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秀 发表于 2007-11-29 14:48:19

试读景秀《塞上感怀一百韵》 泉名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4:52 编辑

风之歌兄精心制造了一枚核弹,投放在几个古典诗词论坛,引起了严重的连锁反应。步和风之歌兄的百韵排律,隐隐然已成为一种“流行”。景秀兄的这首《塞上感怀一百韵》就是其中之一。
  景秀兄这首诗按其内容,可划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从开头到“涕泗忽浪浪”,为作者对塞外风光的描述及因此生发的感叹;二是从“炎帝曾尝草”到“故里令牵肠”,是作者对塞外蒙昧而又纯真的远古历史的回顾;三是从“旧岁悠悠事”到“爽性整轻装”,是作者对自己现实经历的回忆;四是从“何必连金琐”至结尾,是作者精神上的求索和回归。
  先来读第一部分。
  塞上逍遥客,无为说四方。当空思舞袖,向野愿游缰。
  月下三人影,风中一苇杭。泉溪宜濯洗,山岭耐相望。
  湛湛凫鸥界,遥遥麋鹿乡。锦鸡鸣远树,乌鹊负斜阳。
  汉女银鞭闪,胡儿金络黄。云霞飘灿烂,笳笛绕青苍。
  篱外生沙棘,庭前种海棠。冬春深瓮满,秋夏遍滩香。
  千里称雄地,万年堆绣坊。莫嫌无竹韵,岂叹少莲塘。
  持节凭龙跃,行文任豹藏。盖棺悲魍魉,挡辙笑螳螂。
  上下求根本,朱玄厌化妆。护花怜草芥,攻石问琳琅。
  不弃粗醪暖,常逢俗语凉。厩中亡赤兔,匣内折干将。
  总在平庸里,难争九色芒。时光还冉冉,涕泗忽浪浪。
  诗的开头一般要统领全篇,这便是“切题”。此诗的第一句,切“塞上”,第二句,切“感怀”,可谓“工于发端”者也。“逍遥”“无为”,这些道家的理念,千百年来已经融入国人的血液之中。对于“无为”,历来在思想界有许多说道,非本人所须论及者,简言之,“无为”即顺应自然,不妄为。诗人自比“逍遥客”,想给我们“无为”而道的是什么呢?是“四方”,是天下。读此,觉得首联是全诗基调之所在,看来诗人是欲从老庄哲学的角度引领我们做一次塞外的“逍遥游”了。接下来的两联是推出诗人自己的形象,先说自己内在的思绪,用了两个比喻使之形象化,像天空中的舞袖,像原野上的奔马。这思想是何等的自由广阔,何等的飞扬无羁?但与之相对的,却是身体的孤独寂寞,“月下三人影”,脱胎于李白的《花下独酌》,“三人”其实就是一人。对句的“一苇杭”,还是一人,是出句内容的补充。这孤独着却有着灿烂思绪的,除了诗人,还能是什么人?以上三联,是此诗的序曲,接下来,诗人将我们带入了一个似乎看得见、摸得着的塞外世界。这里的溪泉比河水更神通,既可濯缨又可濯足;这里的山岭也像李白的敬亭山,“相看两不厌”。这儿水深草茂,野鸭和鸥鸟栖息其间;这儿空旷辽阔,是麋鹿的乐园。美丽的锦鸡在远方的嘉树上鸣叫,成群的乌鹊背负斜阳自由翱翔。汉族的少女扬起闪亮的牧鞭,蒙族的少年骑着彪悍的骏马。云霞从灿烂的天际飘过,笛笳的乐曲在天空萦绕。篱栏外生长着丛丛沙棘,庭院前栽种着棵棵海棠。冬春时节,瓮中酒常满;夏秋二季,滩上花飘香。这广阔的草原真是英雄辈出,锦绣的风光也亘古不变。再不要嫌弃这里没有翠竹的风韵,也不要叹息这里没有荷塘的旖旎。诗人在此所描绘的景象,虚实相应,既有真实的塞外,也有虚构的塞外。歌德说:“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体不是他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的心智的果实。”正是这一虚一实构建了诗人理想中的塞外,不,是理想中的“逍遥”之国。这田园牧歌式的景象不正是“无为”之境吗?但作者注定了是一个像屈原那样的忧患的行吟诗人。