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社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北社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北社 诗社 诗词
《北社集》正式发布中国北社诗社社友名录中国北社诗社章程新人入社申请参考
查看: 1821|回复: 6

(原创)红楼读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8 13: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2:41 编辑

以下是引用艾诗人在2007-5-15 23:17:53的发言:
摆渡摆渡,,,,收益多多,,,,,就这样定下来.主贴长期固定.
若有朋友希望疗疗,请发帖子上来.我先带头,刚刚写好的,风总治治---------
七律  过汉阳门二首
其一(下平十三元)
惊涛拍过汉阳门,上有千条淡日痕。
举目苍茫风瑟瑟,排山气势霰昏昏。
依稀汉树烟中隐,但见云鹰岭外奔。
渔篓空空犹在水,垂丝老叟钓乾坤。
其二(上平八奇)
野渡无人疏草迷,江边碣石聚霞西。
曾经石上亲亲卧,谁解隙中厚厚泥。
南别武昌三十载,北居汉口一身凄。
年年只问壶中有,安得林山自在啼。
借风总的版面,乱说几句。
诗的魅力之一,就是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理解和发挥,这在欣赏的意义上,是读者对作者作品的再创造,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复义。
                                                                       ----------《江南讲记》
艾老诗二首,我更喜欢第一首。
(一)
第一首雄浑而幽长,沉着而痛快!
惊涛拍过汉阳门,上有千条淡日痕。起句出手不凡,“惊”,“拍”二字传神,“上有千条淡日痕”,初不解“淡日痕”之意,读来有些好奇,但细揣数日,忽悟其妙所在,兴狂不已。
举目苍茫风瑟瑟,此句承上句,加入了作者个人的思想感情,“瑟瑟”是也。排山气势霰昏昏。“荆公评文章先体制而后文之工拙,诗之是非不必争,以已诗置古人诗中,与识者观之而不能辨者,真古人矣!”由此看来,此句比于全诗其它七句,有突兀之感,当有可酌之处。
依稀汉树烟中隐,但见云鹰岭外奔。全诗中心所在,诗之字眼,系于一“”字,此联借古而出古,自有佳处。
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马。“渔篓空空犹在水,垂丝老叟钓乾坤。”妙极!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诗人身欲隐世外,而心却系红尘之中。遁世不易,入世尤难。此中真味,非深思而亲历不得其解矣!
(二)第二首亦有佳境,较之于第一首,稍逊。
野渡无人疏草迷,江边碣石聚霞西。古有云:对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起笔即定全诗之调,初啼之志,响亮与否,全系于此。“江边碣石聚霞西”,吾初不解其意,或因未身临其境,或未能深体诗人之心,但数日吟咏,觉其诗味十足。“野渡无人疏草迷”,此句有凑句之感。即是“野渡无人”,按推理,应是杂草丛生才对,至于诗人此处用“疏草”,深为不解也
曾经石上亲亲卧,谁解隙中厚厚泥。此联甚佳。“亲亲”二字,用得甚妙。比之“轻轻”则更有人味,亦蕴念旧之情。“隙中厚泥”,隙虽小,而泥却厚,何也?沧桑所致,诗人于此处别出心裁,韵味十足。
南别武昌三十载,北居汉口一身凄。此句为全诗魂之所在。言诗人心头之感,全诗字眼系于一“凄”字,然观全诗,凄婉之意,并未写透,有隔靴搔痒之感,未能尽抒其情。
篇终出人意表,或反终篇之意,皆妙。而“年年只问壶中有,安得林山自在啼”之结,两者未得,且“安得林山自在啼”比之“不及林间自在啼”。落古套而无新意,故结句平常,有可酌之处。
故二首相较,更喜第一首也。
在此,向风总致歉,本艾老请风总所批,我这是越俎代疱了。但有感于心中,不吐不快。只是见识有限,所理解之处,亦与艾老本意有出入。故还请大家多多指教。拜谢!
注-:这是我在红楼那边写的诗评,请大家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8 13: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2:41 编辑

