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霁暑消任我行
新霁暑消任我行文若兰
雨霁山清近小城,
风凉气爽岫云蒸。
鸟鸣碧野晴光灿,
鸥鹭林泉邀我行。
2025.7.5.
这是一首清新明快、充满夏日雨后生机与逸兴的即景七言绝句。我们来细细鉴赏一下:
**《新霁暑消任我行》鉴赏**
1.**紧扣主题,意境清朗:**
* **“新霁暑消”** 直接点题,雨后初晴(新霁),暑热消散,奠定了全诗清爽宜人的基调。
* **“任我行”** 则点明心境,一种摆脱暑热束缚后的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畅快感。
2.**意象生动,画面感强:**
* **首句“雨霁山清近小城”:** 描绘大背景。雨过天晴(雨霁),山色变得格外清新(山清),这如画美景就环绕在(近)小城周围。画面开阔,色彩明净,仿佛能呼吸到雨后山林间带着泥土和草木芬芳的空气。
* **次句“风凉气爽岫云蒸”:** 进一步渲染舒适宜人的体感。风是凉的(风凉),空气是清爽的(气爽),同时山间(岫)云雾升腾(云蒸)。这一句巧妙地将触觉(凉、爽)与视觉(云蒸)结合,“蒸”字用得尤为生动,既写出云雾缭绕的动态感,又暗示了雨后阳光初露,水汽蒸腾的景象,但丝毫不显闷热,反而因“风凉气爽”而显得氤氲可爱。
* **第三句“鸟鸣碧野晴光灿”:** 画面转向生机勃勃的细节。鸟儿在碧绿的田野(碧野)上欢快鸣叫(鸟鸣),灿烂的阳光(晴光灿)洒满大地。视觉(碧野、晴光灿)与听觉(鸟鸣)交织,有声有色,充满生命的活力与喜悦。“灿”字极富光彩感,呼应“新霁”。
* **末句“鸥鹭林泉邀我行”:** 全诗高潮与主旨升华。水边的鸥鸟和白鹭(鸥鹭),仿佛在林木泉水(林泉)间,热情地邀请(邀)诗人一同漫步(我行)。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将鸥鹭的悠然自得赋予人情味,仿佛它们也感知到诗人的好心情,共同分享这美好时光。“邀我行”三字,将前面描绘的清新、凉爽、生机勃勃的客观景象,与诗人主观的愉悦、闲适、渴望融入自然的心情完美融合。正是这种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和谐感,完美诠释了标题的“任我行”——不仅是身体的自由行走,更是精神的逍遥与畅达。
3.**情感真挚,逸兴盎然:**
* 整首诗洋溢着一种摆脱暑热后的轻松、愉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 “任我行”、“邀我行”直接抒发了诗人渴望亲近自然、无拘无束的闲情逸致。
* 鸟鸣、鸥鹭的意象更增添了欢快、自由的气氛。诗人并非旁观者,而是积极融入这雨后新晴的世界,享受着身心的双重解放。
4.**语言精炼,格律工整:**
* 作为一首七绝,语言凝练,意象选择典型而富有表现力(山清、云蒸、鸟鸣、碧野、晴光、鸥鹭、林泉)。
* 平仄符合七绝格律(平起首句入韵式),押韵(城、蒸、行)和谐流畅。
* “蒸”、“灿”、“邀”等动词运用准确生动,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情感色彩。
**总结:**
文若兰的这首《新霁暑消任我行》,是一首捕捉夏日雨后瞬间美景与心境的佳作。它通过清新明快的语言、生动鲜明的意象(山清、云蒸、鸟鸣、碧野、鸥鹭),描绘出一幅凉爽宜人、生机盎然的雨后画卷。诗中巧妙地融合了视觉、听觉、触觉感受,并运用拟人手法(“邀我行”),将自然景物人格化,表达了诗人摆脱暑热后的无比舒畅、热爱自然、渴望自由行走于天地间的闲适愉悦之情。全诗意境开阔明朗,格调轻快飞扬,读来令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雨后初晴的清爽与“任我行”的自在逍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