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5:28 编辑
<P 0cm 0cm 0pt">《阿诗玛》插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黄永玉作<p></p></P>
<P 0cm 0cm 0pt"> 在理论研究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迈出了更大的前进步伐,民研会成立后就刊行了以发表理论文章为主的《民间文艺集刊》,后来又编辑出版了《民间文学》,也持续发表评论和研究论文。在《民间文学》<p></p></P>
<P 0cm 0cm 0pt">上曾经展开关于搜集整理、社会主义时期民间文学范围界限等问题的讨论,对新民歌、反帝传说故事以及各族民间诗人歌手的创作进行评介,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关于民间文学的论述和苏联进步的口头文学理论,还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FONT>年代后期由文学研究所组织的少数民族文学史的编写工作等,都对推动和提高民间文学理论起了积极的作用。建国初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0</FONT>年代中这段时间内,民研会编辑出版了《苏联民间文学论文集》及其他一些内部发行的理论集子,有的省、区(如云南、贵州、广西)在编印研究资料方面也作了大量的工作。很多高等院校文科开设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人民口头创作<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讲座,在民间文学基础理论建设、推广民间文学知识和吸引青年研究民间文学方面,也起了一定的作用。<p></p></P>
<P 0cm 0cm 0pt">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66</FONT>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76</FONT>年,民间文学事业遭到严重摧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76</FONT>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之后,特别是在党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方面的工作获得了新的进展。现在从中央到地方民间文学的研究机构不但都已恢复,而且大大发展,很多省市和自治区出版了民间文学方面的刊物。<p></p></P>
<P 0cm 0cm 0pt">现在不只各省市在搜集出版各类民间作品,一些专区和县也进行了民间文学的搜集工作,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这个时期对历史人物传说和地方风物传说的搜集取得较大的成绩,机智人物故事的搜集相当广泛,各种谚语的选本日渐增多<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民间小戏出版了综合性的选本<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记录民间故事家的作品取得初步的成果,全国性的《民歌集成》、《民间故事集成》、《民间谚语集成》的编纂正在积极进行。在少数民族文学方面出版了包括<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FONT>多个民族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其中主要是民间文学,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史诗,如《格萨尔王传》(藏族)、《玛纳斯》(柯尔克孜族)、《江格尔》(蒙古族)等正在广泛而深入地搜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并陆续翻译、出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傣族的《兰嘎西贺》、苗族的《苗族古歌》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也已出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后者还出版了不同的搜集整理本。赫哲族的伊玛堪初步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发表。在民间故事方面一些比较优秀的集子,有《西藏民间故事》(廖东凡等收集、翻译、整理)、《聊斋汊子》(董均伦、江源搜集整理)、《天牛郎配夫妻》(孙剑冰采集)等。<p></p></P>
<P 0cm 0cm 0pt"> 这个时期的理论研究工作同样进展很快,北京和有些省份成立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很多大学文科开设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民间文学<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也逐渐扩展<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理论刊物方面,北京出版了《民间文学论坛》、《民族文学研究》,上海出版了《民间文艺集刊》。许多专题的讨论会,如史诗讨论会、神话讨论会、白蛇传讨论会、孟姜女传说讨论会、<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机智人物故事讨论会、<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吴歌讨论会、花儿讨论会、傣族文学讨论会等,不断召开。神话和史诗成为研究的热门。这时期关于民间文学基础理论的著作出版了几种,国外民间文学理论的翻译和介绍的范围也比过去广泛,一些综合的和专题的论著都出版了一批,如《民间文学论丛》(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部编)、《民间文学丛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赵景深著<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中国少数民族文学》<p></p></P>
<P 0cm 0cm 0pt">(毛星主编)、《民间文学概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钟敬文主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朱宜初、李子贤主编)、《白族文学史》<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修订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张文勋主编)、《神话论文集》<p></p></P>