眼前的景象让他的思绪一下子又回到了“有为”“无为”的矛盾之中,“持节凭龙跃,行文任豹藏。”持节,是官名,在魏晋以后多授以刺史、太守等总领军马的“地方实权派人物”。苏轼《江城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即此谓也。“行文”,在此可解释为修明文教,与“持节”的武功相对应。宜文宜武,可“龙跃”,可“豹藏”,此地真是盖了帽了。但作者是愿意“龙跃”九霄,还是愿意“豹藏”五岳呢?这就是矛盾啊!矛盾的诗人,心情不禁暗淡下来,接着写道“盖棺悲魍魉”。盖棺定论,本是一个人功德圆满的最佳境界,可诗人却要“悲魍魉”!看来,这世界并不像诗人前面所描绘的那样风光旖旎啊!作者意识到了此点,所以“挡辙笑螳螂”,自嘲之情态,由一“笑”字送出。接下来,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做法,在追寻真理上,不怕前途茫茫,一定要求得“根本”,没有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蛊惑。“朱玄”,红色和黑色,它们自有一种庄严肃穆,所以不需要谁来打扮,意在说明真理不会被蒙蔽。同时,诗人毕竟不同与世俗之人,他是这样的一个人:“护花怜草芥”,有怜悯之心;“攻石问琳琅”,有高迈之志;“不弃粗醪暖”,有不避俗鄙的平易;“常逢俗语凉”,有不合浊流的特立。可是,或许正因了这样的做派,诗人却总也无法获得能助他飞腾的赤兔神马,能帮他折桂的干将宝剑。我们知道,诗人永远是不合时宜的,谁让大伙儿有股子清高之气呢!于是,“总在平庸里,难争九色芒。”九色芒,泛指很多颜色,元·虞集《记梦中》诗:“出海云霞九色芒,金容滉漾水中央。”诗人情绪低落地说,自己的微弱星火,很难与九色芒相抗衡啊!这难道是对宿命的屈服吗?不,我觉得这只是作者的愤激之语而已。在此段的最后,诗人因考虑到“时光还冉冉”,历史的长河在诗人的这一段,流动得竟是如此缓慢,暗示着诗人自己的境况一时还难以彻底改观。所以诗人“涕泗忽浪浪”,陷入了悲痛郁闷的深渊。这,让我们始料未及。回顾一下诗的开头吧!那时的诗人是多么意气风发,意念中的塞外天高云淡,物美民丰,一幅可大展宏图的景象。为什么前后情绪的落差竟如此之大?在我看来,关键就在“盖棺悲魍魉,挡辙笑螳螂”这一句。正是此句让诗人由浪漫回归现实,情绪急转直下。这情绪之舟,在接下来的诗行里一波三折,几乎一联一个反复。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然而,在整首诗的第一部分里,我们不能奢望诗人的心情会一下子“柳暗花明”。
以下读第二部分。
  炎帝曾尝草,禹工或凿航。阴山滋雨露,敕勒养牛羊。
  放眼乾坤大,萦怀意味长。屯居分部落,商旅辟周行。
  混沌蛮兼触,初蒙柔制刚。磨珠夸美满,鸣镝懂惊慌。
  生死原难料,饥寒尚可当。拥篝熏紫兔,抟缶煮黄粱。
  逐鹿临南漠,寻鱼至北邙。举止惟拙拙,神色亦惶惶。
  贝壳稍稍攒,花团急急镶。欢歌号兽语,厮杀夺妖嫱。
  插羽招魂叟,披荷纺织娘。涂泥充大圣,斫木奋高骧。
  雨暴同围窟,寒浓各履霜。柴燃烟袅袅,火照夜茫茫。
  剽悍无娇女,温存有赧郎。和风吹热烈,野草漫芬芳。
  惟待伊人守,焉知法度彰。生儿皆内舅,获物尽公粮。
  征战频祈祝,夭亡或悼伤。延年欣桧柏,奔命羡狍獐。
  立跪施明箭,翻爬躲暗枪。目眩如地陷,血溅似天丧。
  雨雪三生石,风云百炼钢。人心求聚合,邦国盼全昌。
  为觅新诗句,重登旧日冈。万年虽恍惚,一韵愿铿锵。
  既唱今朝曲,还吟楚国殇。崇山能极目,故里令牵肠。
