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社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北社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北社 诗社 诗词
《北社集》正式发布中国北社诗社社友名录中国北社诗社章程新人入社申请参考
查看: 1799|回复: 4

[绝句] 《社戏》说课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7 00: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6:50 编辑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6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vAlign=center align=middle>
<TD class=main_ArticleTitle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colSpan=2 height=50>《社戏》说课稿</TD></TR>
<TR vAlign=center align=middle>
<TD class=main_ArticleSubheading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colSpan=2 height=20></TD></TR>
<TR align=middle>
<TD colSpan=2>作者:顾益民    教案来源:无锡教育学院附属实验中学    点击数:458    更新时间:2005-4-12</TD></TR>
<TR>
<TD>一、教材分析<BR>  本单元课文的内容定位在“文化生活”上,这体现了语文同社会文化生活的密切联系。文化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高级形式。语文除了是交际和学习的最重要的工具之外,还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学除了教会学生使用语文工具外,还有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人类文化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对文化生活、对文学艺术的广泛兴趣和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普遍的目标内容之一。课文《社戏》以“社戏”这一江南水乡文化活动为线索,表现了“我”的一段童年生活经历。课文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上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BR>   <BR>  二、教学目标<BR>  根据新《大纲》对阅读和写作的要求,将本课教学目标拟订如下:<BR>   1、知识目标:体会江南水乡文化生活,适当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家乡的文化习俗。<BR>   2、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体会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和抒情作用。<BR>   3、情感目标: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真挚感情。<BR>   <BR>  三、教学重点、难点<BR>  在课文中,作者记叙了一段幼时看社戏的经历,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本文的景物描写、细致逼真,充满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又是如何融情人景的,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本文结尾对“豆”与“戏”的评价、赞美与前面对“豆”与“戏”的描写似乎有些矛盾,引导学生理解这一问题是本文教学的难点。<BR>   <BR>  四、教学手段<BR>   1、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多媒体展示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一方面增强直观感,培养学生对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课效率,增加课堂知识容量。<BR>   2、把播放课文录音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通过课文录音把学生引进课文所描述的画面,接受美的熏陶。<BR>   <BR>  五、教法、学法<BR>   1、《社戏》虽然写的是童年趣事,而且主人公的年龄与初一学生大体相当,但毕竟年代久远,对于当代少年,尤其是城市少年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既亲切又有隔膜,既容易理解,又会产生出许多奇怪的疑问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选择教法时原则上应该精讲、少讲,放手让学生去读,去讨论,去领悟。学生的阅读兴趣可能会只集中在故事情节上,而对优美的景物描写、细腻的心理刻画不会很在意。这正是需要教师精讲的地方。教师要重视点拨,提供背景材料,点明要点所在。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学生思维,而不是交给学生一个答案。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教学本课时,尤其在处理课后练习,不宜追求惟一的标准答案,要允许并且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发表见解。<BR>   2、不同时代的少年儿童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但他们纯真的童心却是相同并且相通的。因此,在阅读时,采取联想的方法会比较好一些。从《社戏》里小伙伴们的所作所为,联想到自己;如果身处其境,会不会也那样做?在现实生活中,自己和朋友们是不是也做过类似或者更“淘气”、更有意思的事,做这些事,表现了少年朋友们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其次,要学习发现问题,提出质疑。《社戏》里的小朋友为什么这样而不那样,怎样去评说他们的行为,这些都是可以质疑的。不只要提出问题,还要有自己的见解。第三,要认真体会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并学习这些表达方式。<BR>   <BR>  六、教学程序<BR>  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方法 设计意图 <BR>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2、解决字词障碍;3、理清文章脉络;熟读课文;4、明确“我”在平桥村得到的优待和乐事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课文;2、学生朗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3、利用课文中的注释和背景材料介绍,学生描述社戏这一习俗;4、学生联系家乡某一文化习俗,在课堂上口头表达,课后写小作文。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江南水乡文化生活,适当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家乡的文化习俗。 <BR>  第二课时 1、看戏前的波折;2、航船在去赵庄途中的如画景物和急切心情;3、看戏时的心理和兴趣。 1、找出夏夜行船时表现作者所见、所闻、所感的句子,并且体会其中哪些描写可以体现当时人物的心情,明确此处是通过写景来抒情的;2、学生复述看戏过程,归纳看戏时人物的心情;3、布置课后写一篇小作文,练习以景抒情的写法。 体会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和抒情作用。 <BR>  第三课时 1、看戏归来的情形;2、看戏次日的情形。 1、复述归航时主要写了哪些趣事;2、比较此时心情同看戏时有什么不同;3、重点讨论、理解文章最后一句的含义。 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真挚感情。 <BR>   <BR>  七、课后实践<BR>  学生虽然不大会有在农村看社戏的经历,但在城市中会有丰富多彩的各种文化活动,可以把自己参加过的一次活动的情况写下来,也可以请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谈谈他们是否看过社戏的情景。 <BR>   <BR>  单位:无锡教育学院附属实验中学  作者:顾益民  </TD></TR></T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01: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6:50 编辑