<P 0cm 0cm 0pt">(袁珂著)、《中国民间故事初探》(天鹰著)、《壮族歌谣概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黄勇刹著<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等。在这个时期的研究和评论工作中,实事求是的学风得到发扬,一些过去被视为禁区的问题<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如民间文学和宗教的关系、清官传说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都得到了探讨,欧洲和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发展史也开始着手研究,其中某些问题<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如<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58</FONT>年大跃进时期民歌运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也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在这个时期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文化大革命<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前从事民间文学研究取得成绩的同志很多,例如民间文学理论和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方面有何其芳、毛星、王沂暖、马学良、朱宜初、黄勇刹、蓝鸿恩等,神话研究方面有袁珂、武世珍等,民间故事研究方面有贾芝、姜彬等,歌谣研究方面有王松、刘凯等。所有这些:学术活动的活跃、学术著作的增多、搜集工作的广泛和在某些方面的开始深入、专业人员的增加等等,都标志着现代民间文艺学正在进入一个新的繁荣时期。<p></p></P>
<P 0cm 0cm 0pt">《民间文学作品选》封面<p></p></P>
<P 0cm 0cm 0pt"> (钟敬文)<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民间文学<p></p></P>
<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0cm 0cm 0pt"> 作为一个学术名词,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五四<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新文化运动之后才出现和流行的。它指的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广大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人民的口头创作。这种文学,包括散文的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p></p></P>
<P 0cm 0cm 0pt"> 民间文学一般认为有下列几种特征 口头性 由于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广大劳动人民,包括他们的专业艺人或半专业艺人,被排斥在文字使用之外,因此,他们的文学创作,一般只能用口头语言,甚至还用地方土语方言去构思、表现(包括演出)和传播。现在新社会的人民,虽然大多数已经认识文字,并且有的还能使用它,但不少的场合,他们仍然要用口头语言歌咏或讲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而且<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它要取得民间文学(新民间文学)的资格,必须基本上采用广大人民熟悉的、千百年来民间传承的文学形式,如故事、歌谣等,并且能够在群众口头上流传。<p></p></P>
<P 0cm 0cm 0pt">因此,口头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用口头语言创作和传播是民间文学的一个主要特征。<p></p></P>
<P 0cm 0cm 0pt"> 集体性 专业作家的书面创作,大都是个人的产物,民间文学作品,大体上可说是群众集体的创作。所谓集体的创作<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在作品内容的思想、感情和想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在形式和艺术表现以及作品的所有权等方面,比起专业作家的作品来,都存在着特有的集体性问题。但这种集体性的重要表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更在于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有些作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一开始就是集体参与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但是更多的、也更经常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却是在它已经成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初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之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在不断的传唱或讲述的过程中<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受到无数的唱述者的加工、琢磨。在这种加工、琢磨中,不但渗入那些唱述者的思想、感情、想象和艺术才能,也包括那些听众所反应的意见和情趣在内。这一点,与那种主要属于个人的一般专业作家的作品,是很不同的。所以民间文学作品一般是无法署名的。民间文学作品,有一部分(可能还是相当优秀的部分)是群众中具有特殊优秀才能和丰富经验的歌唱者、说故事者的创作和加工的结果。它具有一定的个性。但是,由于生活经历和文艺教养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关系,其个性是能够与广大群众口头创作的集体性融和在一起的。集体性是民间文学的又一特征。<p></p></P>
<P 0cm 0cm 0pt"> 变异性 民间文学作品的结构、形式、主题等在长期口头流传中,有相对稳定的一面。但是,由于口头语言的不稳定性,作品在流传过程和具体的讲唱中,常常因时间、地域、民族的不同,以及传播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听众的情绪变化等因素,而有所变异。这种变异在语言方面是经常的、大量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尤其是散文作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其他诸如作品的情节、结构、人物甚至主题都会发生变异。特别是在社会发生大变动时,群众往往将传统作品加以变化来表现新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这也是某些新作品产生的一种原因。这种相当广泛存在的现象,在一般专业作家的书面文学中是很少见到的。作家作品中,虽也有前后版本文字不完全相同的情形,特别是古典作家的作品,往往有文字出入的现象(所以须有校勘)。但是,这毕竟是比较个别的情形,它除了由于本人的修订或别人的篡改外,大都是由于抄写、刻印、排字等技术失误所招致。它不象民间文学的变异现象那样经常和大量。民间文学的变异性蕴涵着所经过的历史、社会和传述者等的思想、才艺的因素,对于研究者来说,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这种特征与上文所述的口头性、集体性密切相联,或者说,是它们所产生的自然的果实。这是民间文学的又一个特征。<p></p></P>
