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啼嘶嘶 发表于 2007-7-26 21:57:18

題《入楞伽經》(附筆記)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6:51 编辑

馨香四布世尊檯十首當時請品囘劫火今餘花雨泣天龍誰倩擭經來

老茶坊主 发表于 2007-7-28 23:08:13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6:51 编辑

这首未能尽读透啊.

天堂有鸟 发表于 2007-7-29 10:49:57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6:51 编辑

原帖由 马啼嘶嘶 于 2007-7-26 21:57 发表
馨香四布世尊檯,十首當時請品囘,劫火今餘花雨泣,天龍誰倩擭經來
好久不见,佛学更深。

马啼嘶嘶 发表于 2007-7-31 00:31:54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6:51 编辑

附筆記:
1
心識,即如來藏。
如來藏三種境界:
一、佛的心識法爾不受汙染,稱“不空如來藏”;
一、菩薩藉修習力,可令心識當下離諸煩惱汙染,稱“空如來藏”;
一、凡夫心識必受汙染,稱“藏識”。
(談錫永《楞伽經導讀》)
2
羅婆那(Ravana)
是藥叉王,即是印度神話中的“十首藥叉”。據密宗說法:金剛薩埵在須彌山頂說法,受法者爲五大持明。這五大持明中便有一位是藥叉(其余爲天人、人、龍王、羅刹母)。藥叉跟龍族和羅刹,其實亦是天人的眷屬。他們也有資格可以做天王,例如忉利天的天王的天王帝釋,本身即是藥叉。本經由藥叉王請法而說,所以更有密乘的意味。(談錫永《楞伽經導讀》)
按:《楞伽》有《羅婆那王勸請品》(唐譯名,北魏譯名《請佛品》,下有說明)。
3
陀羅尼(Dharani)
即是密宗的明咒,其義爲“總持”,即謂一首陀羅尼能總持某一法義。每經都有陀羅尼,即謂此經的法義都攝入此陀羅尼中。例如《心經》,其陀羅尼即是“揭谛,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菩提娑婆訶”,咒義即是謂衆生可藉般若渡過生死海,而至解脫岸,此便是《心經》的主旨。(談錫永《楞伽經導讀·前言》)
4
《楞伽》四個異譯本
北涼昙無識(Dharmaksha)譯,傳爲四卷,今佚。
劉宋求那跋陀羅(Gunabhadra)譯,名《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
北魏菩提流支(Bodhiruci)譯,名《入楞伽經》,十卷。
唐武後時實叉難陀(Sikshananda)譯本,名《大乘入楞伽經》,七卷。
北魏譯本與唐譯本,內容跟劉宋譯四卷本不同。最重要的分別是,北魏及唐譯本在經的開頭時,多了一篇《羅婆那王勸請品》(北魏譯名《請佛品》),經末,又多了一篇《陀羅尼品》,及一篇《偈頌品》(北魏譯名《總品》)。這可能是劉宋本于翻譯時有所省略,又或者原來的梵本已有殘缺。
一般的說法,認爲連系列不同的譯本,北魏及唐譯所據的梵文爲晚出,多出來的三品,亦爲後添的結集,這個說法不盡合理。因爲梵文經論時有節本,劉宋所據,或即爲節本,那便不能說結集有先後。據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第二十章,那爛陀寺因法難被毀,經論因而殘缺,所藏《楞伽》只余《如來藏品》。呂徵先生認爲,此即宋譯較北魏本及唐本爲簡略的原因。然而宋譯實非只是《如來藏品》,呂先生的意見只宜存疑。揆多氏之意,或以爲《如來藏品》特別珍重,故受天龍護持也。(以上皆談錫永《楞伽經導讀·前言》)
另網絡搜索到的譯本情況:
●入楞伽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畱支譯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大乘入楞伽經      大周于闐國三藏法師實叉難陀奉 勅譯
●注大乘入楞伽經    〔宋、時〕東都沙門(寶臣)述
●入楞伽心玄義      西明寺沙門法藏撰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  宋求那跋多羅奉 詔譯

马啼嘶嘶 发表于 2007-8-2 13:49:36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6:51 编辑

