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社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北社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北社 诗社 诗词
《北社集》正式发布中国北社诗社社友名录中国北社诗社章程新人入社申请参考
查看: 20066|回复: 42

梅庐诗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26 12: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P>
<>云思涯有词《浣溪沙》有句云“炊烟似近逼云起,细流方远绕阶回”自然轻妙,得性灵之语,令梅子一叹,然尾句“且就残灯品新醅”中“残灯”确失了心性,与整体诗情不合,有煞风景矣。</P>
<>二</P>
<>阿海诗友一五绝〈雾〉中有句云“星河风云起,海气随潮生”心随气运,以神笔写极雾之生源也,并意外令人思索回味,以为无穷尽,梅子以为妙。只是“湿白横”三字伤意不少,可谓心性不一也

附:   雾

星河风云起,
海气随潮生。
湿白横悬空,
万物不见踪。

又:“湿白”喻为雾色也,“横”字写雾之形态,“湿白横”我单指出,以为三字借不可取。“湿白”口涩为缘由也,而“横”字形态硬些,已无“雾”之真相矣</P>
<>三</P>
<>友人石心木人有词《浣溪沙 花事》中有句云“蔷薇晚晴犹带雨,邻传芭蕉代舞频”,自然可人,以为妙。“犹”字意写失得两界之意蕴也,意向开阔,拓开“花事”之局限,而达人间百事矣。“雨”字也当其妙。邻“传”之字也形象逼人,漫漫悠悠,自然真意,且得造化之和谐,可谓美满也。

    石心木人此词,上片极得传神之妙,梅子叹息后段着力不到,犹沿袭上片之描,将艰辛开拓之“花事”束缚,以为不美。


附:浣溪沙·花事

蔷薇晚晴犹带雨,
邻传芭蕉代舞频,
丁香脉脉领风信。

菁菁紫薇叶珊瑚,
苔岑凝露湿书眉,   
高步折采兰若心。</P>
<>四</P>
<>梅子久居网中,不曾深见孝心儿女。此年确识琴心女子,令人为之孝心大为堪叹矣。琴心有古风《去母二周年祭》中云“ 祭母青坟上,未语泪如狂。阴阳一分界,生死两断肠。俱化三秋意,共叙一时长。引壶强斟酒,忍泣叩燃香:‘告慰慈母意,儿女奉高堂。孙辈环膝绕,教读自有方。惟念寒宫里,独住何凄惶!三餐可加饭,衣薄可御凉?依然旧时样,鬓角可添霜?不必伤物贵,不必啬钱囊。念女思娘苦,入梦亦何妨!’言罢泪滂沱,此去苦日多。呜呼我母忍相弃,翻作人间天上离恨歌”,字字真情,句句真切之语,令人潸然泪下。琴心字间情意可表可鉴,慈母可含笑于九泉矣。梅子向时曾作《祭外祖母王氏》,中有云“凄泣几声残,低头泪暗弹。悲情长万里,北风在坟间”,寥寥数语,皆言孝心子道也。琴心孝道有尽,且字字珠玑,诗法章然,犹有晋风,此古更为绝也。

