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人忆秧歌剧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6:19 编辑<P ><B> </B><B>定州人忆秧歌剧</B><B><o:p></o:p></B></P>
<P > 2006、6、8<o:p></o:p></P>
<P >定州秧歌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二○○六年五月二十日批准的<o:p></o:p></P>
<P >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o:p></o:p></P>
<P > <o:p></o:p></P>
<P ><FONT size=4>鸟鸣阡陌似行云,世代相传板眼纯。<o:p></o:p></FONT></P>
<P ><FONT size=4>拉场对词乡土调,登台粉墨戏迷身。<o:p></o:p></FONT></P>
<P ><FONT size=4>曲终人散留悲喜,斗转星移叹古今。<o:p></o:p></FONT></P>
<P ><FONT size=4>后辈追风时尚改,秧歌远去淡烟痕。<o:p></o:p></FONT></P>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6:19 编辑
呵呵,有空当去体会:)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6:19 编辑
<P>首句可酌。</P>
<P>也当可幸可喜了。</P>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6:19 编辑
<P>定州大秧歌深受定州人民喜爱的一种戏曲。相传大秧歌的起源于大文豪苏东坡有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93</FONT>年苏东坡被贬至定州。他看到定州的黑龙泉地势低洼适宜种植水稻,于是他把南方的水稻带到了定州的黑龙泉教人们种植水稻。在劳动的间歇,为了缓解疲劳,苏东坡教大家唱歌,人称苏秧歌又称大秧歌。 </P>
<P> 大秧歌流传至今,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全部用定州方言演唱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最初的大秧歌没有丝弦伴奏,只有铙和钵。著名的剧目有《看闺女》建国以后试着加入了二胡,管弦等乐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57</FONT>年加入了板胡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大秧歌。 </P>
<P> 大秧歌中旦角的化妆非常独特,有“鸡花旦”、“抵角旦”。鸡花旦在旦角的脸上画一只鸡,性情活泼开朗的女性画一只性情温和的鸡,性情暴躁的画一只斗鸡;抵角旦,是性格毒辣的女性,发髻梳成抵角状,在鼻子上画上一只蝎子,也就是我们长说的最毒妇人心。 </P>
<P> 今天在定州的一些村子仍然活跃着大秧歌剧团,逢年过节搭台唱戏,丰富的定州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p>
<p>
<p>
<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FONT>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6:20 编辑
楼主是定州人?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6:20 编辑
是的,是的,小地方人。问好!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6:20 编辑
好诗欣赏!得清新风味,亦可品中国传统文化雅韵!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6:20 编辑
<P>喜颈联</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