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情缘 发表于 2007-4-30 10:40:59

[原创]自学情景下的心理学纲要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2:46 编辑

引子:我认为,教育应该是一个作为个体的人自我完成心理变化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自我变化中,各来自自我本体与外在要素的影响力场的叠加和合成的变化。因此,就根本而言,教育的本质是自学的过程。下面,我就很简要地来说说这个话题。因为只是纲要,我对那些材料来源,观察和实验的数据就不多做介绍了。在这里,我只是说我的一些结论。大家都知道,结论只是全部研究的冰山一角而已。
一.前言
1.自学的本质:自学的本质就是一个人为了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甚至为了企图去领导这个社会,而发生的一种自我改进的有目的、有步骤的变化。而在这个变化的早期,其目的性与动机是内含而非外化的。关于这个问题,下面我会涉及到。这里不多说。
2.自学与学校学习的关系:我认为,自学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要形式,而学校学习只是自学的必要的补充和完善。即使就是在学校教育中,我也认为教师也有责任去促进学生的自学,以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发展其自学能力为重要目的。当然,学校教育要解决的问题很实际,也很急迫,于是我在这里不提培养学生的自学为主要目的,而只是说重要目的,原因就在于此了。
3.自学情景下心理学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地位:对这个问题,我不认为这个自学情景下的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恰恰相反,我认为它是从属于现有的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部门、一个环节,也可以说是一个分支。它对现有的教育心理学是服从与被统带的关系。如此说来,它也就没有自己的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了,它要研究的东西其实还是现有教育心理学范畴的东西和现象以及规律,只是这些东西、现象和规律要被放置在自学这个情景下来进行而已。因此,也可以说是教育心理学在自学情景下的应用。
4.自学情景下学与教的各要素:我认为,在自学情景下,整体的教育是由七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它们分别是学习者、指导者、学习大纲以及教材的编制者、相关配合资料的组织者、考试的出题者、学习效果的测量评定者和学习考核的中间组织者等几个要素,而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这七个要素。
   本文就是对上面所说的几个基本概念进行探讨和研究所得出的一点结论构成的。下面是正文,是笔者从事自学促进行业十多年的经验,结合目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自己总结出来的一些观点。算是分论吧。前言可以算是总论。
二.自学情景下各阶段自学的开展
   我先说过,自学是个体人类学习的主要形式和途径,但是,个体的人类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有不同的特征的。因此,自学的展开也是各不相同的。下面,就分开来各自阐述。这里我只说正常状态下的各阶段的自学,而对超态,包括超前态与超后态不进行论述。
1.胎儿形态的自学:很多人认为胎儿就是纯乎的生物形态的东西,对他的人的本质缺乏认识。包括我们国家的法律,也没有认为胎儿是人,因此也就没有给他相应的人的相关资格,在法律上就是没有权利能力。而实际上,胎儿是人,他也是可以自学的。关于胎儿的自学,我认为主要是应该提供一个合乎胎儿生存、发育和玩耍的环境。胎儿也是会玩耍的,而这玩耍就是胎儿自学的主要形式。要是诸位不相信,就可以去询问那些怀着孩子的妈妈,她们甚至可以和胎儿进行心灵对话。胎儿可以在妈妈肚子里跑过来、跑过去。当然,我这里说的胎儿是指已经发育得具有人类特质的胎儿,那些仅仅是低级动物形态的胎儿虽然也是可以自学的,但是他们的自学在本质上只是动物性的适应性学习,而不是我们所说的社会性的人类的学习,因此不在我的议论之中。
2.婴幼儿阶段的自学展开:婴幼儿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阶段,而这个时候也是形成自学意识和培养自学能力的最宝贵的阶段。要是丧失了这个时期对自学的培养和形成,那这个个体在将来是会遭受很大的挫折的,就算是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也会走更多的弯路。在这个阶段,孩子本身就具有好奇心和学习的冲动,是与生俱来的,在这样的情景下,成人社会应该提供孩子一个可以自由发挥他们自学冲动的环境,同时要有别于胎儿时期,要在这个自学过程中加入社会化形态的东西。当然,这个加入应该遵照其一般的心理发展水平和个体的心理特质来进行。不要一刀切,更不要拔苗促长。一个人良好的生存和创造的意识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一个人与别人相处,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也基本上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总之,在这个阶段,成人社会应该非常的重视,这才可以为将来的社会提供更多的未来型、发展型和独立型的人才。事关国家、民族生存,不能不慎啊。我在这里说的婴幼儿阶段是指幼儿园前阶段,也就是零岁到三岁阶段。
3.小学阶段的自学的展开:小学不是一个铁板一块的阶段,它大致被区分为两个子阶段,就是一年级到三年级的低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的自学主要还是建立在冲动型的兴趣的基础上的。在这个时候,主要是要维系和提高学生自学的兴趣为主导。降低难度和提高难度是并存而不相悖的。而在小学高年级,就应该多鼓励求异思维了,在这个阶段的自学展开应该是在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向导下,尽量由学生有计划地展开,而不要仅仅局限在学生一时冲动的兴趣上了。
4.初中阶段自学的展开:在这个阶段,孩子已经开始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世界了。这个时候的自学也就有了比较具有科学意义的自学了。在婴幼儿阶段打下的自学的意识,到了这个阶段,就应该开花发芽了。在这个时候,要在小学高年级学生是被动计划的局限中逐步解放出来。要渐次开发学生自主计划的意识和能力。当然,这个阶段的孩子毕竟还太小。在孩子计划的过程中,家长、教师和社会还是应该给他们进行相当的指导的。但是,这个指导是应该在基本平等的气氛下进行才好。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很渴求别人对他们的尊重。