<TABLE height=22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50 border=0>
<TR>
<TD align=middle height=40><STRONG><FONT color=#0033ff size=4>社戏 教学设计示例</FONT></STRONG></TD></TR></TABLE>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50 border=0>
<TR>
<TD vAlign=top align=middle height=20><FONT size=2>赵攀转摘自中国教师网</FONT></TD></TR>
<TR>
<TD vAlign=top align=middle>  </TD></TR>
<TR>
<TD vAlign=top align=middle></TD></TR>
<TR>
<TD vAlign=top align=middle>  </TD></TR>
<TR>
<TD vAlign=top align=middle><FONT size=2>
<DIV align=left>社戏 教学设计示例<br>一、教学目标 <br>(一)知识目标<br>1.了解有关本文的知识背景,深入思考本文主题。<br>(二)能力目标<br> 1.了解情节叙述的详略处理和景物描写对表达主题思想的作用培养阅读能力。<br>(三)情感目标<br>1.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对淳朴健康的农村生活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纯真无私、诚挚善良的优秀品质的歌颂。<br>二、学法引导<br>通过文章优美生动的语言,生趣盎然的情节,体会文章传达出乡村生活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作者对自然人性的赞美,以及对违背人性的封建礼教的否定与批判。在课文的讲述过程中,要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给予他们更多思考和发言的机会。<br>三、重点·难点<br>重点:<br>1.叙事的详略处理原则与方法。<br>2.景物描写。<br>3.虚词的表达作用。<br>难点:<br>1.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br>2.分析开头和结尾两部分与看“社戏”这一主要情节的关系及对表达中心的作用。<br>四、课时安排<br><br>2课时<br>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br>六、教学步骤<br><br>第一课时<br>导语<br>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社戏》——它选自短篇小说集《呐喊》,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篇文章是原作的节选。它是一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我”讲述童年生活的小说。 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还学过鲁迅先生回忆童年时代生活的一篇作品,大家还记得吗?对,这就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但是,请同学注意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时代生活的文章,内容基本上是真人真事。(“我”=作者)而《社戏》(选自《呐喊》),虽然也是写童年生活,不过这是一篇小说,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的艺术创作。因此,文中的“我”(迅哥儿)以及其他一些人物都是作者塑造出来的。(“我”—— 迅哥儿 ≠作者)好,下面请同学注意:“社”原指土地庙。从前,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br><br>时代背景(结合本文)<br><br>先由同学介绍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课文时代背景的资料。抓住要点是①文章写于1922年,由于辛亥革命不够彻底,在封建军阀的统治下,封建教育的思想仍紧紧地禁锢着大家的头脑,封建的礼教制度牢牢地束缚着人们的手脚,一切都没有进步,一切都没有朝气。②在这种气氛之下,儿童教育就更成为封建教育制度的牺牲品了。枯燥无味的教育内容,僵化呆板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身心都得不到健康发展,而且备受摧残。少年儿童们渴望自由,追求发展,向往大自然的美好风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融洽友爱互助的关系。鲁迅先生的《社戏》,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以一个少年儿童观察社会,观察人情的角度,生动真切而又寓意深邃地发出了时代的呐喊:封建教育制度是非推翻不可的了!<br><br>字音<br>(归)省:xǐng  行辈:háng  惮:dàn  絮叨: xùdāo  怠(慢):dài   撺掇:cuānduō   凫(水):fú   潺潺:chán   (歌)吹:chūi   蕴藻:yùnzǎo  (家)眷:juòn   皎(洁):jiǒo   漂渺:piāomiǎo   纠葛:jiūgé<br><br><br>预习、质疑、整体把握全文  <br><br>第一部分(第1-3节)写平桥村随母亲归省的生活,交代出看社戏<br>的时间、地点、机缘和参与人物。<br>第1层:(第1节)交代看社戏的时间、地点和机缘。<br>第2层:(第2节)交代乡间生活的小朋友。<br>第3层:(第3节)平桥村乐土的乐事:钓虾、放牛。为最大乐事――看社戏作铺垫。<br>第二部分(第4-30节)写到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br>第1层(第4-9节)写看社戏前的波折。<br>第2层(第10-13节)写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br>第3层(第14-21节)写在赵任看社戏。<br>第4层(第22-30节)写看社成后归航偷豆。<br>第三部分(至结尾)写看社戏后的余波<br><br>问题与思考<br>1.查阅工具书和有关资料,了解作品时代背景(写成资料卡片)。<br>2.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br>(1)写了人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B.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C.看社戏前的波折;D.夜航去看社戏途中;E.去赵庄看社戏;F.看社戏后归航偷豆;G.六一公公送豆。<br>(2)详写的是:C D E F<br>(3)略写的是:A B G<br>3.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br>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赵庄着社戏,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前的波折,看社戏后归航偷豆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br>4.”我”看社戏的地点是平桥村。