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建文帝出亡宁德之谜:逃亡路线图的终点是泉州
历史烟尘已尽,年代久远的泉眼仍在雪峰山上。
●如果说建文帝逃亡线路图终点所指即是泉州的话,那么,曾当过开元寺住持的正映洁庵禅师应当就是他们所要寻找的对象;
●洁庵禅师——1个曾被大明开国帝王朱元璋所倚重,而后来又“被模糊”了的佛教界中的重要人物,研究小组认为他曾受朱元璋托孤保护建文帝;
●神秘的洁庵禅师,在“保皇”期间,终究暴露了行迹,最终的下落成谜;
●建文帝藏身雪峰寺的确定,为研究小组考证建文帝由福州入闽东扫清了论证道路上最大的障碍。
在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历史资料分析中,研究小组最终断定,建文帝一行直奔泉州要找的人一定就是曾在那里当过住持的洁庵禅师。
而之后紧接着发生的一系列朱棣派出人马四处追查建文帝的事件,被认为是建文帝逃亡小组放出的烟雾弹而已。于是,正当朱棣命令郑和、李挺等人组织强大阵容南下西洋搜寻之时,建文帝一行绕了一个弯,北上来到了地处僻地的福州雪峰寺,并藏身其间。直至有一回郑和下西洋归来,送瓦塔上山并遇见了这个前朝君主。
那么,在泉州开元寺寻找不着的洁庵禅师上哪儿去了呢?建文帝一行又为什么选择北上雪峰寺,他们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研究小组一行又是否从史料中找到了有关的线索呢?
洁庵“保皇”暴露 成第二个溥洽?
有着这样一种可能存在的托孤之举,洁庵禅师俨然已是“保皇”团队中的重要一员。对于洁庵禅师之后的身世,研究小组再一次从众多的史料中,印证了这位高僧曾因保护建文帝而产生的“奇妙”的人生轨迹。之所以称之为“奇妙”,是因为自永乐15年后,洁庵禅师的行踪与身份便在史籍中开始“模糊”起来。
首先是洁庵禅师曾经住持过的雪峰山寺的《雪峰山志》。这里到底隐讳了什么?
郑和后人郑自海先生在雪峰崇圣禅寺考察访问中,从《中国福州雪峰崇圣禅寺》的第74页中有了新发现。该书根据《雪峰山寺》记载登录了当山(即寺庙负责人)世系表,郑自海在研究当山世系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明永乐至正统年间当山变动极勤,从第六十七代洁庵禅师至第七十五代庆预禅师简介都很简要,只载出生地和姓氏,事迹空缺。而第七十代象祖禅师、第七十二代祖渊禅师则干脆没有一字记载。郑自海认为,这与当时雪峰崇圣禅寺发展为闽中寺院之冠的辉煌历程极不相称。而没有记载更说明雪峰寺此时可能发生了重大事件。最恰当的解释就是雪峰崇圣禅寺隐藏了建文帝,洁庵禅师放走了建文帝,最终走漏了风声,遭到朝廷的封杀。
郑自海这一结论还有更多的文献支撑。首先泉州文史专家为了寻找建文帝出亡泉州开元寺线索,翻遍了地方文献,却怎么也找不到洁庵禅师接班人念海和尚的任何信息。而闽东研究小组负责人王道亨在泉州市图书馆古籍部查找到一本明代木刻本的《今献汇言》杂文集,令人奇怪的一幕出现了。在一篇《蒙泉杂言》中,文中作者的姓名被浓墨涂去,而这篇文章被认为与建文帝诗文风格极为相似。郑自海判断,这极有可能是永乐宣德朝廷文化清理、封杀建文帝及旧臣的真实存在。
更奇怪的一幕出现在永乐十六年。据《雪峰山志》中记载的,永乐十五年冬郑和到雪峰寺,永乐十六年洁庵禅师受方处高人指点迷津,毅然辞去雪峰寺住持一职,并随即离开雪峰寺。《雪峰山志》与胡滢所撰碑文都说他退隐钟山灵谷寺。
不过,《灵谷禅林志》中关于洁庵的记载显然与《雪峰山寺》有较大出入。最让人看不懂的是隐去洁庵在开元寺、雪峰寺最辉煌的十几年历史。最好的解释是洁庵隐藏建文帝一事,被人告发,“后游北京”是到北京接受审查,知恩图报的洁庵拒不承认隐藏建文帝之事,迫于洁庵在佛教中的威望,朱棣只好将洁庵软禁于灵谷寺,成为第二个溥洽(囚禁北京十多年,后经姚广孝恳请,朱棣恩准释放了溥洽,回到南京大报恩寺养老至终)。 郑和见到建文帝 最后知而不报?