    梅子此年于家有作《水调歌头 拜祭外祖母》中云“徒步松林地,石冢卧村头。数年不见慈面、欲把此生留。因恨荒凉夜唱,不得儿孙笛奏,不孝度春秋。自在向谁许,人去却无楼。       转眼间,三年逝,心忧愁。黄花铺地、只教思念不曾收。常问阎王些须,试探阴间起居,打点更无忧。今日复归梦,一枕过坟丘”,曾作按:“梅子按:外祖母已去三年耳,每回家,梅子必拜,以念怀与我之深情也。外祖母在时,儿孙有不协者,梅子每每为之言,奈辈小无功,但有自心为她,怎奈心力透也不能尽为,只有以言宽慰,谁想‘自在向谁许,人去却无楼’,到她去时亦无建树,恨己无用耳!~枕地坟间,求梦阎公为善‘阴间起居’也,梅子一叹!”梅子皆琴心言以尽孝道,此心可鉴天地也。与诗情来说,感情乃根本也,娇做文章,不可流传万世矣。</P>
<>五</P>
<>友人石心木人五言诗《寒雪》中有句云“天降一篇雪,寒凝湘燕雨”,自然随心,以为好。雪以“一篇”作降,当可谓真文人骚客矣。阅览无数后,又以为“寒”字过重,伤心不少。作诗者,具力依题而作,以为合题合意合情景也,殊不知只追其表,而失大意也。故梅子以为诗者,去其题而追其意是为中心而已。石心木人此五言诗唯此两句可取,其余有娇作者,亦有平常无奇者。而后石心木人又依此五言诗作《由&lt;寒夜&gt;言雪》后两句言“寻常一样青冥色,才有雪事便不同”,是友人箴言也,梅子深知随其心意,以为运气而生,自然可取。 </P>
<P>六</P>
<P>近来在红楼识得泉城一友易幼安,相识不过几日耳,观其诗之五六,皆有真意。《游怀卡托河》中云“玉带九曲系闲山,翠微含笑锁轻烟。不解游子浮云意,但见劳燕憩舟尖”自然着力,随心所生,游子浮云中见“劳燕憩舟尖”,令人叹为观止矣。梅子曾和君言诗中“系”字稍硬,初想作为“绕”字,可又一想太浮,尚不及“系”字,一时没有想出,乃仍建议先用“系”字也当得,且“系”“锁”正一意,故亦当得。幼安诗中往往有好句,譬如《观雪》云“少年发白身益健,路人疑是老还童”雪意浓浓、乐意融融,自然可爱,令人歆羡;《听&lt;平沙落雁&gt;有感》云“思为边板愁作弦,玲珑玉指抚竹帘。琴中有言言不尽,凌霄云外又九天”后两句又是得心于自然,直逼古人之妙;《题画》云“ 渔樵悠哉客匆匆,山岭峥嵘湖水平。画到明白深刻处,也无溢美也无抨”章法自然,平淡中见真功,诗画皆通,可谓以妙,以田牧兄言云“ 画理通诗理”是也。不想梅子在今日又观其奇《梦中与八仙共饮》中有句云“三巡重阳菊花酿,不识老君也得仙”,又见其心性仙骨,堪为一叹。梅子以为幼安不足之处乃是心气还不足贯穿一致,形齐而神不甚齐也。</P>
<P>七</P>
<P>学诗者,即兴和诗,总得其妙,虽律不足甚取。然为诗者,当以其神为上,形体为次,故“妙手偶得”当于此处常见。最近红楼新人络《忆佳人》中有句云“一程行过一程遥,路远他乡忆小桥。浅笑回眸千般媚,胜比初开三月桃”,梅子临屏乃作“青山悠远自然遥,静谷蝶飞小梦桥。娇柳依依斜剪燕,燕吻云中九月桃”,乃喻天上人间也,自以为“燕吻云中九月桃”深得自然之心,独喜之。后yush又题“桃源悠远自然遥,遥谷花飞蝶梦娇。娇柳轻轻斜剪燕,燕裁云彩点秋桃”以及“青山悠远自然遥,遥谷花飞蝶梦娇。娇柳轻轻斜剪燕,燕裁云彩点秋桃”,平稳了一些,但也当其景心,或yush学画真处见自然,总得真性情,倒是我辈歆羡之极。</P>
<P>八</P>
<P>当今些须人讥青年人之情爱烦忧或清丽小令,以为心无大志,心不求大志,文不求高义,只仿前人耳。梅子以为此苛论也,亦陈腐滥调耳。《随园诗话》中举《关雎》一篇,梅子以为是。且上古又不独《关雎》言此。今人学诗者,具自以为是,驳他一概一人之论,殊不知自不求其深意,孰讥孰被讥焉?一叹!  </P>
<P>九</P>
<P>近日天边浮云显一《长相思》“思悠悠,水空流,此去韶华几度秋,烟云一片愁。月儿钩,影还幽,吹散浮萍任倦游,故园残梦留。”以为好。石头斋评曰“小令难写,在于难工。《长相思》令的特点在于叠词叠句的应用(不是一定要受此限制),然而总共36个字,上下片要用叠字,就没几个字可用,非大家手笔才能写出点东西。白居易的汴水流可谓大手笔。余者所赋《长相思》未见特别好的。此篇弃叠句不用,因令小而未将笔墨化在‘景’中,只有‘月儿钩,影还幽’6字,余者皆是造景,叹年华空去,寄以思乡之情。是好词。只是下片‘吹散’来得突然了,可斟酌。”殊不知评更得神妙。 </P>
<P>十</P>
<P>近冬矣,“雪”字之文章横出。瑞得七五《卜算子 咏雪》中有句云“ 前世浪涛凶,今世盈盈落。占尽春前百艳娇,不顾风波恶。 神女恋红尘,寂寞留笺诺。抛散情思舞九天,缘起真心握”不乏好句,“前世浪涛凶,今世盈盈落”看似平常语言,却来得自然,想像也见奇;石头斋亦云“此篇甚好,上片想象开阔,两两相对,一扫赋‘雪’俗套。下片‘抛散情思舞九天’更是尽妍飞雪之美。只是‘缘起真心握’落得实了,全片中只是此句稍弱”,梅子以为是。瑞得七五又有一五绝云“ 寒凝冷雨飞,落处不知归。素絮凭天乱,寻梅刹那辉。”“辉”字不好,意境也开,只字处稍硬,转的不自然,第一句恰如石心木人有文章所云“天降一篇雪,寒凝湘燕雨”句,没有石心木人的自然些。</P>
<P>十一</P>
<P>吾近来常思几事,乃旧诗之创新耳。或曰:“创新者,异想天开也”,余亦以为是。诗自古评家乃曰“言志、言情”,志者,为世言者;情者,亦世言也。志豪,情婉,大体同,意趣谐,犹如曲径通幽也,是谓雅致。雅致,从言从体。言者,汉学之基也;体者,章法也,犹如堂皇之楼阁也。基不实体不牢,暖寒不谐,失为陋格。陋格者,雅致全无也。除此废言,吾曰求雅致者,不畏基料为旧,旧乃牢者,言其有物者,运旧生新韵者,方为雅致也!创新或引实入虚也。
                                                                             甲申二月十九夜</P>
<P>十二</P>
<P>四川攀枝花唐洪光有绝句《春到竹湖园》:“百花吐艳弄春晖,湖光山色总相随。顽童嬉闹多惬意,千呼万唤不思归。  ”吾以为“弄”字欠思虑,第二句韵处“随”也随意也,尾二句言其流连忘返而已,笔墨多费矣!余以为前人就“花”与“春”或其他节令者,大都用熟字“闹”也,虽旧,但多他字不可得之意趣也。于此,一问题乃是创新,创新不谓生造新词耳,用旧词以得新意,更为创新给为有心也!
甲申二月二十夜</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6 12: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P><>    去年曾长居红楼与诸友谈古论今,亦多妙悟。有号凌云者为友,常谈诗道,而今许久不见矣,不知何往,甚为憾事!凌云曾做词菩萨蛮《秋日游乡忘返》,下片有句“信步意阑珊,忘忧尘世凡”,以为倒是妙哉。上片有微出律者,梅庐为之言,凌云兄乃言:“初学时常为求平仄韵律而放弃了一些真实的东西,现在看看往往有斧凿之痕迹,也常在韵律和意境之间烦恼。后来反复读唐宋大家的名词绝句,也偶见出韵之妙句,遂豁然开朗。并非兄之言不当,如果老是出韵出律,也就失去写词的本意,本人尤喜欢 李清照 的词(启蒙老师啊,那首如梦令“...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朗朗讼读之声尤在耳畔)对唐中主 唐后主的词也是爱不释手。”