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我为什么称它为乐土?<br>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点。但在我是乐土。因为:(l)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于幽幽南山”了;(2)许多小朋友伴我来游戏,掘蚯蚓钓虾,放牛;(3)没有封建礼教的约束,人人平等。<br><br>第二课时<br>课前预习<br>1.再读课文,思考双喜和六一公公各是什么样的人?<br>2.思考文章是怎样写景物。<br><br>教学过程<br>一、课前口头作文(课外阅读读后感)<br>二、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从而导入新课。(可以请学生复述文章的内容)<br>三、课文分析<br>1.分析双喜的言行,谈谈双喜是好孩子头还是坏孩子头?<br><br>答案参考<br>(1)当我看社戏受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表现双喜聪明。<br>(2)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们时,双喜大声打包票,理由有三:①船又大;②迅哥儿向来不乱跑;③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表现双喜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办事果断。<br>(3)看戏时双喜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表现双喜聪明、细心。<br>(4)归航偷豆时征求豆主人阿发的意见――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挨骂的――表现双喜考虑周到。<br>(5)吃完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并考虑好对策――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br>(6)双喜送我回到家,”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表现双喜做事有始有终。<br>(7)双喜回答六一公公的问话――表现双喜反应灵敏。<br>小结:双喜是一个聪明、机灵、善解人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的好孩子头。<br>如有学生提出双喜是坏孩子头,并以偷豆作为理由时,可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看待偷豆的事:<br><br>(1)偷的是自家的豆,请的客是公共的,偷豆请客,理所当然;<br>(2)从六一公公的话可以证明:”请客?--这是应该的。”<br>(3)六一公公还送豆给客人尝尝。因此,这不算什么盗窃行为。而是表现孩子们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天真活泼。<br><br>2.分析六一公公的言行,谈谈六一公公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br><br>答案参考<br><br>(1)”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证实双喜他们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表现六一公公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br>(2)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表现六一公公淳朴、好客。<br>(3)六一公公夸自己的豆好”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表现六一公公好高。<br>(4)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表现六一公公淳朴、好客、热诚。<br><br>小结:六一公公是一个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的老人。<br><br>3.朗读课文第11节,谈谈课文从哪些感官写景,写出景物的什么特征?这些景物描写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起什么作用? <br><br>答案参考<br><br>从嗅觉(清香)、触觉(扑面吹来)、视觉(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几点火)。听觉(歌吹)、想象(戏台、渔火),写出江南水乡月夜的特征。这些景物描写,写出了江南水乡夜景的清新,写出小朋友行船之快,也很好地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热爱农村的感情。<br>4.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br><br>答案参考<br>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老人孩子那种淳朴、善良、真挚的感情和他们的劳动的本领、办事的能力。再加上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入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未曾见到过。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很少见到的。”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br>(以上环节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交流回答)<br><br>四、总结<br>本文通过”我”与农村孩子看社戏前后故事的叙述,赞美农民和农家孩子淳朴的品质和聪明的才干。表现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br></DIV>
<DIV align=left>(思想教育)<br>五、布置作业<br>1.课后练习第二、三。<br>2.写一段二三百字的文章,介绍你家乡的地方。 <br>3.写一篇回忆童年趣事的文章,二三百字即可。 </DIV></FONT></TD></TR></TABL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7 21:59:32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01: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6:50 编辑

<P>《社戏》说课稿<BR>杨  莉</P>
<P>一、教材分析<BR>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定位在“文化生活”上,这体现了语文同社会文化生活的密切联系。文化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语文除了是交际和学习的最重要的工具之外,还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学除了教会学生使用语文工具外,还有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人类文化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对文化生活、文学艺术的广泛兴趣和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普遍的目标内容之一。课文《社戏》以“社戏”这一江南水乡文化活动为线索,通过对“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赵庄看戏、月夜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现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生活经历。 <BR>二、教学目标<BR>根据新《大纲》对阅读和写作的要求,教学者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BR>1、 知识目标:体会江南水乡文化生活,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家乡的文化习俗。