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北社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北社 诗社 诗词
《北社集》正式发布中国北社诗社社友名录中国北社诗社章程新人入社申请参考
查看: 8|回复: 0

[绝句] 新秋雨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秋雨霁


       文若兰


终南雨霁起云烟,
翠岫移山到眼前。
嘉木葱茏人影动,
气清天朗赏流泉。


     2025.8.30.


《新秋雨霁》一诗以终南山雨霁之景为描摹对象,通过凝练的笔触勾勒出空灵清新的山间意境,展现了传统山水诗作的隽永韵味。


一、空间构图层次分明 诗人采用由远及近的视角建构画面:首句“终南雨霁起云烟”以广角镜头呈现山间云雾蒸腾的宏观景象,次句“翠岫移山到眼前”巧妙运用通感手法,将远山青翠的动态感转化为扑面而来的视觉冲击。后两句转而聚焦微观细节,葱茏林木间的人影与清澈流泉相映成趣,形成远近景深的艺术张力。


二、色彩运用清丽脱俗 “翠岫”与“气清天朗”形成青碧与明澈的色调对比,雨后的山林在阳光映照下呈现出饱和度极高的视觉印象。其中“嘉木葱茏”以浓墨重彩点染植被的茂盛之态,而“流泉”的意象则通过流动的透明感平衡了画面的色彩浓度,造就了“浓淡相宜”的审美效果。


三、动静相生趣味盎然 诗中“起云烟”“赏流泉”展现自然元素的动态美,而“人影动”则暗含人文气息。人影在林间的隐约晃动,既打破绝对静谧可能带来的呆滞感,又避免了喧闹破坏山间幽境,实现了“鸟鸣山更幽”式的艺术辩证,赋予画面灵动的生命气息。


四、传统意境的现代转化 诗作承袭王维“空山新雨后”的经典母题,但在意象组合上更具现代视觉思维。“移山到眼前”的夸张表述暗合摄影中焦距变化的观感,“气清天朗”的通感运用则突破了传统白描手法,体现出古典审美与现代感知方式的交融。


此诗以二十八字构建出立体的山水空间,在恪守绝句法度的同时注入新鲜的艺术感知,堪称现代人书写传统题材的佳作。其价值在于成功实现了古典意象体系的当代活化,证明传统诗歌形式仍能生动表达现代人的自然体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北社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北社诗社 ( 粤ICP备13049926号 )

GMT+8, 2025-8-31 01:50 , Processed in 0.03402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