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婚姻有许多有趣的别称为今天的人们所鲜知,其含义和今天也有不小区别,值得慢慢道来。
首先,中国古时把“婚”称作“昏”,这是因为古人成婚是在黄昏时分。据《白虎通嫁娶》:“婚姻者,何谓也?昏时行礼,故谓之婚也。”古人为何在黄换时成婚,据说来源于古代的掠夺婚。氏族社会末期,部落战争频繁,妇女往往成为被掠夺的对象。另外,在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过渡中,女子往往不愿打破“从妻居”的婚俗,于是男子便强行劫婚,而劫婚的最好时间是在黄昏时分:暮色苍茫比较隐蔽,容易下手。进入父系社会,女子从夫居,但人们仍沿袭其旧俗于黄昏时分成婚——如今改朝换代既久,北方婚礼大多在上午12点以前,但南方照例可以晚上举行婚宴的。
“婚姻”在古代所包括的意义也和今天有区别,古人称妻为“婚”、称夫为“姻”。如《诗小雅我行其野》:“不思旧姻,求尔新特。”(特,丈夫)。此诗写一个贫苦男子入赘在岳母家,妻子嫌贫爱富,想把他逐出家门另嫁他人(基本上是“思想解放”的先驱了),男子于是忿忿不平。马端辰《毛诗传笺通释》注曰:“姻,谓夫也。”高亨先生《诗经今注》释曰:“古语妻称夫为姻,夫称妻为婚。”《诗邶风谷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写女主人公回忆新婚时夫妻的情深意笃。因古代称妻为“婚”,故诗中女主人公自谓之“新昏”。
婚姻在古代还有另一种意义,指亲家。《尔雅释亲》:“婿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婿之父母,妇之父母,相谓为婚姻。”《史记礠羽本纪》:“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可见至汉代,这种婚姻称谓仍是很普遍的。
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婚姻的“婚”与黄昏的“昏”已毫无联系(据说与“发昏”的“昏”联系上了),婚姻二字的内涵也不像过去那样泾渭分名,而是以夫妻间的权力、义务和双方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为内容。但是,源远流长的中国婚姻文化作为一笔悠久而丰厚的遗产,是不可能一下子就被割断的。中国婚姻中林林总总、五光十色的特殊称谓和其间独特的民族习惯,不仅具有保存价值,而且颇值得认真探讨。通过婚姻类别称的综述和考释,我们不难从中窥见中国传统婚姻婚俗的变迁并发掘其间的民俗价值。
从女子的择婿到成婚,别称颇有不少。
在古代,女子未出嫁的称为“待年”、“待字”。“待年”指女子待年长而嫁,是已经定婚者。《后汉书蜠后纪下献穆曹皇后》:“操进三女宪、节、华为夫人,……小者待年于国。”李贤注:“留住于国,以待年长。”意思是年龄小的先留住闺阁,等待年龄稍大些再成婚。以后就把女子已订婚尚未出嫁者称为“待年”。“待字”指女子尚未订婚者。《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笄而字。”(“笄音”jī,指女子束发用的簪子)谓女子成年许嫁才命“字”,字即表字。“待字”,指待定婚之意。《礼记蔠则》:“女子十有五而笄”,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未许嫁,二十则笄。”——估计当时的发型是婚否的标志,不像现在,年过半百照留披肩发。
姑娘一旦长大成人,父母就要开始为她“择婿”,于是需要媒人来扯线。我国自西周以来,男女婚事基本上是通过媒人来缔结的。对媒人最古老的称呼是“媒”。《诗欠风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不是我故意拖婚期,你没有找到好媒人)。由“媒”字引申出另一称呼“媒妁”即媒人,如同今天的介绍人。“媒妁”意为谋合、斟酌。“媒”古代作谋解,“妁”既有谋义又有酌义,“媒妁”就是从中谋合、斟酌,促成姻缘。正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人有私媒、官媒两种。官媒中又有职业媒人与临时作媒两种。官媒是由地方官府设置的,据历史记载周代就设有“媒氏”官职,“以掌万民之判”——当时最早的婚介所。唐代以前“媒妁之言”仅是礼制上的要求,唐代将其移入法律条文之中给以明确规定。据《唐律户婚》载:“为婚之法,必有行媒。”明、清两代对于定婚不仅承认婚书有效,也承认私约有效,这样有时就排除了媒人在婚姻中的作用。
“媒妁”又谓之“蹇修”。蹇修为传说中伏羲氏之臣,古贤者。屈原《离骚》:“解佩瓖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意为我解下佩带的玉玦让蹇修去拜见宓妃,陈说我的爱慕之情。王逸注曰:“蹇修之玉,以结言语,使古贤蹇修而为媒理也。”后人因此称媒妁为“蹇修”。晋人郭璞《游仙诗》之二曰:“灵妃顾我笑,粲然启玉齿,蹇修时不存,要之将谁使?”——要结识灵妃将派谁去呢?