<BR>2、 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BR>(2)体会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和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BR>3、 情感目标:体会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农家子弟的好客能干以及“我”和小伙伴之间的真挚情感。<BR>三、教学重点、难点<BR>本文的景物描写充满了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阅读中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绘的,又是怎样将情景交融的。这是本文的学习重点。课文结尾对“豆”和“戏”的评价与前文对其的描写似乎有些矛盾之处,引导学生对此正确理解是本文的难点所在。<BR>四、教法与学法<BR>1、课文叙述的虽是童年趣事,符合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但由于时代背景、生活环境等的差异,使得当代城市少年对文中的童年生活既熟悉又陌生,看似容易理解,但细细想来,又顿生疑问。对此,教师应当精讲、少讲,在提供有关背景材料后,放手让学生从读中去讨论,去体会。文学作品的内涵是丰富的,读者对它的理解和感悟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和引导学生思维,因此鼓励学生质疑时,不求答案的完美,但求有所领悟。<BR>2、学习语文,关键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由于童心所向,对于本文学生大多会对文章所叙述的看戏、偷豆的事情比较感兴趣。对此,教师应抓住之一特点,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比较性阅读。如:文中小伙伴的经历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你会怎么做?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也和伙伴做过一些童年趣事呢,说说你现在的感受。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BR>3、由于学生的阅读兴趣可能会过多的集中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上,从而忽略了对优美的景物和细腻的心理刻画的体会。因此,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理解在作者的心目中,不仅故事美,而且景美,情更美,这也就是文章的难点部分。<BR>4、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的培养和探究习惯的养成。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通过合作、探究的途径解决问题。学会如何将事情写得生动,富有情趣。学会如何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BR>五、教学设计<BR>课时安排:两课时<BR>第一课时理清结构把握情节,感受文中的故事美。第二课时研讨课文中的景美、情美,从而把握文章的语言特色,并解决疑难点。<BR>课前准备:<BR>由于所教班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要求他们将课前的预习工作,做得充实,包括熟读课文、疏通字词(注释和预习时的重难点)、初步质疑等。<BR>第一课时<BR>1、创设情景式导入:“童年是七彩的梦/伴我在床头玩耍/童年是弯弯的小船/载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童年是快乐的小鸟/张开翅膀/携我在自由的蓝天上飞翔//现在啊/童年却是一枚小小的铃铛/不管春与夏、秋与冬/永在我记忆深处/放声歌唱……”,这首小诗将学生的思绪带入对童年往事的回忆中,心中不免充满了浪漫的理想色彩。<BR>2、介绍作者鲁迅的生平及代表作品。<BR>3、疏通字词。——对于初一学生,基础知识必须夯实,这一环节不可少。<BR>4、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我”在平桥村得到的优待和乐事。——由于课文篇幅较长,朗读全文占用时间较多,因此第一课时中,我会选择速读,而将全文的朗读放于早读课上。<BR>5、学生联系课文、注释和背景介绍,描述“社戏”这一习俗。主要从波澜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孩子们的动作和活动等的描写中感受故事美。<BR>6、学生口头描述家乡的某种习俗。——这一环节既提高阅读兴趣,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BR>第二课时<BR>1、感受景美:从去看戏途中的景色和归航途中的景色感受景美。要求学生找出表现作者从多种感官描写景物的语句,并从中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BR>2、感受情美:主要从孩子们的热情好客、无私、聪慧和劳动人民的质朴善良的品质中加以体会,解决文章难点部分。<BR>引导:通过对全文的感知,我们知道:那晚的戏并不精彩,那晚的豆也并不特别,但文末作者为何会发出“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样的感慨呢?难道让作者如此留念的并不是“戏”和“豆”本身?那又是什么呢?(思考片刻,暂不做答)看看文中除了写看社戏外,笔墨最多的是写什么?从他们身上能否找到答案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这一环节自然而然的将学生的思路从对故事情节的关注转到对人物的描写上,紧扣文章的重点和难点。<BR>3、让学生联系自己曾经历过的一件看似平淡无奇,却因为某些人或物而让自己记忆犹新的童年往事。——这里的联系实际是在上节课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加以深入了,因为这里不仅讲述事情,更多的是融情于事中。<BR>4、学生质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在预习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不一定都已解决,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将遗留的问题进行讨论,有时学生的这些问题中,会闪现出智慧火花,教师应给予表扬和引导。<BR>注:在这一课时中,加大朗读的比重,以读促进理解,以读增强情感,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对情、景描写的重点段落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如男女生分读、指名朗读、分组朗读等,并对文中的背诵段落进行指导。<BR>课外练笔<BR>将第二课时中回忆的往事,整理成篇。——这一环节将知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从欣赏作品到完成作品,既提高了阅读水平,又锻炼了写作水平。写作手法会了,情感被激发了,思绪如泉涌了,写作当然是乐在其中。</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01: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6:50 编辑

<TABLE borderColor=#ffffff cellSpacing=1 width="100%" border=1>
<TR>
<TD vAlign=top align=middle width=598><FONT size=3><B>《社戏》说课稿(转载) </B></FONT></TD></TR>
<TR>
<TR>
<TD align=right width=598>
<HR color=#b00058 SIZE=1>
</TD></TR>
<TR>
<TD vAlign=top width=598><FONT size=2>
