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社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北社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北社 诗社 诗词
《北社集》正式发布中国北社诗社社友名录中国北社诗社章程新人入社申请参考
查看: 972|回复: 0

[词曲] 莺啼序 荷花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8 11: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莺啼序  荷花吟
清池濯其玉体,出淤泥不染。
不枝蔓、外直中通,益清香远悠冉。
叶新翠、霞苞灼灼,红红白白千娇占。
许烟霞溶泄,随风化为轻淡。
玉立亭亭,焕然艳发,却一生朴俭。
爱水域、佛坐莲花,育仁真性之念。
善其根、通心守节,蔤如玉、有增无减。
意坚贞、典雅端庄,懿成壸范。
普兰种子,出土还生,喷薄爱火焰。
埋没后、永不气馁,暗孕生机,默等千年,耐聆呐喊。
蕴藏为志,何妨一试,等闲任起波澜阔,踩污泥、自有些风险。
湖波在上,沧浪之水清兮,濯足濯缨无憾。
清清亮亮,依水平安,把一生看淡。
静心守、自成真梵。面惑当前,居水中央,免遭诬陷。
甘心一世,身居低处,平生托起惠风碧,露清圆、忘记些沟坎。
断魂千里秋风,一举拳拳,感生无忝。
千年古莲子随神七问天
编辑
作为中国古莲花的代表,普兰店千年古莲园的100颗千年古莲子,随着神舟飞船踏入了浩瀚的宇宙之中。千年古莲子,不仅有考古价值和收藏价值,并且还有再现生命的价值。近几年,随着越来越多农作物种子被送上太空,徐钢也产生了将古莲子送上太空的设想,“如果让古莲子在失重状态下改变生命结构,重返地球后能否像其他太空种子一样增加产量呢?“随后,他利用2007年在我市召开全国第二十一届荷花展的机会,与有关科研部门进行了积极沟通,最后,徐钢成功与中国航天发射中心达成古莲子问天的协议。此次搭载的100颗千年古莲子是他在近20年中陆续从古莲子发现地挖掘采集到的,并经过他的精心筛选。“古莲子搭载返回地面后,可能变异很大。通过进一步筛选培植,一是可能使藕根又肥又大,丰产丰收;二是可能通过太空离心力,失重、太空的强力磁场使古莲变异,让古莲子变得更大,结籽更多,更饱满。”徐钢说,莲籽不仅能药用,也可食用,一旦培植丰产丰收,将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古莲子问天将吸引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使之成为我市另一张靓丽名片,对提高我市的知名度具有很大作用。”
古莲子古莲子能千年再生的原因
编辑
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测定,古莲子的寿命约在830——1250岁之间,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种子。
古莲子内有一个小气室,贮存着0.2毫克的氧气、二氧化碳气,虽然数量少,但它对维持古莲子的生命有决定性的意义。再加上古莲子内的含水量极小,只有12%。此外,保存古莲子的泥炭层里温度较低,吸水防潮性能良好,上面又有很厚的泥土覆盖。在这种干燥、低温、封闭的环境中,古莲子不具有生根发芽的条
件,悠闲自得地过着休眠生活,新陈代谢几乎停止,却能够保持生命的活力。
古莲子能活千年之久,一方面是由于它一直被埋在泥炭层中,地下的温度较低,四季变化不大。另一方面由于古莲子的外面有一层硬壳,外表皮有坚硬的由栅栏状细胞构成的层间,细胞壁纤维素组成,可以完全防止水分和空气内渗和外泄。在莲子里还有一个小气室,里面大约存贮着0.2立方毫米的空气。别看数量微小,对维持生命却是很必要的。古莲子含的水分也极少,只有12%。在这种干燥、低温和密闭的条件下,古莲子过着长期的休眠生活,因而可以历经千年而不失其生命力。
最外为表皮层,有充满分泌物的气孔室和保卫细胞。第二层为含纤维素的栅栏组织。第三层为厚壁组织。第四层为薄壁组织。最内为内表皮层,细胞内含贮藏物。由这5道防线构成的“密封仓”,不让空气和水分自由出入,微生物也不能轻易钻进。在此特殊装置里,莲子的生命活动仍在微弱进行,而莲子所含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等化合物,比其它植物高若干倍。这类化合物都是种子长寿和保持萌发力的重要物质。
莲子胚芽内含有特别丰富的氧化型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等物质,对保持莲子的生命力也起重要作用。当莲子萌发时它所含的氧化型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这对莲子胚芽的萌发有促进作用。谷胱甘肽是一种还原剂,它能使氧化型抗坏血酸转变为还原型抗坏血酸。
古莲子中国千年古莲子在美国发芽
编辑
路透社洛杉矶报道:研究生物起源的科学家今天说,他们已经把在中国发现的一颗具有1200年历史的莲子培育发芽,这颗莲子是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种子。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植物生理学家简·舍恩一米勒说:"这颗沉睡了1000多年的莲子经过培育之后,就像现代莲子一样出芽了。"简·舍恩一米勒的丈夫、洛杉矶加州大学生物进化和起源研究中心主任威廉·舍普夫说:"莲子沉睡了1000多年还能起死回生,简直是个奇迹。"除了这颗具有1200年历史的种子外,还有三颗古代莲子经洛杉矶加州大学研究小组的培育也已发芽,该研究小组采用放射性碳技术确定了它们的年龄。其中一颗古莲子年龄在600年以上,另一颗在300年以上,第四颗的年龄尚未确定。科学家们说,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植物》杂志11月一期上,它对确定其他包括人在内的生物的年代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北社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社诗社 ( 粤ICP备13049926号 )

GMT+8, 2025-1-20 06:04 , Processed in 0.02464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