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客家山歌创作表现手法对格律诗的影响
<Palign=center><B>浅谈客家山歌创作表现手法对格律诗的影响</B><B><o:p></o:p></B></P><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客家山歌是最早的文学形式之一<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在文学发明之前就有了属于口头文学的歌谣。客家人的歌谣即是山歌。山歌与各地歌谣一样,是劳动者的口头创作,在山区广为流传,是客家人在文坛上的一朵鲜花。它起源于远古,早在周朝客家祖先就在山西长治、河南灵宝等地流传。山歌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意境含蓄优美,语言质朴自然,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前人创作山歌的表现手法对后来创作格律诗有着深远影响,产生了积极作用。<o:p></o:p></P>
<P >格律诗的用韵就是先人歌谣用韵的继承与发展。《诗经》中的古歌谣就是例证。古代四言诗亦多数与山歌相同,四言一句,隔句用韵。到了东汉文人诗独立成篇,五言取代四言,成为新的诗歌形式。《古诗十九首》代表汉朝五言诗的最高成就,供后世作家借鉴学习。此时完整的七言诗也开始产生。<o:p></o:p></P>
<P >山歌的创作艺术非常丰富。它有形象的比喻,包括隐喻、明喻、反喻、讽喻等;有含蓄的双关,包括语义、谐音、借意、歇后双关等;有鲜明的对比,包括正反、大小、方位、两物对比等;有鲜明的排比;还有拟人、铺陈、顶针等等,就不在此赘述。格律诗人写诗,一般熟练运用一些赋、比、兴的艺术创作方法。其“赋”是由山歌“叙事”发展而来;其“比”即是山歌的“隐喻”;其“抒情”也就是山歌最有特色的“起兴”延续与发展。<o:p></o:p></P>
<P >下面试举一首山歌简析其表现手法:“橄榄好吃核唔圆,相思唔敢乱开言。哑子吃着单只筷,心想成双口难言”。这首山歌中,是“成双”语义双关构成整首山歌歇后双关。哑子吃着单只筷,想要一双筷,但说不出口。另方面抒发相思之情,想与对方结成一对夫妻,但难以开口。这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能耐人寻味,感人肺腑。<o:p></o:p></P>
<P >前人总结的山歌创作方法以及修辞艺术,如果善于运用在格律诗创作的起承转合上,就一定能使格律诗描绘事物更形象,情感更浓厚,印象更深刻,意义更深远。<o:p></o:p></P>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0:42 编辑
看
看过先生写的这篇文章,感慨颇多。我是客家人。来自桂林。
小时候听过客家山歌,都是老人唱的。每年正月初三还要对歌,不过,现在这些传统都被淡化,只能在记忆里去寻找了。就我现在的记忆,有几首关于谈婚的山歌如下,供楼主参考。
(一)
大风吹开路上尘,借问阿妹哪方人?
问真阿妹哪间屋,等哥上下好跟寻。
(二)
阿哥莫怨妹无心,上邻下邻眼针针。
灯草拿来当门板,一出一入要关心。
(三)
情妹住在山半排,害哥行烂九对鞋。
仪系有心应一句,仪若么心要辞捱。
(四)
亲哥英俊妹斯文,两人美貌得人昏。
十八铜钱两下摆,阿哥九文妹九文。
(五)
龙眼打花花串花,阿哥堵水妹踏车。
车轴声声龙骨转,引来清水响哗哗。
(六)
八月十五月光光,妹买古饼等哥尝。
等来等去哥不见,不知何日哥回乡。
(七)
当初差为自家差,布巾当作嫩细茶。
一心留来长久泡,谁知一泡不翻渣。
暂时留在记忆中的就剩这些了,等以后回家后。把以前整理的记下来,再发上来吧。其实客家文化很深。
不单是山歌,特别是一些童谣,写得更好!以后有时间再发过来吧!
现在我在成都,成都附近有个地方叫洛带古镇的地方,是客家人聚集之地。我去过两次,在这个他乡异地,能听到乡音,能感受到乡情,真是一种宽慰!
是梅庐先生介绍我来这个论坛的。这是初次来。就发了这么长的帖子。若有不妥当之处,还望兄长见谅!
上茶一杯,问好!
在深圳诗友客家人颇多,客家人文化真的很深,也很有感触,再次拜读了。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0:42 编辑
在此借帖谢过梅庐老师之邀!
《中国北社》办得很好!我浏览过很多文学网站,只有在这里,才有种回家的感觉!
刚开始学诗词,多谢艾诗人等指导。让我懂得以前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还请梅庐老师及各位诗友多多指点!谢谢了!
客家的童谣也有很味!我想楼主一定对客家文化很有研究。能否整理一些关于客家童谣方面的资料发上来。谢过楼主!
兄台谦虚了,也客气了,多多交流吧。
毓秀先生也是客家人,我想你们可以多交流 ^_^ 十分感谢梅庐,让我有缘结识喜好客家山歌的同行.
十分感谢伊露有你君,有机会让我拜读了君介绍的客家情歌.你来北社,十分欢迎!往后有暇再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