可以说,在所有记述建文帝逊国出亡的史料中,最为生动详实的莫过于在《罪惟录》志卷三十二中的《建文逸记》里,记载着郑和在雪峰寺上见到建文帝的那一段描述了:“建文帝携一子至浦江郑氏家,后又纳一妄,生四子……走住福州雷(应为雪)峰寺。三保下洋过之,泣拜于地,为之摩足,帝微嘱三保举事,泣对不能,别去。”
据闽东研究小组的推算,郑和在见到的建文帝隐身雪峰寺的时间大约在其第三次下西洋之后、第四次之前的某个时间段。《雪峰山志》证实了明末清初大史学家查继佐所著的《罪惟录》中所提到的郑和到过雪峰寺一事。时间系“永乐中”,也即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归来时视察雪峰寺。就是在这次,郑和还送给雪峰寺2座来自西洋的“瓦塔”(陶制佛塔)。
不过,此前我们说,郑和率领大批人马下西洋就是为了“踪迹建文”,那为何又在历尽千辛万苦、踏破铁鞋,终于在雪峰寺见到了“真身”后,却又密而不报呢?
现在,从诸多史料上可证,郑和与建文帝相遇于“雪峰寺”,并且拒绝了建文帝“举事”的要求,既不违背“建文正统”的观念,更重要的是没有背叛明成祖,忠于皇权,体现了封建社会忠君与爱国的一致性,同时也避免了一场大分裂,大屠杀。
关于这一记载,也并非孤证。据康熙二十二年纂修的《江宁县志·陵墓》卷五记载,三宝太监郑和墓,在牛首山之西麓。永乐中命下西洋,有奇功,密知建文踪迹,回朝皆奏不闻,史称其有隐忠云。由此可见,郑和确实是“踪迹建文”,并且终于在福州雪峰寺找到了建文帝。
不过,建文帝最后还是离开了雪峰寺。
投奔洁庵禅师 明太祖临终之托?
建文帝一行顺着秘箧指引,千里奔袭,一直逃到泉州。但最终发现,这个逃亡的终点站并不能给自己提供安全的保障。因为,他们要找的人已经离开了开元寺--这个人便是之前在此当过住持的洁庵禅师。
为什么
建文帝一行非得要寻到泉州找洁庵禅师呢?对于这个问题,郑和后人郑自海先生在研究之后有这样一段论述:明洪武末年,泉州开元寺空缺了一位住持,在众僧遴选无望的情况下,朱元璋亲自安排当时还在南京天界寺的洁庵禅师出任开元寺住持。奇怪的是,在洁庵禅师临行前,朱元璋单独召见他,并很富深意地对他说:“现在要当好住持很难,要是太善良了就要被人欺负,要是奸恶的话,就要受人攻击,只有洁身自好才能长久啊!”
