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鸿词论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0:44 编辑<P><FONT size=5><FONT face=黑体></FONT></FONT> </P>
<P ><FONT size=3>我以为检验一首作品好坏的方法是,写罢先把这篇作品,拿给别人去看。 </FONT></P>
<P >大家如果说好,就是看得懂你在说什么,你可以打动别人;如果说有些看不出你说的是什么,那就是不可以打动别人,就是有大问题了。</P>
<P >为什么会使别人看不懂你的作品在说什么呢?大概是因为你的故事、场景单一了些,或者根本就没有故事和场景。</P>
<P >或是感情还不够强烈,甚至在无病呻吟了……</P>
<P >如果内容空洞,都是感叹和议论,就没有足够的故事场景的描写,如果词中只有你一个人物,没有倾诉对象,自说自画,肯定不行。你要通过你的诗词,通过你对故事的铺陈和描写把,大家带进去。</P>
<P >大家看古人名作,哪一首不是有一个场景和故事。</P>
<P >所以大家可以去共鸣、去想象。</P>
<P >我也写词,还是初学阶段,极不工整,但要求每一首词我都有个“词眼”,就是场景和故事,别人看了就可以读懂,可以共鸣,知道你在干什么、说什么,就像好歌是唱出了他的心里话。</P>
<P >诸如:“冷风萧涩摇清骨,换取红颜一睹”、</P>
<P >“梦里缠绵梦外消。独对晨曦,犹忆佳人俏”、</P>
<P >“伊人未至,座中空忆娇羞”、</P>
<P >“今又遇,玲珑珠玉,情牵梦系”。</P>
<P >借以表达痴情,别人可以从你的句子里,看到你的样子,所以有人说,我词里总有好句子,别人可以读懂了我的意思和手法,我很高兴……</P>
<P >其实那是一首词的关键。古人的一首诗词往往就是因为一句精彩的语句而得以流传呀!</P>
<P >如果我们创作没感觉,那我们就不要去写。没有好句子也不要写。只有情感到了才会去写。写到动情,管他格律是什么,哈,以后再说,以后再改,先不要因词害意。</P>
<P >词谱、韵书要放在手边,但创作初还是要以内容为先,等你用熟了,直接填出符合平仄的语句,就可以直接压在韵上,自然改的就少了。</P>
<P >大家都知道,古人也这样做。如元好问的摸鱼儿——燕丘词,多年前写的了,以后再改,还要润色的。<BR ><BR><BR></P>
<P >古人的词也不是没有毛病,历来就有争论,何况古今变迁……</P>
<P >格律不好,可以调整,是小手术;内容欠缺,就不好办了,是大手术。</P>
<P >有个例子,张炎在《词源》述其父张枢填词:“必以歌者试唱,以验是否合律。于《惜花春起早》中,闻歌者之不合律,竟以“明”易“深”,不顾字义相悖,贻为笑谈。”</P>
<P >我等自应为警。</P>
<P >所以无论诗词,皆应有感而发,绝不可因词害意,为表现而表现,并以人可读懂为第一要义。</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