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2:24 编辑
最新标点,重新解读[道德经]第一章 孙长同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以还是道不可以。道是可以认识的还是不可以认识的,主要是看平常人们共同认为的如何,走的人多了就是道了,大家都认为是道了,那么,它就是道了。平常事物的规律给它起道这个名称是可以还是不可以,就看我们大家的习惯了,我门平常经常这样称呼它,时间长了也就固定下来了。道也就正式成为它的平常的名字了。开天劈地,天地一开始的时候,是什么名字也没有的。为什么后来万物都有了名字了呢?是因为万物之母的缘故。就象我们的母亲给我们起了个名字一样。平常里在物没有欲望的时候,观察万物的妙处[雌雄生殖器],就是那个生育万物的生育之门。再在平常雌雄有欲望的时候观察它们相徼的情况。单纯的妙处和相徼显然是同一个地方的东西相徼,虽然对于它们雌于雄的命名不一样,但都是很玄妙的东西,雌雄的这两个门都是玄之又玄的,大家都认为非常玄的,非常美妙的门。每个人或动物在性相徼时,都有一种非常美妙的感觉,无论雌雄都会感到非常美妙的。
[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性高潮。这是任何生物都是为了代代相传,而需要而固有的物种传承,传播的自然规律决定的。老子在这一开头就把自然规律摆在了这里,让人比较好理解。
边的原体字是自下一个穴字,又下一个方字,再下边加一走之。[邊],邊字的含义就是方框是由线组成的,线旁边都是空白的地方,空白的空字含有一个穴字,在线上走,就是在邊上走,自有自己的意思,一条的意思,单边,不是两条。这些意思加在一起,那么这个形义的邊字就这样造出来了。
交字在[易经]成书前原来只是两条斜线的交叉,后来演化成了现在的交字。本意就是交叉过去。
徼字读交音,显然含有交的本来意义,但它用了双人旁加邊的本义字部的一部分自和方,另又加一个文字。显然有两条边相交而又不是叉过去的相交,而只能是靠上,贴上,紧挨上的那种相交用文字来表示的意思,尤其形象的是对于两个人的性交是一个最贴切的字,两个人就是插入了,也只是皮边的接触。所以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欲是欲望,性欲望。妙是妙处,少女的私处就是妙处。妙字就由女字加一个少字组成,本义也就在这里。再就是道教道士修练清心寡欲的固精术,道姑修练闭经术,无论男女都是练生殖器系统的功夫。以求保持人体精[经]华的不被流失,并仍能得到飘飘欲仙的那种异常肉麻的感觉。来达到长生不老,并整天在仙境中过活,就象得道成仙的目的达到了。再就是道士练功时有一个功法是静心气浑身抖动三分钟以上,也就象性高潮时那种浑身肉麻的全身颤抖,越快越好越心满意足的那种快乐感觉。还有那个道士,道姑修练功夫所在的场所起名曰庙,取妙的音来用于庙,其中也有这个意义包含其中。在庙里修练妙处.佛教禁欲要成神,道教固精想为仙。都同样是因为古代没有科学研究造成的异想天开。不懂客观规律的主观想象。
再者徼有两个边之间的意思,就象两国之国界,要想分清两国之国界就在此处立一石碑,表示石碑为界两边分别各属。那么石碑厚度所占之处属于谁国家的呢?无论再薄的石碑它也有一定的厚度。如果认为这个厚度的地方是双方公共所有,那么这里就是两国都无所有权的地方,也就是双方权力中空地带.中间。有时甚至定出几公里的中间带,中立区等。这个中空中间的地带就可以用一个字徼来表示。
我们老祖宗造的这个交和徼字,交是两条边线相叉过去,相交而有了一个交叉点的中心或说中间。无论多少边线只要在同一个中心点相交叉都一样。区别和分别这些线的中间一定是空的,否则这地方就不是中间。而徼字却不同,它是两条边平行的相徼。区别分别这两条边的中间也可以认为是空的,否则你就无法证明这是两条边,而只能说是没有边。平白无故就是没有边。正因为有了表示方的那个边,才不是平白无故,才是有缘故了。这个缘故就是因为有了边的缘故。边,就象两块砖对在一起中间会有一个标志相分的地方,这里就是两块砖的中间,这中间一定没有任何东西。这样两条线或物形成状态的地方状态,造个字来表示就是徼。在这这里含着两个边的中间,并不是一个边,而是两个边在一起相徼的这个情况。就象体育运动中长短跑所用的起跑线,从理上说运动员从最公平的地方一样同时起跑,那个起跑线必须是在前和后的正中间间隔,偏一点点也不真正公平。所以这一条线就是垂直切下是一点东西也没有才行。虽然事实上做不到,但一定得这样认为才行。间,就是人们为了区别各种事物而设置的概念。两条线在不相交叉的情况下靠上,贴上或仍留一定距离,形成的这种现象称为徼或曰相徼。