5.高中阶段的自学展开:人到高中阶段,就接近于成年了。这个时候,他们自学的开展主要应该由他们自己来计划。但是,成人还是应该对他们的计划进行备案和必要的审核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教师和社会应该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与孩子共同参与他的计划。平等的商议、建议会使孩子觉得你与他是一路的。这样,他才会对你展开心扉。千万不要在这个阶段对孩子包办太多,这样就会让孩子失去自学的机会,丧失自学的能力。
6.大学以及大学后自学的展开:关于这个阶段,我个人认为,才是真正的自学的开始。因为,在以前,自学虽然存在着,但是学校教育毕竟是占上风的一种教育形式。而自学在这些阶段里,除开婴幼儿阶段外,那个时候的自学基本是生存的学习,主要是在学校的情景下进行的,自学仿佛现代化战争中的游击战,是只占据次要地位的东西。在学校教育里,现在基本实行的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至于这个问题,不在我的小文议论中,不提。因此,大学和大学后自学就成了我的这个小文主要要讨论的内容。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则是我下面主要要论及的东西。我下面的论述就主要围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来展开了。
三.自学情景下各要素关系以及各自地位:
   在自学中是会有各种要素共同作用的,但是这些要素的作用和地位却是各不相同的,下面就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为例子,以下简称自考来说明我的观点。
1.学习者:学习者是自考中最积极和活跃的因素,是自学中当然的主体。他是自我改进个体心理构建的内在的因素,是最直接和最迫切的因素。因此,一切自考的工作重点都应该围绕是否有利于自学者的心理改造、是否有利于自学者心理的开放性、自学者的心理自我调整性来展开。这是一切做自考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的最高的目标以及检验标准。
2.大纲和教材编制者:这是一个标准的制订人。他的工作应该围绕三个有利于自学者的方面来展开,而不能自己搞一套,让自学者来适应我这个标准。这样,就成了一种官僚主义或是变形的官僚主义了。当然,有利于自学者,而自学者的目标和标准又应该是指向社会、人类和将来的发展,要不是这样,有利于就成了一句空话了。反观现在,这个工作做得并不是很好的。我个人认为有情形刚刚相反的嫌疑。
3.国家考试方面:我建议取消所谓的主考院校制度,一切都让国家考委来主持和操办。当然,至于国家考委是找哪个院校的人出母题,那是他们考委自己内部的事情,不在议论中。现在有的自学考试,名义上也是自学考试,却有相当课程是由那些任课的院校自己出题的,这样的考试我看缺乏公信力的。当然,自学考试并不完全是学历的考试。因此,我建议把这样的自考变成一种学习的检验,对合格的发结业证书,而不是毕业证书。同时,在考试上,更应该出一些可以针对考生心理特点的题目,不要一味出那些知识性和记识性的题目。总而言之,就是考试要围绕三个有利于和国家用人的标准来进行。
4.学习资料的组织者: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参考资料,但是好的不多,东抄西载却是风行大盛。我建议,这些资料的编制做好还是应该以提供思路和方法为要,而不是只提供现成的答案让考生去死记硬背。针对现在有资料中论文类型题目的备参,它们的答案就几乎是抄袭教材上的东西,而没有主动去建构。我认为,一方面为了篇幅不至于过大,二来为了启发自学者,可以用例举答案要点的法子来解决这个问题。总之,资料人应该着眼于启发和诱导自学者的思路和思维,而不是制定标准让自学者去背诵。但是,现在的资料人却是没有一个做到这点的。很令人失望啊。
5.阅卷者:我认为阅卷者应该多和自学者进行匿名的书面交流。这样,他们就可以多了解自学者的心理活动规律,同时也可以纠正自学者在心理上的问题。当然,这样也可以让考试更加透明。而透明的好处就是可以让自学者知道自己怎么样自学才是对的,自己过去那样自学为什么是错误或是有问题的。同时,也可以使阅卷者知道自学者的心理构建是与学校教育情景下的学生是有区别的。这样,可以使阅卷者更加了解他要测评的自学者的情况,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给出一个测评量表来。
6.自学促进者:这也就是国务院在相关文件里称的社会助学人。自不待言,他们应该在整个的自学中起向导的作用,也可以起拉拉队的作用,自然有的时候还要起督导员的作用的。但是,就是不要只起灌鸭子的作用。这样作用,我看还是不起的好。而很多的自学促进者目下就以起了这样的作为为荣呢。这很不好。自学促进者被叫成老师,其实不是教师的,他们更应该是自学人的朋友和前驱。因此,这样的自学促进人最好也是自学人,而且还应该是其中优秀的那些来担任。当然,这些自学促进者也应该多多接受相关专家的再教育的。这样,他们可以从更高的层面对自学进行更好的促进。
7.中间组织者: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自考办公室和相应的工作站和网络媒体等。他们就是默默无闻的连接上面各部分的中间机构,他们的作用是不干涉和维系自学和考核的顺利进行。对这个部分,我看见的是他们的辛苦,目前没有什么问题存在。只是建议,因为考办的工作量太大,建议将更多的工作交给有心的工作站去完成,这样效果也许会更好一点。当然,配备还是希望上面的考试办公室可以对这些有心的工作站进行相当的支持和倾斜。
四.自学情景下学与教的心理问题初探:
1.自学中学习者的前期心理特征:我这里说的自学就是特指自考中的自学,而不再包括别的自学了。在这样的自学中,学习者的心理特征一般而言是这样的。他们几乎是成年人在参与,而自学一般而言是自觉的和主动的,因此他们的心理特征具有主动,甚至是冲动的特征。在这样的特征下,一般考生会把考试看得比较变形,要么是过于轻视,要么是过于重视。而在不审势度时的情形下,这两种心理特征都是错误的。于是,在我们自考工作中就会常常遇见这样的现象,就是新报名的考生总是很多,而在一年半载后,他们中的很大部分人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考场里总是不能全部都到场。因此,在自学之前,端正自己的动机,不要把自己的自学建立在跟风或是一时的冲动的基础上,这样才有胜利和坚持下来的可能。当然,在自学中,还会有其他的心理热症的,但是,这一条是最重要的特征。起码我在十多年的从事自学促进工作中是这样认为的
2.自学中自学促进者的合格要件:在自学中,一般而言专家的作用是不大的,考生更相信的是成功的自学者。他们的理由是专家也自学吗?其实这个说法很幼稚,因为专家的知识一般而言是不能被传授的,他们在知识领域的尖端,他们必须自学。不过,话也说过来,专家的自学和我这里说的自学并不是一回事,于是,就一般考生来说,他们是不能模仿专家的自学的。因此,就需要一些比较成功的自学人在取得自己范围的成功后,他们再去向专家学习,在他们基本学习到专家的学习要诀后,在以下的条件后指导自学者的学习。这条件就是第一要与自学者心灵共鸣,要树立我们都是自学者的认识契合点。第二,要和自学者平等商讨,不要以为自己先走了一步,就处处以老师自居,要和自学者以同学相处,至于他们称呼你为老师,那也只是在口头答应,在在内心你要把自学者当同学才是的。第三,要主动,地告诉自学者,那些地方是学习中的雷区,但是又不要过于热情,将自学者本来应该自我去探索和发现的谜底,给你或许是出于好心给一句话说白了。第四,促进者在监督学习的时候,也要理解自学者一般是业余学习的特点,不要象对待小学生那样给他们下达硬性的指标。第五,就是即使这个促进者已经是自考完成了,我也建议他间或也参加一两次自考,这样可以保持你对考试的敏感和直观。
