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有人.人中有诗],这是我对诗的一点浅见.
1997年,时正在读高二的我,在文坛处处碰壁,一无出路.然而,报刊上的五律或者七绝之类的诗,总会吸引着我,读了又读,不厌其烦.渐渐地,我竟然也能五字一句,七字一言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那就是我最初的习作了.
1998年夏,高考之期将近,我收到了甘肃省[读者]杂志的胡亚权主编的信.他是在收到了我寄给他的两首习作之后,给我回的信.信中道,我值高三,恰拼搏大好时机.理当集中精力去迎接高考,不要沉迷于诗词,还指出了我格律上的未成熟.说我基本上还没有掌握诗词的格律.
现在看来,胡亚权主编的劝告还是很诚恳的.可惜,那年的高考,就在意料之中落榜了.在此,我要向胡主编致谢,因为旅途中,如果没有人指出你的方向是错误的话,你可能会一直错下去.偶尔地,我在福建家乡的一家新华书店不显眼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册格律方面的参考书,[书名略].此书影响了我的人生.因为当时,我在诗词格律关上,徘徊很久.一读此书,茅塞顿开.而长久散乱不堪的诗情,一下子就融会贯通了,真乃奇迹也.从此我就开始了我的诗人生.此后,我还做了一个诗梦,很神奇.我竟然在梦里写诗.应是一首五绝,全诗已经忘了一半.幸好还记得后两句,[溪入江归海,浅加深又深].堪称奇句.
第一个给我发表诗作的编辑名叫阿春.是辽宁省[青年科学]杂志的一个名[青春诗页]的栏目的编辑.时恰值澳门回归前夕.亦是我满十九周岁之际,我在1999年8月写的一首七律[澳门]发表在[青年科学]的1999年的第十一期上,这首诗的发表,真出乎我意料之外.
至今犹记,那是一个下午.我从邮递员手中接过一个牛皮纸大信封,很沉.拆开,是一本杂志.我又惊又喜又生疑,莫非诗被发表?很快地,我在杂志上找到了我的名字,还有那首[澳门],我等待这一天,已近三年.
湖北省的[东坡赤壁诗词]的副主编叶钟华先生是一位年近七十的老诗人了.他曾倍加推重[澳门]一诗.称其立意新鲜,想象丰富.并鼓励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叶副主编已于2002年7月病逝.但他给我的鼓励,还将继续激励我今后的诗人生.
2000年,我自费留学到日本.时未满20周岁.来到日本之后,我还是不时地创作诗词.诗风也渐觉老成了.不知不觉地竟然发表了大量诗词作品.2003年1月9日开始在日本开先河地在中文报纸[日中新闻]开辟了个人诗词专栏,每期发表.这是一份周报.在日本华人界是一份有一定影响的报纸.在此向[日中新闻]的编辑们表示感谢.一直以来,出版诗集的愿望总未实现.只因自己觉得诗作的数量和质量还远远不足.
偶然有机会读到[长白山诗词],感觉很好,认为这是一份难得的,高水平的,公开发行的诗词专业刊物.同时在刊物中获得一个信息:长白山诗社帮助社友们出个人专集.经与主编秋枫女士沟通并获得鼓励后,我便开始整理了7年来的诗词作品.精选出100首,兼顾各体.大体上是1999年到2003年间的作品.诗集以我的古风[登山望云]的诗题命名.诗在网络里公开过,有人称其有后现代浪漫主义之风.
这本诗集,其中大部分是在日本留学期间创作的.还有小部分是1999年夏至2000年夏之间闲置家乡的诗作.
希望这本诗词集的出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若能那样的话,也是诗作者最大的欣慰了.
这本诗集的最大特色,就是极具现代气息,还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关于词作,并不太多,总之是,以词遣情,借诗言志.
诗集很荣幸地得到了江苏诗人童文祥作序.在此表示万分感激.
诗集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还望方家雅正.
2003年9月1日于日本千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23 17:14:3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