在古代我国用作分水的水量曾经就以徼为单位,即以水流断面一平方尺为一徼。以徼为单位的水量叫水程或水直。实用时,在主要配水枢纽某一固定断面处,设水则观测水深,即可计算徼数。这就是在对流体的认识上我们的前人,运用前后相间的概念,区别难以区别的前后流水的量,而运用此字的一个典范。也就是现在所用的立方尺三字用一个字来表示的话,就是这个徼字。
重新解读第二章
天下的人无论男女都知道性徼这美妙的好事真是太美妙了。这种使人飘飘欲仙的感觉,太好了太美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怀孕以后的妊赈,老百姓称之为生好病,虽然是病,但是因为有那美妙的好事而生的,值!那使人恶心的呕吐感觉,那种真想把胃掏出来洗一洗,方才心甘的那种感觉,实在使人难以忍受。我们一般认为与美相对应的字是丑。在这里老子用了一个恶字,而不用丑字,就是因为这是一种恶心的感觉,而不是丑陋的感觉。还有生育之时那种撕心裂肺的痛疼,不都是因为由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而引来的吗?再者当把孩子生下来以后,还要喂奶,吃喝拉撒睡,抚养他长大成人,还要做这些善事,施这些慈爱和恩惠。到头来也可能得来一句:你为谁呀?你谁也不为,你们是图痛快来着,你是图个人美妙来着。甚至被拖到墙头上无人理会。得来这种没有善良之心的人的侮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也是由人人为己的自然规律造成啊!在那落后的年代里,人人吃饭都成问题的年代里,这种现象能被人理解就不错了。善是指良好的心愿。老百姓说出好心眼,与人为善就是不危害他人。在这里为什么不用恶字而用不善呢?不是就很明显的说明老子的用意了吗!
因为他这是在拿自然现象做比喻说事讲道理。你看看世界上有和无互相转化吧,难和易也是也是相比较而显现的,长和短也是相截断,切断才得知的,高与下也因盈和亏而才有的现象,音和声的和谐,才有好听的声音,先和后是紧随而来的,这都是永恒的自然规律啊!所以古代的圣人做事,顺应自然规律,不胡作非为,行为上以身作则,很懂得身教胜与言教。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顺其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虽然也有所施为,但不强加自己的倾向与人。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施恩加慈付爱而不图报,认为这是应该做的自然而然的事情。正由于不居功,不依仗这些治人,这些都是无所谓的事,所以更就无所谓得到与失去。所以美妙与恶心,善与不善,有良心和没良心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在这里道的意义就是自然而然。自然而然产生了物,自然而然发生了事,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原来他人的[译文] :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哲学:
按照中国的汉字结构解释应该如下:把事或物反过来,调过去,折起来,再铺开,反反复复的看过来,看过去,然后根据你对它的各个层次或顺序的感觉,感受,用口分析出一些道理,规律,把事物的来垄去脉说的明白的学问.这就可以叫作哲学.简单定义就是:讲道理的学问。说的头头是道,讲的句句在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