媒人又谓之“月老”、“红娘”,这与今天的称谓是一样的。提到红娘,人们会即刻想到《西厢记》里那个活泼可爱、颇有心计的小丫鬟,赖于她的周旋,莺莺和张生才终成眷属。“月老”又称“月下老人”,是神话传说中掌管婚姻之神。此典出自唐李复言《续玄怪录騠婛靚》。大意是有个叫韦固的书生夜经宋城,遇一老人衣囊而坐,向月检书,韦固问所检何书?答曰:天下之婚牍。又问囊中赤绳何用,答曰:以系夫妻之足,虽仇家异域,此绳一系终不可避——有点类似故希腊神话里的“先知”。后人就常用“月老”代称媒人。如明代张四维《双烈记ㄠ婜》:“岂不闻月下老人之事乎?千里姻缘着线牵。”《红楼梦》五十七回薛姨妈对林黛玉说:“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的,再不能到一处。”
古代还有专门掌管婚姻的官,称为“媒氏”或“媒官”。据《周礼地官鈠氏》:“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可见远在周代,官府就设置了这种官媒。曹植《美女篇》:“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意思是媒人在做什么呢?为什么不及时用玉帛来聘娶美女呢?“媒官”一称也有掌故。据《礼月令》:“以太牢祠于高禖”。其注曰:“高辛氏之出,玄鸟遗卵,娀简吞之而生契,后王以为媒官,嘉祥而立其祠焉。”太牢指盛牲畜的大食器,古代天子祭祀时用牛、羊等也谓之太牢。祠,同祀。高禖的高同郊。“娀”(今音“松”song)古音mēí,指媒神。“以太牢祠于高禖”,意为天子到郊外祭祀媒神,请求赐子。高辛氏,帝喾(ku音“库”),传说中上古帝王。简,又名简狄,帝喾之妃。契,帝喾之子,商始祖。玄鸟指燕。从这段传说中可以看出我们商丘人的商始祖是母亲吞燕卵而生。于是,“玄鸟”便成了“媒官”。古人认为玄鸟是吉祥之神。据史书记载,每至仲春之月玄鸟至,这时天子就到郊外去进行隆重的祭祀,祈祷上苍赐子赐福,以后官府中就设置此官,以掌天下婚娶之事。《三国志吴薛综传》:“为设媒官,始知聘娶。”
古时媒人还有许多有趣的称谓。首先,以“冰”字作首派生出:一曰“冰月”,二曰“冰斧”,三曰“冰台”,四曰“冰人”,五曰“冰媒”。据《晋书∠传》:“孝廉令孤策梦立冰上,与冰下人语。曰:‘冰上为阳,冰下为阴,阴阳事也。士如归妻,迨冰未泮,婚姻事也。君当为人作媒,冰泮而婚成。’”“士如归妻,迨冰未泮”,语出《诗邶风匏有苦叶》,意为男子入赘到女家,要趁着冰未解冻。古代男女结婚一般在冰解之前。士,男子通称。归妻,娶妻。男子入赘到女家曰“归妻”。泮,音pàn,冰融解。“冰人”又称“冰上人”。据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餠醙》:“有女香云,老身之甥也,淑姿丽质,郎已目睹,无更赘词,古姊(人名)浼老身作冰上人,欲赘郎为半子。”浼(měí音每),意为求。“冰月”一说,据明单本《焦帕纪寻春》:“胡公有女,名曰弱妹,天姿俊雅,性质聪明,貌堪闭月羞花,巧擅描鸾刺凤。小生欲缔秦晋之盟,奈无冰月之便,故此逡巡,未逐所愿。”“冰月”又称“冰人月老”。明谢谠《四喜记忆双亲》:“这一曲《鹧鸪儿》就是我孩儿的冰人月老。”
“冰台”,也指媒人,由上述称谓衍生出来。古代常用“台”字表示对人的尊称。小说《歧路灯》第二十八回:“春宇道:‘信儿是要传的,叫他先作准备,这里再央冰台定期。’”另外古代还称媒人为“伐柯人”,称做媒为“作伐”、“作冰”。如《诗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毛传:“柯,斧柄也。”《礼记中庸》:“执柯以伐柯。”以后就称替人作媒为“执柯”、“作伐”或“伐柯”,称媒人为“伐柯人”。吴自牧《梦粱录嫁娶》说:“其伐柯人两家通报,择日过贴。”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奴愿为作伐,成其配偶。”“作冰”也是做媒之意,如《聊斋志异鬠十四娘》:“我为汝作冰,有何舛谬?”
