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社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北社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北社 诗社 诗词
《北社集》正式发布中国北社诗社社友名录中国北社诗社章程新人入社申请参考
查看: 11254|回复: 5

觉悟诗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4 14: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李 霞

汉语新诗90年的历程,语言方式有两大流向,一是口语诗,二是意象诗。前者是向民间学习的结果,后者是向洋人学习的结果。

到21世纪初,口语诗几乎只剩下了口语,意象诗几乎只剩下了意象。口语诗的优势是平易又鲜活,劣势是直接又轻浅,现在其劣势竟发扬光大,不仅低俗越来越多而且平庸越来越多;意象诗的优势是抒情又深刻,劣势是生涩又做作,现在意象诗除了装深弄神就是做作虚假,不知哪儿还有可爱之处。

网络时代给诗歌带来了传播革命,也把诗歌的丑陋带到了显微镜下,且恶搞一个诗人,就极大地羞辱了所有诗人。在发表诗难于上青天的的时代,所见的诗歌数量比网络时代少得太多,相对劣诗也少得太多。而网络时代,写出诗就可发出且想发几处就可发几处,相对劣诗也就多得多,尽管现在的诗歌发展是新诗史上最好的时期。诗人的尴尬,有如农民,欠收没粮肯定穷,丰收粮多践买还亏本,干孬干好都是苦。加上无空不入无处不在的媒体只对恶搞裸诵之类感兴趣,如此诗人的社会形象只会越来越丑陋。

而诗歌的丑陋,是平庸太多诗意难寻。

出路何在?



公元6世纪佛走出印度,与中国本土的老庄儒学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的佛教——禅宗。它不承认任何的权威偶像,没有教规,也没有圣典,是一种非宗教的宗教。

佛,即觉悟,即智慧。禅,“诸法无我,明心见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对生命境界的提升,是对大自然和神秘宇宙的直觉感应,它用暗示的非逻辑的方式以有限示无限。

禅是难言的,无言的,也不是不言的。诗就是禅之言。
    禅与诗的结合,形成了禅诗。晋代以来一千多年间,谢灵运、陶渊明、白居易、王维、孟浩然、苏轼、唐寅等历代诗人,都留下了不少传世禅诗。

现代禅诗在日本、美国和我国台湾都留下了印痕。

美国著名的"垮掉派"诗人加里-斯奈德, 在大学期间就翻译中国诗僧寒山子的诗,并在1956年东渡日本,居住十多年,并曾出家三年,专习禅宗,回国后和他的日本妻子一起隐居于加里福尼亚北部山区。他的诗在"返归自然"的主张下,将禅的精神融进诗中,力图将历史与自然景象容纳到内心,从而使诗歌更接近于事物的本色,以对抗其所处时代的失衡,紊乱及愚昧无知,从而以质朴简练的语言和富有智慧的洞察力,在美国当代诗坛上独树一帜。

在台湾,似乎正在形成一个写作现代禅诗的诗人群,并且有不少这方面的诗集和评论出版。洛夫、周梦蝶是代表。

国内孔孚、顾城、车前子、大仙、梁健的一些作品表达了对禅的理解和体验;欧阳江河、臧棣、舒婷的一些作品臻于无意为禅而禅意自浓的境界;南北近年致力于现代禅诗的探讨和写作,并创办了现代禅诗探索论坛,已形成一个新的现代禅诗写作群体。

现代禅诗对接母体东方神秘文化,洗涤现代物欲浮躁,开启心智创造美感,实现诗意人生,是汉诗复兴的啼更鸡。



古代禅诗,出现了不少绝品。有以景抒情的,客观自然,如境似仙;有以景示理的,启人心智,觉悟生命。


饮酒

   (晋)陶潜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有人呈献了一朵鲜花给他。他便手拈这朵鲜花,看着众人,久久地一语不发。这时众人都面面相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有摩诃迦叶心有所悟,脸上显现出会心的微笑来。于是,佛祖便将这"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道传给了他。禅,就这样在"拈花微笑"中产生了。同时,诗也再生了。



现代禅诗,得古人真传且有发展的是孔孚与洛夫。

孔孚写景的山水诗,不泥于“第一自然之实”,彻底从模山范水中跳了出来,并邀“第二自然”(人类改选中的社会)入诗,糅合升华为艺术的“第三自然”,重在写神。他的诗不是“再现”,也不是“表现”,而是“隐现”,求一种隐秘之趣。他的诗由求“清”到求“灵”,由营造“外象”到追求“内象”,不断在玄奥虚静的“隐”的道路上深入,他所主张的尚无轻有、简出淡出,跳脱“以物观物”,走向“以虚观虚”,都上接中国古典美学的至高之境“用无”,充满了静思的意味、禅定的神韵。