郑和后人认为,现在看来朱元璋当时对正映和尚的告诫含意深刻,他流露出担心皇孙太善良会被人欺负之意。
而闽东研究小组通过多方考证认为,明太祖朱元璋在临终之年召见洁庵禅师并把他派到泉州开元寺任职,应该是很有深意的。朱元璋所遗秘箧中的路线图终点是泉州,这本身就印证了这一观点。
因此,研究小组负责人王道亨认为,朱元璋定然是对洁庵禅师有行过托孤之举,即要洁庵禅师对少帝朱允炆大力支持。否则建文帝君臣一行不会马不停蹄地径直往泉州开元寺与福州雪峰寺跑的。
不过,奇怪的是,就在洁庵踌躇满志的时刻,永乐元年,他突然被调离开元寺,前往福州雪峰寺任职。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朝京回榕旋被众山长老推举为雪峰寺住持。自然,一路上隐姓埋名的建文帝一行最后扑了个空。
正映洁庵禅师自小宁德出家与皇室关系密切
被朱家如此倚重、甚至是有托孤之意味的洁庵禅师何许人也? 据史料记载,洁庵是江西抚州金溪县洪氏子,幼不菇荤。据《灵谷禅林志》卷8《高僧》记载:正映,字澄渊,号洁庵,一号月泉,自称雪老。洁庵禅师从小便到宁德三峰寺(南峰寺)、安仁寺出家,当小沙弥。曾于明洪武十九年到南京钟山灵谷寺拜住持慧明谦禅师(福鼎人)为师。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赴考试经得度”住灵谷寺,才口道谦,领维那。后游北京。在明洪武晚年之际,洁庵禅师受命前往泉州开元寺当住持。后离开泉州前往雪峰寺当住持,正是该寺第六十七代传人。
在泉州干得好好的洁庵禅师为何又会跑到雪峰寺的呢?
据有关资料记载,在开元寺“成绩斐然”的洁庵禅师是在众山长老的集体推举之下,才入主雪峰寺的。在这里,洁庵禅师在一帮太监舍财之下,重创佛殿法堂、山门、两廊,开万工池,修金鳌桥,使得原本破败的雪峰寺焕然一新。洪熙元年,退隐钟山灵谷寺。在雪峰山共住持一十五载。宣德元年,擢僧录司左讲经。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冬,示寂灵谷。
对于这样一个在佛教界颇有名望的高僧,他究竟与皇家有着怎样的渊源呢?研究小组通过考证后认为,从有关资料中可以看出,明成祖朱元璋与洁庵禅师相识不浅。在朱元璋在位期间,这位曾当过和尚的皇帝,就钦命过慧明谦禅师、洁庵禅师到灵谷寺与开元寺当住持。而慧明谦禅师、洁庵禅师又是师徒关系,二人交情自是非同一般。凭着这种关系,研究小组认为,朱元璋临终前将朱允炆托付给洁庵禅师是完全有可能的。正因如此,注定了洁庵禅师是没有理由拒绝朱允炆的。
建文帝史料
减赋崇古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正月,建文帝令减轻江浙地区的田赋。明初以来,江浙地区的田赋明显重于其他地方,这是因为朱元璋憎恨江浙地区的缙绅当年依附张士诚而采取的惩治措施。另外,朱元璋特意规定江浙人不许担任户部的职位,目的在于防止江浙人偏袒家乡。而建文帝则认为江浙重赋只是用惩一时,不应该形成定制,既然田赋减轻了,浙东人自然也可以担任户部的官职。他还针对寺庙侵占民田的情况,下令僧道每人占田不得超过5亩,多余的要退官分给农民。
然而,建文帝在安定的生活中成长,接受的是儒家学说的熏陶,缺少对现实的了解,而且他所重用的大臣也多是读书人,因此改革中难免有理想主义色彩。他接受方孝孺的建议,甚至要恢复西周时期的井田制度。他还使用一些《周礼》中的官名,依古制改革某些官职。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1:40 编辑
1,这段资料虽非史料,目前这样理解也可解读各种人物的心理状态,权力斗争触目惊心,做个出家人也何等的难。真正的历史永远不得而知,不如认为这就是历史。
2,此照片的卓锡泉非那卓锡泉,南方有诸多卓锡泉,但大多数与名人有关。
海滨邹鲁 发表于 2013-3-26 15: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这段资料虽非史料,目前这样理解也可解读各种人物的心理状态,权力斗争触目惊心,做个出家人也何等的难。 ...
歷史錯綜複雜,要史料翔實,考證經得起推敲,我想如今已十分困難。
許多歷史都是點滴的穿插而來,其事實,永遠不得而知。
卓錫泉有多處?先生遊歷甚廣,願聞其詳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