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社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北社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北社 诗社 诗词
《北社集》正式发布中国北社诗社社友名录中国北社诗社章程新人入社申请参考
查看: 15|回复: 0

[绝句] 读炜评悼念李公文有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炜评悼念李公文有作


       文若兰


悼语刘郎别有天,
祭文可赏赞斯言。
李公别去归仙境,
安享齿德九五年。


      2025.7.31.


这首文若兰的《读炜评悼念李公文有作》是一首简洁而深沉的悼亡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鉴赏要点:**


1.  **诗题与背景:**
    *   诗题点明了创作缘起:作者(文若兰)读了“炜评”(应为人名,姓刘,字或号中带“炜”,或指其文风)为悼念“李公”所写的文章后,有感而发,遂作此诗。
    *   明确了悼念对象:李公(享年95岁)。


2.  **内容与情感:**
    *   **首句“悼语刘郎别有天”:** 直接评价炜评(刘郎)的悼文。“别有天”是极高的赞誉,意指其悼文构思独特、境界超凡脱俗、情真意切,自成一番天地,与众不同。
    *   **次句“祭文可赏赞斯言”:** 承接首句,进一步肯定炜评的祭文值得欣赏,作者(文若兰)非常赞同(“赞斯言”)悼文中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这两句重点在评价他人的悼文,也侧面烘托了李公的德行值得如此优秀的悼文。
    *   **第三句“李公别去归仙境”:** 点明核心事件——李公逝世。用“归仙境”这一委婉含蓄的说法,表达了李公的离世是超脱尘世、羽化登仙,带有道家色彩,冲淡了死亡的悲伤,寄寓了美好的祝愿。
    *   **末句“安享齿德九五年”:** 总结李公的一生。“齿德”指年寿与德行。95岁高龄(“齿”)是福寿的象征;“德”则点明李公德高望重。作者认为李公的一生是圆满的(“安享”),以高寿辞世,德行圆满,如今在仙境安享福报。这句充满了对逝者高寿与德行的敬仰和对其安然离去的慰藉之情。


3.  **艺术特色:**
    *   **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前两句评他人之文,后两句写逝者其人。由文及人,过渡自然。
    *   **语言凝练含蓄:** 短短四句28字,涵盖了读文、评文、述事、颂德、寄思等多重内容,言简意赅。
    *   **情感基调庄重平和:** 虽有悼念之情,但无过分哀伤。通过“别有天”、“归仙境”、“安享齿德”等词,营造了一种超脱、敬仰、慰藉的氛围,体现了对生命圆满终结的达观态度。这是一种饱含敬意、带有慰藉的悼念。
    *   **用典与意象:**
        *   “刘郎”:既指具体人物(炜评),也可能暗含对文采风流的赞赏(如刘禹锡等历史上有文名的刘姓人物)。
        *   “仙境”:中国传统对逝者归宿的美好想象,赋予死亡以诗意和超越性。
        *   “齿德”:浓缩了长寿与美德的双重赞颂。
    *   **音韵和谐:** 遵循七言绝句的格律(首句平起平收式),押“天”、“言”、“年”韵(平水韵下平一先韵),读来流畅自然。


**总结:**


文若兰的这首七绝,是一首情真意切、格调高雅的悼亡之作。它不仅仅表达了对逝者李公高寿德劭的深深敬仰和对其安然离世的慰藉,同时也高度评价了友人炜评所作的悼文。全诗语言凝练,结构紧凑,情感表达含蓄而庄重,以“归仙境”、“安享齿德”的意象,将对死亡的哀思升华为对生命圆满的礼赞,体现了作者豁达超脱的生死观和对逝者的无限追思与美好祝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北社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社诗社 ( 粤ICP备13049926号 )

GMT+8, 2025-8-2 13:27 , Processed in 0.02484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