   3.自学中的学业状况:自学的专业一般来说集中于理论性和人文性的专业和课程。而那些需要比较多设备的工科的专业和课程是不太适合于自学的。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自考是立足于在职的学习,很多考生是已经有了比较多的实践经验的,他们要学习的是理论体系和理念框架,于是,很多本来是工科的专业,也可以把他们理论化了后提供给相应的考生学习。当然,这部分考生应该是具有一定资质的考生才行,而不能对所有的考生开放这样的考试。因为就算是开放了,他们就算是所谓的学会了,也是没有什么用处和价值的。
   3.自学中的学业状况:自学的专业一般来说集中于理论性和人文性的专业和课程。而那些需要比较多设备的工科的专业和课程是不太适合于自学的。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自考是立足于在职的学习,很多考生是已经有了比较多的实践经验的,他们要学习的是理论体系和理念框架,于是,很多本来是工科的专业,也可以把他们理论化了后提供给相应的考生学习。当然,这部分考生应该是具有一定资质的考生才行,而不能对所有的考生开放这样的考试。因为就算是开放了,他们就算是所谓的学会了,也是没有什么用处和价值的。
    4.学习中的动态心理分析:自学者在初入自学之门的时候,往往信心十足,但是这样的信心几乎是建立在没有什么基础的基础上的,所以可以说只是一种冲动,而不是很好的动机。但是,要是有了这样的冲动,我们做为自学促进者,再加以强化他的这种冲动,把他固定下来,就可以形成一种比较良好的认知联结,而这个联结将会促进自学者的自动化的学习行为。在具体的学习中,要注意加强课程间的学习的相互转化和借鉴。也就是说那主动利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技能、原理、原则来解决新功课里遇到的问题。自然,还要学会将已经学习过的几门课业自己综合成一个书本上没有提供过的系统性的知识和理论体系。在整个的自学中,还要克服和端正自己学习的态度,不要让态度在有的课程里保持得比较好,而在有些课程里就不那么端正了。这样的学习是会遇到麻烦的。还有一个,不同课程的学习,具体的学习方式和行为走向也是需要因时因地而化的,不要墨守成规。但是,这个变化又是要遵照一定的原则的,就是要遵照学得进去、看得明白、提取得出来、有自己的观点为原则。围绕这样原则的学习行为才是有效绩的学习行为,才是可以持续下去、值得保持的学习行为。
5.学习策略:所谓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中的程序和步骤。我在这里推荐一种我自己经过十多年的实践认为是比较良好的学习策略给大家参考,这个方法就是先行组织组合法。什么叫先行呢,就是在学习以前自己先对将要学习的材料自己做一番假设,这个假设要建立在常识和自己以前学习的内容上,自己先行对即将学习的知识、理论体系做一番大胆的设想。当然,这个设想错误的会很多,也有间或有对的。这样,不论是错还是对,都会对你的认知产生不可估量的冲击,而这个冲击将会带领你去学习下面的内容。在学习下面的内容的时候,要先整体地学习,不要一开始就陷入到具体的细微的知识里去,而要在轮廓和粗线条上先进行组织,这样,在整个理论体系上就有了一个总括的东西做为将来细致知识的固定点,而在完成作业以后进行学习的精细的知识就可以寻找到一个靠手了。在完成这个粗线条或是轮廓的学习后,我建议就开始进行作业。当然,这个时候的作业会出现不少的错误,而我认为错误在这个时候就是你的财宝,是你需要补足的细节上的东西。当然,在经过这样的作业后,及时的复习和马上的总结是升华自己的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你可以学习得好的一个法宝。总后,我们在这样的程序学习了一定时候后,要不定时地回环过去看看以前学习过的课程以及章节,这样可以做到温故而出新。当然,这个时候的温习要立足在出新的课题上了,不要为了复习而复习,那样的话,复习的效果是会打折扣的。我相信大家不希望自己的学习效果被打折扣吧?
    6.学习中的自我测量与评定:这个工作是很好说的,就是要在学习每个阶段自己给自己做一个考察,在考察完成后,对照自己学习的计划和学习课程目标来对这个检查的结果进行一番评定,以认定自己的学习效绩。在在系统论里其实就是及时地反馈。没有更多好说的。但是,不多说并不意味着它不要紧。这点还是请大家多多注意的。
五.影响自学的各种心理因素的分析:
   在具体的自学行为中,自学者和促进者还要面临许多复杂的心理因素,这些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影响着自学活动。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地分析分析。
1.动机的形成、维持和适度:动机一般而言是来自于需要,而自学的动机也就来自于自学的需要。自学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原初的需要又经过上升到高级的需要的一种有着很强冲动的需要。在这样的需要面前,只是很多人自己没有意识到从而把它给压制到了潜意识当中了,而只要给他们一个条件,他们骨子里的自学的冲动就会转化成为自学的需要。本人在一所中专做过一系列的实验,过程因为篇幅就不说了,而结果是,在你给那些大家都认为素质不是很高的中专生一个自考的机会后,那些孩子就会萌发起超强的自学的冲动,他们的学习动机会远远超越在学校学习的动机。当然,做为一个促进者,不光要会激发自学者的自学动机,还要善于控制这样的动机,因为动机一旦是过于强盛了,自学者就会过于看重将来的结果而背上很沉重的包袱,而这样的包袱是会降低自学的效果的。当然,自学者的自学不仅是有与无、强与弱的问题,还应该有一个方向的问题。需要的方向决定动机的方向。为了让自学者有一个相对正确的动机,必须要先给他们端正正确的需要。要他们明白那些是社会的需要,而自我的需要必须和社会的需要、长远的需要以及人类的需要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成为相对正确的需要,而只有的需要,才会萌发正确的动机。而学习动机是一个内在的量表,是一个内化的东西,我们做为促进者又如何发现和纠正呢?这里就需要促进者与自学者的沟通、需要促进者的观察和分析了。察言观色、听语言、看行动就可以分析出自学者的动机的。而我为什么始终提教师是自学促进者呢?因为促进者不是老师,就不会给自学者很强的心理权威暗示,就不会给自学者一个受到督促的心理结果,而这样的结果是有害于自学的发生和持续的。促进者要坚持和自学者平等地又稍微地高于自学者,这样就可以做一个适度提前量值。而这样的提前量度是可以促发和保持自学者的动机、动机方向和动机强度的。
2.保持自学中注意与状态:我认为在自学中,从考生经历的时间来看,他们的注意和状态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一是新学阶段。这个阶段他们的状态看上去相当好,精神旺盛,注意力集中。但是这个阶段会很快过去,他们会被拖入到一个类似半睡眠的注意状态。而这个状态有些人会在考试临近的时候象是被人泼了一盆冷水一样猛醒过来,但是也有不少人就这样从半睡眠一直到放弃自学从而终止了他的短暂的自学历程。这样的自学注意和注意状态都是不好的。而在这里,我希望自学者应该是先把调子放低一点,把需要注意的范围和难度降低一点,具体的说,就是先全面地学习整本书的基础部分,再在这个基础上,进而学习更加高深的部分。这样,始终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全课程的范围上、建立在可以为自学者能够专注的领域内的,因此也就不停地提高和保持其专注和状态了。
