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社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北社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北社 诗社 诗词
《北社集》正式发布中国北社诗社社友名录中国北社诗社章程新人入社申请参考
查看: 2482|回复: 4

[诗话] [原创]砚边小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8 21: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4:39 编辑

<P>                                       谈诗论词</P>
<P>    但凡评赏诗词,每见有“语本”论者。殊不知诗人词客为诗写词,皆发自本心也。曾读前人之作快然有感于心,遂得其髓,溶于血液之中,焉知其为己为前人者乎?</P>
<P>    以前不知诗词之严谨的时候,兴之所至,随手写来,涂抹于桌角墙边书缝草稿,兴尽而弃之,偶日为十余,不亦快哉!而今知诗词之规矩,未精于此道,不敢妄为,而碌碌人生,竟不思于此间寻乐。倘能日而诗词,歌酒快意,得其悠然片刻,不亦人生至乐乎?</P>
<P>    余为诗,缘事感情,率性而发。复以格律审之,则恐以辞害义,难符当时心境,终不加斟酌更改。</P>
<P>    余为诗词,为其深沉之快乐也。</P>
<P>    盛唐表现出的开放包容的气象,是超乎前代,而封建后世亦难以为继的。狂生如孟浩然、李白,皆能肆其笔端。柳永以白衣卿相自许,心里未必没有比较太白之意。他或许以为结束五代十国的宋王朝能再继盛唐气象,所以落榜之余,也敢写《鹤冲天》这样的词。可是宋已然气短,再没有了宽怀大度,柳永也只好奉旨填词,放浪江湖去了。</P>
<P>    余于年暮思归之时,读柳永《八声甘州》,黯然有触于中胸。试看句中意象,今日犹存,余读之,历历如在眼前。而余何不能为之?盖无其沉思深触,无其幽怀诚意,而亦无其才气胸襟也。唐诗宋词,余甚爱之,睹其式微,论之者颇多,而继之者实少。浮浅乎今人,鄙陋乎今人!</P>
<P>    无事默写苏曼殊诗,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还卿一钵□□泪,恨不相逢未剃时。□□二字,一时不得,翻书乃知是“无情”二字。怅然许久。 </P>
<P>    读老杜诗,常觉有大力贯注其中,运斤成风。</P>
<P>    李白绝句,晓畅磊落,正是大手笔不借词句之雕琢。</P>
<P>    作现代诗,常常如泛思力之舟于意兴之波;作古诗词,每如以思力之水流载将意兴。</P>
<P>    屈原非抱死志,不得有《离骚》、《怀沙》、《惜往日》等诸篇辞章悱恻动人;非死而仕齐,违其爱国之赤心;非死而隐遁,则背诸辞之誓诺,不得见其真刚烈真高峻。</P>
<P>    孟浩然《临洞庭湖》一诗,“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尤佳。“撼”字或作“动”。“动”字未免平淡无奇,而“撼”字稍嫌刚强,然实未能有他字出之。</P>
<P>    刘克庄《沁园春》“书生老去,机会方来”,“机会”二字以今意度之,则失之平典;而解以“机遇际会”,虽意与今意合,然稍耐咀嚼,方显词境。</P>
<P>    古典诗词目前面临的一个困境是:袭用古典的意境和意象,则造成与现实的脱节;描写现代的器物生活,则往往词句与意象缺乏锻炼,未臻成熟,过于粗鄙,缺乏美感。惟真情真感,万古同之,为补救之良方。</P>
<P>    诗词曲赋,今之作者鲜矣,其颓势显矣。吾人继之不辍,为其尚有娱情怡性、发愤阐幽之功。若起其衰,成其盛,则私心大愿,系于才杰之世出也。</P>
<P>    诗经滥觞,演为骚赋,诗词继之,至曲则技穷而衰也。故有清一代,未创韵之新体。五四维新,以白话申怀,兼采西洋笔法,新诗乃成,大家不绝于今。</P>
<P>  《诗大序》云:“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乎诗。”子曰诗者兴、观、群、怨。诗之发端,以四言为制。诗之社会教化、政治寄托功用重矣。然尚骋郑卫之风,四言不足以咏怀寄情,则有五言,如古诗十九首等,五言不足,更有七言,七言不足,复造为词。诗意蓄而谨,词境幽而曲,一擅为理,一擅写情,无小大之辨,但各伸长耳。</P>
<P>    凡有诗意的情怀,能写出诗意的文字的,均可目为诗人,并以诗人自封。诗人不比作家、学者,要由别人来封;作家、学者的头衔前可加上“著名”二字,于诗人却是可笑的累赘。诗人也不比富翁、政客,要由别人来逢迎,所以一切以诗人为副业,呼声甚高流行一时的,皆并不得真正的诗。诗人是无冕的王啊,哪需别人来预备行头、评定尊号?只是也并非人人写了一两首所谓的诗便可自称诗人的,须知这“诗意”二字,最是难得。若失了赤子之心,哪里去觅诗意?若老于世故,哪里生发诗意?那样的文字,便不过酒后胡言梦中呓语罢了。</P>
<P>                                      论赋篇</P>
<P>    为赋者,搜罗丽辞典故,然后一气呵成。若相如闭门不出,思游天地,则凡俗必为之病。张衡积功十年,乃成《两都》,吾等俗人欲为不朽之文章,则何止于十年之功?</P>
<P>       “江氏好奇”,《恨赋》之“孤臣危涕,孽子坠心”,取《孟子》“孤臣孽子,其探心也危”,王粲《登楼赋》“涕横坠而弗禁”,互易而不成词。《别赋》之“心折骨惊”应为“心惊骨折”。李善皆释为互文。今人姜公书阁以为“错文”,不足为训。吾人观之,乃求平仄相随,协韵而已。</P>
<P>       戏言。枚叔之赋,吴客七发而愈楚太子之疾。吾谓吴客之言繁而伤神,絮絮不止,太子中心焦躁,为之涊然,故得愈,非其要言妙道也。枚叔为七发,稍嫌末一发之简短也。</P>
<P>        古人作赋,套语为病,稍欠思量。张平子《归田赋》既言仲春令月逍遥之乐,写“王雎鼓翼”,继以“鶬鹒哀鸣”,一“哀”字,实不妥。相如《长门赋》,起头“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全篇哀语连迭,安能“逍遥”?但思缀以丽辞,逐文字之美,实以辞害义也。</P>
<P>                                        </P>
<P>
   </P>
<P>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9 12: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重阳诗会词部评帖

得心。情感中才見詩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3 10: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4:39 编辑

<P>是为老师。研究颇深。</P><P>,漫漫学习,得益待申。</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5 21: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4:39 编辑

多有见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8 08: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4:39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北社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社诗社 ( 粤ICP备13049926号 )

GMT+8, 2025-1-18 15:47 , Processed in 0.02590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