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泉 发表于 昨天 18:28

中秋读书岩待月记

中秋读书岩待月记

乙巳仲秋,暂得闲身,归省南丰。既望后日,偕永明伉俪、饶伟博士,会于城南读书岩。是岩负山临流,石室虚明,昔曾文定公读书处也。

适逢葺治,山门移址,微敧尺许。因论古人营造法度。或谓“歪门斜道”非尽妄语,盖有堪舆妙理存焉。

时残阳在山,炎光未敛。遂移席岩室,煮茗候月。石穴涵虚,凉意自生,萧然有出尘之致。

仰见岩镌二联。一曰“半壁石岩,千秋胜迹;八家遗墨,万古勋名”,钩沉往事,道尽子固与八家渊源。一曰“亭前树影江边月;岩下书声石上泉”,则摹写此间清景,字参篆隶,为当代书坛耆宿手泽。

岩西墨池,字集朱子遗墨。循此而望,得见曾文定公祠坊,题额出曾氏后人印泉先生之笔。其侧后有轩馆数楹,闻藏鼎彝书画二千余件,惜未得观,想其琳琅,神已驰往。转眄东隅,石磴盘纡,似通幽境。

遂沿东磴而上,苔藓斑驳中见“名山石室”石刻。磴尽处荒榛蔽路,永明挥镰刈棘以进。行十余武,基址豁然,方六尺许,疑即瓣香亭故址。再陟则荆莽塞途,无片瓦可稽。惟野菊数枝,揖客风前。

日影渐薄,复斟岩前。佐饮者惟琴城旧事。永明道“称土定衙”遗闻:唐建县治,择地有二,一为老衙前,二是大坪嵊,即秤两地之土,择重者立基,盖取地脉厚载之义。复论曾氏世泽及邑中贤达,清节高风,历历如绘。

顷之暮色四合,永明以事辞,终未睹月轮清辉。转思东坡“何夜无月”之语,但觉清风盈袖,幽趣在茗,虽不得月,胸次豁然。而朋侪清谈,亦不负岩中片晷矣。山水之趣,贵在神遇,岂必目穷乎?

是为记。

有诗曰:
书岩寂寂隐空林,携茗重来续旧寻。
入室似闻先哲语,看山不碍片云心。
苔侵石壁犹藏墨,月洗铭文尚待吟。
盱水涵光堪照夜,秋风一掬自清襟。

玉影山人 发表于 昨天 20:12

文笔稳健,意蕴悠远!学习欣赏佳作!问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秋读书岩待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