  从全诗的结构来看,第二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情感承接。感叹时光荏苒,现实中事业难有大作为,于是甚觉有愧于塞外厚土的诗人,不由得将眼光投向了历史深处。作者曾解释自己此段的用意,是要“追忆历史,涤荡胸怀,懂得珍惜今日。”那么,我们不妨且照此思路去访问一下诗人为我们描摹的塞外远古时代,看看能否一洗愁肠。首联写了中华人文始祖炎帝和大禹的功勋。此二祖的足迹是否曾达于塞外,因未研究,故不得而知,但就算未曾达,塞外也是华夏国土,人文初祖的光辉自然能照耀得到。此联意在指出塞外文明仍是我华夏一脉。血统既正,且塞外土地亦丰美无比,适合人类生存发展,君不见“阴山滋雨露,敕勒养牛羊”,故发出“放眼乾坤大,萦怀意味长”的感叹。接下来正式讲叙远古蛮荒的历史。大体分为“萌芽——发展——壮大”三个阶段。先说“萌芽阶段”。“屯居分部落”,“部落”,是在原始社会初期由若干血缘相近的氏族联合而成的集体。因“屯居”而分“部落”,正可见塞外先民的进步,而且看来这进步也是相当大的,因为“商旅辟周行”,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和氏族迁徙都可能带来文明的曙光。于是,“混沌蛮兼触,初蒙柔制刚。”无知无识的塞外先民那种“蛮”和“触”的精神状况,也开始获得改善。“蛮”,就是粗野,“触”,《说文》:“触,牴也。”意为用角顶人或物,在此可引申为抵触、倔强、不合作。那么,是什么让先民们自发地不再抵触“先进文明”呢?作者的答案是“柔制刚”,以柔克刚,是什么样的“柔”?大抵应该就是新生事物带来的好处和实惠吧。诗人举了例子,如磨出的玉珠,响箭的发明,这些代表着“精神”满足和“物质”丰盈的新事物,比什么理论都更有说服力。况且,从前“生死”都“难料”,由于文明的进步,而今“饥寒尚可当”了。在生活上也不再茹毛饮血,现在,大家围坐在篝火前熏烤着肥美的紫兔,凭借瓦罐煮熟黄粱米饭。也许正是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先民们的身体状况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于是,势力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逐鹿临南漠,寻鱼至北邙”。“南漠”,是指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的地区。“北邙”,则是指洛阳之北的邙山。塞外先民的渔猎范围已近中原,这是暗示着塞外民族的逐渐强大,至于地名,不一定是确指。尽管如此,“举止惟拙拙,神色亦惶惶”,初与汉民族打交道,塞外先民是拘谨的,怯懦的,这正是一个处在萌芽状态的民族的真实写照。接下来是“发展阶段”。“贝壳稍稍攒,花团急急镶”,“贝壳”,此乃财富的象征也。由于对“先进文明”的吸收,塞外民族的强大已经是不可回避的历史趋向。尽管他们的文明还不是特别的发达,尚处于“兽语”状态,但很显然,他们的目的性已经很强了。他们有了丰富的情感,能“欢歌”,能为了“妖嫱”即美女而厮杀。“插羽招魂叟”,宗教也产生了;“披荷纺织娘”,手工业也发展起来,并有了明确的职业分工。看他们“涂泥充大圣,斫木奋高骧”,这正是一个民族走向强大的势态。大自然此时依然是可以影响人类生活的一股强大的力量,但人们已经逐渐掌握与之周旋的方法。同窟避雨,各履寒霜,烧柴取暖,燃火照明,生活已接近无忧无虑。是啊,先民们的爱情就在这样的“富足”中生发了,而且是那样的强烈。“剽悍无娇女,温存有赧郎。和风吹热烈,野草漫芬芳。惟待伊人守,焉知法度彰。”热情似火的女孩子,略带羞涩的男孩子,在春天的和风中相遇相爱,在茫茫草原上让自己的爱情尽情释放,要的是伊人长相守,罔顾“法度彰”。哦,大概也不会有什么“法度”会来干涉他们的爱情吧!大家有的只是欢愉,有的只是祝福,有的只是支持,人和人之间,是那样的和谐,“生儿皆内舅,获物尽公粮”。