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社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北社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北社 诗社 诗词
《北社集》正式发布中国北社诗社社友名录中国北社诗社章程新人入社申请参考
查看: 3716|回复: 1

[书] 以王羲之《兰亭序》为范本略论行草书章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8 14: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3:32 编辑

按:这是应朋友之邀而写。最初张贴在《超星读书社区》,现贴过来与各位一起探讨。
《兰亭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千百年来倾倒了无数的书法学习者。王羲之亦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对于《兰亭序》的真伪之辩暂且不论,在此以《兰亭序》为范本谈谈个人对行草书结字与章法的一些理解和看法。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3月3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出游至山阴(现浙江省绍兴市)兰亭修祓楔之礼,随流觞曲水,吟诗兴乐,将诗汇总成集,由王羲之作序,故称《兰亭序》,共28行324字。
   《兰亭序》的真本据传已被唐大宗李世民死后带入昭陵,现传世的皆为摹本,其中有代表性和艺术价值被肯定了的主要有:《开皇本》、《定武本》、《神龙半印本》、《诸摹本》、《洛阳宫本》、《赐潘贵妃本》、《颍上本》、《张金界奴本》、《冯承素本》、《虞摹本》、《薛稷本》、《落水本》、《游似本》、《玉枕本》、《东阳本》、《上党本》、《米氏袖珍本》、《独孤长老本》、《国学本》、《薛绍彭本》、《赵孟頫本》、《米海岳临本》、《祝允明临本》、《董其昌临本》、《向氏刻高庙本》、《复州本》、《九江本》、《唐安本》、《范氏师本》、《中山再刻本》等。
    初,唐太宗命冯承素双钩廓填本被称为《神龙本兰亭》。元郭天锡跋云:“此定是唐太宗朝供奉拓书人直弘文馆冯承素等,奉圣旨于《兰亭》真迹上双钩所摹。”因卷上有唐中宗神龙年号小印,所以将其定名为神龙本《兰亭序》,以区别于其他的唐摹本。此本高24.5厘米,宽69.9厘米,白麻纸本,摹写精细,牵丝萦带,纤毫毕现,其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充分体现,基本上可窥见王羲之原作风貌,被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被视为珍品,元郭天锡云:“书法秀逸,墨彩艳发,奇丽超绝,动心骇目,毫鋩转折,纤微备尽,天下真迹一等。”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书法》云:“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以下以此摹本为例分若干条对行草书的笔墨及章法说明如下:
    1、藏露锋结合,露锋不浮,藏锋不拙:古人云“藏锋以包其气,露锋以纵其波”;“有锋则耀其神,无锋则含其气。” 藏锋笔画圆劲、厚重,显得含蓄、内敛、稳重、不露声色,耐人寻味,但藏锋太多,一味深藏圭角,就会缺乏神采,使人感到不够灵动,缺乏生气,琢磨不透。露锋笔画锋利、精神,显得爽快、放松,活泼而富有灵气,但露锋太多会使人感到不够稳重,缺少内涵,轻飘乏力,显得不够持重。请仔细体会露锋字如岁、丑、亭等;藏锋字如和、九、夫等。
    2、首字领篇:开头第一个字,要起到引领全篇的作用,第一个字的字体、轻重、疏密、大小、体势、俯仰和意态要影响或牵引出后边一连串字的取势、正斜,后面的字都要与首字相呼应。所以第一个字有很大的制约力和生发性,必须考虑到首字对整幅字的变化和基调的重要。
    3、字体应变化多端:一篇作品之中,字体应有疏密、大小、长短、粗细、浓淡、干湿、远近、向背、虚实、顾盼、错落、肥瘦、偃仰、起伏等变化,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中说:“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先,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以下以大小轻重变化、向背为例:
    笔势开阔称为大,大且笔道粗壮为重,反之则为小。所谓大小轻重都在指在同一幅字的相对而言的。大小轻重是造成节奏感的最基本的手段,没有大小轻重之分的作品就会因失去起伏而无节奏的变化。
    向背:指字的笔划形态变化关系的处理。相向,指左右相迎之字,字体结构左右两部分的精神向内汇集;或指左右背靠的字,字体结构的两部分精神左右顾盼。笔划有向背,偏旁有向背,要做到向不妨碍,背不脱离,各有体势,向背得直。
