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天石心在2005-6-7 21:49:21的发言:
蟾宫折桂,'折桂'喻科举中第了!戴桂冠了.呵呵.'攀桂'呢?准备科举中第也.想戴桂冠也,一字不同,意不同!'攀桂还'和'踏山还'的句型差不多,攀后能不能得,不一定.呵呵.因此以为不妥!
-- 我理解折桂、摘桂、攀桂出于同一典故,含义完全相同,前人使用随意,没有重此轻彼之释,没有过去式还是正在进行式之分,不能用现代汉语分解拆释。也许我孤陋寡闻,坦白说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一字不同,意不同!”攀桂就是正在赶考,还没及第之说,若果真如此,是我对错了。
江山多娇?涩乎?------不涩!社稷多情,呵呵,不易理解.
安依涧畔更是不妥.安依涧畔为看为吟为叹都行,为磨就难了--
细磨针的典就不用多说了,问题是'安依涧畔'是啥样子?呵呵,安依涧畔如何磨针呢?
-- 这个问题我也难于回答,也许要去问问那个闲的无聊的眉州老妇了,嘻嘻。
其实忘和思一样,没有两样区别。
思:竹没事窥窗干吗?思入画耳.
有雨花忘开怀?那花为何忘呢?雨润花开应是不错.
呵呵,可是理解错了。这是一幅国画,空是第四声,动词,留白处正是云雨也。其实云雾遮物就是空白。
--瘦竹能思,羞花不准忘吗,那是羞且带雨瞬间,我也曾经想过“畅”或“尽”之类,但觉得没有“忘”好。
恰好我懂一点国画.留白是指画旁空白的地方,是国画布局一要.
--呵呵,先生好才学,羡慕。据我所知留白或曰纸白、空白,不仅是指“画旁空白的地方,是国画布局一要.”,且是有别于其它画种的一大艺术特征。即主张非布满画面作风。在技法上运用笔与墨在白纸上施展功能,在一定的条件和范畴中,将实体虚化为空白。白是一种藏景的体现,可使人联系到丰富的内涵。故白,可以是天、是地、是水、是云、是山峦等各种形象的隐匿。
惜意散了!--愿听其详。
我是为屈原而出,下句一对,就不是记念,而是对历史人物的感触了,是在谈忠奸了.
--我的理解对子、对联反对比正对好。即使就是纪念屈原,用反衬的手法不一定比正面歌颂效果要差,且先生并未注明下联要正面写屈原也,嘿嘿,不好意思,是我会错意了。
匹夫结愤,六月飞霜,可以安危,可以兴亡
六月飞雪就是说窦娥!
匹夫结愤,六月飞霜,可以安危,可以兴亡.不错!
因此:雄关路险难求索
六月雪飞,雄关路险难求索
从字面看,六月雪飞,喻雄关高寒更显求索之难!
从意上看,六月雪飞之事,累见也.故中华振兴之路,难吗?呵呵
--六月飞霜也好,六月飞雪也好,两个典故(故事)说的都是冤狱、冤情,这是特定的含义,没有艰难险阻之诠释。至于说“六月雪飞,喻雄关高寒更显求索之难!”我可不敢认同。从约定俗成来说似无此说;从艰难险阻来说也有更贴切的比喻,所以从求精的层面上考虑,仍可推敲。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8 0:08:1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