3.自学的度:在自学中,我觉得这个度的把握也是很重要的心理范畴。这里的度就是把握自学中的信心的程度。我觉得,在自学的时候,自学的量和难度放在你的信心的六到八成左右的度是最有利于自学的。高于会起反作用,小于会因为信心不足而放弃。
4.自学中的焦虑现象:一般来说,自学,我这里是指自考,是成年人为主要参与人群的一种自觉的学习。而在这样的人群中,焦虑这个心理变量在一般情况下是有利于自学的变量。当然,不能一概而论了,对于那些相当内向和场依赖的人群来说,自学促进者还是应该适度地释放自学者的焦虑度的。因为在他们,焦虑度要是过大了,是会反过来影响自学的效绩的。至于如何把握自学者的焦虑度,这从察言观色以及谈心之中是不难发现的。
5.师生心理互动的好处:在自学中,我建议促进者也应该加入到自学的行列里来,这样,自学者和促进者就可以在一个层面进行互相的推动了。在这样的氛围里,才可以真地实现教学相长的千古教育观念。
6.因材施教的方法:在自学促进中,因为所报的专业相对繁多,而促进者一般不会象课堂教学那样采取密集形态教育,在自学促进式的教学中,采取的一般是一对一的促进式教学。因此,依据不同资质、不同的性别、不同的文化等级、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和不同的学习阶段等各种不同的情形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特殊问题特殊对待的原则下,自学的成绩就容易出来和保持。
六.自学后期心理问题分析:
1.考前心理:考前的心理有的人是信心十足,有的人是灰心丧气,有的是将信将疑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表现。我看,只要是没有出格,就不必去刻意地调整了。也许刻意去调整的结果比不去调整还要差劲。
2.考试中的心理:这个时候,就不要东想西想了,全力去做题目,把它当成一次大作业就中。不要有太多的这次考试将会怎么怎么样的思想。它就是一次考试,而人生是由无数的考试构成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当然,在具体的题目的时候,要仔细和小心。当然,任何充足的准备,在考场上都会遇到不可估计到的问题,我建议在这个时候,就用你们平时学过的原则和基本的知识去类推,不要让他们空闲起来。
3.考试后的心理:考试完毕,我看可以对一对自己在自学中存在哪些问题,要视问题为财富,不要一味地关心分数,因为分数和你有什么关系呢?你现在是完全不能干预和控制这个分数了,那你就不要想它了嘛。而知识的学习却是你自己的事情,我看马上乘热打铁复习复习也不是不对的。
4.考试完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在办理完相关的手续后,在很多人在事前是以为自己可以得到解脱了,这一下不用天天考虑自学的事情了。而事实却是相反的,很多人在自学成功后感觉到是失落和空虚。我看,要是你不想成为自学促进者,类似我现在的这样的,就不要再试图去自学和自考了。你们应该把刚学到的东西尽力应用到工作中去,从而开启另外一个不一样的全新的自学。当然,这个自学就不在我的议论之中了,不提。自学是终生的事情,而自考只是一个阶段。大家应该会同意我的话吧?
总而言之,在自学中,有很多心理学的东西可以去发掘和研究,我上面写的这点只是一些粗浅的皮毛。我会在以后的促进工作上继续总结我的经验,也会在学习中升华我的经验的。到时候,我再来修订和补充我的纲要吧。

梅庐 发表于 2007-5-11 09:05:30

所谓术业专攻,是也。学习先

天涯情缘 发表于 2007-5-11 13:03:16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2:46 编辑

自学情景下的心理学纲要(修改)
引子:我认为,教育应该是一个作为个体的人自我完成心理变化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自我变化中,各来自自我本体与外在要素的影响力场的叠加和合成的变化。因此,就根本而言,教育的本质是自学的过程。下面,我就很简要地来说说这个话题。因为只是纲要,我对那些材料来源,观察和实验的数据就不多做介绍了。在这里,我只是说我的一些结论。大家都知道,结论只是全部研究的冰山一角而已。
一.前言
1.自学的本质:自学的本质就是一个人为了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甚至为了企图去领导这个社会,而发生的一种自我改进的有目的、有步骤的变化。而在这个变化的早期,其目的性与动机是内含而非外化的。关于这个问题,下面我会涉及到。这里不多说。
2.自学与学校学习的关系:我认为,自学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要形式,而学校学习只是自学的必要的补充和完善。即使就是在学校教育中,我也认为教师也有责任去促进学生的自学,以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发展其自学能力为重要目的。当然,学校教育要解决的问题很实际,也很急迫,于是我在这里不提培养学生的自学为主要目的,而只是说重要目的,原因就在于此了。
3.自学情景下心理学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地位:对这个问题,我不认为这个自学情景下的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恰恰相反,我认为它是从属于现有的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部门、一个环节,也可以说是一个分支。它对现有的教育心理学是服从与被统带的关系。如此说来,它也就没有自己的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了,它要研究的东西其实还是现有教育心理学范畴的东西和现象以及规律,只是这些东西、现象和规律要被放置在自学这个情景下来进行而已。因此,也可以说是教育心理学在自学情景下的应用。
4.自学情景下学与教的各要素:我认为,在自学情景下,整体的教育是由七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它们分别是学习者、指导者、学习大纲以及教材的编制者、相关配合资料的组织者、考试的出题者、学习效果的测量评定者和学习考核的中间组织者等几个要素,而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这七个要素。
5.自学情景下的心理学研究范围与研究的手段:广义的范围自然是研究所有与自学有关的学与教当中表现的各类心理现象及其规律,而狭义的研究范围就是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下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而研究是手段,因为这门课程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所以它的研究手段完全可以比照其它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手段。
   本文就是对上面所说的几个基本概念进行探讨和研究所得出的一点结论构成的。下面是正文,是笔者从事自学促进行业十多年的经验,结合目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自己总结出来的一些观点。算是分论吧。前言可以算是总论。