<P 150%">  《社戏》说课稿<BR>     一、教材分析<BR>     本单元课文的内容定位在"文化生活"上,这体现了语文同社会文化生活的密切联系。文化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高级形式。语文除了是交际和学习的最重要的工具之外,还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学除了教会学生使用语文工具外,还有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人类文化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对文化生活、对文学艺术的广泛兴趣和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普遍的目标内容之一。课文《社戏》以"社戏"这一江南水乡文化活动为线索,表现了"我"的一段童年生活经历。课文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上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BR>      <BR>     二、教学目标<BR>     根据新《大纲》对阅读和写作的要求,将本课教学目标拟订如下:<BR>      1、知识目标:体会江南水乡文化生活,适当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家乡的文化习俗。<BR>      2、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体会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和抒情作用。<BR>      3、情感目标: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真挚感情。<BR>      <BR>     三、教学重点、难点<BR>     在课文中,作者记叙了一段幼时看社戏的经历,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本文的景物描写、细致逼真,充满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又是如何融情人景的,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本文结尾对"豆"与"戏"的评价、赞美与前面对"豆"与"戏"的描写似乎有些矛盾,引导学生理解这一问题是本文教学的难点。<BR>      <BR>     四、教学手段<BR>      1、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多媒体展示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一方面增强直观感,培养学生对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课效率,增加课堂知识容量。<BR>      2、把播放课文录音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通过课文录音把学生引进课文所描述的画面,接受美的熏陶。<BR>      <BR>     五、教法、学法<BR>      1、《社戏》虽然写的是童年趣事,而且主人公的年龄与初一学生大体相当,但毕竟年代久远,对于当代少年,尤其是城市少年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既亲切又有隔膜,既容易理解,又会产生出许多奇怪的疑问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选择教法时原则上应该精讲、少讲,放手让学生去读,去讨论,去领悟。学生的阅读兴趣可能会只集中在故事情节上,而对优美的景物描写、细腻的心理刻画不会很在意。这正是需要教师精讲的地方。教师要重视点拨,提供背景材料,点明要点所在。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学生思维,而不是交给学生一个答案。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教学本课时,尤其在处理课后练习,不宜追求惟一的标准答案,要允许并且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发表见解。<BR>      2、不同时代的少年儿童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但他们纯真的童心却是相同并且相通的。因此,在阅读时,采取联想的方法会比较好一些。从《社戏》里小伙伴们的所作所为,联想到自己;如果身处其境,会不会也那样做?在现实生活中,自己和朋友们是不是也做过类似或者更"淘气"、更有意思的事,做这些事,表现了少年朋友们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其次,要学习发现问题,提出质疑。《社戏》里的小朋友为什么这样而不那样,怎样去评说他们的行为,这些都是可以质疑的。不只要提出问题,还要有自己的见解。第三,要认真体会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并学习这些表达方式。<BR>      <BR>     六、教学程序<BR>     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方法 设计意图 <BR>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2、解决字词障碍;3、理清文章脉络;熟读课文;4、明确"我"在平桥村得到的优待和乐事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课文;2、学生朗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3、利用课文中的注释和背景材料介绍,学生描述社戏这一习俗;4、学生联系家乡某一文化习俗,在课堂上口头表达,课后写小作文。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江南水乡文化生活,适当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家乡的文化习俗。 <BR>     第二课时 1、看戏前的波折;2、航船在去赵庄途中的如画景物和急切心情;3、看戏时的心理和兴趣。 1、找出夏夜行船时表现作者所见、所闻、所感的句子,并且体会其中哪些描写可以体现当时人物的心情,明确此处是通过写景来抒情的;2、学生复述看戏过程,归纳看戏时人物的心情;3、布置课后写一篇小作文,练习以景抒情的写法。 体会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和抒情作用。 <BR>     第三课时 1、看戏归来的情形;2、看戏次日的情形。 1、复述归航时主要写了哪些趣事;2、比较此时心情同看戏时有什么不同;3、重点讨论、理解文章最后一句的含义。 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真挚感情。 <BR>      <BR>     七、课后实践<BR>     学生虽然不大会有在农村看社戏的经历,但在城市中会有丰富多彩的各种文化活动,可以把自己参加过的一次活动的情况写下来,也可以请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谈谈他们是否看过社戏的情景。 <BR></P></FONT></TD></TR></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01: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6:50 编辑

<br>
<P align=center center? TEXT-ALIGN: 0pt; 0cm><B>《社戏》课堂教学实录<br></B><FONT face=宋体 size=2>高邮市赞化学校  李光荣</FONT>