这也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黄金阶段啊!但是,任何美好的事物似乎注定都不会长久,随着氏族的壮大,原始生产关系迅速被打破,阶级即将形成。接下来便是“壮大阶段”。有壮大便会有血腥,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真理。氏族战争、部落战争无可避免。“征战频祈祝,夭亡或悼伤。”正是这一时期的写照。只有桧柏才会有较长的生命,只有狍獐才能逃脱死神的安排。“立跪施明箭,翻爬躲暗枪。”站着或跪着向敌人施放利箭,翻滚着躲避敌人的暗枪。相互残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自己活下去。双眼昏眩好像大地沦陷,鲜血喷溅好似老天死亡。人类再次陷入无底的痛苦深渊之中。“雨雪三生石,风云百炼钢”,此联意象深晦,难以明解,似乎是说人类正在经历一场炼狱般的脱变。“人心求聚合,邦国盼全昌”,此联正是人心所向。诗人对远古历史的回忆也在此戛然而止。我们知道,诗人对远古历史的回顾,是带有任务的,就是要“荡涤胸怀”。我觉得诗人以上的这些描叙已经完全达到了此一目的。我们随着诗人的思绪在远古的这趟惊险的旅程,在塞外民族的壮大历程中所表现出的天真和幼稚、质朴和原始,的确洗涤了长诗第一部分结尾处所郁结的愁肠。尽管旅程依然是在痛苦中结束,可我们发现,此时诗人的“愁”已经与“人类”这个大命题联系在了一起,再不是源于个人进退的小愁小怨了。于是,诗人将诗笔一转,如电影的蒙太奇手法,在我们面前再次推出自己的形象。诗人重登山岗,那万年的历史迷迷茫茫,一去不返,诗人更愿意珍惜现在的时光,“一韵愿铿锵”。在这高岗之上,诗人“既唱今朝曲,还吟楚国殇”,望着远方,不再泪下如雨,似乎心情已渐渐趋于平静。倒是“故里”隐隐引起诗人的怀念。这,是为下文埋下的伏笔。
以下读第三部分。
  旧岁悠悠事,荒原短短墙。自怜看户犬,何惧挡途狼。
  浣女花常戴,牧人羊不亡。青天云淡淡,绿淖水泱泱。
  拂晓霞盈镜,深宵月照床。抱鱼沙河畔,摘果石岩旁。
  野旷情豪迈,风多志激扬。青牛驮紫气,白马现灵光。
  地厚亲骄子,天高远上皇。闻鸡当踊跃,挥策莫彷徨。
  老父谈艰险,阿妈祝吉祥。长兄教刺骨,小妹叹悬梁。
  苦读常连夜,操劳岂一厢。贤能何衮衮,典籍更汪汪。
  摇扇思蝴蝶,听箫忆凤凰。睡中曾展转,醒后又徜徉。
  鹤起思澎湃,鹂鸣慕颉颃。诙嘲乌帽落,翊赞锦帆张。
  秋去红枫逸,春来紫燕忙。徒劳珍敝帚,爽性整轻装。
  远古的蛮荒过后,塞外民族的历史便与中原汉族文明史密不可分了,或是此长彼消,或是此消彼长。封建社会朝代更迭,其间的奸奸诈诈、热热闹闹大体相同,早已失去了“蛮荒”时代的纯真。而这种纯真正是诗人所尊崇的理想境界,既然已经不复存在,再描叙这些历史,有何必要?于是诗人将回忆之舟划入了自己家乡的港湾,去寻觅自己的成长足迹。诗的这一部分大体可分为两层意思,即天真无邪的童年时期与苦读上进的青少年时期。先说童年。“旧岁悠悠事,荒原短短墙”,此联引出下文,说那些陈年往事就像荒原上的一截短短的石墙。“荒原”,暗指自己童年的时代背景,景秀兄已届知天命之年,兄的童年正是在“革命形式一片大好”的年代渡过。那是个什么年代,就毋庸赘言了。然而,这“荒原”上却有那么一截“墙”横亘着。虽然它是那么短,无法将荒原完全隔断,但毕竟已打破了荒原的统治,拥有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自怜看户犬,何惧挡途狼”,诗人像“看户犬”一样守护着这一片宁静的天地,不再惧怕荒原上狼的侵袭。此联进一步说明了诗人对童年生活的珍惜,从“自怜”二字中我们似乎还能体会到一种得来侥幸的心理。接下来诗人开始描绘那一段美妙的光景。童年,在任何人的心海里都是色彩斑斓的,大抵是时空的“距离产生美”。