受过刑的人,不宜做军事统帅,执意不肯。于是威王以田忌为大将, 孙膑为军师,率八万士兵大举伐魏。开始,田忌想直扑邯郸,攻打魏军,孙膑认为不可,他说:“要解乱丝,不能强拉硬扯;要劝阻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加进去一起打。救援解围也一样,要避实击虚,避强击弱,使敌人有后顾之忧,围自然也就解了。现在魏国全力攻赵,精锐在外,国内空虚,我们应该直攻魏都,魏兵必定回兵自救,赵国既解,我又可在半路设下埋伏攻打疲惫之师,一定能获全胜。”田忌依计而行,率兵直趋大梁(魏都城,今开封市)。大梁危急,魏军果然急忙从邯郸撤退回国。当退到桂陵(今山东菏泽县东北)时,与齐军遭遇,魏军大败。从而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围魏救赵”的光辉战例。
公元前342年,庞涓率魏兵进攻位于齐国西面的 韩国。当时韩、齐关系密切,韩告急于齐。齐国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直攻魏都大梁。庞涓获悉后即刻回师大梁。不等魏军赶到,齐军早已按孙膑的计策,越过大梁,避开魏军锋芒,绕道向东撤军了。庞涓率兵追赶,孙膑对田忌说:“魏军历来自恃勇猛而轻视齐军,急于同我军主力进行决战。会打仗的人就要利用敌人的这种心理,引诱他们中计。兵法上讲,长途奔袭,如果超过百里,给养就会不足,就有折损上将的危险;如果超过五十里,前后就不能相顾,也只有一半军队能够参战。现在我军已进入魏境,应采用减灶之计,迷惑敌人,诱敌孤军深入。”田忌照计指退兵减灶,第一天做十万人锅灶,第二天做五万人锅灶,第三天做三万人锅灶∮涓见后大喜,说:“我知道齐军怠,入我境才三天,士兵已逃亡过半。”于是只率一部分骑兵,日夜兼程,追赶齐军。
在今山东范县境内,有一座马陵山,山中有一条 八里长的马陵古道,古道两旁悬崖绝壁,密林遮天。孙膑就在这里设下伏兵,等待着庞涓。庞涓率兵进了包围圈,前边传报:道路为木石堵塞,寸步难行。庞涓认为是齐兵害怕追赶而设下的障碍,下令部队搬掉木石继续前进。继而又传报:前面有一棵大树,皮被剥去,上面有字。庞涓命兵士点火,亲自前往观看。 一看大吃一惊,失声喊道:“我中了孙膑的计了!”原来树上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庞涓话 音未落,齐军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庞涓被擒身死*。 齐军大破魏军,魏太子申也被俘虏。马陵之战后,魏国一蹶不振,开始衰落下去。齐国继起称雄,孙膑也从此名扬天下。
不朽的兵法
屡立战功的孙膑,在马陵大捷之后,因遭受齐相邹忌的嫉妒、排挤,毅然辞去官爵,携带弟子到“山水环绕,境极幽僻”的甲山隐居(今山东莒县境内),潜心致力于兵法研究。他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军事家的经 验,又结合自己指挥作战的实践,写成了《孙膑兵法》 一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此书共有八十九篇,图四卷。可惜自隋以后亡佚不传。1972年,在山东临 沂银雀山一座西汉前期的墓葬中重新发现,经整理分 上、下两编,共三十篇,一万一千余字。虽然内容残缺不全,但仍可看出《孙膑兵法》继承和发展了孙武、吴起等人的军事思想,是我国古代一部不朽的军事名 著。在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上,他明确主张“战胜而强 立”,即以战争的胜利而取得强国的地位。也就是说, 只有以战争为手段,才能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在战略战术上,他强调“必攻不守”,以攻为主的战略思想。要求采用避实击虚的办法,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在治军问题上,他重视人心和法治的作用。认为 “合民心”,“得众胜”。“兵之胜在于篡卒(经过挑选的士 兵,,其勇在于制”。他还强调赏罚不仅要分明,而且 要及时。“赏不逾日”,“罚不还面”。孙膑的军事思想也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原始辩证法因素。他认为战争以实力相胜;战争是有规律的,战争的各种因素可以相互转化。《孙膑兵法》较之以前兵书,有许多创新之处。如 孙武提倡速决战,而孙膑则主张根据条件不同也可采 用持久战。孙武把攻城作为“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孙膑则强调攻城的重要性。此外,他还提出了大胆运用包围、迂回、奇袭、伏击等进攻战术。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孙膑不可能认识到战 争的阶级本质和产生战争的根源。他还认识不到人民 群众在战争中的决定作用。尽管这样,《孙膑兵法》在 世界军事史上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的欧几里德——刘徽
------------------------------------------------
刘徽,淄乡 (今山东邹平)人,中国魏晋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刘徽公元263年注《九章算术》.他全面证明了《九章算术》的方法和公式,指出并纠正了其中的错误,在数学方法和数学理论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刘徽创造性的运用极限思想证明了圆面积公式及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方法.