    吾回言:“梅子以为好词应以意境为先,格律为次也。故梅子以为不必营营去为求格律而伤妙词也。当然也不能太过,分寸应有限。君以为如何?兄喜欢的大都婉约之词笔,怪不得兄词笔清丽如此。对周邦颜、晏殊晏几道父子有何见地?”
    其言:既然是填词,当然要应词牌之格律,出韵出律也只能偶尔为之,否则也失去意义了。我遇见不少初学者往往走两个极端,一是为追求格律处处堆砌文字,往往言之无物。二是根本没有弄清什么是平仄韵律,就按前人之作的格式动笔,所作之文也只有韵脚句尾和韵,而内部根本就没有平仄之分,这样写下去要误入歧途的。 梅兄以“清丽”夸之,实是不敢当,令吾辈汗颜。 周邦颜、晏殊晏几道的词我接触不多,不敢妄言,以我个人感受简单评之: 周邦颜的词是我刚学写习作时接触到的,记得好像是以他的词为范本解释韵律。并评论他的词格律严谨。不过我接触到他的词多写深闺妇人(个人感觉是大家闺秀、妻妾而不是小家碧玉,呵呵),个人不太喜欢。 晏殊的词当可用“清丽”二字,词句中不少以“酒”为媒,情景交融,多了几分浓烈之意;当是“浓淡两相宜”。我感觉他的用词非常“轻巧”,相对比较喜欢。 其实我是先接触晏几道的词,因为太悲了,不太符合本人的性格,所以没有怎么关注。 又:补充两句 其实“李清照”后期作品也往往透露出悲切之意,吾心亦戚戚。对于她的作品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就像读唐后主的词,唉,叹为才人,惜误入帝王家。
    吾又言:“既然是填词,当然要应词牌之格律,出韵出律也只能偶尔为之,否则也失去意义了。我遇见不少初学者往往走两个极端,一是为追求格律处处堆砌文字,往往言之无物。二是根本没有弄清什么是平仄韵律,就按前人之作的格式动笔,所作之文也只有韵脚句尾和韵,而内部根本就没有平仄之分,这样写下去要误入歧途的。 ”此言甚为得当。当然也不要绝对。我说以意境为先,也是当得的。凡同一曲牌者,有三五甚至数十体者为何?概因出律但意境深远而流芳百世也,故为一体而后人奉之填之矣。另梅子以为:兄对三人的评价也较为恰当,晏殊更得词心也。而周邦颜词基本俱为正体,意味也是悠长,说其艳丽,或许太过,绝妙词还是大有的。晏几道词风悲伤却有飘逸之情,文华丽而不矫做,也深得词心
    其言:“凡同一曲牌者,有三五甚至数十体者为何?概因出律但意境深远而流芳百世也,故为一体而后人奉之填之矣。”哈哈,当浮一大白,“故为一体而后人奉之填之矣”,说得好,凡此者皆千古之才人,实为景仰。“文华丽而不矫做,也深得词心”,兄评得好,也是我们这些爱好者得“警言”啊。
    吾言:凡此者皆千古之才人------我辈亦得为之方为妙哉啊。殊不知现在的国人大都将我们“优秀”之传统,我辈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们倡导的应该是发扬我们的“优秀”血脉。很多事情令国人很有感触,我们丢掉了自己的,还没有学好别人的,我们还有什么?外国不乏我们国学的学者,年轻人对我之国学也深有所得,再看现今之国人,浮华无字,营营经生“拜金”之道,令人痛矣。学“科学”(自然的),也不能忘了人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应为我辈所悟。“文华丽而不矫做,也深得词心”,兄评得好,也是我们这些爱好者得“警言”啊------见笑。慢慢的追求。
    其言: 学“科学”(自然的),也不能忘了人文。说得好啊,本人是搞“计算机网络和安全”的,闲时也爱上文学(杂文、散文和古诗词);在感受“高科技”领域的奇妙之时,也深深的感到国学文化的悠远、博大。  &lt;BR&gt; &lt;BR&gt;    吾言:兄乃博学之人也,我辈学习之,呵呵。大学应该提倡这种教育才是。闻一博导的弟子要毕业,博导第一个要求就是必须背下《道德经》全文,《论语》个别章节即可,令人思量。再者,现在很多出国留学者,出国前培训乃有“古体文学”,为何?现在又有倡导“国学之复兴”,为何?有“失”必有“兴”也。不过知其败落,而能挽之,也不为太难堪,国人自勉为是啊。关注自然,关注人文。