诗人眼里的童年又何尝不是如此!你看,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上,一条清澈的小河潺潺流过,河边那美丽的洗衣女子头上戴着芬芳的花朵,一群羊在不远处安静的放牧,牧人显得悠闲安谧。高高的蓝天上白云闲淡,碧绿的湖泊中荡漾着泱泱的湖水。“拂晓霞盈镜,深宵月照床”,此联一写霞一写月,仍是表现自然风物之美。“抱鱼沙河畔,摘果石岩旁”,此联转写人物,即童年时代的诗人自己。“抱鱼”,一则点明人在童年,一则突出鱼之大,非常形象,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个顽皮的孩子正在想尽一切办法制服抱着的那条大鱼,由于刚刚捕获,个头又大,这条鱼在孩子的怀里活蹦乱跳的,一旁,兴许还有许多逗趣的叔叔阿姨。而在丛林中、在石岩边采摘野果,也是儿童们乐不思蜀的一项户外活动。这写都是多么深刻的童年记忆啊!以上写快乐而短暂的童年时光,接下来写立志苦读的青少年时期。“野旷情豪迈,风多志激扬”,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长大的人,天生就该有一股豪迈激昂之气吧。更何况“青牛驮紫气,白马现灵光”呢。青牛,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俗语“紫气东来”即本于此,就是紫气自东而来,比喻祥瑞降临。白马,当是语出《公孙龙子》:“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白马非马”,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充满诡辩“灵光”的哲学命题。诗人用“青牛”“白马”二典,意在表现自己资质不凡,智慧超群。这是从屈原《离骚》开始就在中国知识分子身上形成的孤高自赏情结。“地厚亲骄子,天高远上皇”,塞外土地丰厚,正适合产生“天子骄子”。更何况这里“天高皇帝远”,此句似乎暗示塞外远离“文化大革命”的惊涛骇浪。“天时、地利、人和”,正因为如此,诗人才得以获得良好的教育。“闻鸡当踊跃,挥策莫彷徨”,用了“闻鸡起舞”和“魏武挥鞭”二典,表现自己的勤奋刻苦和远大理想。在学习过程中,家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父亲的身教,母亲的祝福,兄长的督促,小妹的鼓励,无不是前进的动力。“苦读常连夜,操劳岂一厢”,自己也很争气,没有辜负一家人的操劳。“贤能何衮衮,典籍更汪汪”,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层出不穷;各种知识更是像海洋一样无边无际。“摇扇思蝴蝶,听箫忆凤凰”,此联用庄子梦蝶和箫引凤凰二典来概括自己读书入迷入神的形象,是虚笔。“睡中曾展转,醒后又徜徉”,则是写实。“鹤起思澎湃,鹂鸣慕颉颃”,“鹤起”,用楚庄王故事。“鹂鸣”,黄鹂鸣叫。“颉颃”,鸟飞上下之貌。见鹤起而思奋发,闻莺鸣而欲翻飞。再次表明自己的远大理想。“诙嘲乌帽落,翊赞锦帆张”,在心里诙谐地嘲弄那些丢弃了官职的人,而立志辅佐有前途的大人物。我们不难看出青年时代的诗人才华横溢,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神态。“秋去红枫逸,春来紫燕忙”,秋当去春自来,新陈代谢,“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诗人跃跃欲试之态可见。“徒劳珍敝帚,爽性整轻装”,宋·陆游《秋思》:“遗簪见取终安用,敝帚虽微亦自珍。” 不愿自己的才华埋没,年轻的诗人要“整装出发”了。那么,将有什么样的前途等待着诗人呢?
