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沐云浴 发表于 2015-12-22 16:55:33

雨霖铃 柳永故里

12月初的武夷山,细雨绵绵,宛如梅雨季节,天色阴沉,但这丝毫没有妨碍我们探访柳永故里的热情,在当地武夷山水千口生态茶业公司袁总的陪同下,我们驱车二十公里来到袁总的茶山一带,也就是那留下千古绝唱宋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柳永的故里上梅镇,由于高速公路发展,这条蜿蜒的县级公路,行车很少,倒也清净,把我们引导之一个广阔的山间小盆地中,四面青山,几处相邻不远的小村子,每个村子都是几户人家,房屋基本上都是明清传承下来的老房子,老院子,十分难得。袁总的家族就在这盆地中间最大的老村子里。一条小溪的对面就是柳永故里,山坡的树林里,隐隐五、六户人家,几间原汁原味的瓦房,使人产生许多联想,随着袁总的指点,这座小山村的后面山势渐高,隐约的最高峰,就是柳永笔下的《题中峰寺》:攀萝蹑石落崔嵬,千万峰中梵室开。僧向半空为世界,眼看平地起风雷。猿偷晓果升松去,竹逗清流入槛来。旬月经游殊不厌,欲归回首更迟回。望着隐入云雾中的中峰山,心潮澎湃,我已经泪眼模糊,1000年前的这位大才子,就是在这里生活,读书,成长,甚至还在考取功名多次失败之后,又回到故乡,写下了这篇感人的山水诗篇,在这青山绿水之间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此盆地四周青峰环绕,视野开阔,翠竹碧树,数条小溪将随山势错落的梯田分割开来,山、水、田、树,大自然在这里造就了一幅幽美的水墨长卷,美轮美奂。我,深深地爱上这片土地,我甚至有种冲动,在袁总家族的小村外依样画葫芦,在搭建一处古朴的土墙木梁的一间瓦房,隔着小溪,每日远远地望着那中峰山,再相约三五诗友,登上中峰寺,寻找柳永的足迹。然而,遗憾是,不仅找不到柳永的准确故居位置,也很少有柳家的后人了。这也许和柳永的没有显赫的官宦生涯有关吧,而相距此地20公里的朱熹故里,听说福建省投资数十亿,大兴土木,而且已经举办规模巨大的12届朱熹文化节。我心自暗笑,难道今日之人也嫌柳永官小吗?也许,政府更注重思想家,而非文学家。在柳永故里对面的小山村,袁总特别介绍道,他家族里的一位前辈之妻姓柳,这多少使我们得到点宽慰,当然最大的安慰是这里的田野村落依然保持着古朴安宁的状态,没有被人为破坏,万幸哪!    柳永一生坎坷,只是50多岁才中进士,混了个小官,但是,正因为艰难的人生,造就了这位怀才不遇的伟大词人,留下众多的委婉绵长的词、曲、调,创制了80余种新词,近150种调,也是伟大的作曲家,称之为宋词第一,不算过分。晚上回来,再与武夷山诗词协王会长一起用餐,谈起柳永故里,王会长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并说,根据最新的研究资料和实地调查正在计划出版一本关于柳永的书,善哉,这是一项令人羡慕的工作,我们期待吧。回到长安,想起上梅镇,尤其那柳永故里优美山水,不时浮现在眼前,心情始终难以平息,也试着写一首,以作纪念:    上梅溪里。恐中峰寺,雾浅风忌。樵村散落坡上,石桥低草,浮摇溪底。却是清新雨后,叹人间无意。怕此胜,偷换瑶境,谁展翻云覆雨翅?       梧桐雏凤凌云字。与鹏语,南海常千里。汴梁太小胸襟,且吟唱,虫娘可系。天书玉谱,便是两京人物堪比?有泪洒,衣冠冢前,数宋家几子?!                                  2015年12月18日

窑州散人 发表于 2015-12-23 07:48:51

汴梁太小胸襟,且吟唱,虫娘可系。

天沐云浴 发表于 2015-12-24 05:25:43

窑州散人 发表于 2015-12-23 07:48
汴梁太小胸襟,且吟唱,虫娘可系。

:L习作而已。雨霖铃太有名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雨霖铃 柳永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