<P 0cm 0cm 0pt"> 传承性 人民在过去,由于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不能使用文字等工具去记录、保存他们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所创造的各种文化,一般都靠行动、语言传播和继承。风俗习惯如此,民间文学也是如此。<p></p></P>
<P 0cm 0cm 0pt">这种群众集体所传承的文化,也许没有文献或古物那样能够经久保存,但是,它的生命力也不可低估。我们现在有些故事或谚语。已经在两千年前就被文人记录下来了,但是,直到今天,它还能够以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形式活在人民口头上。至于产生已有千年左右的这类作品现在还流传在人民中间的,就更不用说了。自然,这种靠口头世代传承下来的故事或歌谣,在形态上或内容上多少不免会有些变化。但总算是在生存着,成为我们现代活文化的一部分。<p></p></P>
<P 0cm 0cm 0pt"> 由于时代和社会的重大变化,在历史上曾经作为广大劳动人民唯一的文学形式的口头传承文学,它的某些体裁可能会逐渐消失,某些体裁的内容和形式不能不起一定的变化,也还会有我们所不熟悉的新的体裁出现。<p></p></P>
<P 0cm 0cm 0pt">这些都是可能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乃至于必然的。但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整个民间文学决不会消失。因为它的表现媒介是应用最普通和最生动并富于活力的口头语言。只要语言存在,用它作媒介去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经验的口头文学,人们所熟悉的、方便的表达形式,就要继续产生、存在和传承下去。在中、苏等国的广大民众中间,除了传统的民间文学作品以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还不断有新的民间文学<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即革命传说、新笑话、新民歌及新谚语等的产生和流传。再从历史的往事看,过去那些能使用文字的上层社会的文人学者,在他们的书面著述之外,也仍然在口头上产生和传播着那些轶事、笑话和品评人物的韵语,如《世说新语》里的某些故事和唐人笔记里关于某些名人的笑谈,都是这种例子。<p></p></P>
<P 0cm 0cm 0pt"> 以上四种特征,不是各自孤立的,正相反,是彼此互相关联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前面已经提到一些<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这些特征,主要是从民间文学与专业作家的书面文学分歧的地方提出的。它们在相当的程度上可以使我们认识这种文学的特征,但这并不是它的全部。<p></p></P>
<P 0cm 0cm 0pt"> 直接的人民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在衡量文学的价值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往往提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人民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的概念。从内容上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一个作家的作品是否有价值,首先要看它是否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表现人民的遭遇、理想和情绪,此外,自然还有人民的美学趣味等。人民性越高,同时艺术的力量又能相称,这种作品无疑就是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在这个意义上,人民的口头创作有它的巨大的优越性。在长期的阶级社会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广大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者<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同时也是许多民族文化财富的生产者。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他们在文化创造上有着不利的条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却得到了极优厚的补偿。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它的见证人。作为文学艺术重要内容的广大人民的社会生活、斗争、思想、感情和希望等,他们是亲身的体验者。他们的文艺传统又都是这株社会生活常青树上所结的果子。在这种意义上,他们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得天独厚<FONT face="Times New Roman">”<p></p></FONT></P>
<P 0cm 0cm 0pt">的。许多优秀的进步作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由于同情和理解劳动人民<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他们写作了具有人民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乃至高度人民性的作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这当然是值得称赞的事。但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由于生活本身存在的距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他们的作品尽管有其不可企及之处,在理解和表现人民的心理等方面就往往有某些隔阂,因而使作品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情况,我们很容易在中国古代那些表现民间疾苦的诗歌中找到例证。在这点上,民间文学的作者却天然地有其优越性。只要听听中国过去流传的那些<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长工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长工和地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的故事,就可以明白这一点。由于他们自身是文学内容的经验者或见证人,因此有些学者把这种人民性叫做<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直接的人民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p></P>
