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云 发表于 2015-3-4 20:45:06

康有為的詩詞創新主張

康有為的詩詞創新主張
倚雲
    戊戌變法前後,曾發生“詩界革命”,康有為曾提出詩歌創作主張。他主張詩詞當繼承《詩經》、《楚辭》傳統,博採歐亞外國之長,以反映新世界的新生活,從而創造出嶄新的意境、嶄新的風格這樣一種詩歌革新的主張。
    “一代才人孰绣丝,万千作者亿千诗。吟风弄月各自得,覆酱烧薪空尔悲。 正始如闻本风雅,丽葩无奈祖骚词。汉唐格律周人意,悱恻雄奇亦可思。”意在批判當時眾多詩人“吟風弄月”、與現實隔絕的陳腐詩風的同時,主張詩歌創作應當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私以為,即便被當時稱之為“一代才人”的“萬千作者”創作頗豐,雖有“億千詩”而,又有誰能稱之為被人推崇的尊敬的“繡絲”?“繡絲”主出李賀《浩歌》“買絲繡作平原君”----買絲繡像,表示對其的崇敬。由此可知,當今的“粉絲”一詞與“繡絲”是何其相似?有些人儘管“吟風弄月”十分自得,其作品有流傳後世的價值嗎?最終落個空自悲傷罷了。因此,康有為強調了繼承傳統的重要性---魏晉時期以嵇康、阮籍為代表的“正始體”詩人之所人閃爍著光照後代的光輝,正是直接繼承了《詩經》之傳統,如僅追求華麗的辭藻,難以與《離騷》為代表的楚辭一脈相承的。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如以漢、唐時代的格律表達周代詩歌重視國政民生的思想內容,從而形成一種“悱惻雄奇”的新的藝術風格,是值得深思的。
   “新世瑰奇异境生,更搜欧亚造新声。深山大泽龙蛇起,瀛海九州云物惊。四圣崆峒迷大道,万灵风雨集明廷。华严帝网重重现,广乐钧天窃窃听。”---強調詩歌創作應反應“瑰奇”的新世界之新的“異境”,博採、吸取歐亞各國之精華,從而創造出新的詩歌來。“深山大澤”喻新世界新的社會生活所產生的“異境”,“龍蛇”起則比喻各種新事物的產生,而這種新的詩歌一旦表現了“深山大澤”之“龍蛇起”,則足以使得“瀛海九州云物惊”了。但是,在“造新聲”、也就是創造新詩歌的過程中也會歷經艱難苦辛的探索,故以“四圣”“迷大道”來比喻這種艱難苦辛的探索過程。“至道”便是大道,代指革新詩歌創作之道。儘管在這種艱辛的探索過程中會暫時“迷”於“大道”,但終會有“萬靈風雨”“集”於“明廷”之時。所謂“萬靈風雨”便是杜甫之“詩成泣鬼神”之意。此時,新意境,新風格的詩歌則將達到如“華嚴”般的最高境界而像“帝網”一樣無窮無盡,天上的仙樂便會輕和柔美的傳遍人間。
    “意境几于无李杜,目中何处着元明?飞腾作势风云起,奇变见犹神鬼惊。扫除近代新诗话,惝恍诸天闻乐声。兹事混茫与微妙,感人千载妙音生。”----闡述詩歌要超越歷史、超越時代,既要創造出前人沒有的意境、風格,也要在千秋萬代後還能感染讀者而廣為傳誦。李白和杜甫是古代詩歌的高峰,然而今人卻要超越他們,新詩歌的無意間幾乎無“李杜”,更不要說跟在唐人後面亦步亦趨的元、明詩人了。新的詩歌將“飛騰作勢”如風雲蔚起,其奇妙變化將驚天動地而泣鬼神。如此,便徹底掃除了近代詩壇的腐朽因陳之風而使詩歌面目一新,“倘恍”之中讓仙樂之聲遍於“諸天”。“茲事”(革新之道)雖然“混茫”(混沌矇昧,意謂人類的詩歌創作如天籟發生於遠古的未開化時期)而“微妙”。但終會有超越歷史、超越時代的“感人千載”的“妙音”產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康有為的詩詞創新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