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社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北社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北社 诗社 诗词
《北社集》正式发布中国北社诗社社友名录中国北社诗社章程新人入社申请参考
查看: 3424|回复: 10

《诗词选刊》第一期推荐稿(诗话篇),各位编辑请跟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4 13: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1:12 编辑 3 b2 |: `* P% }+ ^
' k$ e% }: @/ @6 y! R- ^/ E  u
( _0 p$ D- \1 r- G; g

* v4 [% y7 _2 Y8 h. w  l6 L: 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7 13: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见是诗话部分全收,诗评不选。

1 E0 i& Z+ K7 i% o, Y: j

梅庐、石心木人、秋水、林宇、天浪。

9 I) V$ n! j7 z8 h+ U `! u/ c

如下:

6 e: ?" E$ Z7 `(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7 13:39:29编辑过]
, V! |) Q0 Y C0 F2 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7 13: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庐诗话

当今些须人讥青年人之情爱烦忧或清丽小令,以为心无大志,心不求大志,文不求高义,只仿前人耳。梅子以为此苛论也,亦陈腐滥调耳。《随园诗话》中举《关雎》一篇,梅子以为是。且上古又不独《关雎》言此。今人学诗者,具自以为是,驳他一概一人之论,殊不知自不求其深意,孰讥孰被讥焉?一叹!

十一

吾近来常思几事,乃旧诗之创新耳。或曰:“创新者,异想天开也”,余亦以为是。诗自古评家乃曰“言志、言情”,志者,为世言者;情者,亦世言也。志豪,情婉,大体同,意趣谐,犹如曲径通幽也,是谓雅致。雅致,从言从体。言者,汉学之基也;体者,章法也,犹如堂皇之楼阁也。基不实体不牢,暖寒不谐,失为陋格。陋格者,雅致全无也。除此废言,吾曰求雅致者,不畏基料为旧,旧乃牢者,言其有物者,运旧生新韵者,方为雅致也!创新或引实入虚也。

十六

识得周君久矣,现久未见得,其词犹在忆耳,其词《一络索》中“梨花疏淡明月里,长向碧栏依。何处芦管折柳声,吹碎了,人儿意。梦里萧郎何忆?醒来泪湿衣。欲寄明月凄凉语,那人儿,得见么?”意儿依依,可见一斑,今人言女儿词者多矣,然周君为好,其旧诗亦略有得也。其在《剑客行》“沧桑江湖沧桑人,试问天涯远近否?”味真;《春江花月夜》“星汉皎皎无分野,辉映春江绿波柔。请风拂带已销魂,明月舒波欲窥人。江流寂寂水石冷,雁掠玉镜不留痕。”意近切幽;《励书生》“十载苦读非为利,一朝斯报不需忧。勾饯也曾尝苦胆,孔明原本卧山丘。当整山河存壮志,莫愁无处写春秋。来日方长显身手,是时愿谢苦作舟。”此诗先前未细读,而今于幽夜细看,滋味浓亦壮志凌云耳,然《题武侯祠》中“我自归隐山中月,不对子期莫操琴。”又隐如仙者,此或概文人性情也。周君于《述怀》二首中亦多有佳句,若一“清风濯我衿,素月浮西墙。滟滟随意生,秋阶步步凉。”“心逐魂梦去,酒更何人狂?山川十万里,乡情孰短长?”二中“吾爱蜀天暮,瞑色入西极。低云排雁阵,清风曳长衣。苕菜花翻乱,麦秀穗初齐。明月动幽茫,霜浸南山溪。”“狂啸无人问,古来俱尘泥。不如秋风起,犹得任意栖。”等均为佳句

三十

青岛梅园,于李沧,离浮山约四十余里,延崂山下,高低山岭,溪湖其中,有梅260余品,万余株。亦盆景棚中,幽香扑鼻,映溪流潺潺,书止水静逸,浮古木柴门以为桥,驾白云以驻驿亭,回廊蝶飞,登台蜂舞,谐诸峰以挨天际,发幽人之想也!5 m3 e" D9 q" i: n. x: m 余曾与岛城疏影游之,歆叹无止。余曾言:“李沧梅意笑,北国士文骚。欲揽乾坤卷,思将傲骨劳。三看三顾首,一步一评高。兴纵云丛际,花繁紫气毫”,而疏影和韵得:“拈花相浅笑,曲径绕风骚。窃玉姑抛卷,偷闲暂忘劳。风标绝众首,雪韵领独高。行尽薰然际,酡颜把紫毫”,以为更妙。吾作得“访梅”五首,可备。疏影还作得一“会子遣游兴,寻庵探雅风。柳扬山蕴绿,梅曳水摇红。馥馥蜂先晓,翩翩蝶与同。勾沉处士意,此境寡缘逢”,亦有趣味。疏影不常为诗,而为诗者,必有妙趣,此亦应为长为诗者而不能工者一警。