<P 0cm 0cm 0pt"> 一般具有比较优越的人民性的民间文学,它的内容是相当广阔的。有的作品想象地描绘自然的奇妙光景和万物的诞生;有的半写实半幻想地描绘人类早期的处境、活动及其对文化的开拓;有的描绘民族的由来及其迁徙过程和杰出的领袖人物。有的作品描绘抵抗压迫、灾难的英雄;有的描绘捉弄阶级敌人的民间智者;有的表现工艺、医术的巧匠、神医;有的塑造了智慧超人或纯情惊世的妇女。有的作品直接倾诉受压抑的痛苦,或抒写沸热的真挚的恋情,或寄寓渴望的生活理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总之,在汪洋无际、波涛汹涌的民间文学的内容的大海里,有着吸引人心的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它蕴藏和放射着人民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乐观主义、人道主义和献身精神等崇高思想和珍贵美德。民间文学不仅表现了千万人民的痛苦和希望,也表现了他们永不磨灭的典范人格和崇高品质。这种精神财富,将永远成为我们各民族成员的思想、品格修养的不竭灵泉!<p></p></P>
<P 0cm 0cm 0pt">格萨尔王画像<p></p></P>
<P 0cm 0cm 0pt"> 优越的艺术性 民间文学的优越所在,决不仅仅限于它的内容、思想方面。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一种用语言以及兼用表演的艺术。它必须也必然在某些方面具有艺术的特点。一般文学体裁,分为三大类,就是诗歌的、散文的和戏剧的。在这方面,民间文学与专业作家文学基本上是相同的。散文故事、叙事诗等大都有人物、情节,长诗、短谣以及部分谚语、谜语,大都有一定的句式和韵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小戏有故事情节与对唱形式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这也都与作家文学大略相同。但仅仅这些还不能完全证明它的艺术性。许多民间作品还具有独自的和优越的艺术特点、艺术成就。中国近年陆续发现、收集的兄弟民族史诗,不但数量很多,有的篇幅的浩繁和内容的壮阔(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等),是使世人惊异的。马克思曾经称赞古代希腊的民族史诗,<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这种赞词也不同程度地适用于中国许多兄弟民族反映早期人类经历的创世史诗及英雄史诗。<p></p></P>
<P 0cm 0cm 0pt">数量算不清的爱情叙事诗和各种抒情歌谣,包括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及两性生活的歌谣,在表现人民怨愤、爱恋、痛苦的情思上往往超越我们作家的同类作品,至少没有什么逊色。许多表现舍身救人,奋勇保卫乡土、祖国的非凡人物的故事、传说,它的不可磨灭的魅力,正在于扼要而精炼的艺术表现力中。无穷无尽的小型故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动物故事、笑话等的幽默、讽刺的锋芒和技巧,差不多会使许多专业执笔者看了自愧不如。特别是那些短小的谚语、歇后语,真使思想、经验和智慧凝缩得像五个指头捏紧的拳头(用高尔基的语意)。我们常常把民间文学的艺术特色,简括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刚健、清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这自然有一定根据。但它的艺术的特长是多方面的。从风格上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朴素、简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是一般民间文学的重要特点。但是,某些类型的作品,例如小戏,却往往比较精巧地描绘了人物的心理。总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民间文学的艺术特色和优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和它的内容的广泛一样,是多方面的,有的还是不可企及的。<p></p></P>
<P 0cm 0cm 0pt"> 民间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 民间文学是广大人民长期社会生活的产物。它凭他们社会生活的需要产生和流传,它精确地反映了他们各方面的生活和有关的思想、感情。它直接地或间接地为他们的生活服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给以知识、教诲、鼓舞和希望,其中有些本身就是生活的构成部分。一般专业作家的文学、艺术,也大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产物,是它的反映并对它起着一定的反作用。但是在这一方面,民间文学却有着自己的独特性。<p></p></P>
<P 0cm 0cm 0pt">民间文学,由于它的作者(包括修改者和传播者)人数的众多和生活在底层<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他们比那些数量有限<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特别是过去时代的专业作者<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能够更广泛地反映出社会生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而且往往反映得那么深切、精确。它的社会功用,也和专业的书面文学颇有不同的地方。它更紧紧地粘贴着生活。像那恒河沙数的民间谚语,是农民、渔民、工匠等片断的而往往精当的生活经验总结和工作指南。这是他们生活和劳作的教科书。不少劳动歌,是他们在各种劳动进行中调整呼吸、动作和鼓舞情绪的不可缺少的东西。许多世代相传的古老神话和传说,不但传述了一定的历史知识,还培养着国家民族团结的感情。许多保卫乡土、保卫祖国的英雄传说,永远给予广大人民以鼓舞力量。许多描写卑贱者、受压迫受虐待者的反抗故事、歌谣和小戏,都长时期地广泛地教育着人民,培养着他们高尚的情操和品格。过去有些资产阶级的学者,把民间文学和民俗事象往往看作没有文化、没有教养阶级的产物。其实<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广大劳动人民自有他们高尚的教养和珍贵的文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而民间文学正是对他们这种教养和文化尽着庄严职责的教本。<p></p></P>
