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社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北社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北社 诗社 诗词
《北社集》正式发布中国北社诗社社友名录中国北社诗社章程新人入社申请参考
楼主: 梅庐

山东名人集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17: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郝 懿 行

                 (公元1755年——1823年)

--------------------------------------------------------------------------------

  郝懿行,字恂九,号兰皋,山东栖霞人,清代著名的经学家。
  他从小刻苦好学,早有文名,十九岁入县学读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受到提学使赵鹿泉的赞赏。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郝懿行以优秀的成绩,被推荐保送入国子监学习。这时的清朝统治者,一面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统治,一面又提倡整理考订古典文献,转移人们反清斗争的目标。因此在文化界,读书治学大都脱离现实,而埋头于古书古学,并逐渐形成对经书古义的考据学风,这种学风到乾隆、嘉庆时期最为兴盛,历史上称为“乾嘉学派”。在考据风气的影响下,郝懿行也偏爱 训诂,喜欢阅读《三仓》《尔雅》等文字训诂方面的书籍。郝懿行后来能成为为时人所推崇的经学家,客观环境对他有很大的影响。郝懿行无意功名利禄。乾隆五十三年开“恩科”,他参加了山东的“乡试”,考取了举人,却没有再继续考进士。直到十年以后,他才又参加了一次进士考试,没有想到竟考中了。中了进士,按说就可以做官了。可是在当时官僚队伍已非常臃肿的情况下,考试合格后的郝懿行却无缺可补,只好做了个在户部挂名的“额外主事”。郝懿行一生的信条是“自守廉介”,避开腐败的官场,这也正好符合他的夙愿。
  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年已六十六岁的郝懿行奉旨补缺,任户部江南司主事,三年以后就病故了。
  郝懿行为人谦逊和蔼,但却不愿多与人交往。他所遵循的又一个信条是“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所以他平时总是显得沉默寡言,若遇亲戚故旧来访,他陪伴座饮,有时半天竟无一句话,当然也有例外,如果谈论起经学来,他会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谈个没完。郝懿行“性嗜学”,最喜欢读书。郝家原是个文人世家,藏有万卷古书。郝懿行做官后所得俸钱,也全用来买书。他一生履行这样四句话:在家,以读书为 孝爱;做官,以读书为忠勤,修身,以读书为卓德;立名,以读书为奇勋。所以,平时总是手不释卷,即便出门,也不忘记带书。有一次外出,路上光顾读书,竟忘记了看路,头一下子碰到了树干上。他不仅酷爱读书,更勤于著述。每天读书写作总是到半夜,几十年如一日。郝懿行一生的著作很多,有《尔雅义疏》《春秋说略》、《易说》《书说》、《诗说》《郑氏礼记笺》、《诗经拾遗》、《汲冢周书辑要》《竹书纪年校正》《苟子补注》、《山海经笺蔬》《宋琐语》《晋宋书故》《宝训》以及《蜂衙小纪》、晒书堂《笔录》《笔记》、《诗文集》等,已刊和未刊者合起来 约有六十多种。他和妻子王照圆时常“以诗答问”,天长日久,积累起来,竟成《诗问》七卷。王照囱也很有文才,涉猎经史,自著有《列女传补注》、《列仙传校正》、《晒书堂闺中文存》等书。当时文坛上把郝懿行夫妇和江苏高邮有名的经学世家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相提并论,有“高邮王父子,栖霞郝夫妇”的说法。郝懿行学问渊博,治学严谨,造诣最深的是经学。他的代表作是《尔雅义疏》《尔雅》是我国古代解释语辞和名物术语的一部训诂专书,成书于汉代,唐代列为经典之一。由于它的说解过于简略,很难让人掌握 每个词的具体意义,从东汉至清代,有不少注疏家为它作注。在郝懿行稍前,就有著名经学家邵晋涵撰《尔雅正义》。但是郝懿行认为,邵晋涵的《尔雅正义》,虽然搜集资料较广,可是在音韵、训诂方面还有许多地方讲不通,也没有多少新的创见。因此,他立志对《尔雅》作进一步的疏解,不仅能明其然,更要明其所以然。
  郝懿行本人“精训诂”,长于音韵,他曾在乡下居住过多年,早就留心草木虫鱼等各种动植物,作过详细的考察研究。每当他遇有疑难问题,总是细心地询问当地老农和知情的人,回家后再翻检书籍,一一对照。他把这些多年的调查研究用于《尔雅》的注疏。同 时,他还经常和妻子以及好友进行商讨,注疏中的许多见解就是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尔雅》注疏草稿写成以后,曾反复修改,数易其稿,直到晚年才最后修订定稿,这就使《尔雅义疏》超过了以往各家注疏。书成以后,王念孙特意校点了全书,并把书交给当时著
  名的经学家、校勘学家阮元刊刻行世。
  此外,郝懿行的《山海经笺疏》也是为时人所推重的一部书。《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秦汉两代陆续有所增删;内容主要是记述各地的山川、道里、部族,物产、祭祀以及原始风俗等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和史地文献资料, 自东汉以来有不少注家为这部书作注。郝懿行在前人的基础上,广征博引,正名辨物,刊正疏谬,进一步从音韵训诂方面作了不少补正,他的补正超过了当代吴任臣的《山海经广注》和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等书,被称为“实事求是之学”。阮元评价说:“吴氏广注,征引虽博,失之芜杂。毕沅校本,订正文字,尚多疏略。惟懿行精而不凿,博而不滥。”清人张之洞在他指导治学门径的《书目答问》一书中,举《山海经》读本,也首列《山海经笺疏》,次列《山海经新校正》,并特别指出:“郝胜于毕。”
  郝懿行生前,家道虽然不算贫穷,但生活却很清苦,史书记载说他“所居四壁萧然,庭院蓬蒿常满,僮仆不备,懿行处之晏如。”这在当时的士大夫中是很少见的。他在整理我国古典文化方面作出了卓越的成绩。他的著作“精博邃(sui遂)密,足资考证”,是留给后人的宝贵文化财富。他把毕生精力贡献于祖国文化事业,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17: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郝 懿 行

