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社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北社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北社 诗社 诗词
《北社集》正式发布中国北社诗社社友名录中国北社诗社章程新人入社申请参考
查看: 1279|回复: 0

[绝句] [原创]读楚成《西安记游三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2 09: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7:00 编辑

读楚成《西安记游三首》</B>
(西安)长杨散人
《西安记游三首》
(楚成 [tangshi_sohu@sohu] 发表于10-24 10:35 )
题兵谏亭
抗日呼声四海横,华清池上枪曾鸣。
当年老蒋藏身地,拍照游人笑语盈。
登大雁塔
悠悠雁塔越千年,黄卷青灯译巨篇。
士子题名歌动处,空留碑石草丛前。
观秦始皇兵马俑有感
雄师铁甲战纷纷,六国哀声犹可闻。
长叹三军沉地底,不能东指只身焚。
    楚成来陕西小游,共得绝句二十首,实不虚此行也!
    散人所选三首,正是楚成最初所选。所咏之遗迹皆在西安郊区,选取的题目均厚重有力,均是“登临怀古”的风格,楚成收之为组诗,亦符合古人惯例。
    “让历史告诉未来”,“来西安看中华民族的根”。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说:“只看新德里,并不能了解印度。”同样,通过上网、电视了解些西方的“高度发达”(当然最好能亲自去),去东南沿海看看崛起,再回头看看千年古都的厚重,也许会更加理性地认识历史文化、发展的历程。相信楚成会有这样的感觉吧!
    逐篇注解来:
第一首:
    写西安事变遗迹。西安事变是中国二十世纪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之一,拉开了国民党联与共产党第二次合作的序幕,为了纪念此事,在当年蒋介石先生被寻获地方,即骊山山腰“虎斑岩”缝隙处之前,建有“民族复兴亭”。解放后为了“扬我军威、挖他臭脚”,曾把此亭改名“捉蒋亭”。近年,随着两岸民间的频密接触,此亭再度被易名为:“兵谏亭”。台湾有人称之为“正气亭”。放在历史长河来看,“兵谏亭”也许是最客观、最能长久的名称。
    散人曾两次登临“兵谏亭”。站在亭前,回想历史,觉得这里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地方。几位历史上犯过严重错误的“元首”都与此地关系密切。俯视,是华清宫,是杨贵妃“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之处;回首仰视骊山之巅,是西周烽火台,是周幽王为看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之处;而眼前这个岩石缝隙,竟是当年的委员长冬夜藏身之处!1936年12月12日凌晨,蒋介石只穿着睡衣,只身逃出“五间厅”,扭伤了脚,在冰冷的岩石间瑟瑟发抖,第二天清晨被搜捕的西北军士兵背下山······骊山这三处遗迹,真的是“载舟覆舟”的活教科书啊!
    逐句解评:
    “抗日呼声四海横,”倒叙手法,直接述前事。“抗日”、“呼声”初看似白话,实则妥帖。
    “华清池上枪曾鸣。”也是实写。至今蒋介石在华清池居住的“五间庭”墙壁、玻璃上保留着当年的多处弹痕。“曾”用得妙,表明了时间层次。微瑕:“枪曾鸣”属三平犯律了。
    “当年老蒋藏身地,拍照游人笑语盈。”同一地点,民族危难时刻,国家元首冬夜藏身石缝,而今太平盛世里,却是“游人笑语盈”。“比”的手法用得不留痕迹。存异议处:“老蒋”称谓似有欠妥,蒋介石虽政策多次犯错误,但民族大节未改,无论如何,他当时还是中国的领袖。
    试改为:   《 题兵谏亭 》
    抗日呼声四海横,曾闻池上起枪声。
    当年冬夜藏身处,拍照游人笑语盈。
第二首:
    写大雁塔。大雁塔原称慈恩寺浮图,玄奘法师历尽千辛万苦,从印度取经带回的大量佛经和舍利,倍加珍惜,为妥善安置他取回的经像舍利,于永徽三年(652年)附图奏请, 在该寺西院建造五级砖塔。“雁塔” 的名称,来源于玄奘编撰的 《大唐西域记》中所述的佛教故事。大雁塔是我国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的佼佼者,更以唐僧取经故事驰名中外,由塔座、塔身和塔刹组成,通高为64.839米,塔体呈方锥形,底边长为25米,从塔内楼梯盘旋而上,登至顶层,凭栏远望,古城风貌尽收眼底。每层四面均辟券拱门洞,底层四面皆辟石门,门楣门框雕刻有唐代线刻画,特别珍贵的是西门楣上的阿弥陀佛说法殿堂图更为珍贵。大雁塔上门楣线刻佛像、褚遂良书写唐太宗父子“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与国宝雁塔一起,向世界展现着中华民族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性。