甲申二月二十一中午</P><>十四</P><>     友人殊熠在天君曾作仄韵五绝二首,题为“皓景”,其一云“冻舟依石桥,皓色逼眉睫。喳喳最谁欢?雀群扑树雪。”意境幽幽,尾二句妙哉。不足之处“皓色”笔重也,与“冻舟”一词也似不谐。相反其二大妙,其绝云“瑶枝处处寒,若个真梅树?堤野正皑皑,偶来挑菜妇。”自然轻妙,质朴无华,却得野趣逸气耳。二首相比,其一显为涩也。向者红楼平平仄仄兄言,五言诗乃“为不工之处求工共处为不工”言,以为是。此二绝可证也。殊熠在天君尚有一律,言其痴也,更是自然质朴,禅意昂然,甚有唐音,台湾樱林花主言其“遣詞造句用意,出入無礙,跳脫自然,所謂拈花一笑之間”,言之不虚也。其律曰“缘薄空令痴一回,此生无计与相偎。晚鸦啼树不成句,春水浸阶原是苔。事邈或能情尽忘,愁浓欲惹雨都来。禅心失久忽微笑,掩过浮云月若揩。”
甲申二月二十二下午</P><>十五</P><>      余网络漫游,得知己者多矣,文字间自在者甚幽,惜大都不知名者,又网飘忽不定,具为失散也。先者有署名“不懂诗词”者题《昭君怨》“但见重山洗碧,烟霭轻笼翠柏。初雨现花亭,露珠盈。莺啭忽惊幽境,风暖不知秋冷。花落几人醺,忘俗尘。”妙哉,殊不知,评论更为精微也。评者,斚崇才子也,词云:“这篇有新意,写山的词少见。婉约的喜欢写柳写花写美人,雄壮的喜欢写海写人生。再仔细看看。 "但见重山洗碧,烟霭轻笼翠柏。"头两句远处眺望,“洗”字炼得好,雨后山景;后句也扣上了,“烟霭轻笼”对“洗”字。不错是不错,还是要砸得,“但”字还是重了,这里作领字用,虽是语气词,气势大了,后面几句难跟。 “初雨现花亭,露珠盈。”该是爬山运动了,呵呵,看到花亭了,“现”字也好,运动过程也出来了,“露珠盈”扣“花”扣“雨后”。整个上片接为眼中景,暗扣运动中得由远及近。应该不错。过片“莺啭忽惊幽境”,改听了,一承一转也出来了,“忽惊”用得好,似惊幽景,实惊主人公。“风暖不知秋冷”,呵呵总算露了点破绽,意思跳跃了点。 “花落几人醺”,这句倒是扣“不知秋冷”,虽是熟句,但也有意思。 “忘俗尘”。等了全篇就等主人发慨了,终于点了三个字,虽平常,可也等得辛苦。”于幽夜一叹也</P><>十六</P><>识得周君久矣,现久未见得,其词犹在忆耳,其词《一络索》中“梨花疏淡明月里,长向碧栏依。何处芦管折柳声,吹碎了,人儿意。梦里萧郎何忆?醒来泪湿衣。欲寄明月凄凉语,那人儿,得见么?”意儿依依,可见一斑,今人言女儿词者多矣,然周君为好,其旧诗亦略有得也。其在《剑客行》“沧桑江湖沧桑人,试问天涯远近否?”味真;《春江花月夜》“星汉皎皎无分野,辉映春江绿波柔。请风拂带已销魂,明月舒波欲窥人。江流寂寂水石冷,雁掠玉镜不留痕。”意近切幽;《励书生》“十载苦读非为利,一朝斯报不需忧。勾饯也曾尝苦胆,孔明原本卧山丘。当整山河存壮志,莫愁无处写春秋。来日方长显身手,是时愿谢苦作舟。”此诗先前未细读,而今于幽夜细看,滋味浓亦壮志凌云耳,然《题武侯祠》中“我自归隐山中月,不对子期莫操琴。”又隐如仙者,此或概文人性情也。周君于《述怀》二首中亦多有佳句,若一“清风濯我衿,素月浮西墙。滟滟随意生,秋阶步步凉。”“心逐魂梦去,酒更何人狂?山川十万里,乡情孰短长?”二中“吾爱蜀天暮,瞑色入西极。低云排雁阵,清风曳长衣。苕菜花翻乱,麦秀穗初齐。明月动幽茫,霜浸南山溪。”“狂啸无人问,古来俱尘泥。不如秋风起,犹得任意栖。”等均为佳句</P><>十七</P><>     苏州君独逍遥,识其近一年耳,晓知颇有文才,且近来诗兴昂然,吾每为观,总下感叹,何也?又喜由尤也。喜者,与吾同志且性情豪放,堪为游,人文关怀重也。忧者,于体或时亦过散漫,有意而失于无形也,是为叹是为忧。此亦是他人所故犯耳。是谓体浮意而玉不细琢也!君诗词中俱有佳句,先前其于格体不服,更为粗糟,近风格渐为清秀,亦为自然耳,