二.自学情景下各阶段自学的开展
   我先说过,自学是个体人类学习的主要形式和途径,但是,个体的人类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有不同的特征的。因此,自学的展开也是各不相同的。下面,就分开来各自阐述。这里我只说正常状态下的各阶段的自学,而对超态,包括超前态与超后态不进行论述。
1.胎儿形态的自学:很多人认为胎儿就是纯乎的生物形态的东西,对他的人的本质缺乏认识。包括我们国家的法律,也没有认为胎儿是人,因此也就没有给他相应的人的相关资格,在法律上就是没有权利能力。而实际上,胎儿是人,他也是可以自学的。关于胎儿的自学,我认为主要是应该提供一个合乎胎儿生存、发育和玩耍的环境。胎儿也是会玩耍的,而这玩耍就是胎儿自学的主要形式。要是诸位不相信,就可以去询问那些怀着孩子的妈妈,她们甚至可以和胎儿进行心灵对话。胎儿可以在妈妈肚子里跑过来、跑过去。当然,我这里说的胎儿是指已经发育得具有人类特质的胎儿,那些仅仅是低级动物形态的胎儿虽然也是可以自学的,但是他们的自学在本质上只是动物性的适应性学习,而不是我们所说的社会性的人类的学习,因此不在我的议论之中。
2.婴幼儿阶段的自学展开:婴幼儿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阶段,而这个时候也是形成自学意识和培养自学能力的最宝贵的阶段。要是丧失了这个时期对自学的培养和形成,那这个个体在将来是会遭受很大的挫折的,就算是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也会走更多的弯路。在这个阶段,孩子本身就具有好奇心和学习的冲动,是与生俱来的,在这样的情景下,成人社会应该提供孩子一个可以自由发挥他们自学冲动的环境,同时要有别于胎儿时期,要在这个自学过程中加入社会化形态的东西。当然,这个加入应该遵照其一般的心理发展水平和个体的心理特质来进行。不要一刀切,更不要拔苗促长。一个人良好的生存和创造的意识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一个人与别人相处,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也基本上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总之,在这个阶段,成人社会应该非常的重视,这才可以为将来的社会提供更多的未来型、发展型和独立型的人才。事关国家、民族生存,不能不慎啊。我在这里说的婴幼儿阶段是指幼儿园前阶段,也就是零岁到三岁阶段。
3.小学阶段的自学的展开:小学不是一个铁板一块的阶段,它大致被区分为两个子阶段,就是一年级到三年级的低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的自学主要还是建立在冲动型的兴趣的基础上的。在这个时候,主要是要维系和提高学生自学的兴趣为主导。降低难度和提高难度是并存而不相悖的。而在小学高年级,就应该多鼓励求异思维了,在这个阶段的自学展开应该是在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向导下,尽量由学生有计划地展开,而不要仅仅局限在学生一时冲动的兴趣上了。
4.初中阶段自学的展开:在这个阶段,孩子已经开始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世界了。这个时候的自学也就有了比较具有科学意义的自学了。在婴幼儿阶段打下的自学的意识,到了这个阶段,就应该开花发芽了。在这个时候,要在小学高年级学生是被动计划的局限中逐步解放出来。要渐次开发学生自主计划的意识和能力。当然,这个阶段的孩子毕竟还太小。在孩子计划的过程中,家长、教师和社会还是应该给他们进行相当的指导的。但是,这个指导是应该在基本平等的气氛下进行才好。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很渴求别人对他们的尊重。
5.高中阶段的自学展开:人到高中阶段,就接近于成年了。这个时候,他们自学的开展主要应该由他们自己来计划。但是,成人还是应该对他们的计划进行备案和必要的审核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教师和社会应该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与孩子共同参与他的计划。平等的商议、建议会使孩子觉得你与他是一路的。这样,他才会对你展开心扉。千万不要在这个阶段对孩子包办太多,这样就会让孩子失去自学的机会,丧失自学的能力。
6.大学以及大学后自学的展开:关于这个阶段,我个人认为,才是真正的自学的开始。因为,在以前,自学虽然存在着,但是学校教育毕竟是占上风的一种教育形式。而自学在这些阶段里,除开婴幼儿阶段外,那个时候的自学基本是生存的学习,主要是在学校的情景下进行的,自学仿佛现代化战争中的游击战,是只占据次要地位的东西。在学校教育里,现在基本实行的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至于这个问题,不在我的小文议论中,不提。因此,大学和大学后自学就成了我的这个小文主要要讨论的内容。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则是我下面主要要论及的东西。我下面的论述就主要围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来展开了。
三.自学情景下各要素关系以及各自地位:
   在自学中是会有各种要素共同作用的,但是这些要素的作用和地位却是各不相同的,下面就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为例子,以下简称自考来说明我的观点。
1.学习者:学习者是自考中最积极和活跃的因素,是自学中当然的主体。他是自我改进个体心理构建的内在的因素,是最直接和最迫切的因素。因此,一切自考的工作重点都应该围绕是否有利于自学者的心理改造、是否有利于自学者心理的开放性、自学者的心理自我调整性来展开。这是一切做自考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的最高的目标以及检验标准。
2.大纲和教材编制者:这是一个标准的制订人。他的工作应该围绕三个有利于自学者的方面来展开,而不能自己搞一套,让自学者来适应我这个标准。这样,就成了一种官僚主义或是变形的官僚主义了。当然,有利于自学者,而自学者的目标和标准又应该是指向社会、人类和将来的发展,要不是这样,有利于就成了一句空话了。反观现在,这个工作做得并不是很好的。我个人认为有情形刚刚相反的嫌疑。
3.国家考试方面:我建议取消所谓的主考院校制度,一切都让国家考委来主持和操办。当然,至于国家考委是找哪个院校的人出母题,那是他们考委自己内部的事情,不在议论中。现在有的自学考试,名义上也是自学考试,却有相当课程是由那些任课的院校自己出题的,这样的考试我看缺乏公信力的。当然,自学考试并不完全是学历的考试。因此,我建议把这样的自考变成一种学习的检验,对合格的发结业证书,而不是毕业证书。同时,在考试上,更应该出一些可以针对考生心理特点的题目,不要一味出那些知识性和记识性的题目。总而言之,就是考试要围绕三个有利于和国家用人的标准来进行。