    大雁塔是西安旅游景点的代表之一。从唐代起,“雁塔晨钟”与“曲江流饮”比邻成趣,相映生辉。共为“关中八景”杜甫等诸多诗人留有咏大雁塔的名作。
    逐句解读:
    “悠悠雁塔越千年,”是啊,大雁塔矗立在古城南郊,1300多年来,见证了太多的风云变幻,潮起潮落。
    “黄卷青灯译巨篇。”当是说玄奘法师了。尽管人皆可会意,但上句的雁塔作主语,换到此句的法师作主语,略嫌突兀些。
    “士子题名歌动处,”散人不知楚成是指唐代所有士子,还是具体指某一个士子。但可以用孟郊的一首《登第后》来注释:“昔日龌龊不足嗟,今朝旷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空留碑石草丛前。”结句自然。但略嫌悲观些。如今以大雁塔为中心建起了“大唐不夜城”,颇为壮观。可参见天涯远客的《重游大雁塔》。
第三首:
    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陵位于风景秀丽的骊山北麓。兵马俑坑位于陵墓以东约 1.5公里处。兵马俑坑属于秦始皇陵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共有三个坑,按发现早晚为序,分称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
    第一号兵马俑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近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内有与真人马大小相同的武士俑和拖战车的陶马六千多件,排成方阵,造型逼真。在兵马俑博物馆里,还可以使人感受到当时秦国军队的气势浩荡的阵势。
  二号坑有一千多件兵马俑,是以战车、骑兵为主组成的4个兵种混编的阵列。
  三号坑属于指挥位置所在的小坑,有六十多个兵马俑。
    最令今人感叹的不是它规模的宏大,而是其技术的精湛。CCTV曾多次播过专题。举例:青铜器表面的防腐处理,德国、美国分别与20世纪初期发明了“熔融重铬酸盐瞬间钝化法”,并申请了专利。而2100多年前的兵马俑,铜车马、青铜剑等,却使用了这一方法,掩埋在泥土里,2000年后仅被腐蚀了0.0005毫米。类似此类的造车、铠甲编织技术还有很多处值得津津乐道。散人每次陪来秦的友人游览兵马俑,总是要罗嗦许多。也曾有几篇咏兵马俑的诗词。
    逐句解读:
   “雄师铁甲战纷纷,”仔细看看兵马俑,你就会相信“科学技术是第一战斗力”,即使是在冷兵器时代;
    “六国哀声犹可闻。”置身秦俑方阵中,刹那间,你会觉得自己回到了2100多年前,眼前战车碾过,刀枪纷飞···所以散人在《秦俑图歌》中写道:眼前不见尘沙动,耳际犹闻刀剑鸣,秦嬴强盛果如此,纵有十国亦可平!
    “长叹三军沉地底,不能东指只身焚。”史学家仍然正在研究秦俑被焚的谜团,无论具体是谁焚了秦俑,总是焚了,有坑道里的焦土为证。楚成此处所叹者,正是为何被焚了?强大的秦国,何以很快衰落?科学技术和强硬政权在短时期内可以是第一战斗力,但不能成为长治久安的保证。近看,希特勒、东条英机不是重蹈覆辙了吗?
    以时间为坐标,杜牧正好处在秦俑与我们之间。他叹过:“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秦俑带给我们的启示,在2100年后的今天,面对世界格局,仍然有现实意义。
    总之看来,楚成是一位有才华、有思想的诗人。思维活跃,诗词高产。作品立意多厚重,咏古迹的作品尤其耐读。散人已经将《楚成咏秦集》链接到“推敲斋”(虽非律诗),各位诗友有空可以看看。</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北社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社诗社 ( 粤ICP备13049926号 )

GMT+8, 2025-1-18 18:54 , Processed in 0.02394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