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佩佩
发表于 2006-4-7 23:08:25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冶心</I>在2006-4-6 16:40:59的发言:</B><BR>请问先生,诸如用法与“独自莫凭栏”相似时,如何读法?</DIV>
<P>没有完全明白先生的意思,试着解释一下:<BR>一个字如果有两种(或以上)平仄不同的读音而意义相同时,可以根据诗词的格律来确定读法,如“独自莫凭栏”一句,根据《考正白香词谱》,可以知道格律为“平平平仄仄”,因此这里的“凭”字应该念平声“píng”,再如文中所举例:明年谁此凭阑干。这是一首七绝,如根据格律应为“平平仄仄仄平平”,如果这里的“凭字念píng,则成三平调,这是格律诗大忌,所以应读仄声的“bìn”。我个人的体会是如果看到古人不合格律的诗词,应先查阅相关韵书是否有多种读音,不能随便以古人的“不以词害义”来解释,毕竟从古到今音韵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P>
木石轩主人
发表于 2006-4-8 17:07:37
<P>请问先生小山重叠金明灭中重怎么读?</P>
<P>有人说读chong 而释为 zhong 不知的确?</P>
木佩佩
发表于 2006-4-9 23:43:55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木石轩主人</I>在2006-4-8 17:07:37的发言:</B><BR>
<P>请问先生小山重叠金明灭中重怎么读?</P>
<P>有人说读chong 而释为 zhong 不知的确?</P></DIV>
<P> 读chong 而释为 zhong ?不太理解。
<P>重字分属上平声二冬、上声二肿、去声二宋,在去声二宋韵中也有“又、再”的意思,与二冬韵的意思一样,只有可能读zhong而释为chong吧?不过对“小山重叠金明灭 ”这句,有多种不同的解释。</P>
山菊
发表于 2006-4-10 02:09:19
这贴对山菊来说更有用~~~一大半都是念错的。<br>
这些读音一定来自很多出处吧?(不是置疑,只是好奇)<br>
先生真是博学,景仰中~~~<br>
这贴我也要转给朋友一起学习的。<br>
多谢!<br>
<br>
<img><img><img><img><img><img><br>
<img><img><img><img><img><img>
冶心
发表于 2006-4-12 10:36:53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木佩佩</I>在2006-4-7 23:08:25的发言:</B><BR>我个人的体会是如果看到古人不合格律的诗词,应先查阅相关韵书是否有多种读音,不能随便以古人的“不以词害义”来解释,毕竟从古到今音韵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BR></DIV>
<P>这个建议大好!只是有一个问题,实在没有一个可供查阅的工具,这也正是我颇为苦恼的原因!</P>
木佩佩
发表于 2006-4-13 09:21:47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冶心</I>在2006-4-12 10:36:53的发言:</B><BR><BR>
<P>这个建议大好!只是有一个问题,实在没有一个可供查阅的工具,这也正是我颇为苦恼的原因!</P></DIV>
<P> 具体可参阅我写的《中国文史工具书杂谈》字词典部分(最好是看我在超星论坛发表的,其中提到的一些书籍有下载或阅读的链接<a href="http://note.ssreader.com/show_topic.asp?Topicid=251477&forumid=3" target="_blank" >http://note.ssreader.com/show_topic.asp?Topicid=251477&forumid=3</A>)</P>
木佩佩
发表于 2006-4-13 13:01:53
<P>现代著作可参阅《反切释要》殷焕先编著,1979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丁树声编著,1958年科学出版社出版。另外还有以下几种可参考:《汉语音韵》王力著,1963年中华书局出版;《汉语诗韵》王惠三著,1957年中华书局出版;《容易读错的字》徐世荣著,1979年北京出版社重版;《汉字误读辨正举例》陈玄编,196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多音多义字用法举例》齐学初编,1964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常用多音多义字》朱盛科编,1979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P>
木佩佩
发表于 2006-4-14 22:59:56
<FONT color=#ff0000 size=4> <FONT size=3>36、长<BR></FONT><FONT color=#0000ff size=3>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唐 白居易 《销暑》)<BR> 这里的“长”字念“zhàng”,不能念成“cháng”或“zhǎng”。</FONT>
<P><FONT color=#0000ff> </FONT><FONT color=#0000ff><FONT color=#ff0000>37、论<BR></FONT> 不同珠履三千客,别欲论交一片心。 (唐 李白《江上赠窦长史》)<BR> 支公放鹤情相似,范泰论交趣不同。 (唐 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BR> 这里的“论”字念“lún”,不能念成“lùn”。</FONT></P>
<P><FONT color=#0000ff> <FONT color=#ff0000> 38、尚<BR></FONT> 闻结西方社,尚书待远公。 (唐 姚合 《送澄江上人赴兴元郑尚书招》)<BR> 这里的“尚”字念“cháng”,不能念成“shàng”。</FONT></P></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