4.学习资料的组织者: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参考资料,但是好的不多,东抄西载却是风行大盛。我建议,这些资料的编制做好还是应该以提供思路和方法为要,而不是只提供现成的答案让考生去死记硬背。针对现在有资料中论文类型题目的备参,它们的答案就几乎是抄袭教材上的东西,而没有主动去建构。我认为,一方面为了篇幅不至于过大,二来为了启发自学者,可以用例举答案要点的法子来解决这个问题。总之,资料人应该着眼于启发和诱导自学者的思路和思维,而不是制定标准让自学者去背诵。但是,现在的资料人却是没有一个做到这点的。很令人失望啊。
5.阅卷者:我认为阅卷者应该多和自学者进行匿名的书面交流。这样,他们就可以多了解自学者的心理活动规律,同时也可以纠正自学者在心理上的问题。当然,这样也可以让考试更加透明。而透明的好处就是可以让自学者知道自己怎么样自学才是对的,自己过去那样自学为什么是错误或是有问题的。同时,也可以使阅卷者知道自学者的心理构建是与学校教育情景下的学生是有区别的。这样,可以使阅卷者更加了解他要测评的自学者的情况,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给出一个测评量表来。
6.自学促进者:这也就是国务院在相关文件里称的社会助学人。自不待言,他们应该在整个的自学中起向导的作用,也可以起拉拉队的作用,自然有的时候还要起督导员的作用的。但是,就是不要只起灌鸭子的作用。这样作用,我看还是不起的好。而很多的自学促进者目下就以起了这样的作为为荣呢。这很不好。自学促进者被叫成老师,其实不是教师的,他们更应该是自学人的朋友和前驱。因此,这样的自学促进人最好也是自学人,而且还应该是其中优秀的那些来担任。当然,这些自学促进者也应该多多接受相关专家的再教育的。这样,他们可以从更高的层面对自学进行更好的促进。
7.中间组织者: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自考办公室和相应的工作站和网络媒体等。他们就是默默无闻的连接上面各部分的中间机构,他们的作用是不干涉和维系自学和考核的顺利进行。对这个部分,我看见的是他们的辛苦,目前没有什么问题存在。只是建议,因为考办的工作量太大,建议将更多的工作交给有心的工作站去完成,这样效果也许会更好一点。当然,配备还是希望上面的考试办公室可以对这些有心的工作站进行相当的支持和倾斜。
四.自学情景下学与教的心理问题初探:
1.自学中学习者的前期心理特征:我这里说的自学就是特指自考中的自学,而不再包括别的自学了。在这样的自学中,学习者的心理特征一般而言是这样的。他们几乎是成年人在参与,而自学一般而言是自觉的和主动的,因此他们的心理特征具有主动,甚至是冲动的特征。在这样的特征下,一般考生会把考试看得比较变形,要么是过于轻视,要么是过于重视。而在不审势度时的情形下,这两种心理特征都是错误的。于是,在我们自考工作中就会常常遇见这样的现象,就是新报名的考生总是很多,而在一年半载后,他们中的很大部分人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考场里总是不能全部都到场。因此,在自学之前,端正自己的动机,不要把自己的自学建立在跟风或是一时的冲动的基础上,这样才有胜利和坚持下来的可能。当然,在自学中,还会有其他的心理热症的,但是,这一条是最重要的特征。起码我在十多年的从事自学促进工作中是这样认为的
2.自学中自学促进者的合格要件:在自学中,一般而言专家的作用是不大的,考生更相信的是成功的自学者。他们的理由是专家也自学吗?其实这个说法很幼稚,因为专家的知识一般而言是不能被传授的,他们在知识领域的尖端,他们必须自学。不过,话也说过来,专家的自学和我这里说的自学并不是一回事,于是,就一般考生来说,他们是不能模仿专家的自学的。因此,就需要一些比较成功的自学人在取得自己范围的成功后,他们再去向专家学习,在他们基本学习到专家的学习要诀后,在以下的条件后指导自学者的学习。这条件就是第一要与自学者心灵共鸣,要树立我们都是自学者的认识契合点。第二,要和自学者平等商讨,不要以为自己先走了一步,就处处以老师自居,要和自学者以同学相处,至于他们称呼你为老师,那也只是在口头答应,在在内心你要把自学者当同学才是的。第三,要主动,地告诉自学者,那些地方是学习中的雷区,但是又不要过于热情,将自学者本来应该自我去探索和发现的谜底,给你或许是出于好心给一句话说白了。第四,促进者在监督学习的时候,也要理解自学者一般是业余学习的特点,不要象对待小学生那样给他们下达硬性的指标。第五,就是即使这个促进者已经是自考完成了,我也建议他间或也参加一两次自考,这样可以保持你对考试的敏感和直观。
   3.自学中的学业状况:自学的专业一般来说集中于理论性和人文性的专业和课程。而那些需要比较多设备的工科的专业和课程是不太适合于自学的。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自考是立足于在职的学习,很多考生是已经有了比较多的实践经验的,他们要学习的是理论体系和理念框架,于是,很多本来是工科的专业,也可以把他们理论化了后提供给相应的考生学习。当然,这部分考生应该是具有一定资质的考生才行,而不能对所有的考生开放这样的考试。因为就算是开放了,他们就算是所谓的学会了,也是没有什么用处和价值的。
    4.学习中的动态心理分析:自学者在初入自学之门的时候,往往信心十足,但是这样的信心几乎是建立在没有什么基础的基础上的,所以可以说只是一种冲动,而不是很好的动机。但是,要是有了这样的冲动,我们做为自学促进者,再加以强化他的这种冲动,把他固定下来,就可以形成一种比较良好的认知联结,而这个联结将会促进自学者的自动化的学习行为。在具体的学习中,要注意加强课程间的学习的相互转化和借鉴。也就是说那主动利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技能、原理、原则来解决新功课里遇到的问题。自然,还要学会将已经学习过的几门课业自己综合成一个书本上没有提供过的系统性的知识和理论体系。在整个的自学中,还要克服和端正自己学习的态度,不要让态度在有的课程里保持得比较好,而在有些课程里就不那么端正了。这样的学习是会遇到麻烦的。还有一个,不同课程的学习,具体的学习方式和行为走向也是需要因时因地而化的,不要墨守成规。但是,这个变化又是要遵照一定的原则的,就是要遵照学得进去、看得明白、提取得出来、有自己的观点为原则。围绕这样原则的学习行为才是有效绩的学习行为,才是可以持续下去、值得保持的学习行为。
5.学习策略:所谓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中的程序和步骤。我在这里推荐一种我自己经过十多年的实践认为是比较良好的学习策略给大家参考,这个方法就是先行组织组合法。什么叫先行呢,就是在学习以前自己先对将要学习的材料自己做一番假设,这个假设要建立在常识和自己以前学习的内容上,自己先行对即将学习的知识、理论体系做一番大胆的设想。当然,这个设想错误的会很多,也有间或有对的。这样,不论是错还是对,都会对你的认知产生不可估量的冲击,而这个冲击将会带领你去学习下面的内容。在学习下面的内容的时候,要先整体地学习,不要一开始就陷入到具体的细微的知识里去,而要在轮廓和粗线条上先进行组织,这样,在整个理论体系上就有了一个总括的东西做为将来细致知识的固定点,而在完成作业以后进行学习的精细的知识就可以寻找到一个靠手了。在完成这个粗线条或是轮廓的学习后,我建议就开始进行作业。当然,这个时候的作业会出现不少的错误,而我认为错误在这个时候就是你的财宝,是你需要补足的细节上的东西。当然,在经过这样的作业后,及时的复习和马上的总结是升华自己的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你可以学习得好的一个法宝。总后,我们在这样的程序学习了一定时候后,要不定时地回环过去看看以前学习过的课程以及章节,这样可以做到温故而出新。当然,这个时候的温习要立足在出新的课题上了,不要为了复习而复习,那样的话,复习的效果是会打折扣的。我相信大家不希望自己的学习效果被打折扣吧?
