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社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北社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北社 诗社 诗词
《北社集》正式发布中国北社诗社社友名录中国北社诗社章程新人入社申请参考
查看: 2652|回复: 3

[书] 【篆书简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17 02: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3:45 编辑

中国先秦伏羲氏时期,就产生了文字。考古学家论证是在龟甲、兽骨上刻画的甲骨文。因其是用以占卜、预测吉凶祸福,故称卜辞。但其已具备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用笔、结构、章法等。殷周时期,铸刻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即金文又称钟鼎文广泛流行。秦始皇大统后,统称为小篆,也称 秦篆,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是一种规范化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据文献记载。秦以前汉字书体并无专门名称。而小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由于是官书。小篆只适合于隆重的场合。如记功刻石。叔量诏版。兵虎符之类。标谁篆书体的体式是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长。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格。与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字形修长。而且紧画 向下引伸。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这与自上而下的章法布局也有关系。线条匀称无论点画长短。笔画均呈粗细划一的状态。这种在力度。速度都很匀平的运笔。给人以纯净简约的美感这两种特征。加之字体 结构的趋简约固定的倾向。小篆书体的章法布局更能形成纵横成行的序性。秦篆有圆笔方笔之别。圆笔以 秦刻石为代表。方笔以秦诏版权量为代表。为秦篆之俗体。汉魏之际是秦篆的强弩之末。除用于碑铭篆额 和器物款识之外。难得有独立的篆书。唐篆。因李阳冰出而复苏。仁秦篆的浑厚宏伟之气已荡然无存。宋代金石之学和元朝的复古书风。使用权篆书得以起微潮。以篆书著称者不乏其人但乏超越之力。明代承元之风。步趋持平。清朝篆书百花斗艳。进入了推唐超秦的大繁荣阶段。
A:大篆
先有大篆后有小篆。早在六十多年前,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产生的象形(图画)文字。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在龟甲兽骨上刻划的文字,即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商周时代,出现的铸在钟、鼎、货币、兵器等青铜器上的铭文 称为 金文或钟鼎文。书法渐趋整齐,风格圆转浑厚,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春秋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笔划雄强而凝重,结体略呈方形,风格典丽峻奇。上述的甲骨、金文、石鼓文,秦代称之为大篆。
B:小篆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由丞相李斯整理,简化 统一字体,后人称之为小篆。小篆 字体略长而整齐笔划圆匀秀美。
(2) 代表人物:
  小篆的鼻祖--李斯,字通古,战国时代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县)。后做了秦相,整理制定了秦代的标准书体小篆。现存于西安碑林的《峄山碑》,系宋代摹刻。所书的刻石多已毁没。存世的原石仅两块。
篆书历代名作欣赏(二)
十一 袁安碑 全称《汉司徒袁安碑》。东汉永元四年立。1929年发现于河南偃师县。此碑属小篆体势,字迹清晰,用笔流畅自如,笔势强健遒劲,字形飞动,结体宽博,给人以温和婉转之感,和同一地方出土的《袁敞碑》篆法相同,合称《二元碑》。为汉代篆书的代表之作。
十三 李阳冰《三坟记》 李阳冰,生卒年不详,约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字少温,系李白的叔祖。李阳冰工篆书,始学《峄山碑》,精研古文字学,觅其渊源,自成一家。所书《三坟记》苍劲圆润,骨力洞达,是其篆书的代表作,在唐代篆书处于衰退的状态下,篆书名家非他莫属。唐吕总《续书评》谓:“阳冰篆书,若古钗依物,力有万钧,李斯之后,一人而已。”康有为也曾有“瘦劲取胜”之评。
十四 邓石如篆书《白氏草堂记》 邓石如(1743-1805),安徽怀宁人,初名琰,字石如,更名顽伯,又号完白山人。邓石如篆书以秦刻石为基础,又广泛涉猎《石鼓文》以及汉篆碑额、瓦当,参以汉隶笔意,笔墨情趣在线条中获得丰富的体现,形成奔放遒劲而不失古雅朴茂的新面目。对秦汉篆书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此为邓石如代表作品之一。
十五 吴让之篆书四条屏 吴让之(1799-1870),江苏仪征人,原名延飏,字熙载,更字让之,号晚学居士,堂号师慎轩。篆书、篆刻取法邓石如。其篆书以长势取姿,圆润通畅,结体工稳而又飘逸舒展,得完白篆法,又独具风格。但其作品中偶有错字,临习时应注意。此四条屏为吴让之代表作之一。
十六 杨沂孙《记刘原父语》篆书屏 杨沂孙(1812-1881),江苏常熟人,字子舆,号咏春,晚自署濠叟。书法尤工篆、隶。其篆书得力于金石与石鼓,又多方取法,熔铸成自己的面貌。他写成篇的篆文,一般以小篆为主,但又不拘泥于一体,往往参有金文的写法,如此幅作品中的“德”、“识”、“有”即如此。此系杨沂孙万年之作。
十七 赵之谦《抱朴子佚文》篆书屏 赵之谦(1829-1884),浙江会稽人,字益甫,号冷君,又字撝叔,号悲庵,别号无闷、憨寮。其篆书早年师法邓石如,后参以北魏笔意,用笔奇特,不拘一格;字体轻松舒朗,劲健有神,别开新貌,并以绘画、书法、篆刻“三绝”著称于世,对后世影响极大。
十八 吴大澂篆书轴 吴大澂(1835-1902),江苏吴县人,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愙斋。其篆书取法李斯,中年后参以金文,字形大多以方取势,凝重劲挺,在工整中蕴含者金石气质。这与他研究古文字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此幅作品用小篆体书写,用笔圆润,雍容端庄,在他所留墨迹中甚为少见。
十九 吴昌硕篆书联 吴昌硕(1844-1927),浙江安吉人,初名俊,俊卿,字昌硕,亦署仓硕、苍石,号缶庐、老缶、苦铁等。其书、画、篆刻超群拔萃。书法着力于石鼓,并参以两周金文和汉篆,善于化古为我,自成风格。笔墨枯润有致,凝重苍古,结体欹侧取势,气度恢宏,在秦汉篆书体系中又开创了新的范式,对启迪后学意义重大。
二十 罗振玉甲骨文轴 罗振玉(1865-1940),浙江上虞人,字叔蕴,又字叔言,初号雪堂,又号贞松。毕生殚力治学,著述颇丰。尤在甲骨文字考订方面贡献甚大,为我国甲骨学奠基者。因其坐拥古文字,考释之余,以甲骨文入书,首创了典雅韵致、劲折古朴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并有《集殷墟文字楹联》刊行于世,对推进篆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1 09: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3:45 编辑

长见识了。欢迎常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9 11: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3:45 编辑

希望赏到楼主的大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9 08: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转中国诗词文学论坛!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3:45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北社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社诗社 ( 粤ICP备13049926号 )

GMT+8, 2025-1-18 15:38 , Processed in 0.0259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