以下是引用艾诗人在2007-5-12 23:09:15的发言:
七律  偶得(新韵)
飞鸟有心惜羽毛,乌云即至不冲霄。
世人如解其中意,俗念当然自己抛。
作客千年还是客,称樵一日亦为樵。
不堪尘世耽寂寞,试往吴山寻二娇。
`
以下是引用艾诗人在2007-5-12 23:09:15的发言:
七律  偶得(新韵)
飞鸟有心惜羽毛,乌云即至不冲霄。
世人如解其中意,俗念当然自己抛。
作客千年还是客,称樵一日亦为樵。
不堪尘世耽寂寞,试往吴山寻二娇。
`
七律  登楼即景
阴云带雨倚风骄,我亦凭阑望野郊。
南浦清江飞鸟逸,北峰阴霭隐龙咆。
自在危城疏冷热,奢谈处世辨浑淆。
此时披发歌一曲,再向九天偕鼓敲。
`
七律    感怀
又见花飞浥俗尘,鬓毛芳草两无春。
江间渴望弄潮主,岭外犹思率性人。
黄鹤楼前风仄仄,归元寺里气匀匀。
沧桑阅尽归华表,野鸟声声倍觉亲。


(一)


艾老诗三首,吾独喜《偶得》,偶得者,尽生命之趣,如陶渊明处之于山,合其性,明明德,无意有所为而见之南山,盖偶得者,放志于天地而忘 情,行止于细微而知怀抱,偶合悟 出皆无偏倚,如孔子云:“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之句诣。
“飞鸟有心惜羽毛,乌去即至不冲霄”。此味在于弦外之音,诗人偶感于物象,应于内心。言人生不能不知进退也。谓时下物欲横流,知进不知退者,数不胜数。行不去处,须知“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之法。若玉石俱焚,节义自然可钦,然不智矣。古人云:识时务者为俊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是也。
“世人如解其中意,俗念当然自己抛”。此二句承首联,言首联心得之妙用也,然此处亦暗起空灵之意,以启下联。
“作客千年还是客,称樵一日亦为樵”此承颔联之意,而发胸中之感,乃全诗得意之处。
“不堪尘世耽寂寞,试往吴山寻二娇”虽心欲出六道之外,然情陷红尘之中,凡心不死,念及吴中二娇,人间至美,心怎舍?英雄美人,自古叹矣!误矣!
至于诗评:先对律,后解意,再从法。
观艾老全诗,律稳而意逸。然法稍欠。首联起句不凡,颔联读来稍感生硬,可酌。颈联为全诗精华所在“作客千年还是客,称樵一日亦为樵”,然我个人认为,此处两句意思相近,有合掌之嫌。二句改成反问形式:“称樵一日岂为樵?”反“作客千年还是客”之意而行之,可乎?尾联:“不堪尘世耽寂寞,试往吴山寻二娇。”结句有调侃红尘,游戏人生之感,然道得酒中,仙遇花里,雅不离俗,入世方能出世之谓也。至于有没有寻到吴中二娇呢?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吧。
学生斗胆提出自己的意见,请艾老点评。
飞鸟有心惜羽毛,乌云即至不冲霄。
人如解其中意,俗念当然自己抛。
作客千年还是客,称樵一日为樵?
堪尘世寂寞,试往吴山寻二娇。
所谓十全十美者,未之有也。诗之审美,恰在于推敲琢磨之中。诗性在人性,诗味在人味,偶得之篇,诗近空灵,意丰而味多,多取人之心性。此意虚静方能为之。
一诗友谓我云:穷究诗内可真谓择字之术,体悟诗外乃可称创作之学。
学诗,真的难矣!诗之灵性,非勤奋之所能到也。
问好艾老。若有不当之处,还请艾老多多海涵。

(二)

《登楼即景》一诗,初看诗题,表意写景;综观全诗,实质抒情。凭栏而眺,由远及近,由景及心,由心及性。最喜结句。有太白遗风,狂放中暗含锐意进取之志!
观全诗所陈之意,觉起句“阴云带雨倚风骄”稍有不妥。
我亦凭阑望野郊。“”字改成“”字如何?“醉”字可为后面抒情留个眼。与结句作个应。
南浦清江飞鸟逸。此处我觉得用“逸”字可酌。起句风雨欲来。此处飞鸟怎逸
北峰阴霭隐龙咆。此处我觉得“阴”字可可酌。龙,正气阳刚之物,非阴霭所能笼之。荀子云:“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即有龙隐于此,当然有浩然之象。“阴”字改成“岚”字,如何?
观颔联全句,有雕琢之感,有可酌之处。
问好艾老。若有不当之处,还请艾老海涵。