孔孚倡导“东方神秘主义”,在诗中表现空灵、追求玄虚,其诗学主张的核心是隐象,即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远龙”,这其中既有东方哲学的玄秘色彩,也有西方哲学的超现实性表现。他把禅道精神纳入自己的作品,推崇妙悟的功能作用,追求和大自然契合无间的境界。孔孚写崂山、黄山、庐山、峨嵋以及帕米尔高原的诗都空灵而飘逸。在一组精巧短小的大漠落日诗中,孔孚更以自己独到的创造--“减法”将诗删至寥寥几字,极力使“象”隐藏在“义”后,表现为一种“无”的状态,在“无”之中见色明空、豁然得悟。



大漠落日











戈壁落日



一颗心

燃尽





峨嵋月

    蘸着冷雾
    为大峨写生

    从有
    到无



洛夫是台湾现代禅诗的倡导者和代表诗人,他看来禅是诗中的一个美学问题,甚至是诗中的哲学,而“诗与禅的结合绝对是一种革命性的东方智慧”,“诗和禅都是一种神秘经验,但却可以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体验到。我对禅的理解是:从生活中体验到空无,又从空无中体验到活泼的生机。诗与禅都在虚虚实实之间……”他的《石室之死亡》即已颇具佛意,只因意象过于繁复,意蕴深藏难觉,而其体积、规模、重量又与中国的短诗传统有隔,故读者只见存在主义之虚无而不见佛禅之空无。洛夫后来采用生活题材写的许多诗作,因意象单纯而含义在若现若隐、似有似无之间,故被诗评家称为现代禅诗。



金龙禅寺

  晚钟
  是游客下山的小路
  羊齿植物
  沿着白色的石阶
  一路嚼了下去

  如果此处降雪

  而只见
  一只惊起的灰蝉
  把山中的灯火
  一盏盏地
  点燃




《漂木》节选

  1
  ……滴答
  午夜水龙头的漏滴
  从不可知的高
  掉进一口比死亡更深的黑井
  有人捞起一滴:说这就是永恒
  
  2
  另外一人则惊呼:
  灰尘。逝者如斯
  玻璃碎裂的声音如铜山之崩
  有的奔向大海
  有的潜入泡沫
  
  3
  都是过客留下的脚印
  千年的空白
  一页虫啮斑斑的枯叶
  时间啊,请张开手掌
  让太阳穿越指缝而进入



但洛夫诗中的意象过密过稠,冲淡了禅诗净虚之韵。

朦胧诗派中杨炼的作品也明显带有中西文化合璧的色彩,如长诗《诺日朗》、《自在者说》,借用了佛教禅宗的一些典故与意蕴,启示一种无所顾忌的终极自由与对万物生死界限的超越,最耐人寻味的是《诺日朗》第4章那首《偈子》,诗人主张超越人生循环不断的希望和绝望,通过以心相印步向永恒超脱的彼岸,“或许召唤只有一声-- / 最嘹亮的,恰恰是寂静”,这种刹那间石破天惊的顿悟,正是禅悟的典型体现。新生代诗群中的西川、张枣、大仙、车前子等,都以“进入”传统又能“现代”的“新古典”诗艺著称,许多诗具有一种简淡平和万趣融于神思之中的东方文化性格,表现出内在灵魂的安宁和直觉上的澄明感。还有当代现代主义的代表诗人欧阳江河和王家新,诗作善于捕捉生存经验中一些微妙的情境,富于冥想气质和玄学色彩,他们对生存的省察和沉思虽然经由西方观念出发,却常常在朝圣路上与东方神秘主义相联。

然而,登上了现代禅诗极顶的是已故诗人昌耀,在《斯人》中,我们才真正领略到了什么是静,什么是空,而且这种静和空,是现代的也是古代的,它已穿越和淹没了整个人类与历史,它还说明简洁与大慧是诗的至境。  



斯人
   
   静极——谁的叹嘘?
   
   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援而走。
   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



2007-1-18于忘我斋。3200字

450003郑州市金水路16号河南工人日报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4 21: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4:15 编辑

李霞听说过的河南诗人.
观点总体上是认可的.
不过,理论总是高于创作的.
所举的几个诗人的诗作,只能是发人思考的作品.
我一向反对把诗人绝对地分成类别的,诗人的语言文字是自己的,灵感和创造则是社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7 14: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是如此,“诗人的语言文字是自己的,灵感和创造则是社会的.”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7 19: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4:16 编辑

有思考的文字,学习了.
拈花微笑,教外别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充满智慧,而现在人,多取其机巧,而少了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30 00: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4:16 编辑

打印下来慢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30 18: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4:16 编辑

我个人觉得,诗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精华,是历史与现在所存在的一种无声的语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北社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社诗社 ( 粤ICP备13049926号 )

GMT+8, 2024-11-21 23:47 , Processed in 0.02573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