      君诗《鸳鸯吟》之“雨恨愁云系,霜孤碎雪迎”“酒醉晨魂断,香绡翠玉凝。皓月凄凉淡,瑶台晚暮清”惟美,愁而不伤,难得知音;《寄红颜》“西风古道冷,北雪今朝冰”凄迷景象,又多哀婉。均可取。记得其于《山间隐士》中云“一帘梦幻短,五斗菊中休”大佳,余玩味无穷,是为记得。尚有近来做的五律,更为自然,惜临屏却难为录也。另:以为逍遥词曲为赋韵密,伤心性重也,不足取。词者,不惟情,情浓处,必为沉积而生者方的其甘怡。
甲申二月二十三夜</P><P>十八</P><P>       吾少年而行古道,喜其质也。初领红楼事物时,曾倡兴古而为今,概为倡金老健民之人文也。不幸中弹,得直笔等言语者重。忆当局景色,气为羞愧也,友剑吼西风于旁,笑曰:“此游戏文字间者。”吾以为是,然吾后亦有争执,或少年心性。于今想来,确亦是一番磨砺。是“敌为公用也”。以为诗为静,适心为律最为自然得心,喧嚣而起,失人本性,亦立火于造化尖,非人而逃,己不知,确得自焚也,岂不可悲?悲哉也夫!
      余在那番争执间有一段:
      只要是说出的话,都是有存在的价值的。当然对于个人来说,听的进去并且记得住的便是好的有价值的,听不进步去或者记不得的便是烂话了---应该这样说吧?说出来的话都有局限性的,但是人生存着,为了某种客观的秩序,不得不说,这原本是必须的,而且一直是必须的。&lt;BR&gt;&lt;BR&gt;      直笔的话,自有道理,而且如此之直,令人钦佩。听的前人云,某高员拜得一贤人,垂垂老矣,犹求出国门,待回来之时,老将奄奄一息,不可用也。话不可久传,理不可久立,世事自有定数,我等凡人不能深察,犹奋力搅之,梅子真是佩服之至!~一叹也&lt;BR&gt;&lt;BR&gt;      古今兄莫不知:人之摘花,便有枝头一颤,莫去管它,便自行而止,如再行妄图制止,则枝头再颤,与己与人均不可言也!~犹石头记之保玉事,兄既得感悟,焉不知此理也?~二叹也&lt;BR&gt;&lt;BR&gt;      有此争论,确是好的现象,虽然有言云“某人坏,乃说话之必须”,那么相对之又有“大凡高尚之事,不易被世人所解”。人无二心,为何郁郁此生,而不取自得之事?~三叹也&lt;BR&gt;&lt;BR&gt;      前面我亦说过,凡来此间者,必有所喜好的,大家都是梅子之前辈,这个事情或许不得由我出,这是既定人的中国的优秀传统,则与世人来看,却是上等之劣根矣!~四叹也&lt;BR&gt;&lt;BR&gt;      谢直笔之言,感悟深者,如此也!梅子诸人听取中&lt;BR&gt;&lt;BR&gt;      天宇空明兄,梅鹤乃是狂人,寂寞与否不在表,而在内质也。林老先生不足凡世,犹喜世侄及第,不置可否也。不定型之思想乱乱如飞絮,便常在晕中,是为无叹也&lt;BR&gt;&lt;BR&gt;      梅子再言,于诗词,此处红楼熟谙者有几何?尚恳请大家于学术交换看法,以谈心耳,意见好与不好,是另一番论调,在法制社会,虽然法制不健全,但梅子有心“可以不听取你们之意见,但吾将用生命来捍卫你们提意见之权利”
      另:吾对文化的几点表述:从客观的角度来看文化是发展的,就和一个人的水平每时每刻发展一般。你也不愿意满足现状生活而一直在努力工作吧?虽然中国的文人失意后就只知道归隐。所以我说文化革命是一直存在的,但是,这个文化革命不同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文化革命,这个是为了红楼的发展的,个人利益永远是次要的,虽然每个人都珍视自己,不容自己的利益得到损失。 </P><P>十九</P><P>     诗歌的创作,我想首先应该的有条件吧,因为凡是存在着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条件,或者说是前提,反正是一个意思罢了。诗歌的创作,我认为,无外乎有两种心态:虚静和自由。
     虚静心态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对诗歌的创造的整个环节都具有重要意义,从创作的发生、审美体验,到构思想象以及技巧法度的运用等等,诗歌创作的各个环节都与虚静心态有关联的。
     在清代洪亮吉的《北江诗话》云:“静者心多妙。体物之工,亦惟静者能之。”徐曾《而庵诗话》云:“做诗第一要心细气静”等等。诗人必须具有一个虚静无碍的适宜心胸,而后方可进入最佳的审美创作状态,这是古代理论家以及诗人们的共识。
     有了虚静无碍的关照、纯净无暇的审美心胸,这种审美心胸使诗人能够以审美态度关照、感应大千万物,并酿造出优美动人的审美感情,审美感情是客体之物与主体心灵的撞击的结晶,虚静心态则是酿造优美感情的摇篮,诗人只有以无物无欲的纯审美心态去关照万物,拥抱自然,体验人生,优美动人的审美感情才能源源而生。朱熹《答巩仲至》云:“秽浊为主,方润人不得也。”秽浊之心,不会有高尚的情操;功利狭小之心,永远激发不出深切动人的审美感情。宋人《方是闲居小稿》云:“心胸有尘俗之气,纵技工妙,而鄙野村陋,不逃明眼。是徒穷思尽心,适足以资世之话靶,不若不画之为愈。”这个虽然是论画家,也适合于诗人的,因为诗人画家的心态是类似的。这个也说明,如艺术家的心胸为尘俗之气、村陋之见所充溢,它只能发生出鄙陋低俗之情,缩写的作品也势必品劣格低。所以有惶惶之郁气是不足取得。现在的红楼可见一般。
