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啼嘶嘶 发表于 2008-1-1 18:44:49

讀李商隱《板橋曉別》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4:16 编辑

回望高城落曉河,長亭窗戶壓微波。水仙欲上鯉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
由選寂靜的早晨來寫,一二以灰白翠墨之冷色調,來彰顯幽人之懷抱,頗有離塵之勢,更顯得女子之美麗可人。這裡可想,女子自男子別後,可能是幽居閨閣,雖有此情,更無人可籍托支撐。所以雖寂靜無感情,但卻愈以冷來寄托心中沸騰的哀傷。我認為所謂寄托到失望之意,在《離騷》中已經達到了極至。溫庭筠詞,每被評家說是有《離騷》的寄托在裡面,這個也不是沒有道理,雖然溫庭筠的人品可能不怎樣,但是身上流動的還是中國文化的精髓,詞人可能在無意識當中流露出慣性的感情,因為溫也必然是熟讀《離騷》的。我之所以認為要說《離騷》,以為如果在讀詩寫詩的過程中,沒有認識到《離騷》給後人之影響深重,不能在前人詩句中熟悉體會這點,則是一個中國文化的大盲人,更何以說詩詞,故讀詩詞亦要參之以看。這詩也一樣,若是不這樣讀,必然在這環境之中,那女子便變的輕浮了很多,毫無深重之意。而熟悉離騷之感情,女子的形像必然要高大深沉很多。又,如果是在一喧嘩復雜之環境之中,若言兒女之私情,亦可能別喧嘩之環境給瓜分了,可能會顯得烏足以道。故在這個寂靜的環境之中,兩個人的送別就顯得更放大了起來,因為他們成了寂靜中的亮點。從環境學上來,原來女主人公之空虛在這時,已經是十分。環境的寂靜,更是空虛得可怕,無物可寄托,又更是為女主人公加上五分,頓時不堪負荷,哭了出來。
末句蓋是調侃,詩人想要借此來神化的角色來表達這個情景,將自己和女主人公擬入境,以舒緩這個氣氛。女方以後看了這詩後可能也會破啼一笑。李商隱不僅是感情豐富,經常能寫些非常哀傷的句子,同樣也是非常幽默的一個人,能夠寫出非常幽默的詩句。就像宋玉,能夠寫出來像《九辯》那樣的文章,同樣可以寫出《高唐神女賦》、《登徒浪子好色賦》等,同樣帶有幽默調侃性質的文章,而不落世俗之低趣。李商隱的如“楚女來時意,蕭蕭髮彩涼”、“直遣麻姑與搔背,可能留命待桑田”等。這樣子的一個角色轉換下來,又不讓詩變的過分的壓郁,詩境頓時跳脫起來,奇崛起來。
首兩句雖然沒有具體說明是從詩人或者女主人公的角度去說,但是,在前兩句當中,男主人公可能便沒有女主人公的心思那麼細膩,可能就不那麼容易察覺到,但是影響還是有的,而沒有女主人公那樣先知先覺,故首先放聲哭出來的是女主人公。故首兩句,就是主要的相向的描寫出發,而側重於女性。後兩句,則主要詩人自己。點自己為水仙,水仙,凌波驚鴻,給人家一個第一印像就是殊人別塵,對感情這樣的世俗的困惑已經看得很透,立於方外,好像說得自己無情無義。其實不是的。這個不僅是給自己一個台階,也是給自己的一個好離去的理由。好像在說:“我是個仙人,塵世乃非我所居止,我最終還是要離去的。”,如屈原的“吾將從彭鹹之所居”。作者的形像就拔高了許多。
而女主人公“一夜芙蓉紅淚多”,用薛美人典故,像芙蓉一樣的美人哭得流出來的淚都是紅的,形容極度之傷心。魯迅說悲劇就是將美好的東西毀壞給別人看,這裡也頗有這個意思。這裡又似在調侃女主人公:“我乃仙人也,居住仙址也非常應該的,你怎麼還哭哭戚戚的,難道不應該為我高興麼?”這裡,作者沒有絲毫貶低女主人公,女主人公這一角色恰恰是其詩中忠厚旨意之所在。李商隱心裡可能是非常復雜的。試想李商隱一生仕途不得意,處處受排擠,如此離開,又能到什麼地方去,去京城再去討好那些達官貴人,以求厚祿麼?“卻羨卞和雙刖足,一生無復沒階趨”,自己也是非常不情願的呀!所以女主人公亦頗有自己的影子在裡面。“我也並非不想哭,我不能哭呀”,可能作者是心境非常無奈的,我也並非不想跟你在一起,空辜負了我的一身抱負呀!女主人公之哭,其實也是自己在為自己在哭。這裡如辛幼安的“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她”亦如是辛幼安的另一個化身所在,寄托所在。這裡面,詩人跟女主人公便有了互相之寄托所在。女主人公的寄托,我以為頗可擬之心境者,非如阿難尊者聽釋迦佛將要逝世的心態之而不可。阿難聽說釋迦佛要逝世的消息便嚎頭大哭,跑去為世尊那裡問:“世尊你過世後,我將要依靠什麼准則來生活呀?!”這樣一位得道高僧也要像個小孩子一樣,不能說阿難幼稚。同樣,詩人的離去,美人生活將要以何為寄托,這也是她哭的所在。又不完完全全看作私情。

飘渺云章 发表于 2008-4-4 00:14:57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4:16 编辑

收益颇多,谢谢楼主!希望楼主下次发帖最好用简体,繁体虽更见古味,却使人看得很累,哈哈!

林绛云 发表于 2008-5-20 21:33:21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4:16 编辑

赏析很深,也很新,我来学习了。下面我抄录刘学锴先生的笺评,看官或许能点面结合,相得益彰。
    诗写板桥与所恋妓女晓别。首句回望高城之上,银河已落。既点“晓”字,亦暗示牛女期会已过,离别在即。回望高城者,盖因双方曾在此城中渡过一段翘首回望,有“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之感。次句板桥即景。此窗临微波之长亭,即昨夜双方聚会之所,亦晓来分别之所。“压”字写出窗户贴近微波情景。此句写景,颇似牛女分鹊桥,夜聚晓,故与首句自然融合。三句用琴高事,特取其乘赤鲤以渲染神奇幻想色彩。“水仙”喻行者,“鲤鱼”喻舟船,全句即“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意。末句转忆昨夜芙蓉如面之人泣血神伤情景,而晓别之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之状可想。
    喜从前代小说、神话故事汲取素材,构成新奇浪漫诗境,为义山熟技。此诗所写本寻常离别,一经神话传说点染,遂成水仙乘鲤,芙蓉泣泪,色彩绚烂,极富童话情趣之境界。而此种幻境,又均从“晓河”、“微波”逐渐引出,故不觉其突兀。于此可见义山诗“多奇趣”之一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讀李商隱《板橋曉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