他用割圆术,从直径为2尺的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割圆,依次得正12边形、正24边形……,割得越细,正多边形面积和圆面积之差越小,用他的原话说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他计算了3072边形面积并验证了这个值.刘徽提出的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奠定了此后千余年中国圆周率计算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刘徽在数学上的贡献极多,在开方不尽的问题中提出“求徽数”的思想,这方法与后来求无理根的近似值的方法一致,它不仅是圆周率精确计算的必要条件,而且促进了十进小数的产生;在线性方程组解法中,他创造了比直除法更简便的互乘相消法,与现今解法基本一致;并在中国数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不定方程问题”;
他还建立了等差级数前n项和公式;提出并定义了许多数学概念:如幂(面积);方程(线性方程组);正负数等等.刘徽还提出了许多公认正确的判断作为证明的前提.他的大多数推理、证明都合乎逻辑,十分严谨,从而把《九章算术》及他自己提出的解法、公式建立在必然性的基础之上.虽然刘徽没有写出自成体系的著作,但他注《九章算术》所运用的数学知识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包括概念和判断、并以数学证明为其联系纽带的理论体系. 姜尚
姜尚,名望,吕氏,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 东海海滨人(今日照附近),学问渊博。垂钓巧遇周文王,周文王和他交谈,发现他见识非凡,非常兴奋地说﹕「当初我的太公曾经说过一定会有圣人到周地,周将靠他而兴旺。您就是这位圣人吗 ? 吾家盼望您很久了 !」于是称他为「太公望」,立姜尚为国师。
周文王的得姜尚的辅佐后,更为积德行善,招徕士人,讲究信誉,和悦百姓,在诸侯中声望更高。并向外征讨。首先征讨了西方的犬戎,密须(甘肃宁台)和黎国等。
周文王问姜太公如何才能得天下 ? 姜太公回答说﹕「王者之国,使人民富裕。霸者之国,使士人富裕。仅存之国,使大夫富裕。无道之国,国库富裕,这叫做上溢而下漏。」文王说﹕「你说得太好了。」马上打开仓库,拿出钱粮赈济穷人。周国的事业日益兴盛,势力更加扩张,天下的土地已是三分有其二了。
后文王逝世,武王继位,以姜尚为师(尊称为师尚父),周公旦为辅,毕公等为主要助手,继续文王的事业,在姜尚的辅佐下在盟津会诸侯,商讨纣王,在牧野和纣王的军队会战,太公带头挑战,纣王大败,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王朝。
在周武王登基的第三天,太公向周武王讲述了《丹书》中以仁爱治国的话,然后就被武王封到齐国。周成王时姜太公协助周公平定武庚的叛乱。成王下令齐国可以对有罪的诸侯进行征伐,齐国逐成为诸侯中的强国,姜太公治国赏罚分明,又努力发展渔业,盐业和手工业,使齐国成为诸侯中的富国。传说姜太公去世时百余岁,葬在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