(三)

《感怀》,吾与渔丐老师同感。此首写得甚是精到。
又见花飞浥俗尘。花,人间美而高贵者也;尘,世上微而厌恶者也。花浥俗尘,犹莲入泥中。暗叹好景不常在。起笔用“”字,可见诗人见花浥俗尘,至少不止一次,故感怀之心,由来之久矣。只因今朝机缘,一触而发。得此感怀。
鬓毛芳草两无春。韶华不再,隐隐感伤。
江间渴望弄潮主,岭外犹思率性人。良禽择木而栖,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诗人“纵有凌云志,惜未得天时”,不若做岭外之人以遁世。
黄鹤楼前风仄仄,归元寺里气匀匀妙句!颇有深意!
沧桑阅尽归华表,野鸟声声倍觉亲。蓦然回首,身后起落浮沉,然九九归一,如三藏之成正果。喧嚣纷扰,内心平复自然。以适天性,以养内德。
综观全诗,觉诗人心生退隐之意。世路崎岖,俗语云:天上星多月不明,世上坑多路不平。山上花多开不败,世上苦多人不平。
读罢艾老三首。思之良久。刚才我在看《周易》,艾老可看“遁”卦一卦,或许于您当今的心情有暗合之处。
问好艾老。学生在此妄言,不敬之处,还请艾老海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30 00: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2:41 编辑

来支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 13: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2:41 编辑

恨无老酒喷壶香,邀得流云入画堂。入诗的角度奇特,别有一番风味。由感而发,引出全诗,这种技法值得一推。
暂就清茶发余墨,试与娇客比文章。由“恨”再“邀”,再到“暂”与“试”动词的流转,彰显情感的流动,笔力老到。只是“娇客”在此处觉得稍弱。换成“骚客”如何?如果艾老有所特指,就按原来。
一声啼鸟方归树,万点珠花急跳墙。由情到景,由虚到实,由于是暴雨,“方”字,用得力度不够,好像啼鸟悠闲回巢之感。“急跳墙”在此处写得有动态,但觉得用词还不够精到,有可酌的空间。
索性琴挑江上水,此句个人认为,为全诗精妙之处。大胆新颖。堪细品。有味!
谁嘘司马不是郎。结句为情感所系之处。
穷究诗内可真谓择字之术,体悟诗外乃可称创作之学。“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然惊人死不休”,皆言诗之炼字之妙!然格之高低,皆在意境,在诗外的思想,在诗人自身的修养。由此观之,艾老此诗,确属格高之作。
由于学识与经历所限,感悟艾老诗之意境也未免有个人情感色彩。不当之处,还望见谅。由于这段时间身体不大好。所以很来论坛与大家交流。
问好艾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 13: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2:41 编辑

精妙!
日落渔村醉,涛声静小洲。
塔光明灭处,隐约有归舟。
日落渔村醉。黄昏日落,看吧!那漫天的晚霞和着夕阳的余辉,洒落在万顷波涛之上,在美景笼罩里,渔村也醉了。呵呵,与其说渔村醉了,不如说诗人被这样的美景陶醉了!一个“醉”字,传神!
涛声静小洲。好一个恬静安然的环境,站在岸边,沉醉于眼前美景。视觉上得到了享受,那也不能亏待耳朵吧!(呵呵,开个玩笑!)从起句的视觉过渡到承句的听觉。一个“静”字,把涛声与小洲从心里的感受联系起来,让人流连忘返!
塔光明灭处,隐约有归舟。此两句表面上写景,实则表达诗人内心最深处的感情!“明灭”、“隐约”两词,蕴含了太多诗人内心的感受,这其间的心境,不是我所能理解的与感受的。也许,是一种人生与本性的回归吧!
全诗借眼前小境而抒心中大境!以小见大,以近喻远!精品!
问好梅老师!学着写诗评,用我的心去理解您所表达的心境,但由于学识与阅历所限,是没法完全理解与体会您的心境 。写得不当之处,请梅老师见谅并加以指点!
问好!上茶一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 13: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2:41 编辑