    6.学习中的自我测量与评定:这个工作是很好说的,就是要在学习每个阶段自己给自己做一个考察,在考察完成后,对照自己学习的计划和学习课程目标来对这个检查的结果进行一番评定,以认定自己的学习效绩。在在系统论里其实就是及时地反馈。没有更多好说的。但是,不多说并不意味着它不要紧。这点还是请大家多多注意的。
五.影响自学的各种心理因素的分析:
   在具体的自学行为中,自学者和促进者还要面临许多复杂的心理因素,这些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影响着自学活动。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地分析分析。
1.动机的形成、维持和适度:动机一般而言是来自于需要,而自学的动机也就来自于自学的需要。自学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原初的需要又经过上升到高级的需要的一种有着很强冲动的需要。在这样的需要面前,只是很多人自己没有意识到从而把它给压制到了潜意识当中了,而只要给他们一个条件,他们骨子里的自学的冲动就会转化成为自学的需要。本人在一所中专做过一系列的实验,过程因为篇幅就不说了,而结果是,在你给那些大家都认为素质不是很高的中专生一个自考的机会后,那些孩子就会萌发起超强的自学的冲动,他们的学习动机会远远超越在学校学习的动机。当然,做为一个促进者,不光要会激发自学者的自学动机,还要善于控制这样的动机,因为动机一旦是过于强盛了,自学者就会过于看重将来的结果而背上很沉重的包袱,而这样的包袱是会降低自学的效果的。当然,自学者的自学不仅是有与无、强与弱的问题,还应该有一个方向的问题。需要的方向决定动机的方向。为了让自学者有一个相对正确的动机,必须要先给他们端正正确的需要。要他们明白那些是社会的需要,而自我的需要必须和社会的需要、长远的需要以及人类的需要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成为相对正确的需要,而只有的需要,才会萌发正确的动机。而学习动机是一个内在的量表,是一个内化的东西,我们做为促进者又如何发现和纠正呢?这里就需要促进者与自学者的沟通、需要促进者的观察和分析了。察言观色、听语言、看行动就可以分析出自学者的动机的。而我为什么始终提教师是自学促进者呢?因为促进者不是老师,就不会给自学者很强的心理权威暗示,就不会给自学者一个受到督促的心理结果,而这样的结果是有害于自学的发生和持续的。促进者要坚持和自学者平等地又稍微地高于自学者,这样就可以做一个适度提前量值。而这样的提前量度是可以促发和保持自学者的动机、动机方向和动机强度的。
2.保持自学中注意与状态:我认为在自学中,从考生经历的时间来看,他们的注意和状态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一是新学阶段。这个阶段他们的状态看上去相当好,精神旺盛,注意力集中。但是这个阶段会很快过去,他们会被拖入到一个类似半睡眠的注意状态。而这个状态有些人会在考试临近的时候象是被人泼了一盆冷水一样猛醒过来,但是也有不少人就这样从半睡眠一直到放弃自学从而终止了他的短暂的自学历程。这样的自学注意和注意状态都是不好的。而在这里,我希望自学者应该是先把调子放低一点,把需要注意的范围和难度降低一点,具体的说,就是先全面地学习整本书的基础部分,再在这个基础上,进而学习更加高深的部分。这样,始终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全课程的范围上、建立在可以为自学者能够专注的领域内的,因此也就不停地提高和保持其专注和状态了。
3.自学的度:在自学中,我觉得这个度的把握也是很重要的心理范畴。这里的度就是把握自学中的信心的程度。我觉得,在自学的时候,自学的量和难度放在你的信心的六到八成左右的度是最有利于自学的。高于会起反作用,小于会因为信心不足而放弃。
4.自学中的焦虑现象:一般来说,自学,我这里是指自考,是成年人为主要参与人群的一种自觉的学习。而在这样的人群中,焦虑这个心理变量在一般情况下是有利于自学的变量。当然,不能一概而论了,对于那些相当内向和场依赖的人群来说,自学促进者还是应该适度地释放自学者的焦虑度的。因为在他们,焦虑度要是过大了,是会反过来影响自学的效绩的。至于如何把握自学者的焦虑度,这从察言观色以及谈心之中是不难发现的。
5.认知风格对自学的影响。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认知风格可以有这几个相对而居于相对两点间的一系列中间风格组成的。这些相互对立又相互可以依存的风格是场独立与场依存。在指导前者的时候,我们要训练他们接受他人意见的习惯,而在训练后者的时候,要养成他独立思考的习惯。整体性策略与系列化策略也是一对对立的认知策略。而在促进整体性认知策略的自学者的时候,要注意提醒他们多注意整体内部的一条或几条逻辑线索,而在促进系列性认知策略的自学者的时候,就要鼓励他们在看见内部线索的时候,还要看见整体的轮廓。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也是同样的对立。在促进前者的时候,也是要他们能够看见世界的多样化,而在促进后者自学的时候,又要让他们看见多样化内部的发展脉络和线索。等等。总的思想是针对不同的认知策略应该采取不同的促进手段,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自学的发生和产生效果。要是促进者的促进违反自学者的认知策略,情况就可能发生逆转了。
6.师生心理互动的好处:在自学中,我建议促进者也应该加入到自学的行列里来,这样,自学者和促进者就可以在一个层面进行互相的推动了。在这样的氛围里,才可以真地实现教学相长的千古教育观念。
7..因材施教的方法:在自学促进中,因为所报的专业相对繁多,而促进者一般不会象课堂教学那样采取密集形态教育,在自学促进式的教学中,采取的一般是一对一的促进式教学。因此,依据不同资质、不同的性别、不同的文化等级、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和不同的学习阶段等各种不同的情形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特殊问题特殊对待的原则下,自学的成绩就容易出来和保持。
8.归因理论的应用:自考因为一个学习周期相对比较短,因此及时地寻找成功或是失败的原因,这样就可以发扬或是回避那些原因,使自己在不久之后取得成功,这是大有裨益的。古人有个叫曹刿的,他在协助鲁国国君取得长勺战役的胜利后,他就给鲁国国君归整了原因,使得鲁国可以更久远地保持胜利的趋势。
9.在自学中,不光是要考虑学业以及和学业相关的智力性质的问题和因素,还要考虑那些和智力没有什么必然关系的比如性格、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这些因素一般是会在潜层里影响甚至是左右自学的进程和效果的。善于促进自学的人就善于利用自学者的性格和习惯因势利导,使自学者的学习走向更好的水平。当然,对于那些明显不利于自学的习惯和性格,我看还是需要促进者采取一些措施去尽力加以抑制或是转化才是。
10.环境的因素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在自学中,环境一般是不会太好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看最好是把争取外在环境的努力变成自己争取内在环境,既是自己的心境的努力最好。当然,在可以取得较好环境的时候,也不要轻易地放弃。比如师资环境,在我们自考的人群中,可以得到及时的师资询问的应该是不多,但是一旦具备了,我看还是应该及时抓住这个机会的。
六.自学情景下学习论:
学习从来都是各类心理学研究的重头,在我们自学情景下心理学里面,她也应该是我们工作的重点的。下面就结合笔者从事自学促进十二年的一点微薄的经验来谈谈自学中的学习论。关于学习的问题,各类心理学已经讲解得非常详尽了,我这里就很浅显地从自学的角度来谈谈。
1.自学是自学者自我需要的实现。人有很多种类的需要,而自学这种需要是与生俱来却是容易丧失的一种需要。因此,维持和强化这个需要是自学促进者的工作要点之一。在这个促进中,要明白,这个需要是自学者自发的,而不是促进者要他们学习,而是他们要学习,因此,促进者应该在这个层面上顺势利导,而不要消磨自学者对于自学的需要能量,把他们的自学演化成促进者要他们学习去了。这样就违反自学的初衷,是对自学是有害的。
2.自学不是一个完全的发现过程,但是却是一般地由自己发现自己的知识不够需要弥补而产生自学冲动的过程。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自学的过程也包含着发现的过程的。当然,发现并不我这里说的这个意思了,而自学的人一般是在职人员,他们也是可以在实践中发现很多尽管没有在理论上学习却已经是他们自己的素养的知识点的。这些知识一般都是属于他们素养的但是却是直观和粗浅的感性材料。当然,在自学中,因为自学者已经具备了试图把自己已经存在的粗浅的感性材料转化为精细的理性材料的心因,因此他们的自学很容易成为有意义的接受性质的学习的。这点自学者的自学可能会超越在校学习的人员而具有相当的优势。当然,有意义接受的时候,由于大多数人和时候,他们的教师就是自己,也是会存在看不见和看不清楚的现象的。所以,在这个时候,促进者的作用就凸现出来了。
3.自学一般而言不是零星的学习,而是一个系统的学习,是一门课程的系统的学习以及一个专业的系统的学习。因此,在这个学习中需要统筹兼顾那是自学中必然的选项。既然自学是系统的学习,在这个学习中,就不要人为地割裂这门课程与那门课程,这个系统与那个系统间的天然的和必然的联系,把学习弄成了片面和孤立的行为,这样是很不利于的自学的全面开展的。就算是自学考试通过了,在将来的应用中也是会现出庐山真面目从而失去或降低自学的期望价值的。
4.自学学习的东西和中小学比较起来,他们学习的东西一般而言是实用的知识,是会几乎是马上会在工作中、实践中要被使用的知识或是技能。因此,在这样的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这句话就不是在一般教育中那样只是停留在套话或是口号的层面上而成为直接指导自学者学习和促进者教学的最重要的指导思想。
5.自学和在学校的学习相比,一般是松散和个体的学习,他们没有类似学校里的学生那样有一个集中学习的时间和机会,他们一般来说是利用三余在学习,就是工余(公余)、业余和休息之余在学习。他们也不能集中起来一起学习,而几乎是分散在各个角落各自为政在自学。因此,在这样的学习中,促进者就应该顺势引导而且尽量给自学者创造一个可以集中建立良好学习氛围的环境,促进自学者之间更多和更好地交流,也是可以打破和解除目前自学存在松散和个别化的现状,从而为自学的集约化和互动化创造有利条件。让自学者感觉到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可以互动的大学校是我们所有促进者的心愿之一。
6.自学和在学校的学习不一样的一个方面就是自学应该是一种全息式的学习,在学习一门课程的最基础的时候,他们就应该在全书甚至是全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实现在全局的范畴上看哪怕只是一些小问题。在满足基本问题的解答后,在回答较大和较难的问题的时候,要有善于把复杂问题分解成为简单问题的组合的信心和能力,在全科和全专业的基础上,用自己学习过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眼前遇到的比较困难的问题。这样的学习方式就是我说的全息式学习,形象化一点地说,就是在自学的每个碎片上,也就是每个小问题和课题上,都可以管窥到这门课程或是这个专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的原则。要让一片树叶就拥有一棵大树的全部的基因。这样的话,自学学到的东西才是不怕遗失和遗忘的,也才是可以经得起实践考验的真是知识和技能。
7.自学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一般来说不是全新的体系,而是一种在自学者几乎有了一个朦胧的雏形的情形下的丰富、完善和合理化,也就是一种在已有框架的基础上的知识和技能的构建。而这个构建是自动和自发的过程,是一般原理上讲是不需要外在动力的过程。在这样自学面前,任何试图采取填鸭式的自学促进教育都是会在骨子里引起自学者内在的反感的。在这样的情形下,促进者要做的事情就辅助自学者去完善、去修订、去补充他们想要构建体系,而不要去别的事情。就是要做别的事情,也是应该是围绕这个前提的拓展体系提前空间的行为,也就是为实现这个构建服务的行为。
   自学情景下的学习论自然不止我说的这点了,但是,我认为其它的内容和一般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没有太多的区别,故而略而不述了。下面,我就来说说进入临近考试前的关于自学的心理学问题的我的观点和看法。
七.自学后期心理问题分析:
1.考前心理:考前的心理有的人是信心十足,有的人是灰心丧气,有的是将信将疑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表现。我看,只要是没有出格,就不必去刻意地调整了。也许刻意去调整的结果比不去调整还要差劲。至于考前的总复习,我认为要以基础概念和知识记忆性的材料学习为主,而在方法上采取复习加及时反馈的模式更加能够让考生适应即将来临的考试。当然,这个法子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需要因时因人和因科目的不同而进行调整。
2.考试中的心理:这个时候,就不要东想西想了,全力去做题目,把它当成一次大作业就中。不要有太多的这次考试将会怎么怎么样的思想。它就是一次考试,而人生是由无数的考试构成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当然,在具体的题目的时候,要仔细和小心。当然,任何充足的准备,在考场上都会遇到不可估计到的问题,我建议在这个时候,就用你们平时学过的原则和基本的知识去类推,不要让他们空闲起来。
3.考试后的心理:考试完毕,我看可以对一对自己在自学中存在哪些问题,要视问题为财富,不要一味地关心分数,因为分数和你有什么关系呢?你现在是完全不能干预和控制这个分数了,那你就不要想它了嘛。而知识的学习却是你自己的事情,我看马上乘热打铁复习复习也不是不对的。
4.考试完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在办理完相关的手续后,在很多人在事前是以为自己可以得到解脱了,这一下不用天天考虑自学的事情了。而事实却是相反的,很多人在自学成功后感觉到是失落和空虚。我看,要是你不想成为自学促进者,类似我现在的这样的,就不要再试图去自学和自考了。你们应该把刚学到的东西尽力应用到工作中去,从而开启另外一个不一样的全新的自学。当然,这个自学就不在我的议论之中了,不提。自学是终生的事情,而自考只是一个阶段。大家应该会同意我的话吧?
总而言之,在自学中,有很多心理学的东西可以去发掘和研究,我上面写的这点只是一些粗浅的皮毛。我会在以后的促进工作上继续总结我的经验,也会在学习中升华我的经验的。到时候,我再来修订和补充我的纲要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自学情景下的心理学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