接下来读第四部分。
  何必连金琐,不求佩玉珰。寒门无盛宴,老酒抵琼浆。
  柳折阳关怨,梅开瑞雪狂。孤峰攀寂寞,深壑越踉跄。
  幽鹿哀嘉偶,征鸿畏草王。朱楼谁执箸,玉案怎流觞。
  困倦愁还续,轻肥乐未央。峨冠争耸耸,华服竞煌煌。
  酒漫纤纤手,歌回曲曲廊。懒闻动鼙鼓,想见舞霓裳。
  侥幸趋时秀,贪婪十倍偿。灵犀悄蛰伏,青鸟乱飞翔。
  涉足烦庸俗,掉头奔大荒。暂抛三斗米,再种一园桑。
  龙门知拓拔,锦城观藏羌。慕陶游浙赣,学杜宿荆襄。
  西岭重关切,东坡细审详。原来前日菊,尽在故人庄。
  欲访幽闲境,羞惭悭涩囊。屈平教激烈,太白令高昂。
  落叶终归土,湍流必入洋。星辰聊自转,温热赖相帮。
  雾散呼旌旆,天宽指海樯。江南垂美橘,漠北挺胡杨。
  岁月存文本,江山推画堂。情真多结友,味淡少寻章。
  风骨应承汉,光辉可继唐。轻松归野径,放浪别天阊。
  魂魄随缘聚,形骸入静忘。中华当一统,大国定无疆。
  想看惊险传奇的读者可能在此不免要失望,因为在第四部分的开头,诗人就说了一句“不合时宜”的话:“何必连金琐,不求佩玉珰。”“金琐”,就是金琐甲,一种将金属片用金线连缀而成的细铠。在古代战争中,也只有“高级将领”才有资格披挂。“玉珰”,在此是指高官的冠饰,《群音类选·月明和尚度柳翠》:“佐朝堂三纲一匡,显家声金章玉珰。” 诗人告诉我们,无论是从文从武他都不追求当高官,发大财。因为自己出身寒门,就算喝点“老酒”就心满意足了。也就是说,自己并不追求个人享受。“那么阁下读那么多书,吃那么多苦,做了官到底是要干啥呢嘛?”要干啥?诗人在此没有明确的告诉我们,但毫无疑问,我们都能体会到,诗人的心中有一个“美政”情结,诗人是想凭自己的能力为国为民有一番作为的。但事实上呢?“柳折阳关怨”,一个“折”字一个“怨”字,便将诗人在遭受挫折后,对社会现实的失望之情喷薄而出。至于“梅开瑞雪狂”,则是对自己高洁品性的一种鼓励,一种坚持。“狂”,正是青年人对待困难的态度。诗人并没有在初涉官场的挫折面前丧失信心,而是“孤峰攀寂寞,深壑越踉跄”,依旧我行我素,朝自己的目标挺进,尽管自己面对的是“孤峰”是“深壑”,得到的是“寂寞”是“踉跄”。“幽鹿哀嘉偶,征鸿畏草王。朱楼谁执箸,玉案怎流觞”,这两联是诗人此时内心的真实写照。“幽鹿”,即母鹿,《诗经·大雅·灵台》:“王在灵囿,幽鹿攸伏。”“草王”,是草头王的简称,即山大王,剪径强盗之流。“朱楼”,谓富丽华美的楼阁,此喻指家。“流觞”,古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据说可以祓除不吉利。此二联中,诗人以“幽鹿”失偶,“征鸿”畏途这两组意象,来比喻自己在求索路途上孤独无助,彷徨失意之情态;更以“朱楼”无人,“流觞”无处,来表现自己对归宿,对前途的迷茫之情。以上是第四部分的第一层,不妨归结为“碰壁”二字;接下来转入第二个层次,可归结为“揭露”二字。“困倦愁还续”,是承上,小结自己的心境;“轻肥乐未央”,是启下,引出别人的情况。而一“愁”一“乐”,一忧国忧民,一乐不思蜀,两种人生的境界判然而出。你看他们那帮家伙,“峨冠争耸耸,华服竞煌煌”,名牌服装,高级轿车,竞相奢华;“酒漫纤纤手,歌回曲曲廊”,顶级消费,特别服务,醉生梦死;“懒闻动鼙鼓,想见舞霓裳”,不理政务,环肥燕瘦,委靡不振。他们心存侥幸,追逐时髦,拿肉麻当有趣,简直冇得名堂!谁会顾忌这贪婪的后果将是“十倍”偿还?《无间道》中人语:“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灵犀悄蛰伏,青鸟乱飞翔”,“灵犀”,在此借指有为的高洁之士。“青鸟”,西王母的信使,我理解为上级领导的“亲信”。在此物欲横流、钱权交易的浊世,谁不同流合污,谁就会被“班子”所淘汰,所以“高士”只有悄然“蛰伏”,冷眼看那些当权派得意的漫天飞翔。诗人是如何“蛰伏”的呢?接下来的一层中,诗人描摹了自己出污泥而不染的情况,我称之为“高蹈”。“涉足烦庸俗,掉头奔大荒”,此联亦是承上启下,看到他们的作为心里烦,我掉头走向那些荒原的地方去。