三十四

最近读亿翁《心史》,亿翁善为墨兰,亦善题兰,乃古今少有爱国之士。梅庐每读具为长叹。又近前国之钓鱼岛事件,诗友具一痛心,凡为诗咏记。余愚昧生性,常保自身,以为安然。而梦却飒飒难脱艰辛,每为痛楚,亦不当言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7 13: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夜诗话》(选五):

凡诗者,贵自心画;出之于他,则诗之气必为所消矣。

古有云:大雅含弘、量苞山薮,谓貌耳;实执之,则若高穹放鸢,以绳牵、力张于手,似鼓如瀑,旋欲飞矣。概沉浑者皆有此气;空描肌色,摭采不深,必讦直失渊,平钝终浅。余尝言,一床黄叶,难昧秋之老味。

余读唐诗,必感之;读宋诗,必体之;殆至明清,当以深察方可得。时境不为一,故亦不宜一目青白;此或为古来厚薄所分制其取道也。海溪之别,各具其妙;如是方可为读诗之法。

诗以直写,不尽文贲之能,亦可独帜精神,以实弗虚耳;概言:丝麻虽华,无复菅蒯之质;亮月皎皎,终取他日之光。

古今之吟作,可字法、句法、章法为裁。字法者,以只字胜,漆夜孤星为是,使人过之弗忘,然终疏于体势;句法者,一二妙句互勾连,造警遗世,亦常流于人口,而常怠乎怃然;章法者,从之如流,不见锋芒刺棘,若平芜舒尔;无特字而生妙,亦不见句痕,自成风流,和盘愈读而蕴深味,惜无奇感;然三者兼具者,尤少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7 13: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宇:梨园诗话(选五则); K; t% V2 G* P" V! M5 S

1剑术的最高境界是心中无剑,同样诗词的最高境界也是心中无诗词,就是没有前人和今人的影子。 诗词同任何艺术一样也讲究技巧,但她的最高技巧是无技巧。但无论怎样运用技巧,还是以自然为上。所谓空山深谷,流水落花也! " T! u$ f: H7 l* \" c

2有生命力的网络诗词作品,不是用所谓的你 的帖子中 正文含有 禁 忌语,请删 去后重新 发 贴或是提交信息中包含敏 感 词汇:比如自由,请你更正,或是被 编 辑直接 删去等方式所能禁 止的。东坡、金圣叹、李渔等人的作品被 禁,却至今犹存。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具有 真正的文学、历史、艺术价值。作为网络诗词作者、爱好者,还是少发点议论和牢骚,多写点诗词,多读点古今诗词。因为作品最有说服力。你主张什么,去实践吧!少点空头议论,多做点学问吧!诗坛上的任何吹、捧、抬、踩都是徒劳无功的 ,因为诗词作品的最好裁判是读者,是一代代的读者。只有诗词作品才可以替你说话的。8 J; G7 r6 q) D

3愤怒出诗人。心灵永远不要沉寂,要象无风的大海,表面风平浪静,心底却惊涛骇浪,这才是诗词创作的最好境界。又如葛洲坝之洪水,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泄洪不足以畅其流。行于其当行,止于其当止。如此,方得诗词三昧矣! ' x; X" N3 _" Z# ] " p* N# E$ h! i) P: l4论诗有性灵说、神韵说、肌理说等理论,余《梨园诗话》中论诗力主人格说,没想到此论遭到某些网络诗词作者的大力反对,甚至认为汪精卫的诗比陈毅的还好,诗和人应分开来看。余深忧之,故有大书志士忧时泪,人格高于诗格长之感,因此草成一律以为警醒:“ 茂林修竹染秋霜,金石图书满院香。 吞吐百家求妙谛,贯通万物著文章。 清风一缕胸怀出,浊浪千层画上藏。 自古诗词非小道,要将人格大张扬。” , V( U% q) O0 w: @5 }& `2 c+ T8 V

