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杂诗(十手)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6:17 编辑<P ></P>
<P ><p> </p></P>(一)几多烦恼<BR><BR>新园几见落红稀,怕是秋风下手迟。蚁为迁居勤运土,心如剥茧乱抽丝。<BR>偷瞒夜涩灯添味,暗羡山枯草耐饥。枕上黄粱多未熟,分摊到我恰成痴。<BR><BR>(二)名士风度<BR><BR>揖石桥头每换鹅,榆钱买酒莫嫌多。吐茵可笑穿王袜,悬榻犹评访戴歌。<BR>月下种花蜂掘土,路边晒腹虱逃窝。坐看云散还云聚,一局深山拾烂柯。<BR><BR>(三)自觉窝囊<BR><BR>云楼独坐远江湖,自觉窝囊不在乎。三雀杂鸣黄果树,一春倾注紫砂壶。<BR>沿街送客门蹲犬,向壁临书露走珠。酣畅与花分享少,只因花被色看无。<BR><BR>(四)打个心结<BR><BR>分秋一缕竞相猜,打结于心解不开。细雨串联风失手,灵犀触犯梦怀胎。<BR>欲通海角催归矣,偏扎魔根念善哉。夜紧如何宽数寸,枉留余地送尘埃。<BR><BR>(五)分手秋外<BR><BR>十月非同四月寒,菊花不作杏花看。名园渐被霜埋没,故事长遭月读残。<BR>心底观鱼无止水,几边摆酒只伤肝。相逢一千零三日,减罢秋黄更泛酸。<BR><BR>(六)暮雨江南<BR><BR>这般暮色太沧桑,相对江南不正常。七八盏灯千户暗,二三点雨一秋凉。<BR>风过冷冷清清岸,路转弯弯曲曲廊。偶见斜桥开纸伞,为谁庇护夜茫茫?<BR><BR>(七)假期玩诗<BR><BR>难逢节假有闲时,不与游人外出奇。千种酒供千里梦,一支烟写一行诗。<BR>杯中捉月颠于笨,笔下生花慧在痴。放胆长凭青玉案,抬头哪个敢相思?<BR><BR>(八)谢友送“方竹镶汉砖刻字茶几”一张<BR><BR>相支四足在庭堂,有竹非圆乃大方。青玉案供砖好古,碧螺春兑水偏长。<BR>所凭独煮诗而已,如获才添夜未央。隔壁红炉生旧火,为谁温暖为谁忙?<BR><BR>(九)《国殇》读后<BR><BR>恐有图谋鬼暗侵,止戈为武不消沉。虎贲远警狼烟淡,蛇阵长屯马草深。<BR>为欠天山三箭雪,应还月夜一笳心。腥风过尽鸦无悔,再犯冤魂只手擒。<BR><BR>(十)一枰气度<BR><BR>一枰气度让谁先?天下无人敢上前。眼见死生须破角,心分黑白各争边。<BR>伤筋易断形零乱,碎玉难求瓦苟全。意外深谈唯借手,输赢本不赌山川。<BR><BR ><BR >
<P>(三)自觉窝囊<BR><BR>云楼独坐远江湖,自觉窝囊不在乎。三雀杂鸣黄果树,一春倾注紫砂壶。<BR>沿街送客门蹲犬,向壁临书露走珠。酣畅与花分享少,只因花被色看无。</P>
<P>(四)打个心结<BR><BR>分秋一缕竞相猜,打结于心解不开。细雨串联风失手,灵犀触犯梦怀胎。<BR>欲通海角催归矣,偏扎魔根念善哉。夜紧如何宽数寸,枉留余地送尘埃。</P>
<P>心思不为世故尽 :)</P>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6:17 编辑
梅兄,这组破东东是在今年国庆长假其间涂写的.当时心情坏透啦,车碰坏啦, 人又闹.气死偶啦. 留着这组破东东, 也表示人生艰难呀.
<P>所以我恨你啊,正是我现在的心境,奔波中,刚回来,吃饭泡网吧……</P>
<P>杯中捉月颠于笨,笔下生花慧在痴。放胆长凭青玉案,抬头哪个敢相思?</P>
<P>还好,我快不怕了,那伴快来了 呵呵</P>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6:17 编辑
哼,也老大不小的啦,怎么还到网吧泡那伴伴呢?嘿嘿~~~~坦白从严,抗拒更严!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6:17 编辑
精之。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6:17 编辑
<P>谢楼上诸兄妹鼓励.学诗词至今,仅就自己熟悉的<古风>诗社中,偶古风不及右文等,词不及文森等,律不及一得等, 绝不及小王等.棋不及向闲等. 俳句不及天一等,,等等等等.真汗颜无地.唯一可取者,偶算比较勤奋,所谓笨鸟先飞,蠢鱼多游也. </P>
<P>遇到许多困惑.还望大家帮忙. 最近和向闲兄聊天,谈起律理, 都觉得学诗先学律理(不是一般的格律知识),然而目前能找的律理资料很少(绝大多数是格律资料),这里那位朋友有这方面资料, 能不能借偶看看? 征集中~~~~~</P>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6:17 编辑
其实你的律已可独步了。词也很好,只是不多见。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6:17 编辑
<P>谢荒兄鼓励. 天下没有独步的事情.文无第一, 也不会有第一.其实就律来说, 别说和古人比, 就是目前网络上,擅长律的作手就有许多.各有各的特点,整体水平和功底其实都相差无己(不能拿一二首或者某个时期的作品衡量).区别在于每个人的生活阅历,性格爱好和经历不同,反映在作品中就会产生差异.这些不能说谁的东西差一点,而只能说取向不同而已.</P>
<P>许多网络朋友都很真诚地对偶的一些东东,提出许多批评意见.偶虽然没有答复(是怕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和争论),但思考后逐步在纠正.其中垢病比较多的是:题材狭窄,儿女情长比较多,思维跳跃性比较大.诗的厚重感和穿透力不强等等. 偶觉得说得很中肯,无奈偶很难改变,也试过,但效果不大.主要是自己从小生活在南方, 环境对人的磨练不够, 这些不是学养能弥补的,或者随着年龄上去,会好一点的. 请多提意见和建议, 弟努力实践. </P>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6:17 编辑
其实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就是最大的成功,历史上的大诗人莫不各具特点,各领风骚。东坡自不会去刻意学杜甫,辛弃疾也懒得花间。你的特点是语言技巧的娴熟无比,也很有现代感。孟依依似乎也被指为题材狭窄。我的感觉是要有时代感,如果把作品放到唐诗宋词里去都无法分辨,其实是失败。我更是在学习中。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