媒人平时被人们尊称为“大媒”、“媒主”、“媒介”、“媒保”、“媒伯”、“媒娉”或“行媒”。娉也作聘,男方请媒人向女方求婚谓之娉。行媒既可指说合婚姻,也可指媒人,如《礼记曲礼上》:“男女非有行媒。不知姓名。”孔颖达注解说:“先须媒氏传婚姻之意,后乃知姓名。”可见行媒也指媒氏、媒人。古时对媒人还有许多专称,如“媒婆”、“媒人婆”、“媒姥”、“媒妇”、“媒缊”、“媒妪”。另外媒人还被称为“撮合山”。如《京本通俗小说缠熉—窟鬼》:“原来那婆子是个撮合山,专靠做媒为生。”媒人有时还被称为“落花媒人”,指男女婚姻关系已经确定或将要确定时自愿充当或被请来充当媒人,如关汉卿杂剧《望江亭》第三折:“李稍,我央及你替我做个落花媒人。”
媒人也有贬称,如叫做“拉皮条的”。“拉皮条”本指撮合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当有人对媒人不满意时便蔑称之为“拉皮条的”。
从媒人的雅称、尊称、通称、俗称以及贬称中,不难窥见媒人在古代婚姻中的作用以及人们对婚姻的态度。
被媒妁绍介是“被动语态”,择婿就是“主动语态”了。《红楼梦》诗曰:“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亦道出择婿的要紧。
古时择婿有几个趣称。
择婿得中称“雀屏中选”。此间又有一段佳话。据《旧唐书高祖窦皇后传》:“窦毅谓长公主曰:‘此女(指窦后,李世民之母)才貌求婚者辄与两箭射之,潜约中目者许之。前后数十辈未能中,高祖后至,两发各中一目,毅大悦,遂归于我帝。”后人因称择婿得中为“雀屏中选”。
“坦腹”一称更为后人所称道。据《世说新语雅量》载:东晋时郗鉴门生求婿王导,王导让他遍观自己的子弟,门生回郗话曰:“王氏诸子弟,咸自矜持,唯一在东床坦腹卧,食胡饼,独若不闻。”哪知郗鉴却说:“此正佳!”打听一下,此人正是王羲之,遂妻以女。从这个择婿者的眼光,还可以看出王羲之不流世俗的性格。
也有出题考试的。传说清代嘉庆年间,名士许阶亭哥嫂早逝,他便把侄女收入家中抚养。他这个侄女文才出众,秀丽端庄,二十多岁还待字闺中,立志要找个才子为夫,可惜一直未遇上。后来她想出了个主意,写了一篇四十八字的奇文张贴于外墙之上,谁能断句成诗,便嫁他为妻。其文曰:“月中秋会佳期下弹琴诵古诗中不闻钟鼓便深方知星斗移少神仙归古廟中宰相运心机时到得桃源洞与仙人下盘棋。”有一天,一位英俊潇洒的青年来到墙前,挥笔在旁边写了起来,众人看他写的是:“八月中秋会佳期,月下弹琴诵古诗。寺中不闻钟鼓便,更深方知星斗移。多少神仙归古廟,朝中宰相运心机。几时到得桃源洞,同与仙人下盘棋。”大家看了很久方才明白过来,原来这是一首藏头诗,每一句最后一个字的右一半作为下一句的开头,“顶真”而仅仅“顶”半边,真是绝妙。许家小姐得知此事连忙出来见哪个青年,一问姓名方知他叫李汝珍,于是就嫁给了他。李汝珍就是后来创作著名长篇小说《镜花缘》的作者。
关于择婿还有趣称叫“相攸”。据《诗大雅韩奕》:“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姞”ji音“吉”;“攸”you音优,朱熹注:“相攸,择可嫁之所也。”)姞,姓 ,周宜王大臣蹶父之女,因嫁于韩侯故称韩姞。这句诗写蹶父为女儿择可嫁之所,结果选中了韩国。
择婿之后就是“订婚”。订婚在古代称为“文定”或“受茶”。《诗大雅大明》:“文定厥祥,亲迎于渭。”文,指占卜的文辞。厥祥,很吉祥。这句诗写周文王迎娶殷帝之女的故事。意为卜辞断定两国联姻很吉祥,于是周文王亲到渭水之滨迎娶新娘。
“受茶”指女子纳聘礼订亲。中国古时以茶作为定婚礼物,故称“受茶”。相传在整个送聘过程中还有“三茶六礼”。男方向女方馈赠茶叶为下茶礼,女方接受聘礼称为“受茶”或“茶定”。古代订婚之所以以茶为聘礼,一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饮茶历史的国家,二是因为茶树是一种根深叶茂得经得起雨雪风霜的四季常青植物。据明代许次纾《茶疏考本》:“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置之意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茶树从不移植,种下了它,它就结实累累。古人订婚必以茶作为聘礼,是取它不移置之意,同时希望婚姻像茶树那样根深叶茂,四季常青,婚后子孙满堂,家族兴旺。