                 (公元1755年——1823年)

--------------------------------------------------------------------------------

  郝懿行,字恂九,号兰皋,山东栖霞人,清代著名的经学家。
  他从小刻苦好学,早有文名,十九岁入县学读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受到提学使赵鹿泉的赞赏。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郝懿行以优秀的成绩,被推荐保送入国子监学习。这时的清朝统治者,一面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统治,一面又提倡整理考订古典文献,转移人们反清斗争的目标。因此在文化界,读书治学大都脱离现实,而埋头于古书古学,并逐渐形成对经书古义的考据学风,这种学风到乾隆、嘉庆时期最为兴盛,历史上称为“乾嘉学派”。在考据风气的影响下,郝懿行也偏爱 训诂,喜欢阅读《三仓》《尔雅》等文字训诂方面的书籍。郝懿行后来能成为为时人所推崇的经学家,客观环境对他有很大的影响。郝懿行无意功名利禄。乾隆五十三年开“恩科”,他参加了山东的“乡试”,考取了举人,却没有再继续考进士。直到十年以后,他才又参加了一次进士考试,没有想到竟考中了。中了进士,按说就可以做官了。可是在当时官僚队伍已非常臃肿的情况下,考试合格后的郝懿行却无缺可补,只好做了个在户部挂名的“额外主事”。郝懿行一生的信条是“自守廉介”,避开腐败的官场,这也正好符合他的夙愿。
  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年已六十六岁的郝懿行奉旨补缺,任户部江南司主事,三年以后就病故了。
  郝懿行为人谦逊和蔼,但却不愿多与人交往。他所遵循的又一个信条是“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所以他平时总是显得沉默寡言,若遇亲戚故旧来访,他陪伴座饮,有时半天竟无一句话,当然也有例外,如果谈论起经学来,他会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谈个没完。郝懿行“性嗜学”,最喜欢读书。郝家原是个文人世家,藏有万卷古书。郝懿行做官后所得俸钱,也全用来买书。他一生履行这样四句话:在家,以读书为 孝爱;做官,以读书为忠勤,修身,以读书为卓德;立名,以读书为奇勋。所以,平时总是手不释卷,即便出门,也不忘记带书。有一次外出,路上光顾读书,竟忘记了看路,头一下子碰到了树干上。他不仅酷爱读书,更勤于著述。每天读书写作总是到半夜,几十年如一日。郝懿行一生的著作很多,有《尔雅义疏》《春秋说略》、《易说》《书说》、《诗说》《郑氏礼记笺》、《诗经拾遗》、《汲冢周书辑要》《竹书纪年校正》《苟子补注》、《山海经笺蔬》《宋琐语》《晋宋书故》《宝训》以及《蜂衙小纪》、晒书堂《笔录》《笔记》、《诗文集》等,已刊和未刊者合起来 约有六十多种。他和妻子王照圆时常“以诗答问”,天长日久,积累起来,竟成《诗问》七卷。王照囱也很有文才,涉猎经史,自著有《列女传补注》、《列仙传校正》、《晒书堂闺中文存》等书。当时文坛上把郝懿行夫妇和江苏高邮有名的经学世家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相提并论,有“高邮王父子,栖霞郝夫妇”的说法。郝懿行学问渊博,治学严谨,造诣最深的是经学。他的代表作是《尔雅义疏》《尔雅》是我国古代解释语辞和名物术语的一部训诂专书,成书于汉代,唐代列为经典之一。由于它的说解过于简略,很难让人掌握 每个词的具体意义,从东汉至清代,有不少注疏家为它作注。在郝懿行稍前,就有著名经学家邵晋涵撰《尔雅正义》。但是郝懿行认为,邵晋涵的《尔雅正义》,虽然搜集资料较广,可是在音韵、训诂方面还有许多地方讲不通,也没有多少新的创见。因此,他立志对《尔雅》作进一步的疏解,不仅能明其然,更要明其所以然。