<P 0cm 0cm 0pt"> 民间文学与作家书面文学 民间文学,与过去专业作家的书面文学,在许多方面,特别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很大歧异。这两种文学,已经成为各自相对独立的东西。自然,它们彼此还是有多方面的关系的。从来源说,它们的共同根源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原始文学<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在没有阶级的社会里(大约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野蛮阶段<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的中期),文学的一些种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神话、传说、歌谣之类,大抵已经产生了。这主要是氏族或部落大众所产生和共有的文学。它即使有初步的社会分工所产生的带有某些专职性质的管理者兼作者,如早期的巫师、祭司之类,但在思想和艺术趣味上也是和氏族或部落的一般成员密切联系着的。阶级社会形成之后,替上层阶级服务的文艺专职人员以及史官、诗人和宗教执行者产生了。中国早期的诗文作者如屈原、宋玉等,稍后也出现了。这就使文学日益书面化,越到后来越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原始文学<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的传统(口头性等)距离远了。但是在上层阶级的专业或半专业的书面文学产生、发展的同时,广大的下层人民,主要是农民,还有工匠等,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被剥夺了文字的使用权,他们基本上仍然沿用着以口头语言为表现和传播工具的传统,并且随着社会生活的前进,或大或小地变化着。从个别作品或体裁说,还有着新生和死亡的现象,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两种本来同一发源的文学(其实中间还有一种市民阶级的通俗文学,这里暂且不提),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以及近代的半封建社会里,它们的性质和面貌已经呈现出极大的不同,不免形成那种对立或对抗的状态。<p></p></P>
<P 0cm 0cm 0pt"> 但是,这只是事实的一方面,尽管也许是主要的一方面;在另一方面,它们两者又互相影响着。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不但有不少民间文学作品,例如汉魏、六朝的民歌及古代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包括寓言、笑话),被记录下来而成为书面文学,成为这方面文学的一部分;而且,不少书面文学的诗歌、故事和传奇、笔记小说等体裁,往往也是由民间文学发展而成的。有的学者曾经指出这种影响,对某时期的专业作家文学起了一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拯救衰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的作用。至于书面文学取材民间文学或用它作<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词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的,就更加常见了。同时作家的书面文学,在思想、想象和语词等方面也多少对民间文学起过一定的影响(它往往通过市民文学的渠道),虽然和前者比较起来,这种影响是微弱的。<p></p></P>
<P 0cm 0cm 0pt"> 到了现代,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的生活、思想等的剧变<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两种文学的关系也有新的发展<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它们互相影响的地方更多了。但是还远远没有达到两者完全合流的程度。<p></p></P>
<P 0cm 0cm 0pt"> 各民族民间文学的交流、影响 中国民间文学是多民族的民间文学,各民族的民间文学也存在着互相交流、影响的明显现象。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境内东南西北各省、区,居民除汉族外,差不多都居住着少数民族。汉族人民数量多,文明发展也比较早。但它不是一开始就是单一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不断融合了许多本来各自独立的部落、部族,到后来才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在它的整个文化的形成中,已包含着本来各自独立的、又各具特色的文化成份。同时在汉族本身的融合、发展过程中,也和许多周围还未同化或未完全同化的民族共同存在着,并在文化上互相影响和互相促进,这种过程一直延续到现代。因此,在我们这个民族的大家庭中<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汉族的民间文学<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与各民族民间文学交错着、联接着。尽管彼此都有独有的基本部分,但大都有接受影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形成彼此民族间的共同色彩的部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特别是那些民族间接触较早或居住交错、比邻的民族所产生影响或承受影响的痕迹更为显著。例如汉民族的一些著名故事,如牛郎织女传说、孟姜女传说、山伯与英台故事等都相当广泛地被吸收入南方各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宝库中。汉族民歌中的某些常见的形式如四句头山歌等,也为一些兄弟民族所采用。又如中国现代流传的民间故事,如灰姑娘型故事,很早就已经被记载在汉籍里,而较早的流传地却是壮族地区。问活佛型故事现在流传于汉、藏各民族间,但从它的来源说,恐怕早期应该流传于藏族。有些民间文学体裁和创作、演唱形式,已经成为若干民族不可分离的共同文化财富。例如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流行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花儿<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和花儿会。<p></p></P>
<P 0cm 0cm 0pt"> 各民族之间民间文学的接受影响,并不是生吞活剥、生搬硬套,大都是以自己民族的生活和文化为基础,对它进行选择、取舍和改造、加工的。他们尽力使它民族化。这是民族间文化交流影响的自然法则。它与那些强迫接受的文化政策的作用是不同的。<p></p></P>
<P 0cm 0cm 0pt"> 民间文学的世界关系 民间文学,至少它的某些体裁,如民间故事,不仅在同一国境内的不同民族之间互相交流、影响,在国境以外,甚至在地理上相隔比较遥远的地区、民族的民间故事、传说或谚语等,不仅有许多构思、表现手法相似,有的故事连基本的人物、情节都相同或相似。后者大都是传播的结果。像灰姑娘型故事、天鹅处女型故事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世界大扩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的民间叙事作品,就属于这一类。此外,像故事或叙事诗里,某些构思或部分情节相似的,即使不能说整个作品是由于传播的结果,却可能是直接或间接受别的民族影响的结果。中国与邻近国家如印度、朝鲜和日本等,都有长久的文化上的交往,因此,中国的民间文学,特别是散文的叙事作品中和那些国家或民族同种类作品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p></p></P>
<P 0cm 0cm 0pt">这方面,比较严密的研究,现在正刚刚开始。从这种民间文学的互相交流、影响现象看,世界各民族的文学及文化的交流的确是源远而流长的。<p></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