<P align=center center? TEXT-ALIGN: 0pt; 0cm><B><FONT face=宋体>一、教学目标</FONT><br></B><FONT face=宋体>1. 学习分析小说的一般方法,理解文中叙事有详有略的特点。<br>2.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br>3. 感悟课文所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br><B>二、教学重点、难点</B><br>重点:1、引导学生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br>      2、了解人物性格,理解表现劳动人民的纯朴可爱和怀念社戏的关系。<br>难点:本文结尾对“豆”与“戏”的评价、赞美的理解。<br><B>三、本课创新设计的设想及理论依据</B><br>   《社戏》是鲁迅小说中的美文,又是一篇四千余字的长文。<br>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br>本课旨在简化头绪,长文短教,摆正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摒弃繁琐的分析、提问和板书,优化课堂结构,还给学生阅读时间,借助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动阅读,使每一个学生有发言的机会,提高课堂学习效益,受到美的熏陶,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br><B>四、课前准备</B><br>    多媒体课件(包括《童年》MTV、轻缓的乐曲、越剧片段、江南水乡月夜画面、江浙一带月夜航船、看戏画面等)<br></FONT><FONT face=宋体><B>五、课堂教学实录<br></B>(一)创设情境导入<br>    多媒体播放《童年》MTV<br>师:一首轻松活泼的歌曲,把我们带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童年有很多美好的回忆,透过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领略到鲁迅童年的生活,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他写的小说《社戏》,小说写的人与事不一定都是真人真事,但也能从中看出鲁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br>  </FONT> (第一板块解说:选用多媒体播放《童年》MTV,作为导入新课的引子,创设教学情境,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进入特定的学习氛围中,迅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由熟悉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过渡到不熟悉的小说,引导学生关注教材,引发遐想和求知欲望,调动内在学习诱因及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为走进文本作了知识上、情感上的准备。)<br><FONT face=宋体>(二)说情节,多角度概括<br>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自选一个角度,概括一下全文内容,力求用最简洁的词语来表达,小组合作解决,提示可从“时间”、“事情”、怀念童年的原因等方面去思考。<br>生1:围绕课题,从时间角度来看,全文是这样安排的:看戏前——看戏——看戏后。<br>生2:从事情角度来看: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上看戏——归航偷豆——六一送豆<br>师:归纳得很好,句式工整,语言准确,你怎么知道是“夏夜”?<br>生3:因为文中写“消夏”。<br>师:不错,还有哪些句子点明是夏季的?<br>生4:“扫墓完毕之后”<br>生5:“罗汉豆成熟”<br>生6:“两岸的豆麦”<br>师:由此可见,准确地说----<br>生齐答:春末夏初。<br>师:详略是怎样安排的?<br>生:详写的有: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上看戏、归航偷豆;略写的有:随母归省、钓虾放牛、六一送豆。<br>师:为什么这样安排?<br>生:因为从题目来看课文主要写看社戏,与此关系紧密的详写,关系不大的略写。<br>师:很好,我们写作也应该这样围绕中心去选材。<br>  </FONT>(第二板块解说:多角度概括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来筛选信息。)<br><FONT face=宋体>(三)读精段,层次式品析,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br>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夏夜行船”和“归航偷豆”有关段落,把表现“我”所见、所闻,所嗅、所感的美句分别摘出来。<br></FONT><FONT face=宋体>  </FONT>(学生朗读并记诵美句)<br><FONT face=宋体>师:谁来说一说“我”所见的句子</FONT><br><FONT face=宋体>生1: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br>生2:漆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br>生3:……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还有几点火……但或者也许是渔火。<br>生4: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br>生5: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br>生6: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br>师:找得很多,谁来说说“我”所闻的句子<br>生1: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br>生2: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br>生3: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br>生4:连夜渔的几个老渔夫,也停了小艇看着唱采起来。<br>师:很好,谁来说说从嗅觉角度来写的句子<br>生: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br>师:不错,那么从感觉角度来写的,谁来说说<br>生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br>生2:但我却还以为船慢<br>生3: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乡的夜色里。<br>生4:回望……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br>师:同学们看书都很仔细,这些语句作者写得很美,美词美句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请自选一段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读一读,然后用“我觉得_______(美词)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或表现了)_________”的形式对你选读的美词进行品味、讨论、交流。<br></FONT>(学生自读课文,体验感悟、讨论交流)<br><FONT face=宋体>师:谁来将阅读的感受说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br>生1:我觉得“朦胧”和“皎洁”用得好,好在它们写出了月光的色彩美。<br>师:很好,你从色彩的角度,读出了月色的美好,你觉得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br>生:舒缓的<br>师:好,你来给我们读一下,要音乐吗?<br></FONT>(生点头,师播放江南水乡月色画面及舒缓的音乐,生轻缓地感情朗读。)<br><FONT face=宋体>师点头赞许:他的朗读把我们带到了那个朦胧的月夜,好,让我们也一起“朦胧”一下。 </FONT><FONT face=宋体>   <br></FONT>(众生感情朗读)<br><FONT face=宋体>师:我们还可以从其它方面如气味、声音、心情、动态等方面来品味,谁再来谈谈。<br>生1:我觉得“清香”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豆麦和水草的气味美。<br>生2:我觉得“潺潺”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水声美。