     再者,诗歌的创作是离不开审美体验的,审美体验和煦静心态也是密切联系的。虚静心态有助于诗人体验审美对象,从而发现对象内部深层的审美意蕴。大千世界,万物纷繁杂乱,事物的诸多属性余人不但有丝丝缕缕的审美关系,而且有种种的复杂的利害关系。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云:“夫自然界之物,无不与吾人有厉害之关系。”利害与审美格格不入,因而,无我之间的利害关系是诗人进行审美体验的极大障碍。诗人只有超脱与纷扰之争,弃绝世俗之欲,建立起物我之间纯净无暇的审美关系,才能对事物作真正的审美体验。否则,利害之心挠心,审美体验无法进行,我们也就不能很好的创作。在中国古代诗人的眼里,把事物看作与人对应存在、具有生命精神的生命体,并且以对事物的生命精神、内在情韵的把握,作为他们孜孜追求的目标。因此,他们对于事物的体验,并不只存在于事物的表面,而要“入乎其内”,感受体会对象内在的旨趣意蕴,探索把握跳跃不息的生命精神。折旧要求他们必须陶冶出虚静的审美心胸。王国维《文学小言》云:“胸中上洞然无物,而后其观物也深,其体物也切。”这个虚静心态断绝了诗人与外物的功力关系,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也就是说,要我们,姑且说我们诗人吧,不要以这种功利的眼光看待事物,而是以纯审美的心态去体会事物,那么就能拂开事物的功利外表,洞察事物内在的精神本质。有杂念的人,是不能够体会到事物的真美的。</P><P>二十</P><P>诗为人,但凭心平气和</P><P>二十一</P><P>诗人与酒真有不解之缘,梅子好酒,以为酒性为诗也!友人古道西风能为酒,每每饮二斤上,可谓擅饮耳。其曾醉作七律三,吾观之,喜,似比无酒言微。《逍遥乐》“禅林对月佛星照,慧寺临窗神影偷。万种情怀抛即得,黄庭一卷最悠悠。”《茫海逍遥》“离歌一曲枉凝乐,酌酒千杯弃万愁。” 颇为自然,酒者,性也!其于《酒歌行》“酒后豪情再,醉态最风流。”言得最当。</P><P>二十二</P><P>似是而非真君子,不见诗处最为诗。</P><P>二十三</P><P>格律亦强求,诗乃言心志,格律惟一种形式,输导情感的形式而已,就老爱兄这一组三首来说,其一、其三蛮是不错的,意象深刻,语言稍有诙谐,有几个一眼过去便能记忆的句子,这就是很难的,虽格律严谨,而我实在价值,读者过眼即忘之诗,何以为妙? 当然,我亦非主张没有章法的诗歌,我的主张是不必拘泥于前人的定式,自家可以创新而已,可以自心为章,其心为意耳。</P><P>二十四</P><P>疏影和吾之《次韵游园》,似乎更妙些,喜其中“窃玉姑抛卷,偷闲暂忘劳。”,吾中“三看三顾首,一步一评高。”也很自然,亦隐逸</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6 12: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五</P>
<>面对自然,颇多感慨,领悟人生,内省心性,自然之妙也!友人殊熠在天《登绳金塔》中“危倚层霄眼自空,人生到此足豪雄。世间多少更高境?莫待西山残照红”便是</P>
<>二十六</P>
<>夜间读书最忌噪之音,为诗者,亦好自然之音。假想月色鳞波,再青灯疏点,冉动清风,谓之月白风清,加之性灵文字,岂不妙哉?于此幽静之境,心神驰往,亦得佳句也。记得网络中十六群下有君曰揽——月曾作《浣溪沙》,结句云“几回寻梦月西流”,此句最妙!夜读如此,幽梦浑然,井然心绪,自然之妙也</P>
<>二十七</P>
<>青莲者,济南人氏,好风雅古韵,得性灵些,不求格体,亦的其妙,可也!其性乖张,而辞不符耳。此亦常理,不足为怪。青莲好复人言,其才思敏捷,也得一景,虽些须无色,但亦无伤大雅。其复吾诗甚多,有复吾《访梅五首》,记得期间“兰芬水竹色,梅馥风雅尘”“鹃啼瀑水笑,燕语向泉翻”“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斜”,得其曼妙。</P>
<>二十八</P>
<>沦落者,诗为实才,实才间亦露性灵,思绪之本性耳。故余长以出内省之似是而非之语置境,此若得当,意境全出也。夏君杰有五律《沦落》,言“小径柳残枝,穿帘共墨池。怜愁愁不语,照影影孤移。怨曲何方落?萧条万里披。无情生梦苦,莫道有相知”。句“照影影孤移”贯穿终始,此非似是而非之语,却景色实为妙言。自然而出,以为最妙。</P>
<>二十九</P>
<>苏杭资料苏堤春柳兄论七律曾言“句式的变化应寻其丰富,调动全诗的灵动性。地方----物体-----动作,此等句子要通过适当的变动,使诗歌赋予节奏和起伏”。言七绝“现代绝句的写作,不必流于模仿古人。应自有风格现代意识。借助于新诗新奇的意象,结合格律诗词的优美韵味,就能够创作出既朗朗上口,又通俗易懂,意境又超越前人的作品。当然,作品的整体美感必须充分考虑。垂字炼句要反复斟酌。如能一字带活全诗,则诗成矣!”以为是。</P>
<P>三十</P>
<P>     青岛梅园,于李沧,离浮山约四十余里,延崂山下,高低山岭,溪湖其中,有梅260余品,万余株。亦盆景棚中,幽香扑鼻,映溪流潺潺,书止水静逸,浮古木柴门以为桥,驾白云以驻驿亭,回廊蝶飞,登台蜂舞,谐诸峰以挨天际,发幽人之想也!