5历代不少诗人词家,无不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们登高而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许多名胜古迹大川寺庙之所以闻名于世,往往得益于他们绝妙诗词的传神描绘。江山也要文人捧。古往今来,莫不如此。今天,我们行走在这片古老的大地时,在不少景点都可以看到古今文人的题咏。碑廊石刻,诗文书画,都是一座座艺术的长廊。在旅途中,尤其诗词爱好者,切莫错失机会。诗词与山川、名胜、风俗、人事相映照来读会更有情趣,获益更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7 13: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水:

《人间词话》拾碎 摘4则

(二)3 }6 e$ c; C$ E. v; `: [% d6 u1 y2 s 柒: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肺,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娇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持此以衡古今之作,否不失一。此余所以不免有北宋后无词之叹也。

文以情动人,情为意之真。名家手笔,情景交融,意理兼备。其辞藻堆砌,或清俊秀丽,或深美闳约,皆妙若天成,毫无矫揉造作之态。文章是心灵的感悟,不是随随便便发几句感慨就可以打动人心的,必须要经过你心灵的评判与历练,只有发自真心,才有可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书籍,必须经历多年的沉淀才值得观看的原因。

六) K: G4 k( M# ?贰捌:叔本华曰:“抒情诗,少年之作也。叙事诗及戏曲,壮年之作也。”余谓:“抒情诗,国民幼稚时代之作也。叙事诗,国民盛壮时代之作也。”故曲则古不如今,词则今不如古,盖一则以布局为主,一则狞兴而成故也。

王先生这席话,将叔本华的观点深化开阔。以一种大局观对文章的内涵给予评定。时代造就英雄,同样时代也成就文人。无论是少年和国民幼稚时代,还是壮年与国民盛壮时代,都是决定人的重要因素。用李煜前后期的词来作对比,就会有豁然明朗的感悟。当然,这其中也取决于人的主观因素,没有适时的阅历与感慨,有何来的词曲呢?之所以遗憾的说张爱玲只能是一位出色的作家,而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的原因就在于此了。

九) 4 e" x6 i# M) C3 |$ E0 Y: p叁捌: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

这里的“习惯”可以理解为“惰性”,也可以理解为“评定的标准”。惰性让人们没有创新的精神,安于现状,不求进取,死于安乐。评定的标准却更为可恶。他铲除了新生的苗头,并无情的将动摇的人们处以极刑,使世界一片黯然,了无生机。然而,人们总会在沉默中爆发,尽管会迟一些,但终将取得胜利。

十三)) W# N( U f8 r 伍伍:诗中体制以五言古及五、七言绝句为尊,七古次之,五七律又次之,五言排律为最下。盖此体于寄兴言情均不相适,殆与拼体文等取。词中小令如五言古及绝句,长调如五七律,若长调之《沁园春》等夔,则近于五排矣。

在短小的篇幅内叙述无尽的内容,表达深刻的情感是对文字驾御的高明。但事不可一概而论。在体制上确定谁尊谁底是很不适合的,就像叙述文、应用文、说明文相互比较一样。不同的文体适合表达不同的内容,五古及五、七绝是多名篇,盖因篇幅短小,信手拈来便为佳句,但其在叙事、抒情上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端,不如五、七律排那样客观、直白、贴切、感人,此等论调,用于词亦是。因此,没有体制之高下,只有人心之有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7 13: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浪:关于诗经押韵的管见

昨看某讨论诗经韵的书,《小雅○采芑》第二小节“方叔涖止”“方叔率止”两句不注押韵,但第一小节“方叔涖止”“方叔率止”与第三小节“亦集爰止”“方叔率止”却注出为韵。有疑。我们这里设“止”字均为不押韵,则第一节中“田”“千”两字押真部韵,“试”“翼”“奭”“服”“革”押职部韵。这样一来换韵情况目可了然,却是感觉韵太疏了。所以第一小节"止"字押韵是对的,然我与本书的观点又略有不同,第一节本书把“芑”“亩”“止”“止”“骐”当作押之部韵,“试”“翼”“奭”“服”“革”当作押职部韵。我则认为把“芑”“亩”“止”“止”“骐”“试”“翼”“奭”“服”“革”当作之职合韵通押更合理。这小节只须看成押两个韵,即真韵与之职合韵。押韵方式为交韵。第二小节也是交韵韵。“田”“千”押韵,“乡”“央”“衡”“玱”“皇”“珩”押韵,本书作者却没有注意到“芑”“止”“止”“服”四字其实也是押韵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7 14: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1:12 编辑 - T5 Q5 m/ y1 M& ^; x5 F- q; C' K

