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砯”与“砅”及其他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1:32 编辑同学问的一个问题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语文》第五册《蜀道难》(选自中华书局1977年版《李太白全集》)“砯崖转石万壑雷”,教辅书《高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05年1月8版)作“砅崖转石万壑雷”。“砯”与“砅”究竟哪个对?手头没有其他版本供查校。<BR>查字典。“砯”,《集韵》:“披冰切,音砰。水击山崖声。”并引郭璞《江赋》“砯崖鼓作”为例证。“砯崖鼓作”在《字彙》“砅”字条下引作“砅崖鼓作”,又引李白诗“砅衝万壑会”并释“音聘,平声。水激山崖。”而《字彙》中“砯”字亦作“音砰”,训为“水擊石声”。由此可见,“砯”与“砅”在此已混为一字。那么哪一个才是本字?又《说文》,“砯”,水擊石声也。“砅”,履石渡水也。“砯”字从石从氷。“氷”旁当有表音作用。“砅”字,黄季刚先生《象形指事会意字古韵表》入来母曷韵。可知“砯”“砅”两字本不相同。再从“氷”的表音作用可知“砯”字为对的。《蜀道难》那句当作“砯崖转石万壑雷”。<BR>忽又查得《唐诗三百首详析》(中华书局1957年11月2版)作“(石冰)崖转石万壑雷”。这里就出现件很可笑的事了。官方一直在推行简化字,而教材中“砯”字怎不如《唐诗三百首详析》一样写作“(石冰)”,而要出现一个学生不认识的“氷”旁?盖写作“(石冰)”,字的结构就太古怪了。简化字自己给自己的尴尬。当然,他们可以另造一字代替“砯”。但汉字的“六书”意义将被他们破坏怠尽。很多汉字的“六书”意义就是这样被他们破坏的。而且破坏的还不仅仅是“六书”意义。<BR><BR>2006 4 23 晚 初稿<BR>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1:32 编辑
呵呵! 天浪快成考古学家了!!问好!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1:32 编辑
呵呵,专家呢:)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1:32 编辑
<P>应该考证</P>
<P>天浪辛苦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