订婚又称“委禽”、“纳采”。据《礼仪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贾云彦疏:“纳采,言纳者以其始相采择,恐女家不许,故言纳。”“委禽”之意是“送雁。”据《左传昭公元年》:“郑徐吾犯之妹美,公孙楚聘之矣,公孙黑又使强委禽焉。”即公孙黑有强行去送聘礼。
订婚又称“玉镜台”。“玉镜台”原指玉制的镜台,之所以把它作为订婚的代称,也有一段历史故事。据《世说新语假谲》记载:东晋大臣温峤死了妻子。他的堂姑刘氏家遇战乱,流离失散,只留下一个女儿,长的很美且聪慧。堂姑嘱托温峤为其找个女婿。温峤心中有娶她的意思,就回答说:“好女婿不容易找,如果跟我差不多的,怎么样?”堂姑说:“战乱中侥幸活下来的人,只求勉强过得去的人家,就满可以安慰我的晚年了,哪里敢要求跟你一样的人!”过后没几天,温峤回复堂姑说:“已经找到合适的人家了,出身门第还可以,女婿本人名声官职都不比我差。”于是送去玉镜台一面,行了交礼后,新娘用手撩开纱幛,拍手大笑道:“我就猜到是你这老奴才,果然跟我猜测的一样。”此后,“玉镜台”就成了定婚的代称。郁达夫《无题》诗之二曰:“玉镜台边笑老奴,何年归去长西湖?”北方为此举为“每人跳进花轿里”。
据此,“玉镜台”又称“温家镜”。《天雨花》第十七回:“今朝愿上‘温家镜’,愿俯赐良缘感大恩。”
订婚完毕,娘家就要开始为姑娘张罗“嫁妆”。贫家女一般只是准备些衣物用具之类,而富家女的陪嫁,除了衣物用具还有金银珠宝、田产仆人等。嫁妆在古代称为“陪奁”、“妆奁”、“资奁”等。奁原指女子梳妆用的镜匣。如《三国演义》:“(吕布)连也具办妆奁,妆拾宝马香车,令宋宪魏续一同韩胤送女前去”。嫁妆又称“陪门”、“陪嫁”、“装送”、“装遣”等。据《后汉书列女传脠鞈妻》:“汝南袁隗妻者,扶风马融之女也,融家世丰豪,装遣甚盛。”另外,嫁妆又称“结束”。“结束”现通常作“完毕”讲,但它的本意指“捆扎”,由此引申为整治行装。如宋代王朝明清《摭青杂说》:“项曰:‘彼一家人遭难,独留得余生,今我既不留为子妇,宁陪些少结束,嫁一本分人。’”
姑娘出嫁要嫁妆乃亘古不变的习俗,但在中国历史上也不乏轻物质重精神的有识之士。如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王夫之在女儿出嫁时仅给她一箱书和自己的部分手稿,然后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好儿不要分庄田,好女不要盛装奁。你不要小看这些东西,它会教你做一个有骨气的人。”女儿庄重地从父亲手里接过这份装奁,愉快地告别了娘家。
嫁妆备好,下面就是择定良辰吉日准备“成婚”。女子出嫁在古代称为“于归”、“有家”、“适人”、“过门”、“出室”、“出阁”、“出适”、“出聘”等。《诗栠坔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是故女子出嫁曰“有家”。《孟子縠螁汥下》:“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朱熹注:“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适人”见于《礼仪丧服》:“子嫁反在父之室”(反,同返)。郑玄注:“凡女行于丈夫以上曰嫁,行于士庶人曰适人。”可见古代女子出嫁时的称谓是视其夫家和父家的地位而定的。《孔子家语本命》:“女十五许嫁,有适人之道。”晋潘安仁《寡妇赋輠》:“少丧父母,适人而所天又殒。”(所天指丈夫)“适人”也称“出适”。范仲淹《与中舍书》:“得书,知尊侯万福,兼知九姐出适,深喜深喜。”“出阁”,本指公主出嫁,后来凡女子出嫁都称为“出阁”。
男子娶妻则称为“成家”、“有室”、“受室”。《札记曲礼》曰:“三十曰壮,有室。”郑玄注:“有室,有妻也。妻称室。”梁启超在《禁早婚议》中说:“今早婚者,其本身方且仰食于父母,一旦受室,不及数年,儿女成行,于此而不养之乎?”古代也有男子因家贫而到女家成婚的,称之为“出赘”或“入赘”,俗称“倒插门”,这一俗称一直保留至今。
另外,成婚还有“成礼”、“花烛”、“结缡”、“结发”之称。“花烛”原指画有龙凤等彩饰的大红色蜡烛,多用于婚礼中,因而借指成婚。何逊《看伏郎新婚》:“何故花烛夜,轻扇掩红妆。”“结缡”又作“结褵(音离)”、“结帨(音税)”,“缡”和“帨”皆指佩巾。“结帨”实际上指嫁女的一种仪式。据《仪礼士昏礼》:“母施衿结帨曰:‘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在此宫事指家务。这句话是说母亲帮女儿穿好嫁衣,系好佩巾,然后告戒女儿至夫家要孝敬公婆,尽力于家务。《后汉书氠援传》:“施衿结缡,申父母之诫。”“结发”指结婚之夜,男左女右共髻束发,亦可指结婚,也指妻子。俗称元配妻子为“结发”。苏轼诗:“结发为夫妇,恩爱两不疑。”