+ ^  o$ @* @! M$ r7 F' O% h<>已经弄好</P>! {& m! H$ \- ]1 V  e
+ [  d! f7 Y$ D0 U1 ~5 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7 14: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书画方面,你们定一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8 18: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1:12 编辑 3 x! c  C% E, U: x" m) E( o- t

1 D2 a. p7 e+ _8 A# I<P>诗经韵臆</P><P>·诗经《周颂·烈文》,末句“於乎前王不忘”诸家均认为无韵。我以为这句或许“王”与“忘”韵,或许“忘”与“皇”等疏韵,但“忘”与“皇”已隔了三句,隔三句即可当成无韵。两种想法都似乎不成立。现在说另外一个问题吧,“崇”字究竟是不是韵。这个问题争论很大。我认为"崇"字在大停顿处,不能无韵,“崇”与“公”“疆”“邦”“功”“皇”是押韵的。但“崇”属侵部,其余字属东阳两部,这如何解释?我且做个大胆的设想:侵部(Em,E为e 的倒写键盘上打不出来,下同)后来不是分出一个冬部(ung)吗?这里是以冬部(ung)与东部(ong)阳部(ang)押韵。冬部的字未与侵部分化时冬部字的共同韵尾为uEm。但由于异化作用,语音演变,一些韵尾为uEm的字逐渐变为ung,最终从侵部中分化出来,这就是冬部。此诗以"崇"和"公""疆""邦""功""皇"押韵,就是冬部从侵部分化的一个迹象。“福”“保”又是否韵呢?“福”属职部,职部对应的阴声为之部,“保”属幽部,之幽可以合韵。不过职部(Ek)与幽部(u)的差别太大了,以此来推,则不可能为韵。但我们通过对两字读音(福piuEk,保pu)的比较就可以发现,两字都是帮母字。这是否可以看成押韵呢?至于上古是否真有以声母来押韵,尚待考证</P><P>昨看某讨论诗经韵的书,《小雅○采芑》第二小节“方叔涖止”“方叔率止”两句不注押韵,但第一小节“方叔涖止”“方叔率止”与第三小节“亦集爰止”“方叔率止”却注出为韵。有疑。我们这里设“止”字均为不押韵,则第一节中“田”“千”两字押真部韵,“试”“翼”“奭”“服”“革”押职部韵。这样一来换韵情况目可了然,却是感觉韵太疏了。所以第一小节"止"字押韵是对的,然我与本书的观点又略有不同,第一节本书把“芑”“亩”“止”“止”“骐”当作押之部韵,“试”“翼”“奭”“服”“革”当作押职部韵。我则认为把“芑”“亩”“止”“止”“骐”“试”“翼”“奭”“服”“革”当作之职合韵通押更合理。这小节只须看成押两个韵,即真韵与之职合韵。押韵方式为交韵。第二小节也是交韵韵。“田”“千”押韵,“乡”“央”“衡”“玱”“皇”“珩”押韵,本书作者却没有注意到“芑”“止”“止”“服”四字其实也是押韵的。</P><P>《周颂·有瞽》某些注本“庭”与“声”“鸣”“听”“成”协,疏韵。“庭”与“声”等韵中间隔了六句,依常例,隔三句不与其他字押韵即可视为无韵,此隔六句仍视为孰韵,若此正确,则我《周颂·烈文》中“忘”字押韵情况的第二种猜想是否成立?存疑!
- V- T$ ]5 x% e( v</P>
3 E+ t) ~1 ^/ X* g7 J
; \- ?; G; `- U# I, D3 j. 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北社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社诗社 ( 粤ICP备13049926号 )

GMT+8, 2025-1-18 21:15 , Processed in 0.02887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