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ONG><FONT size=4>谦按:这是修订稿,请置换原稿。</FONT></STRONG></P>
< ><STRONG><FONT size=4></FONT></STRONG></P>
< ><STRONG><FONT size=4> 中国文化传统的解释权岂能掌握在韩日手中?</FONT></STRONG></P>
< > 拙堂 (郑鸣谦)</P>
< ><br> 自韩国“抢申”端午以来,近日《孔子》也将由韩日执导,片中除孔子一角由华人出演外,余则招聘日韩明星。如是,则法家之祖,墨家之先也将改姓“韩”、“日”了。<br> 《史记》说孔子弟子三千,受业通身者七十有七人,如子路、颜回、子夏、曾参、澹台灭明之流。孔子死而儒八分(韩非说),其最著世者盖二宗:<br> 一是曾子、子思传之孟子的思孟学派。此派承袭孔子礼制思想,又提出内圣外王之学,即人格主义的儒学。历唐宋而演为孔、韩、程、朱之理学。<br> 二是子夏、曾参(申)兴于魏之西河(今河南安阳)的西河学派。子夏首以儒学经世致用,开儒学今文学派。其政治思想传之商鞅、吴起、李悝(克),由儒入法。传入稷下,乃为齐学。又传之荀子,综其大成为外王之学亦即用权与法术之学。李斯、韩非是其徒。可见法家之学渊出儒家,是儒家政治思想“与时俱进”的产物。“文革”期间的“儒法”斗争史,实际是虚构的伪史体系。至汉武帝时从董仲舒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子夏一派公羊今文之学立为国学,为一时显学。又吴起、李悝(克),为战国时著名政治军事家,可见兵法于儒渊源亦厚。<br> 《暨南学报》1984年第2期载五越先生说墨子即澹台子羽(灭明)。说据《弟子传》:“澹台灭明,(鲁)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叁十岁,状魏甚恶。非公事不见公卿大夫,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明显于诸侯。”子羽古音合读为翟,羽、翟通。何新先生按:“灭明即墨也。先秦无微母,一部分微母字并在定母。澹台与墨翟古音可通转。则澹台即墨翟,字子羽,虽灭明。应可确认。” 即此说不获众允,另据《淮南·要略》:“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亦可佐证墨学源出孔门也。又据金德建先生研究,墨子的兼爱、尚同、天志、明鬼、尚贤、节用、非攻之说多合于子思一派的《礼运》之学。子思胎自孔子,但孔子思想中存在矛盾,其用周礼、主张亲亲尊尊,与“尚贤”、“无类”之思想相牴牾。墨子于是改革儒学,将孔子思想中的平民主义贯彻到底,而自成一派之新学说,即墨学。<br> 此外,孔子曾数问礼于老子。《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山东武氏祠亦有汉砖绘“孔老相见”图,可见孔老关系甚深。<br> 所以钱穆说:“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之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br> 因此如何阐述孔子,实际牵涉儒、法、墨、兵、道诸家之亲疏演变关系,亦即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解释。换言之,由谁执导《孔子》,实即意味由谁掌控中国文化传统的解释权,也即历史的解释权。如果将此解释权拱手外人,任人解构,即使能活现出孔子原形,也恐怕是“端午”的命运。如若不能,或竟“诬诋”,祸必速矣。在于历史是任人装扮的小女孩,它并非中性的“科学”,而是一种意识形态。黑格尔说:“纯粹直观中的民族精神,就是在历史中所透现的普遍人性。”因此,何新先生指出:“历史意识构成国民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关系于现代政治国家的某些根本价值。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学乃是一门塑造民族整体人格,表述民族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认知的伟大学术。”<br> 所以,如该片授之韩日执导,即将意识形态的大权放任外人。谁能确保其必无“私意”,如韩片《大长今》把麻醉剂、针灸的发明及世界第一例外科手术都窃为己有;又如美、意借《末代皇帝》传播“西方文明”。即使剧本由国人编写,但宰杀大权却操之导演。倘若一不小心“玷污”或竟“曲曲”了孔子,以传媒影响之大且速,纵想挽回,亦必晚矣。又自二、三十年代以来,西方包括日本史界一直在抹杀中国古史、中国文明,90年代《河殇》的出现绝非历史的偶然。<br> 章太炎说:“欲亡其族者,必先诬诋而灭其史。”斯言或竟偏激,然事有轻重缓急,为国谋者当慎微杜几,宁虑过而勿自愎!</P>
< > 鸣谦按:此文据何新《圣与雄》写就,时在十月三日晚。</P>
< ><a href="http://cn.ent.yahoo.com/050928/352/27875.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http://cn.ent.yahoo.com/050928/352/27875.html</FONT></A> </P>
< > 孔子生日上影筹拍《孔子》 孔子搭档日韩配角 <br><br> 2005-09-28 08:10 更新 来源:转载文章 </P>
< >? 信报讯(记者任嫣)今天是孔子诞辰2556年纪念日。记者昨天了解到,由上海电影集团牵头,联合国内国际多家公司筹拍的电影《孔子》已经获得国家电影主管部门批准立项,一部投资超过一亿美元,中、日、韩、美联合制作的史诗巨作——《孔子》即将开始拍摄。<br>??记者了解到,电影《孔子》拟联合中、韩、日、美四国联手共同运作,计划投资一亿多美元,打造中国电影投资之最。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该片将举行全球同步首映。<br>??《孔子》剧本由创作长篇电视剧《雪白血红》、《初恋情人》的著名剧作家沙柳主持创作。他向记者介绍,他研究孔子大概有20多年的时间,这次能用电影来叙说孔子传奇,创作《孔子》,对他来说是一次充满幸福的心灵旅程。他说,剧本创作中还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和其他一些电影主管部门的领导、电影学术界专家名师的关心与指导。<br>??《孔子》拟聘请国际一线导演执导,曾经执导过《太极旗飘扬》的韩国著名导演姜帝圭也在邀请人之列。据悉,姜帝圭已经多次来过中国,和投资方商议合作。该剧制片委员会向记者透露,除孔子一角由华人男演员担任外,其余剧中角色将面向日韩等明星招聘,主要二线角色将以淘汰赛方式公开选拔。<br>?? 电影《孔子》预计在12月18日开机拍摄。</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4 17:32:5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