      余曾与岛城疏影游之,歆叹无止。余曾言:“李沧梅意笑,北国士文骚。欲揽乾坤卷,思将傲骨劳。三看三顾首,一步一评高。兴纵云丛际,花繁紫气毫”,而疏影和韵得:“拈花相浅笑,曲径绕风骚。窃玉姑抛卷,偷闲暂忘劳。风标绝众首,雪韵领独高。行尽薰然际,酡颜把紫毫”,以为更妙。吾作得“访梅”五首,可备。疏影还作得一“会子遣游兴,寻庵探雅风。柳扬山蕴绿,梅曳水摇红。馥馥蜂先晓,翩翩蝶与同。勾沉处士意,此境寡缘逢”,亦有趣味。疏影不常为诗,而为诗者,必有妙趣,此亦应为长为诗者而不能工者一警。</P>
<P>三十一</P>
<P>   清明,哭为至情者,余常为之悲,而今伤淡久矣,思之往事,亦不能动情,惟默默以为泪,微微以为泣耳。记得当天梅园中有友人作得清明文字,感。农子,又唤陈意生者作得五绝《清明三曲》,收录于下:“(一)殷诚谒祖时,泣泪不成诗。百里清明雨,春花尽折枝。”“(二)炮竹焚烟绕,坟茔野草帏。思弥随魄去,身影梦依稀。”“(三) 雨泪泣清明,何人祭墓营。在堂千不孝,入地万般诚。”以为三尾两句真切,道今人之伪者也!凭栏拈雪作《清明》云“细雨霏霏透湿衫,南天隐隐怅侵肠。斜风可否千山远,携带虔心到故乡。”也得自然情深。
    霍山梦鹤君,又唤梅梅子者(待考),当日有《清明祭父文》,情真,当为一啸!现录全文:
    呜呼吾父,驾鹤仙逝。岁在庚辰,三月十五。享年高寿,八十晋五。鹤去楼空,人岂不伤?亲朋泣泪,儿孙断肠;云嶂云愁,细寨雾殇;韩江淌血,霍山失苍。天地暗惨,日月无光。
    哭想吾父,幼丧严慈。孤苦伶仃,衣食不资。神佑人怜,吉人天赐。荫妻育子,繁衍后嗣。孕有四儿,成器三子。生有三女,各有所伺。儿孙满堂,百世朱紫。功不可没,代代祭祀。
    哭赞吾父,一生勤劳。节俭理家,内外持操。艰苦创业,祖基坚牢。爱妻怜媳,家和如胶。呵护儿孙,体恤入毫。含辛茹苦,缴书教劳。教子有方,子孙成鳌。哭誉吾父,望重德高。贫不丧志,不偷不盗。穷则思变,奋发图豪。富不淫威,不骄不傲。接济孱弱,补路修桥。爱吝天珍,惜脂惜膏。睦邻爱里,团结友好。宁为人欺, 不欺少叟。与人为善,善有善报。高福高寿,百年善老。
    哭祭吾父, 回肠百结。人逝仙归,高堂残缺。音容何适,欲见何得。儿孙伤痛,饮泪泣血。悲天戗地,昏昏灭灭。天长地久,遗恨永阙。
    跪祭吾父兮,朝天奠祝。祭祀牺牲兮,香纸宝烛。在天有灵兮,尝吾蒸煮。早升仙界兮,安息西竺。享其极乐兮,受其永福。
    呜呼哀哉,食吾尚飨。</P>
<P>三十二</P>
<P>诗者,意气一致,不惟用词而以然,必以意境为然才得佳作。</P>
<P>三十三</P>
<P>落叶秋风言:观小山身世,性格,颇似红楼梦之中的宝玉。小晏词多受南唐白描影响而又兼有花间词的长处,往往于词中寄以奇思怪想,又多未经人道语,且情思痴挚,一往而深,真堪称“小令圣手”。谓之“千古伤心人”,信然!</P>
<P>三十四</P>
<P>    最近读亿翁《心史》,亿翁善为墨兰,亦善题兰,乃古今少有爱国之士。梅庐每读具为长叹。又近前国之钓鱼岛事件,诗友具一痛心,凡为诗咏记。余愚昧生性,常保自身,以为安然。而梦却飒飒难脱艰辛,每为痛楚,亦不当言耳。
    另,墨兰者,亦称报岁兰、拜岁兰等。其花茎直立、粗壮、通常高出叶面。愚生曾采过一丛粗壮的野生墨兰,花茎高达80厘米,一茎有花16 朵。</P>
<P>三十五</P>
<P>茫海逍遥诗歌一览:</P>
<P>神州处处斩魔魑,鬼蜮深知命将危。只悔任时多造孽,寻思不日有神追。
国人呼唤严惩制,污吏祈求恐太迟。忙煞青天包黑炭,铡刀嚓喀万民怡。
————————————————————————————————
惜首联对句“将”字出律,不过此律仍然可圈可点。首先如茫海兄所说这首最现实,以为然。首联起句定式,对句定格,可见章法。诗意此处基本已出,读现实作品,更得品世方才有味道,想及身处之世,便甚能应心境,梅庐此评语就此律来说是中心语。所谓诗外之意的要旨便在此处。
此律读来,意境开阔,学力深,情感淋漓,好诗</P>
<P>酒绿灯红不夜天,妖魔鬼怪舞翩跹。茅台兴醉觅花眠。
激怒齐天孙大圣,民辛纳税尔婵娟?金鉔棒下送黄泉。
————————————————————————
这首词写的现实,现实之情不必多说,都在字间,大约亦可参毛主席与郭沫若唱和的七律(题目我倒是忘了,大家应该晓得并能找到的)。就词本身章法与茫海兄《浣溪沙农家儿》一般,可以参考在《中国诗歌联盟网梅园第一期期原创作品预选精华总汇》(http://www.net188.net/xww/dispbbs.asp?boardID=38&amp;ID=4149&amp;page=1)我的评论。
推荐先</P>
<P>静似苍松动似鸥,可怜四大尽虚浮。胸怀皓月情姿隐,掌握青云意韵悠。
独坐清溪思佛语,摘来珠穆抗寒流。三川五岳皆棋子,敢借新轮作钓钩。
——————————————————————————————
茫海兄七律现在独具风格,信手拈来,多出佳作,亦可开一派耳。茫海兄写诗词柔、情、刚、现实于一身,总能将现实娓娓道来,并文采并生,亦可见作为实物管理者之水平一斑。
此诗以为是其代表作,律间“苍松”“四大”“皓月”“青云”“珠穆”(指珠穆拉玛峰,梅庐以为诗注明最好)“三川五岳”等具是开阔,在此基本框架外围,纠之以柔情,真情毕现,最入人心。此律字字珠玑,首联、颔联及尾联尤甚</P>
<P>舟戏青荷郎戏柳,门前碧水荡烟波。阁楼琴韵声声切,想是佳人思棹哥。