  郝懿行本人“精训诂”,长于音韵,他曾在乡下居住过多年,早就留心草木虫鱼等各种动植物,作过详细的考察研究。每当他遇有疑难问题,总是细心地询问当地老农和知情的人,回家后再翻检书籍,一一对照。他把这些多年的调查研究用于《尔雅》的注疏。同 时,他还经常和妻子以及好友进行商讨,注疏中的许多见解就是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尔雅》注疏草稿写成以后,曾反复修改,数易其稿,直到晚年才最后修订定稿,这就使《尔雅义疏》超过了以往各家注疏。书成以后,王念孙特意校点了全书,并把书交给当时著
  名的经学家、校勘学家阮元刊刻行世。
  此外,郝懿行的《山海经笺疏》也是为时人所推重的一部书。《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秦汉两代陆续有所增删;内容主要是记述各地的山川、道里、部族,物产、祭祀以及原始风俗等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和史地文献资料, 自东汉以来有不少注家为这部书作注。郝懿行在前人的基础上,广征博引,正名辨物,刊正疏谬,进一步从音韵训诂方面作了不少补正,他的补正超过了当代吴任臣的《山海经广注》和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等书,被称为“实事求是之学”。阮元评价说:“吴氏广注,征引虽博,失之芜杂。毕沅校本,订正文字,尚多疏略。惟懿行精而不凿,博而不滥。”清人张之洞在他指导治学门径的《书目答问》一书中,举《山海经》读本,也首列《山海经笺疏》,次列《山海经新校正》,并特别指出:“郝胜于毕。”
  郝懿行生前,家道虽然不算贫穷,但生活却很清苦,史书记载说他“所居四壁萧然,庭院蓬蒿常满,僮仆不备,懿行处之晏如。”这在当时的士大夫中是很少见的。他在整理我国古典文化方面作出了卓越的成绩。他的著作“精博邃(sui遂)密,足资考证”,是留给后人的宝贵文化财富。他把毕生精力贡献于祖国文化事业,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17: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祯

  王祯,字伯善,山东东平人,生活在元朝初、中期。关于他的生平事迹,由于史书记载很少,生卒年代不详,后世只知道他做过两任县官:一次是在元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做宣州旌德县(今安徽省旌德县)县尹,在任六年;后来在元成宗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调任信州永丰(今江西省广丰县)县尹。

  《农书》大约是他在做旌德县尹期间开始编写的,经过十几年时间,直到调任永丰县尹后才完成,元仁宗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刻印发行。大概在《农书》问世不久,王祯就去世了。

  《王祯农书》的规模宏大,范围广博。全书共三十七卷(现存三十六卷,另有编做二十二卷的版本,内容相同),大约十三万字,插图三百多幅。其中包括《农桑通诀》、《百谷谱》和《农器图谱》三大部分,既有总论,又有分论,图文并茂,系统分明,体例完整。它是我国第一部力图从全国范围对整个农业作系统全面论述的著作。《王祯农书》所涉及的地域包括南北方的十七个省区,这也是以前任何一部古农书所不及的。也是我国古代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王祯农书》的第一部分《农桑通诀》,相当于农业总论。它概述了我国农业生产的起源和发展史,论述了发展农业、鼓励农桑、储粮备荒的重要意义,对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积累的农业生产经验,作了系统全面的总结。同时它对各种树木的种植和嫁接,马、牛、羊、猪和家禽的饲养以及养鱼等生产技术知识,也作了简明扼要的叙述。