“暂抛三斗米,再种一园桑”,“三斗米”,比陶令的还少两斗,一是为了合律,二也可视为写实(原因我保密)。“暂抛”,为什么不是“全抛”?我斗胆踹度一下诗人内心思绪:不是不想“全抛”啊,可一旦全抛,必然有人来补我的缺,天下就又多了一团“污泥”啊!我保留其位,多少对别人还是能起点牵制作用的。诗人的“种桑”当然不是真的要当养蚕专业户,我们看到诗人其实是在“漫游天下”。他去龙门了解北魏拓跋氏的石窟艺术,去四川参观九寨沟的人间天堂;因仰慕陶潜的性情而漫游浙赣地区,为追寻老杜的足迹而徘徊荆襄一带。在这番游历中,诗人处处留心观察和思考,终于发现,人生的真谛,其实就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之间。我们的脑海里不由得闪现出一个词语——“无为”。虽然因为囊中羞涩,诗人的漫游不得不结束了,但“屈平教激烈,太白令高昂”,自己的收获还是不少的。此联意在表明自己继承了屈原,李白一脉的激烈高昂的精神。接下来的一层,诗人终于迎来了精神向“无为”境界的“回归”。“落叶终归土,湍流必入洋。星辰聊自转,温热赖相帮。”落叶归根,湍流入海,日月星辰,春夏秋冬,自然循环,无为而治。这正是人世间最大的道理。“雾散呼旌旆,天宽指海樯”,此联表现了诗人顿悟后天宽地阔的感受。“江南垂美橘,漠北挺胡杨。”诗人似乎看到了理想实现后,神州大地,景象喜人。“岁月存文本,江山推画堂”,过去的岁月连同过去的喜怒哀乐都成了书本上的陈年旧账,而一个全新的社会却如一幅美妙的图画在眼前展现。“情真多结友,味淡少寻章”,诗人终于可以轻松下来了,用真情换来友谊,用诗心去寻章捉句。“风骨应承汉,光辉可继唐”,这可视作诗人作诗的准则,作者此时也回归到“诗人”的位置上来,开始谈诗论艺,不再是一个愤愤不平的政治人物了。“轻松归野径,放浪别天阊。魂魄随缘聚,形骸入静忘。”由“碰壁”而“揭露”而“高蹈”而“回归”,终至无我两忘,此时的诗人功德圆满,这两联便是一曲《归去来兮辞》了。“中华当一统,大国定无疆”,此联是全诗的收束,似乎显得高耸突兀,出人意表。但细品全诗脉络,则这正是写出“无为而治”后的必然现象,与诗开头的“无为说四方”句遥相呼应。
终于读完了。无论是对写还是对读的人来说,百韵排律都是个折磨人的东东。以上的简单解读只是一些不成熟的个人感受,也许与作者、与其他的读者所感所悟都相去甚远,这虽然是文艺欣赏的正常现象,但与本人浅陋的文学修养也有着必然的关联。我权且将此番解读作为一次最好的学习机会,来努力提高自己。下面,我还想就几个与这首百韵排律相关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还请同志诸君多多指教。首先,是关于立意的问题。清·王夫之《姜斋诗话》:“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尤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诗以意为主,就是强调诗要有充实、深刻的思想内容。作排律而无“意”,犹如派十万解放军强渡台湾海峡而无首长带队,其后果不堪设想。那么,此诗所立何“意”呢?据景秀兄自己的说明,本诗“……从立意到布局都是按屈原离骚来的”。屈原的《离骚》,无疑是咱们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抒情长诗。其“意”的内涵极为丰富,有充满希冀的理想追求及其破灭,遭受冤屈和不能容忍庸君、谗臣误国的怨愤,最终埋葬“美政”理想的绝望和绝望也无法摧残的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孤傲与自信,以及对故国故土万死不变的眷恋深情(潘啸龙注评《楚辞》)。《离骚》的立意是与屈原遭人迫害,报国无门,痛苦无诉的人生际遇相契合的。