<br>生3:我觉得“宛转”、“悠扬”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笛声美。<br>生4:我觉得“起伏”、“踊跃”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连山的动态美。<br>生5:我觉得“蹿”、“喝采”用得好,好在它们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船行的轻快美。<br>生6:我觉得“自失”、“弥散”用得好,好在它们表现了“我”的陶醉之情。<br>生7:我觉得“回望”用得好,好在它表现了“我”的依依不舍之情。<br>师:同学们的感受很真切,刚才我们对文中的两个精段进行了由句到词,由粗到细的品读,感受了江南水乡的温柔秀美,我们在读的时候还要思考,这些自然环境描写对作品主题的表达有什么作用?请大家思考并讨论一下。<br></FONT>(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后发言)<br><FONT face=宋体>生1:写“两岸连山向船尾跑去了”,从写连山的向后跑表现出船前进之快,“但我还以为船慢”,表现了急欲看到演戏的心情。<br>生2:“我在航船去看戏途中曾产生过两点误认:<br>一是把途中的“松柏林”误认为赵庄,一是把“渔火”误以为戏台上的灯火。心急才产生误认,写这两点,既构成情节的曲折,又进一步表现“我”急欲去赵庄看戏的心情。<br>生3:看戏归来小朋友一面议论戏子,或骂,或笑,一面摇得那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表现了对看戏仍然兴趣很浓,愉快兴奋。<br>师:说得很好,这几段 从嗅觉(清香)、触觉(扑面吹来)、视觉(朦胧的月色、漆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几点火)、听觉(歌吹)、想象(戏台、渔火)写出江南水乡月夜的特征。这些景物描写写出了江南水乡夜景的清新优美,使“我”这次看戏更具有独特的韵味,写出小朋友行船之快,也很好地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愉快和迫切的心情,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热爱农村的感情。<br>师:好,想象一下一个清新秀美的月夜,一场精彩的戏正在开演,而你还在看戏的途中,带着这份情感,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朗读一下这部分景物描写的句子,好,请看画面,听音乐,开始!<br>   </FONT>(师播放江南水乡月夜画面、钢琴曲《水边的阿蒂丽娜》,众生齐读)<br><FONT face=宋体>   </FONT>(第三板块解说:《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为此,以上板块的设计借助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动阅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发现文本中自己认为很精妙贴切的美点,并用自己的话按照一定的表达句式把它表达出来,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辅之以教师的指导点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合作意识、探究的态度,体验发现的乐趣,培养创新精神。同时,由句到词,由粗到精的品读,感受了江南水乡的温柔、秀美,训练了学生的分类摘录、语言品味、口头表达能力,能力训练如登台阶,从中学生掌握了阅读精段的一般方法。)<br><FONT face=宋体>(四)评人物,抓中心<br>师: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这篇小说不仅情节吸引人,自然环境描写细腻,更塑造了一些热情的伙伴和淳朴的乡民形象。<br>    请同学们运用“我喜欢文中的_______(人物),因为他(他们)_______(评价其性格的品质),比如_______(举人物表现)的句式,写三言两语,勾勒人物形象,请结合课文合作讨论后写话。<br>(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评价人物句子如下)<br>生1:我喜欢文中的双喜。因为他胆大心细,聪明伶俐,比如当“我”看不成戏,“急得要哭时”,双喜马上计上心来,解决“大船”的问题,并且“找包票”保证“我”的安全,让“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br>师:有理有据,说得不错,谁再来补充一下,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双喜的。<br>生2:我也喜欢双喜,因为他像个小领袖,敢于负责,比如当老旦唱个没完没了,大家都已经厌倦但不好说回去的时候,又是他提议回家。<br>生3:我喜欢文中的阿发,因为他纯洁无私,比如午夜归航时,阿发以“我们的(豆)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br>生4:我喜欢文中的六一公公。因为他淳朴厚道,热情好客。比如,对于孩子们偷他的豆,只是轻加责备,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马上说是“应该的”。<br>生5:我来补充一下,还有他亲自送豆给“我”吃,“我”夸他的豆“好吃”,他“竟非常感激起来”。<br>师:刚才同学们谈的都是有名字的,文中还有一群没有名字的小伙伴,有谁喜欢?<br>生6:我喜欢,因为他们友爱热情,比如“我”是“远客”他们得到父母许可,伴我来游戏。<br>生7:我也喜欢,因为开船时“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船中,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万一。<br>生8:因为他们聪明活泼,比如对付细心的八公公,他们议论之后,想出要八公公归还枯桕树,当面叫他“八瘌子”的办法。<br>生9:因为他们很能干,比如他们驾船技术高超水性很好。<br>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说情节,多角度概括;读精段,层次式品析;评人物,简笔式速写。这三步,头绪简化结构优化,整体美化,对同学们的概括能力,品味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都进行了训练,相信对大家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会有所帮助。<br></FONT><FONT face=宋体><B>五、抓文眼,明主旨<br></B>师:本文主要是写看社戏,那么我们来看戏好看么?(播放船头看戏及一段越剧)<br>齐:不好看<br>师:请结合课文内容来谈谈为什么不好看?<br>生1: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没翻。<br>生2:想看“蛇精”和“跳老虎”,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br>生3:最怕看“老旦”,她还是不停地唱着。<br>师:很好,这些都是正面表现戏不好看,还有从侧面表现戏不好看的吗?<br>生:有,男孩子的“喃喃的骂”、“不停的吁气”、“打起呵欠”等,这些神态描写从侧面表现了戏不好看。<br>师:去看戏,不尽兴,在船上吃的豆也是生长在田里的普通豆,但文章结尾“我”却说“直到现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的好戏了,”这看似矛盾的结尾,你是如何理解的?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请小组讨论一下。<br></FONT>(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br><FONT face=宋体>生1:这个“好”,我的理解是有双喜、阿发这样的好朋友陪我,使我难忘。<br>生2:这个“好”我认为是农村美好的景色,使我流留年忘返。<br>生3:这个好,是国为我们偷了六一公公的豆,他没骂我们,还送豆给我,表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br>师:回答得很好,正如你们所说,“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老人、孩子那份朴实、真挚的感情和那独特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在城镇未曾见到过,在后来的人生路途中也很少再见到的。