  《王祯农书》的第二部分是《百谷谱》。王祯分门别类介绍了八十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起源、品种和栽培方法。他把作物分做谷、蓏(音裸,luǒ,瓜类作物的果实)、蔬、果、竹木、杂类等六项,每一项下面又分若干条。这种分类方法虽然比较粗糙,但是已经具有农作物分类学雏形,比《齐民要术》仅有各论而没有明确分类要进步得多。在叙述上,王祯对每种作物的种植技术力求做到简要明晰,通俗易懂。同时在介绍各种作物的时候,他还很注意植物形态的描述,这在古农书中也是不多见的。

  《王祯农书》中最有特色和价值的是《农器图谱》部分。这一部分卷帙最重,占全书篇幅的五分之四,是农书的重点内容。他以“至纤至悉”的精神,极其详尽地介绍了当时和古代的以及他自己创制的各种农具、农业机械和生活用具,共达二百五十七种,并且逐一绘制成图谱三百零六幅。图后附有文字说明,介绍各种农具的构造、发展演变过程、使用方法和功效,并且做诗吟咏(后人把这些诗摘编成《农务集》,并且编入《元诗选》)。这种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农学巨著,在元朝以前没有哪一部农书可以和它相比。元朝以后的一些重要农学著作中,农器图谱部分也多转录或引据《王祯农书》。

  从《农器图谱》的编绘和许多先进机械的创制可以看出,王祯不仅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农学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机械制造家。书中记述的许多高效率的机械装置,不仅运用了杠杆、滑车、轮轴等简单机械,而且广泛使用了绳轮、齿轮、曲柄、连杆等传动、变速机件,显示了当时相当高的机械设计和制造水平,同时说明王祯对机械零件和机械原理的研究有比较深的造诣。

“授时指掌活法之图”和“全国农业情况图”也是《王祯农书》的首创。后图的原图已佚失,无法知其原貌。现在书中看到的一幅是后人补画的。“授时指掌活法之图”是对历法和授时问题所作的简明小结。该图以平面上同一个轴的八重转盘,从内向外,分别代表北斗星斗杓的指向、天干、地支、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以及各物候所指示的应该进行的农事活动。把星躔、季节、物候、农业生产程序灵活而紧凑地联成一体。这种把“农家月令”的主要内容集中总结在一个小图中,明确、经济、使用方便,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叹赏的绝妙构思。

  王祯除在农业科学方面有所创新外,还对印刷技术的改革做出了可贵的贡献。王祯经过反复试验,克服胶泥活字“难于使墨,率多印坏,所以不能久行。”的缺点,创用木活字三万多个,同时,还发明了转轮贮字架,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王祯用这种新方法试印了由他主编的《旌德县志》。全书六万多字,不到一个月就“百部齐成”。根据这次实际经验,他写了一篇《造活字印书法》,并绘制了“活字板韵轮图”附在农书末尾,成为印刷史上的珍贵文献。

王祯木活字印刷法大致是"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板木为字,用小细锯锼开,各作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比试大小高低一同,使坚牢,字皆不动,然后用墨刷印之。"从技术史的角度来看,王祯《农书》所载的木活字印刷术已与现代的活字印刷术相差无几,后世的木、泥、锡、铜等活字印刷术虽然在材料使用及制作技术上有所改进,但基本上依然是王祯木活字印刷范式的延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7 11: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何 承 天

                 (公元370年——447年)

--------------------------------------------------------------------------------

  何承天,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西南)人。南朝著名的无神论思想家和天文学家。

                   坎坷的身世
  何承天的从祖父何伦,是晋右卫将军。他五岁时丧父,由母亲徐氏抚养教育。其母为东晋学者徐广之姊,聪明博学,并对孩子进行严格的文化教育。因此何承天从幼年时代起,就能训释古词语的意义,经史百家,各种书籍,无所不读。
  何承天的叔父何肸(bi币),为益阳县令。他是随叔父出去做官的。东晋末年,历任参军、浏阳县令、太学博士。到南朝宋时,曾任荆州刺史谢晦{咨议参军,领记室。后入朝任尚书左丞。何承天个性刚强,不阿谀奉承,敢于触忤权贵,因而遭到排斥,出为衡阳内史,世称“何衡阳”。由于何承天得罪了达官贵人,因而在郡不久,又被人弹劾下狱。以后幸而遇大赦令,才被赦免出狱。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任著作佐郎,撰国史。不久,又转任太子率更令。元嘉十九年,立国子学,,以本官领国子博士。后迁御史中丞。元嘉二十四年,何承天升廷尉,未授职,宋文帝又改授吏部郎,已下了密旨。本来密旨不应往外泄露,而何承天私自将密旨泄露了,结果被免官。同年病死于家中,享年七十八岁。