水戏青荷郎戏柳,楼台倒影戏兰舟。微波荡得闺帘动,只见佳人窃窃羞。
——————————————————————————————————
此二首写的缠绵悱恻,茫海兄内心的另一个角落(此言茫海兄或笑,一噱)
两首绝句用竹枝词法表达的柔情可谓似水,情、意、域都到,情景交融,如在南国,此绝意境直出字间,而字外意思又妙不可言,是最成功处</P>
<P>七律 谢女单思

春山春草醉春烟,闺阁佳人叹独眠。自念红颜难久驻,相思单影有谁怜?
夜来谢女窥窗外,凝盼檀郎到枕边。玉洁甘为君作守,柔肠永把梦萦牵。

答 谢女

云游山岳恋春烟,古道当窗落日眠。误入绣床窥玉貌,迷观妆镜得芳怜。
姻缘但得虚屏外,恩爱何须留枕边?且劝红颜知己客,痴情莫把薄情牵。
——————————————————————————————————
首先说明此二律并未出律。诗写的柔情,深意。二律角度有所不同,此就拟题便可知晓,不再细说。基本章法也是茫海兄一贯的习惯,这个梅庐在其他诗歌评论中曾详细评述,现不再细说。

与茫海兄诗交有段时间,其人亦有些须了解,豁达率性,言语多出个性,见地也真,与我有白云有似与不似之想象之说(我的观点),梅庐此评论以为可见为人一斑。当然以诗喻人最好,诗道心声自古亦然,诗外话语总是可有可无,有便出率性,亦诗风使然,不可强求。再引右文兄言,便是:诗出适心者。评论也是如此,现在网络中做到这一点的诗歌论坛不存在,我和茫海兄等筹建的<B>中国诗歌联盟</B>正欲往此方面发展,为诗道者,应兼容并包方是。

诗歌以网络为平台,所以应该转变的东西比较多,其根本在于网络还是虚拟,便在“无”字上而言,“无”“有”并存才是生存之道,说的禅了,呵呵。时代在张扬,诗歌亦应张扬,人性亦应张扬,张扬无有之间,便多含蓄,“时代”“诗歌”“人性”具是如此。</P>
<P>三十六</P>
<P>大致来说,七言能古且高,当比五律出彩。五律天际雁鸣,可卓然不绝。</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26 13:08:11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9 20: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七</P>
<>詩味在於人味 </P>
<>三十八</P>
<>东南西北人言格律“若无意为之,应不以辞害义,如黄鹤楼等;若有意为之,应别有韵律之美,如老杜等。”所言甚当</P>
<>三十九</P>
<>十六字令者,一字发指,呼之寓意耳。</P>
<>四十</P>
<>西江月有虞美人词,诸人以为好,余有不同所见,云:“词本入乐,可增强音乐美,所谓的韵味更浓烈而已。词可断句,拆字,减字、添字,不一而同,均为此说,更因境而异也。此首足道相思,柔肠似水,漫道怡然,不过在谱子上做的不够,长长的调子,非柔和之声也,结构与气息不协,不宜气流,味便失矣。”,其词文如:“秋心梦断南飞雁,默把归期盼。西窗月下忆温柔,常伴星辰酬唱在西楼。瑶琴玉腕春风里,惹得闲愁起。几枝红豆入新诗,寄语天涯知我最相思。”</P>
<>四十一</P>
<>为卿画眉言:自感五律重行云之风,七律荐含孕之格。 </P>
<P>四十二</P>
<P>诗无永上,但从适心。</P>
<P>四十三</P>
<P>有的僻字都难以从韵书查找。余喜用平水韵,有些亦难确定。不过余不喜僻韵,能表达明了一些的尽量明了。文雅之风,当以言简,赋以意赅</P>
<P>四十四</P>
<DIV>詩語,似是而非見曲徑通幽,妙也</DIV>
<P>四十五</P>
<P>乙酉年元宵节前,岛城疏影程兄往淄博游览,相约一见,为在下带来海物、书签等诸多,喜不自禁。畅谈于启慧楼间,其补充梅庐诗主张曰:“文学在于人学,诗味在于人味”。</P>
<P>四十六</P>
<P>花间有意只在于不知,是与不是之间,情味已出,所谓费思量之事,惟情诗也。</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 14: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已品,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3 17: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4:21 编辑

<TABLE fixed; WORD-BREAK: break-all" width="90%" border=0><TR><TD 9pt; LINE-HEIGHT: 12pt" width="100%">
<P>三十七</P><P>詩味在於人味 </P></TD></TR></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4 15: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拙堂</I>在2004-12-3 17:00:23的发言:</B>

<TABLE width="90%" border=0 break-all? WORD-BREAK: fixed;>

<TR>
<TD width="100%" 12pt? LINE-HEIGHT: 9pt;>
<>三十七</P>
<>詩味在於人味 </P></TD></TR></TABLE></DIV>

有意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8 21: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4:21 编辑

梅兄老于诗道,草草读之,如若睹沧海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2-3 14: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行吟走啸生</I>在2005-1-28 21:16:38的发言:</B>
梅兄老于诗道,草草读之,如若睹沧海也。</DIV>
<>如是。但以人味有为者观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3 18: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4:21 编辑

<P>细细读完,受益多多。感觉有点自卑</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北社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社诗社 ( 粤ICP备13049926号 )

GMT+8, 2024-11-21 18:20 , Processed in 0.03270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