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庐 发表于 2020-1-2 12:04:53

读高三适《吾身幸运成》诗册

读高三适《吾身幸运成》诗册

我自下岭南,不长与山东诸友通信,径多以诗文屏上互为往来。近闻三适兄刊得《吾身幸运成》诗册,不禁许多感慨,淄博一别十五载,三适兄著作等身,先后辑有诗册十馀种,以为大成也。三适兄幼承家学,七岁能诗,昔以一阙南乡子名闻乡里,入大学,更游学于稷下旧址,数十年之研学,足可称得未辜负古邹鲁之人文。得此成就,水到渠成,岂是偶然!
三适兄诗书画皆精擅,古人云:书画同源。我观壁画石刻书画,古拙、自然之态萌生颇多诗意,自是诗意中而来又得诗意而发,都是穷其自然物理之旨意,相得益彰。窃以最为朴素的审美观才得洞悉艺术本质。究于诗,《尚书虞书舜典》云:“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杨雄云:“言为心声,书为心画”,诗为心法,存灭之人文,如何都摆脱不了诗的影响。三适兄诗句“字必心中吐,言能胆上嗔”,由此可见其诗到底是承之传统,道法于自然。
诗必有法度。今人写诗,多以现代汉语入之,自是体格不畅,气息紊乱,遑论神韵风采。所以,为诗者,必当常观古人之作,俗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以此练气,固其根源,得其法度,满溢之时,自然是流露自己的生机,阐释自己的心境、道法,“取作随身法,新知入小诗”,皆言如此。论及“笔到无求境自高,稚儿犹可胜衰毛”、“儿童妙笔使天成”,此间所云天真语,自然禀赋,堪为诗中大境,一语中的。
三适兄诗气象万千。如山,自然铺陈,却得万丈骨气,又不失轻盈,卓尔不群。“平铺须骨力,细抹欲氛氤”、“ 凭谁开世界,由己爱湖山”、“ 山河波磔字,气魄浩然风” 、“凿出文章旷古心”、“ 手握江山倒,杯擎天地吞”、“ 入山能得梅花气,一吐翻成文字身”,高峻极具风骨,是何等气派;复如水,随遇事物,委于曲折,以柔化之,清浊雅俗,要得万般生意,“谈山穷一啸,乘水竟千粼”、“ 一湖绿水船头碎,自有风从脚底生”、“ 江海杯盘水,烟霞早晚餐”、“ 坚而山意高无畏,净有水心沉万尘”,此般领悟,不辜负千古流水之情;又如林,无穷意象,风吹林动,尽见万仞光明,若在竹林、疑在武陵,“花魂树怪犹加力,匠意天工别有灵”、“ 赤城山下我重来,老友殷勤与物裁”、“ 一壑烟霞催不得,天光自可到花开”、“ 青山任看千重树,几度风前相送迎”,动静相宜,物我一境,使人贪恋其中;更如云,起自于尘土,化之于尘外,变幻无端,飘逸若仙,“变化归神巧,沉浮发性灵”、“万日飞花花更盛,青山要出白云间”、“ 待我白头如白云,见君潇洒青山貌”、“ 云游何问道,风谊自知名”,都是隐逸超群,不输谪仙人也。
探求诗意,其皆取于自然,了悟于禅道,三适兄深耽此妙法。“世界流星物,捉光空手还” 、“合掌一心求自在,分身万象化无形”,这是人生的感悟,所以能观物形态便由心生,似其空心字,此等心力,吐字为诗,字得真法,句蕴真谛,启发于读者,每有醍醐灌顶之慨,为人击节称奇。“灭尽俗情身尚在,出山还是入山人”,此等自在,如何为俗尘所牵绊,人生之旅不孤矣。
究其篇法,前人有云“有以字论者,有以意论者,有以故事论者,有以血脉论者”,三适兄诗大抵是尘中之语,不求字古,不慕奇崛,情皆发乎于心,出乎于意料,以意第一,自然而已。其血脉又延魏晋,身所行、诗闲吟,皆可称风流之语。谈及诗中该有的新气象,我读三适兄诗,最爱其写与小女的诗词,字字可爱、字字新颖,与时代相称,且不失传统,可称为古今相参的成功典范。
依之惯例,篇末应说一些不足了,李太白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于三适兄,我是颇爱此种风流的,诗味在于人味,爱其人如此,于言于诗,岂有微瑕焉?况乎诗具别材,更为一家之言,我想,三适兄的诗句在诸君读来,“若有春风吹不谢,花开便是眼前人”,亦复有别种风韵矣。由此观《吾身幸运成》,何尝不是读者的一种幸运!


梅庐
己亥岁尾于深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高三适《吾身幸运成》诗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