     欧阳询书法结字有三十六法,其第五条有向背,谓:“向背左右之势也。向内者,向也,向外者,背也;一内一外者助也;不内不外者,并也,如“好”字为向,“北”字为背,“腿”字为助右,“剔”字助左,“贻”“棘”之字并立。“又如“妙”字在结构上,两部分相向,“兆”字在结构上,两部分相背,凡此类之字,无论“向”或”背”均要各有体势,须相互顾盼呼应,神气贯通。再如“非”、“卯”亦为相向,“肥”、“很”亦为相背。明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云:”向:“妙”、“舒”、“饬”、“好”。向者虽迎,而手足亦须迥避”,”背:“孔”、“乳”、“兆”、“非”。背者固扭,而脉络本自贯通。”姜夔说:”向背者,如人之顾盼、指画、相揖、相背。发于左者应于右,起于上者伏于下,大要点画之间,施设备有情理。”其理正复相同。至云:”求之古人,右军盖为独步”,可从《兰亭序》等王羲之墨迹中求之,大抵合体字皆可以此类推。
    其它如疏密、浓淡等也是产生节奏感的重要手段,所以应注意其变化。
    4、萦带精巧:萦带指字之间的细线的联系,要求自然,或笔断而意连。如兰、茂、峻等字。
    5、方圆笔并用,方笔多用折,属外拓笔法;圆笔多用转,属内擫笔法。南宋书法家姜夔认为:“方圆者真草之体用,真贵方草贵圆,方者参之圆,圆者应以方,斯为妙也。”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揖·缀法》第二十一中说:“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该举其要,尽于方圆,操纵极熟,自有巧妙。方用顿笔,圆用提笔。提笔中含,顿笔外拓,中含者浑劲,外拓者雄强,中含者篆之法也,外拓者隶之法也。提笔婉而通,顿笔精而密,圆笔者萧散超逸,方笔者凝整沉著,提则筋劲,顿则血融,圆则用抽,方则用挈(下糸)。圆笔使转用提,而以顿挫出之,方笔使转用顿,而以提挈出之。圆笔用绞,方笔用翻,圆笔不绞则痿,方笔不翻则滞。圆笔出以险,则得劲;方笔出以颇,则得骏。提笔如游丝袅空,顿笔如狮狻蹲地。妙处在方圆并用,不方不圆,亦方亦圆,或体方而用圆,或用方而体圆,或笔方而章法圆,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矣” 又云:“盖方笔便于作正书,圆笔便于作行草。然此言其大较,正书无圆笔,则无宕逸之致,行草无方笔,则无雄强之神,则又较相为用也。”。圆笔圆转遒劲,活泼键秀,但如果单用,则流于轻浮,单薄。方笔方正庄重,刚健雄浑,单用方笔,则有显得呆板拘谨,缺乏神采。方圆并举可以方而不笨,圆而不弱,补偏救弊,相得益彰。所以历来书家都主张方圆兼使:如《兰亭序》以圆笔为主,但偶尔也出现方笔,如流、足、视、殊,浪、宙等,显得古朴苍劲。
    6、点划巧妙变化:字体笔划的变化多样,以点为例,就可以分为启下点、承上点、竖点、长点等等,这些点各不相同,如字、亦、欣、次等。
    7、重字变异不雷同:在一幅作品中出现重复的字应避免雷同,应注意其结构、长短、粗细、方圆、大小、轻重的变化。以“之”字为例,二十个“之”字反复出现但并不雷同,作了相应的变化。另外可以比较以、怀,感、于、其、不、觞、殊、亦、盛、畅、兴、足等重复字的字型变化。除此之外,遇到几个连在一起偏旁相同的字,其偏旁也要有变化,如“清流激湍”四字,其三点水结构就各不相同。
    8、平直振动,布局不可算子状:王羲之说:“平直振动,令盘脉相连,”笪重光说:“书家无字字叠成之行”,意思是应以中线为对称轴,使字在轴线左右振动,才能有动势感,体现出无穷的趣味来。字切不可如算珠子一样排列。
    9、正与奇:正,指结体端庄,使其朴实无华。奇,指巧妙安排,使其变化起伏而生姿。明代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说:“书法要旨,有正与奇。所为正者,偃仰顿挫,揭按照应,筋骨威仪,确有节制是也。所谓奇者,参差起复,腾凌射空,风情姿态,巧妙多端是也。奇即连于正之内,正即列于奇之中。正而无奇,虽庄严沉实,恒朴厚而少文;奇而弗正,虽雄爽飞研,多诡厉而泛雅。”清王澍说:“以正为奇,故无奇不法;以收为纵,帮无纵不 ;以虚为实,故断处皆连;以背为向,故连处皆断。学至连处皆断,正正奇奇,无妙不臻矣!”
    10、要虚实相间:不管是单字还是整篇布局,都要讲究虚实相生,使虚处有实,实处藏虚。虚与实不是简单的平均分配,应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合理安排,在不对等的形势中取得均衡,求得稳定。虚实安排的关键是虚处,要将虚处安排得错落有致,才能产生强烈的节奏而使作品富有韵律感。中国画构图中的“计白当黑”、“疏可走马、密不通风”与书法的虚实是相同的道理。
11、开与合,开与合是虚实中的一种特殊手段,开就是人为地将一个字或左右或上下有意识的拉开距离,合是有意识的将字的结构抱合得更紧凑。一开一合,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
    12、行气贯通:行气是指承继上字之末,启迪下字之首,首尾连接,脉络通达,随势应变,一气呵成。而一行字之首尾以及行与行之间的安排也要疏密得当,虚实结合。行气贯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只有多读帖,方能逐步领会其中的奥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7 15: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收藏慢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北社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社诗社 ( 粤ICP备13049926号 )

GMT+8, 2024-11-24 12:36 , Processed in 0.02568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