以下是引用梅树下人在2007-4-17 17:53:03的发言:
远山如泼墨,近水淌清凉。
风吻新丝乱,晴催旧艾长。
蝶来收美色,花自解柔肠。
更有红榴影,相依共绿杨。
问好霍山老师。辛苦了!
全诗读来轻快流畅,足见诗人春日情怀。
远山如泼墨,近水淌清凉。以流水对起句,自然有味,一远一近,有视觉上的感受(如泼墨),有触觉如(清凉)。但是以此起句,觉得好像少了些什么,比如泼墨,也许只有学过或了解字画的人才能理解这泼墨的意境。“泼墨”不是用得不好,只觉得不够大众化,换句话说应是雅俗共赏。突然想到了书法,比如一幅字,不论是内行还是我外行的人都说好,那才称得上是上品。总的来说,觉得起句还值得精炼。
风吻新丝乱,睛催旧艾长。
蝶来收美色,花自解柔肠。
这两联写得非常有极致。“风吻新丝,晴催旧艾,蝶收美色,花解柔肠”,一气呵成,而以拟人手法叙之,又别有情趣。足有韦应物之“涧草自生,黄鹂自鸣,春潮自来,野舟自横”之妙。
更有红榴影,相依共绿杨。此处看似平常,但细品之,别有一番滋味。人在景外观,情于景中留。此得的“红榴影”,“绿杨”,霍山老师是否有所言外之意呢?呵 呵
综观全诗,妙处不可言。各人自会之。还有就是霍山老师的诗,格律很稳健,初学的人,须用心领会,自然有进步。
对此诗,力推!单凭中间两对,足以拿钻!当然,霍山老师不会在意这些,关键是能把自己的经历与喜悦和大家一起分享,就是最大的快乐!
谢谢霍山老师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美好意境!
再次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 13: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2:41 编辑

【七绝】春韵
雨后乡村半壁霞,池烟袅袅柳绦斜。
一蛙唱破山中静,惹起新蜂乱采花。
好一派田园美景!漂亮!
雨后乡村半壁霞.这"半壁霞",也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到,我生长在农村,对这半壁霞可以深有感触,说不上来,只是隐约当中,可以让人想起很多事.
池烟袅袅柳绦斜.池烟笼斜柳,如雾中观仙子,若风拂来,飘摇起舞,美哉!妙哉!
一蛙唱破山中静,从上两句的视觉转到听觉,愉悦了眼睛,陶冶了心情,可不能亏了耳朵.破山中静,何须蛙多,一蛙足矣.音多反乱耳,不能破山中之静,这个"一蛙"用得极妙!
惹起新蜂乱采花.由于上句的蛙破山静,自然惊醒了蜜蜂,可能是新蜂的缘故吧,所以一个"乱"字,足以传神!当然,读到这里,不知大家感觉到花香没有?霍山老师用心良苦,大家眼睛,心灵,耳朵都享受到了,自然也不能少了鼻子,看着蜜蜂忙采花,花自然蜜多而香,引得蜜蜂前去.当然,细细品来,也有种甜味,(味觉)
全篇从半壁霞的静,到袅袅而舞的池烟的动态,在视觉的基础上,转到蛙唱的听觉,再由新蜂乱采花,联想到采蜜先苦而后甜,一片恬然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流淌于心底!醉了!
霍山老师的这篇作品,越品越有味,力推!
但有一点疑问:"半壁霞"是指落在墙上的太阳余辉呢?还是留在天边的云彩?.我所理解的是落在墙上的太阳的余辉.
      壁:多解。三国魏嵇康《琴赋》:“----青壁万寻。”如陡峭的山石。另,同面,边。见元,关汉卿《一枝花 杭州景》“看了这壁。觑了那壁。纵有丹青下不了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北社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社诗社 ( 粤ICP备13049926号 )

GMT+8, 2024-11-22 01:17 , Processed in 0.02738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