女子从说亲到出嫁,至“结发”,从形式上就算完成了婚姻,至于婚后是否幸福那又当别论。只就婚前这些程序,就足够足不出户的纯洁少女们对未来从满了浪漫幻想。
“婚姻”在古代的美称很多:一曰“秦晋之好”,二曰“丝萝”,三曰“朱陈”,四曰“婚媾”,五曰“百年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世结婚姻,后因称两家联婚为“秦晋之好”,这一美称延续至今。以“丝萝”喻婚姻见于《古诗十九首》:“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兔丝和女萝都是蔓生植物,纠结在一起不易分开,故以此喻婚姻。
“朱陈”原为古村名,在今江苏丰县东南。白居易《朱陈村》:“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苏轼《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婚娶图》:“何年顾陆丹青手,画作朱陈嫁娶图。”由此“朱陈”成为缔结婚姻的别称。《红楼梦》九十九回“仰蒙雅爱,许结朱陈”即取此意——因为交通、地域的缘故。近亲结婚旧时在所难免,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亦有详述。
“婚媾”指婚姻见于《国语晋语》“今将婚媾以从秦。”
“百年好合”即永久的和睦,亦指婚姻而言。宋代罗烨《醉翁读录张氏夜奔吕星哥》:“今宁随君远奔,以结百年之好。”
中国古代婚姻以成婚宣告完成。女子一旦出嫁便恪守封建礼教,规范自己为足不出户、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因此,在封建婚姻中,女子承受的不幸远远超过男子。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地引用过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的话:“某一历史时代的发展总是可以由妇女走向自由的程度来确定,因为在女人和男人、女性和男性的关系中,最鲜明不过地表现出人性对兽性的胜利。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249页)马克思说:“拿妇女当作共同淫乐的牺牲品和婢女来对待,这表现了人在对待自身方面的无限的退化”(同上第42卷第117页)。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名著里,恩格斯一边精辟地论证了“个体婚制是一个伟大的历史的进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61页),但同时强调:“它决不是个人性爱的结果,它同个人性爱绝对没有任何共同之处”,它“不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而以经济条件为基础。”(同上,第60页)“个体婚制在历史上决不是作为男女之间的和好而出现的,更不是作为这种和好的最高形式而出现的。恰好相反。它是作为女性被男性奴役,作为整个史前时代所未有的两性冲突的宣告而出现的”(同上,第61页)——拙文《何觅生前身后名——女子别称趣谈》亦有详述。
人类对婚姻的态度反映着人类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所达到的程度,也折射出社会和时代的政治、经济状况。婚姻的别称同样折射出一定时代的经济状况与社会习俗。有些别称渐渐为岁月所淘汰,有些别称经历了时间的洗礼依旧具有自己的生命活力。那些至今仍然流传和使用的,无疑有人们喜爱或沿用的道理。今天,重新梳理这些称谓,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探讨,其意义绝不仅仅在文字学和称谓学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