                   执法不阿

  何承天为人耿直,主持正义,那怕是权贵人土做了不合理的事情,他也敢于据理斗争。何承天任参军的时候,曾遇到这样一件事;镇守姑孰的抚军将军刘毅,骑马外出,正碰上鄢陵县史陈满射鸟,不小心,箭正朝着军队的主将射去。虽然没有伤人,但刘毅却要判陈满的死罪。何承天了解事情真相后,据理相争,秉公而断。他说:“判刑最主要的是证据确凿,案情不明的要从轻处理。西汉时,有人惊了汉文帝的马,廷尉张释之只判了罚金的罪。为什么呢?因为经过查明是无意中惊的马。现在,陈满意在射鸟,不是有意射人。按照法律,无意中伤人,判三年徒刑,何况还没有伤人呢1因此,不应判陈满的死罪。”何承天这种不畏权势、执法不阿的精神在当时来讲是很可贵的,也是很值得后人学习的。
  刘裕建立的宋朝,是南朝第一个政权,这时和南朝对峙的北朝,是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政权,史称“北 魏”。北魏势力强大,不断南侵。宋文帝即位后,向群臣征询“威戎御远之略”。具有爱国思想的何承天向宋文帝陈述了自己的意见,这就是《安边论》《安边论》首先分析了南北对峙的形势,又总结了 汉朝对匈奴和战的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先安边、后进取的主张。即先做到安边固守,保护边境安全。然后,聚集力量,作好准备,一旦时机成熟,立即发兵北上,收复失地。为此,何承天提出四项具体措施;第一,移远就近,以实内地。青州、兖州、冀州之民,可全部内徙,以充实南朝人力。第二,疏浚修复护城河,以增强城市阻挡防御敌人的能力。城市的居民按阊伍编制组织起来。妇女儿童守家,丁壮春夏种地,秋冬练武,一城千室,能打仗的,不下二千,足抗敌人三万。第三,把牛车组织起来,增加运输力量。第四,按丁征收赋税和兵器,百姓不能制造的兵器,由官府统一制造,统一供应,数年之内,军用准备就充足了。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国家有了准备,不仅可使边境安定,而且还可进一步北上收复失地。沈约称何承天的《安边论》“博而笃矣”,这个评价基本上是正确的。

                  闪光的无神论思想

  南北朝时,佛教盛行,从皇帝到达官权贵,大都信仰佛教。与此同时,无神论思想也在发展。南朝宋时,人慧林著《均善论》(也叫《白黑论》)反对佛教的神学思想。《均善论》里假设了两个人物,一个叫“白学先生”,一个叫“黑学道士”。通过两人的问答,对佛教进行了抨击和驳斥。结果,引起众僧徒群起而攻之。正在这时,何承天先后写了《达性论》、《答宗居士书》《报应问》等论文。公开支持《均善论》的观点,反对佛教的神学思想,批驳崇拜佛教的谬说,积极宣传无神论思想。何承天认为:精神不能离开形体而单独存在。形体不存在,精神也就消灭了。万物都是天地自然产生的,生死荣枯,都有其必然的规律,人与其他生物《宋书·何承天传》卷64。 都是如此,“生必有死;形毙神散,犹春荣秋落,四时代换i”(《达性论》)人死后,不能变化为其他生物。佛教宣扬的“三世因果”是根本不存在的。何承天还指出,日月运行,风云雷雨,都是自然现象,不是什么神的指使。鹅为人所食,燕捕食飞虫,这都是生物的本性,也不是什么神的指使,更不是什么因果报应。何承天能够在佛教昌盛的南朝,公开站出来,反对佛教的神学思想,·宣传,论证无神论的思想,是非常可贵的。他是一位著名的无神论思想家。何承天的无神论思想,对后来齐梁间著名思想家范缜的《神灭论》思想也有一定影响。