反观景秀兄此作,其立意也很深邃,有对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理想的追慕,有对人类原始纯真情感的赞美,有对既往的眷恋,有对社会黑暗面的揭露和抨击,有对人生理想抱负不得伸张的愤慨,有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等等,这些纷繁的情感看上去似乎杂乱无章,但作者以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为主线,以塞外的锦绣风光为依托,以远古蛮荒的时代为象征,借助对自己往事的回忆,将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个典丽沉雄、从容浑茫的气氛。这些,也是与景秀兄的个人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故此诗在立意上,确实与屈原的《离骚》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其次,是关于结构的问题。此诗的结构也与《离骚》有些许类似之处,这是作者声明过的。在本人阅读此诗之初,也说明了对此诗结构的看法,整个阅读也是围绕这个结构的分析来进行的,即塞外风光及感叹——远古蛮荒的历史——自己成长的经历——理想的寻觅与回归。无疑,这个结构本身是比较稳妥的。虽然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之间的跳跃相对较大,但在过渡得当的情况下,也是可以接受的。另外,在每一个部分,作者的叙述也很有层次,最大限度地做到了有条不紊,环环相扣。从整首诗来看,也基本做到了首尾呼应,铺陈得当,一气流转。可以看出作者写作前的整体构思是相当用功的,而不是脚踩西瓜皮的随意而为。再次,是关于问题的问题。自古超长的排律便无完善的佳作,这是连老杜也不能避免的。景秀兄此作也有些值得商榷之处,如个别地方不协律,有些句子稍显勉强,有些词语也有生造之嫌。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景秀兄的这首百韵排律是一首次韵作品,几乎每个韵字的次序都不紊乱。这对于一首四韵五韵的律诗也许不算太难,但对于一首百韵的排律来说,简直就是戴着镣铐在蜀道上跳舞了。在考虑整诗的立意布局词章之外,还要斟酌每一联的韵字,这其间的甘苦,完全可以体会得到。令人震惊的是,这首百韵长律,景秀兄只用了四天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也许这首诗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还能苛求什么呢?要知道,这些问题也许不是我们的发现,作者在写作时难道就没有考虑到吗?但由于时间和格律的限制,往往又不得不暂时迁就之。我在此有理由相信,假以时日,回过头来,景秀兄会将此作修改得更加完善。我啰啰嗦嗦自语了这么半天,也不知道说到点子上去没有,反正是学习嘛,就当是上课的发言,错了对了,也许不重要,关键是自己站起来了。最后说一下自己噎了好久的一句话:百韵长律,切莫出手。

艾诗人 发表于 2007-12-5 20:25:46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4:52 编辑

最后说一下自己噎了好久的一句话:百韵长律,切莫出手。
----正是,所以佩服景兄,也佩服如此好大的解读工程。问好二位1

烟雨客 发表于 2007-12-7 22:04:42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4:52 编辑

如此用心者,非凡人為也。收藏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试读景秀《塞上感怀一百韵》 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