5
經題《楞伽阿跋多羅寶經》,依一向的解釋,將“阿跋多羅”解爲“無上”,因此本經的題意便當爲“無上楞伽經”。于是又說有一種“楞伽寶”,爲赤寶石,喻本經所說法義,有如赤寶石。
亦有人將題意釋爲“楞伽無上寶經”,因此本經的法義便喻爲“無上寶”。
這種解釋,實有誤會。“無上”于梵文爲Anutara,至于本經經題,則爲Avatara,音譯爲“阿跋多羅”,對音甚准,其意“降入”。所以依照經題,實爲“入楞伽寶經”,強調“降”義,即謂釋迦“降臨”楞伽說法,這樣,便跟漢土的傳統解釋有所不同。
漢土釋“楞伽”爲“不可入”之境,今釋迦“入楞伽”即是“入不可入”,由是可發揮出許多玄義。
梵文經題《Lanka avatara Sutta》平實地來瞭解,那便是“入楞伽”或“降楞伽”,亦即釋迦降臨楞伽說法的經典,但我國古德的舊說,亦並非毫無根據。
小乘《島史》,即說釋迦曾三度降臨楞伽島,降伏藥叉羅刹。本經則說藥叉王羅婆那(Ravanahhyesanaparvarto)知釋迦自龍宮說法出,於是發歡喜心,請佛詣楞伽說法。
楞伽(Lanka)即今錫蘭的斯里蘭卡(Sri Lanka)。“斯里”意爲吉祥,故斯裏蘭卡便是“吉祥楞伽”。此島之所以吉祥,即因與釋迦有種種因緣之故。
至于藥叉王羅婆那,則是印度大史詩《羅婆衍那》(Ramayana)中的腳色。史詩說太子羅摩(Rama)因不願繼承王位,因此被父王放逐到頻闍那山,他的妻子息妲(Sida)陪伴著他。楞伽的藥叉王十首(Dasagriva)偶然見到息妲,愛其美色,便將息妲劫走。羅摩爲了救出息妲,經曆千辛萬苦,整篇史詩所說的,即是羅摩就息妲的故事,史詩中的“十首”,便即是羅婆那,因爲他有十個頭顱。史詩中還有一位神猴哈奴蔑(Hanumat),一躍而入楞伽島。我國古德,釋“入楞伽”爲“入不可入”,即可能從史詩中哈奴蔑的故事引伸而來。蓋這部史詩故事,確曾傳入我國,傳來者且應爲印度西域的大德,據胡適考證,小說《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便即是哈奴蔑的衍化。
我國古德將“入不可入”和“不可入”,視爲心識的表義,因此“楞伽”亦即是心識。在《西遊記》中,孫悟空的表義恰恰也即是心識,是故稱爲“心猿”。說孫悟空一個觔斗可以翻過十萬八千裏,無非亦是說人的心念一轉,無遠弗屆。
因此若不把經題平實地解釋,自然就可以因楞伽的故事,引伸到“不可入”的心識,而謂本經主旨即在對難知的心識作深入的分析,這個說法雖有比附,然而亦未曾不恰當。因爲在唐譯的《大乘入楞伽經》中,說羅婆那“以佛神力聞佛言音,遙知如來從龍宮出,梵釋護世天龍圍繞。見海波浪,觀其衆會,藏識(Alayavijnana,即是阿賴耶識)大海境界風動,轉識(Pravrtivijnana)浪起……”。這裏的“藏識”,都是心識。
(談錫永《楞伽經導讀·第二章:解釋經題》)
第一釋名者。經題八字。七別一通。就別題中。初言楞伽者。此翻不可往。乃大海南岸摩羅耶山頂之城名也。次言阿跋多羅者。此翻無上。次言寶者。乃此方至貴至重之稱。謂此摩羅耶山。種種寶性所成。諸寶間錯。光明赫焰。如百千日。照曜金山。(文出魏譯)故言無上寶也。此則直以說法之處而爲經題。故魏譯名入楞伽經。唐名大乘入楞伽經。夫大海水波浪之南。有摩羅耶山頂楞伽大城。俯臨絕壑。四方無路。非神通者。不能遊居。以譬衆生。藏識心海轉識波浪之中。有第一義谛自覺聖智境界迥絕思議。四句鹹離。非忘念者。不能證覺也。釋此譬意。略分爲二。初分釋。二合釋。初分釋中。複二。初釋楞伽。次釋阿跋多羅寶。初中又二。初約教別釋。二結成經意。(蕅益大師《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玄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題《入楞伽經》(附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