  改定《元嘉历》何承天从幼年时代起,就爱好天文历法,经常观 察天象。他舅舅徐广,对天象很有研究,亲自观察天象长达四十多年之久,并将观察的结果,作了详细的 记录。何承天继承了舅舅的研究成果,又亲自观测了四十多年。他对一年四季运行的疏密差错,知道的非 常清楚。何承天在天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就是在宋文帝肘,参与改革制定新历。元嘉二十年(公元4d3年),何承天向朝廷奏上自己创制的历法。这部新历法,因在元嘉年间制定,所以叫《元嘉历00改定后的《元嘉历》,订正了旧历所定的冬至时刻和冬至时日所在位置。宋文帝看了《元嘉历》后,交给大臣讨论。经过讨论,认为何承天的历法,计算准确,完全可以使用。于是规定从元嘉二十二年起,全国普遍使用《元嘉历》。《元嘉历》比以前的古历十一家更为精密,为唐宋历法家所采用。
  何承天不仅是一位天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考古学家。他对出土古文物很有研究。当时出土的一些文物,大多请他去鉴定;例如,元嘉二十三年,建造玄武湖时,发现一座古坟墓,得一铜斗,有柄。文帝遍访朝廷官员,都不知道是件什么器物。何承天看后说:“这是王莽时的威斗。三公亡时,王莽都赐给威斗。一在墓外,一在墓内。当时三公居江左者,只有大司徒甄邯,此必为甄邯之墓。”不久,挖开坟墓,果然又得一斗,而且还有一块墓志,上刻“大司徒甄邯之墓”。完全证实了何承天的分析和考证。
  此外,何承天在文学、史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他曾将八百卷的《礼论》一书,删减分类合并为三百卷。又撰《春秋前传》、《春秋前传杂语》等书。诗文主要有《木瓜赋》《鼓吹饶歌十五首》等,也颇有文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7 11: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将入相---王猛

王猛(公元325-375)字景略,晋北海(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南)人。是东晋后期前秦国的丞相。他出身贫寒,初以卖簸箕为生,空怀满腹经纶;后得遇东海王苻坚,辅佐苻坚励精图治,伐荆州、擒李柳,取洛阳、灭前燕,创造了丰功伟绩。一些史学家评论他无论武功还是文治,都在诸葛亮之上,但由于辅佐的是少数民族政权,故名声不显。

王猛英俊魁伟,雄姿英发,为人谨严庄重,深沉刚毅,气度弘远,对琐细之事略不关心,更不屑于与俗人打交道,因而时常遭到浅薄浮华子弟的轻视和耻笑。王猛却悠然自得,从不计较。隐居华阴山。

公元354年,东晋桓温北伐,击败了前秦苻健以后驻军灞上(今陕西西安东),关中父老争相携酒犒劳,男女夹路聚观。王猛也身穿麻布短衣,前往大营求见。在大庭广众面前,王猛一面扪捉虱子,一面与桓温纵论天下大事,旁若无人。桓温暗暗称奇,问道:「我奉天子之命,率十万精兵讨伐逆贼,为百姓除害,可是关中豪杰却无人前来效劳,这是为甚么?」王猛答道:「阁下不远千里深入寇境,长安已近在咫尺,却不渡过灞水,大家都摸不透阁下的心思,所以无人前来。」一句话触到了桓温的心病,一时竟无言以对。沉默了好久,桓温才说道:「江东没有一个人比得上您的才干。」不久,桓温决定退兵。临行前,他向王猛赠送了华贵的车马,又授予高官,邀请王猛一起南下,王猛认为自己在东晋等级森严的士族制度下难有作为,拒绝了他。

前秦将军苻坚有大志,久闻王猛的名声,立即派吕婆楼前去恳请王猛出山。双方一见如故,谈及兴废大事,句句投机,苻坚把他比作诸葛亮。东晋升平元年(357),苻坚自立为大秦天王,王猛则被任命为中书侍郎。

  王猛治绩卓著,很快升为尚书左丞、咸阳内史、京兆尹。他刚调任京兆尹,听说苻健的妻弟强德酗酒行凶,劫人财产,抢男霸女,为百姓大患,王猛毫不畏惧,立即将他捕杀,陈尸于巿。王猛又与御史中丞邓羌通力合作,严厉查处害民乱政的官吏,一个多月里就收治了二十多个横行不法的权贵。于是,百官震肃,奸猾屏气,令行禁止。苻坚感慨地叹道:「直到今天,朕才知道天下是有法的,天子是尊贵的!」