“我”对这段往事的深情回忆,表达了自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好,我们一齐把最后一部分读一下,感受一下这份人间真情。<br>   </FONT>(第四、五板块设计解说:针对小说体裁特点,这两步设计简化头绪,优化结构,让学生借助自己阅读的体验,说出自己的感受,理解人物,领悟主题,力求学生的所得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而不是老师、文本、教参强加给学生的东西,契合新大纲的要求:<FONT face=宋体>“</FONT>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FONT face=宋体>”</FONT><br><FONT face=宋体><B>六、体验迁移</B><br>师:你的身边也有文中这样的朋友和长者吗?你有过类似的体验么?<br>生1:我有个这样的朋友,他和我外婆在一个村。去年夏天,我在外婆家过暑假,他看我闲着没事,就约我去小河游泳,炎炎烈日下,我们在一个小沟里捉鱼,我还亲手抓到一只鲫鱼呢,我感觉那段时间很快乐。<br>生2:我的老家在农村,每年暑假我都要回老家去过一段时间,那里有好几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伙伴。每次我们去钓鱼,如果我钓不到,他们总要把鱼分一部分给我,还把他们家地里长的香瓜偷偷摘给我吃,我觉得他们就像阿发一样,对我很友好。<br>师:看来你俩都有剪不断的农村情结,农村的鱼好,瓜好,人更好!谁来谈谈城市情结?<br>生3:我们家的对门是位退休的老奶奶,我父母有时出差,她就让我去她家吃饭,好几次,我父母送东西给她,她都不要,我觉得她就像文中的六一公公,有一颗慈爱的心。<br>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道出了人间的真情。<br>   你希望你的家乡有怎样的“民风”?事实上怎样?请小组合作讨论一下,选一个代表做发言人。<br>  </FONT>(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后回答)<br><FONT face=宋体>生:如果哪一天,我不小心丢了钥匙什么的,我希望拾到的人应及时归还给我,也就是说,我希望人与人之间要互爱互助。</FONT><br><FONT face=宋体>师:如果你拾到什么贵重东西,你会归还给物主吗?<br>生1:我想我会的,我有过这样的经历,上次我的车钥匙丢了,害得我扛了几百米才找到修车的,如果有人拾到及时给我,我会很感激的。<br>师:为你的这份真情鼓掌。</FONT>(师生一起鼓掌)<FONT face=宋体>还有哪一个来谈谈?</FONT><br><FONT face=宋体>生2:我希望每家的大门像农村一样能敞开着,这样相互之间能方便地串串门,聊聊天,不要一进家门就紧闭大门,防贼似的,这样隔绝了别人,也隔绝了自己。<br>师:说得很好!你们的希望正如鲁迅一样,他在作品中所表现的就是一种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这种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值得我们去用心体味,愿我们每位同学能像作品中的阿发、双喜、六一公公一样,有一颗善良、友爱、无私的心!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课外完成下列作业:<br>   </FONT>(师播放幻灯片,内容如下)<br><FONT face=宋体>   </FONT>(第六板块解说:这个板块的设计是本课的第三个亮点,《新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语文教学应是开放的,本设计旨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开辟语文学习的空间,打通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渠道,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与感受走进语文课堂,又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与感悟走向社会生活,提升阅读的价值,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br><FONT face=宋体><B>七、课外完成下列作业(自选一题):<br></B>1、请通过想象将去看戏和归途中所描绘的生动画面用画笔画出来,体会一下人在画中游的感觉。<br>2、你是否也有过一次愉快的旅行或难忘的探亲故事?写下来给大家看看。<br>3、利用在线资源(互联网)收集了解鲁迅先生的生活情趣,网址:<br></FONT><a href="http://202.130.245.40/chinese/RS/82234.htm" target="_blank" ><FONT face=宋体>http://202.130.245.40/chinese/RS/82234.htm</FONT></A><br><FONT face=宋体>师:好,下课!<br>   </FONT>(播放《童年》音乐)<br><FONT face=宋体>   </FONT>(第七板块解说:1、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实行分层次作业,便于学生操作。2、《新课程标准》指出:“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为此,设计了第3题作业,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信息的习惯和能力,拓展丰富学生阅读的空间。)<br><br><FONT face=宋体><B>板书设计:</B><br><br>  </FONT>(板书设计解说:板书是借助视觉,作用于学生大脑的重要教学手段,它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使复杂的教学内容明确化,本课板书内容上进一步简化,遵循求实、求新、求精的原则,体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现了美学理论中意境美和形式美的统一。线条简约,造型契合文本内容,是文本内容的再创造,是文本内容的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在视觉上产生美的情趣,易为学生接受和理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无意注意,增强教学效果。)<br><FONT face=宋体><B>附本课总体解说:</B><br>本课设计有如下几个特点:<br>1、教学目标紧扣《新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要求,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br>2、教学过程契合新大纲 “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的要求,简化头绪,优化课堂结构,摒弃烦琐的分析、提问和板书,长文短教,还给学生阅读的时间。<br>3、积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积极探索,主动实践,大胆表现自己的感悟、心得,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凸现新课标的倡导精神。<br>4、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br>            </P>
<br></FONT>
<p>
<P 0pt; 0cm 10.5pt? mso-char-indent-size: 2.0; mso-char-indent-count: 21pt; TEXT-INDENT:>注:本文获2003年扬州市语文学科创新设计课堂实录评选二等奖。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7 22:02:44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北社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社诗社 ( 粤ICP备13049926号 )

GMT+8, 2024-11-27 22:29 , Processed in 0.02899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