  时年三十六的王猛在一年之中竟然接连五次升官,从尚书左丞到吏部尚书,再升为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一时权倾内外。

  王猛不仅在政务上显示出杰出的才能,而且在统兵征战中也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干和大将风范。从东晋太和元年(366)起,他率军攻东晋荆州、讨伐叛乱的羌旅首领敛歧、出征前凉的张天锡等,都取得了胜利,又平定了前秦宗室苻柳、苻双、苻廋、苻武等人的叛乱,扫清了通往中原道路上的障碍。太和四年(369)九月,王猛又率军救援前燕,与前燕军一起大败北伐的东晋军队。数月后,他又统兵攻伐前燕,为荡平前燕立下了赫赫战功。

  前燕灭亡后,苻坚为奖赏王猛,任命他为都督关东六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冀州牧,领兵镇守邺城,并听任他在六州范围内便宜行事,郡守、县令也由他自行选任,只须在事后向吏部通报即可。

  晋简文帝咸安二年(372)六月,苻坚让苻融接替镇守邺城,而把王猛调回京师,委任为丞相、中书监、尚书令、太子太傅、司隶校尉,授王猛以一切军国内外大事的裁夺之权。王猛也不负重托,主持朝政,刚明清肃,善恶分明,才尽其用,官称其职,劝课农桑,训练军队,井井有条,气象一新,前秦逐渐呈现了国富兵强的新局面。

  东晋宁康三年(375)六月,王猛积劳成疾。苻坚心急如焚,亲自为王猛祈祷,并派侍臣遍祷于名山大川。王猛的病情略有好转,苻坚又欣喜异常,下令特赦死罪以下的囚犯。

  这年七月,王猛病危,苻坚亲临探视,并询问后事。王猛临终前,语重心长地对苻坚说:「晋朝虽然僻处江南,却是华夏正统,目前上下安和。臣死之后,希望陛下千万不可图谋伐晋。鲜卑、西羌等归降贵族终怀贰心,是我们的仇敌,迟早要成为祸害,应该逐渐铲除他们,以利于国家。」王猛说完了这番肺腑之言,便溘然而逝。苻坚三次临棺祭奠痛哭,并对太子苻宏说:「看来苍天是不想让朕统一天下,为甚么这么快就夺走了朕的景略?」王猛死后,苻坚按照汉朝安葬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规格,隆重安葬了王猛,并追谥他为武侯。

王猛是中国封建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史称其“刚明清肃,善恶著白,放黜尸素,显拔幽滞,勤课农桑,练习军旅,官必当才,刑必当罪”,“由是国富兵强,伐无不克,秦国大治”。在他执政的时期,北中国出现了自五胡内迁半个多世纪以来从未达到过的升平景象。五胡乱华之后,中国需要有统一的政策,人民需要有安定的生活。王猛虽然托身氏人,然而他的希望,始终寄托在东晋。终王猛之世,前秦只是统一北方,未敢东下侵晋。王猛直到垂死,仍然坚持这个主张。

后符坚不听王猛之言,攻东晋,淝水一战被谢安打败,最终死于异族归降贵族之手,前秦灭亡,北方重新陷于战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7 11: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宽容寡言如佛---莫言印象
常晶
  与莫言的第一次见面,是在2001年大连的一次会议上,莫言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寡言少语。

  我本来见生人就有些话少,见到大作家,自然又生出几分胆怯。所以尽管在一个饭桌吃饭,也没说上几句话。倒是莫言的夫人,平易近人,亲切的家常话让我放松少许。第二天,我向莫言约稿,当时我们正策划布老虎中篇小说,如有莫言的加入,那无疑会壮大我们的声威。再说莫言的小说能通过我的手传给千千万万读者,于我会是多么大的荣耀。没想到莫言一口应允,我便有些得寸进尺,询问他长篇的创作情况,莫言调侃说:我没写长篇,我就像一个懒惰的农民,不愿耕种。那天中午,我打扰他们很长时间,后来我才知道,莫言是有午睡习惯的。

  第二次见面,是2002年在他北京的家里,中篇小说出版了,我给他送去两本样书。莫言正在策划一部反映检察官的电视剧,由他和阎连科合作,剧本正在创作中。我听说还没人要把电视剧本改编为小说,就请求能再合作一次,这个事很快就敲定了。这本书2002年10月出版,书名为《良心作证》。电视剧最初莫言起名《雪白的墙》,投资商认为太文了,我也从市场销售角度出发,觉得名字不够有冲击力,最后还是《良心作证》大家比较接受。书出来了,电视剧也按这个片名上报了,结果电视剧用这个名字没有通过,必须改名,最后还是定的莫言起的片名《雪白的墙》。莫言就像如来佛,我们折腾半天,也没折腾出他的手心。

  我和莫言有了进一步的交往,每次见他也不那么紧张了。他的夫人,我常叫她大姐,她也确实如一位和蔼可亲的姐姐,她平实、质朴,不管莫言在外边如何地呼风唤雨,她只把他看作自己可依靠、可信赖的丈夫,而默默地尽着一个妻子、母亲的责任和义务。他们的家也如他们做人一样,不张扬,平淡而真实。莫言的女儿也很出色,是一个大三的学生,她出版了一本小说———《一条反刍的狗》,在学生中有良好的反响。但父女俩都不愿意让媒体知道这层关系。跟他们的交往,总给我很实在、很踏实的感觉。虽然交往增多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信赖,莫言依然话不多,不管是写信还是通电话,莫言的话都很简短,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惜言如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7 11: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渡首辅,三朝丞相---王导

  王导(276~339,)东晋丞相、政治家。字茂弘。山东临沂人。与琅琊王司马睿交往甚密。南渡来建业后,依赖南渡的北方士族,团结江东土著,协助司马睿建立了东晋政权。王导历任元、明、成三帝丞相,以"镇之以静,群情自安"为方针,保持东晋的安定局面。
  
由于战乱扩大,北方士族和中原百姓大批南渡,他们占土地,要特权,与土著的矛盾日益尖锐。为缓和矛盾,王导一方面积极拉拢土著豪门,许以高官厚禄,保证他们的财产身家安全;另一方面又在南方豪族势力较弱的地区设立侨州、侨郡、侨县安置北方士族和移民,使土著与侨民各得其所,使晋室转危为安。
  
王导提倡勤俭建国,曾指牛首山双峰为天阙,婉转地使晋元帝放弃在都城正南门立双阙、摆威风的主张。因他扶持晋室功勋卓著,所以朝野倾心,号为仲父。晋元帝把他比作管夷吾,亲自对他说:"卿,吾之萧何也。"死后赐葬幕府山西南麓。王导的子孙们也世代因袭,使王氏家族越来越盛,与当时的谢姓同称为两大世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7 11: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孔融

孔融(153 - 208),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字文举,鲁(今山东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七子”中,他年辈最高,政治态度与其他6人不同。献帝时任北海(山东寿光)相,世称孔北海,又任少夫、大中大夫等职。为人不拘小节,恃才负气,刚正不阿。因非议曹操,被杀。其散文辞藻华丽,多用骈句,但能以气运词,有新变化。曹丕《典论·论文》称他:“体气高妙,有过人着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代表作《论盛孝章书》和《荐祢衡表》,都显示这种特色。诗仅存7首,其中《杂诗·岩岩钟山首》写远大怀抱,情辞慷慨;《远送新行客》写丧子的悲痛,情致哀婉,都富有抒情色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7 1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粲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建安七子之一。出身大家,童年时得到蔡邕的赏识,被称为"有异才"。17岁时因战乱避难荆州,依附刘表,不得重用。后归附曹操,任承相掾,后转迁军谋祭酒,位至魏国侍中。在"七子"中,其文学成就最高,被刘勰称为"七子之冠冕"(《文心雕龙·才略》)。其诗赋感时伤乱,激昂慷慨,情调悲凉。诗作如《七哀诗》,描写了军阀混战所造成的悲惨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登楼赋》抒写怀乡之情与怀才不遇的沉痛,感情真挚感人,是古代抒情小赋的名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7 11: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干

徐干(177--217),字伟长,北海(今山东昌乐)人。建安七子之一。曾任曹操司空军谋祭酒掾属,后官至五官中郎将文学。蔑视官禄,著书自娱,所作《中论》,为时人所推重。又善辞赋,能诗。诗代表作《室思》六章,抒写女子对丈夫的哀婉情思,真挚动人,对后世闺怨诗颇有影响。原诗文集已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北社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社诗社 ( 粤ICP备13049926号 )

GMT+8, 2024-5-17 16:49 , Processed in 0.01979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