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滴翠 发表于 2005-10-21 23:15:58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梅庐</I>在2005-10-21 22:41:14的发言:</B><BR>“仄脚的句子即使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理论家们做此說时候,均以唐律诗做例子,唐律诗绝对不会出现孤平的,因为对句救之,故出句不会出现孤平的句子,不救则为孤平。拗而不救,本身就不严格了。其实太搞这玩意也没有意思,韵律好,意思好,能流传便是好诗。</DIV>
<P>
<P>呵呵,律诗本并不是很严格的,拗句里的一种特殊格式:在五言“平平平仄仄”這個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個格 <BR>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擴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這 個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個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這種格式的特點是:五言第三四兩字的平仄互換位置,七言第五六兩字的平仄互換 位置。注意:在這種情況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須用平聲,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P>
<P>这种格式第一字不能用仄声字,或用了第三字要救,可唐诗宋诗里违规的诗多的去了,杜甫的诗够严谨吧,可<登岳阳楼>首句"昔闻洞庭水",就偏偏犯了忌,所以前有辕,我们后就有辄,可照搬前人的,没必要死抠格律也~<BR></P>

拖泥带水 发表于 2005-10-22 01:20:22

欢迎mm!呵呵,看来王力先生的:仄脚只言拗,不为孤平,并言唐律诗没有孤平.纯是为大诗人们脸上帖金.己然仄仄仄平仄句子是可为正律的,不为孤平,为何又以一拗字遮羞?真服了这些为大诗人的诗玩文字游戏理论大家!更服了他言的:平平仄仄仄仄仄,用仄仄平平平仄平,就可拗此大拗的理据;我怎也悟不出五仄尾以对句一个平声就可救!王力还曾在五言律中死撑“第一个平字可救第三个仄字”呢,看来言格律要因什么人写诗而言,言格律要以什么家而言,而不是以声韵学而言!名理论家真的就无错吗?狂昏倒啊!

霍山梦鹤 发表于 2005-10-22 02:43:16

<P>我的理解拗救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孤平不救就是孤平,孤平救了就是拗句。所以王力先生说唐律诗没有犯孤平的,只有拗句,就是因为所有孤平句都救了(本句救或对句救)。</P>
<P><FONT color=#61b34d><STRONG>追游紫陌笛声远,眷恋红尘孑影移.</STRONG></FONT></P>
<P>出句“紫陌笛”三仄,“笛”处当平用仄,而对句“孑影”两仄,未救,显然出句犯孤平。若“孑”位用平,则对句救出句,避免了孤平,出句称为拗句。</P>

叶滴翠 发表于 2005-10-22 09:56:2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拖泥带水</I>在2005-10-22 1:20:22的发言:</B><BR>欢迎mm!呵呵,看来王力先生的:仄脚只言拗,不为孤平,并言唐律诗没有孤平.纯是为大诗人们脸上帖金.己然仄仄仄平仄句子是可为正律的,不为孤平,为何又以一拗字遮羞?真服了这些为大诗人的诗玩文字游戏理论大家!更服了他言的:平平仄仄仄仄仄,用仄仄平平平仄平,就可拗此大拗的理据;我怎也悟不出五仄尾以对句一个平声就可救!王力还曾在五言律中死撑“第一个平字可救第三个仄字”呢,看来言格律要因什么人写诗而言,言格律要以什么家而言,而不是以声韵学而言!名理论家真的就无错吗?狂昏倒啊!</DIV>
<P>
<P>拖兄,无为兄,你们好,首先感谢你们能够跟我就诗中的问题来探讨~</P>
<P>我还是坚持这样的观点:就孤平而言,我们认识上有差异,我只认可平脚句子有孤平之说,仄脚的句子不谈孤平,象我这句"追游紫陌笛声远"句,已然有三个平声字,怎叫犯孤平?而恰恰我也不认可仄脚句子有孤平之说,而只认为它是小拗,对句可救可不救的~</P>

拖泥带水 发表于 2005-10-22 11:34:13

<P>追游紫陌笛声远,我没认为这句是孤平,也没说它犯孤平,按一三五可适宽而言,这句并无不妥.我只是针对你引王力对孤平之引用.</P>
<P>其实律诗之孤平应是:没两平声字相连的句子,便是孤平.在七言律如: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五言律如: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等类句.</P>
<P>你所谓之认可:仄脚不谈孤平,只言拗;其实也正是受王力的影响,这观点得到一定的支持(说穿了,这‘拗’是遮羞布);但,它站不住脚的是:将出言和对句不是用声律去“统一对待”,换言之,也就是出句可以“乱声律作韵律之格而言之拗(为什么以拗言,因某些拗,是合符声律平衡的,例:仄仄平平仄平仄或平平仄仄平仄平)”,而对句就该严韵严律严格.在同一律诗中,用不同的声律标格去量度出句和对句,这不同的声韵 律格标准,就是其的谬误所在.</P>

叶滴翠 发表于 2005-10-22 12:24:11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拖泥带水</I>在2005-10-22 11:34:13的发言:</B><br>
<P>追游紫陌笛声远,我没认为这句是孤平,也没说它犯孤平,按一三五可适宽而言,这句并无不妥.我只是针对你引王力对孤平之引用.</P>
<P>其实律诗之孤平应是:没两平声字相连的句子,便是孤平.在七言律如: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五言律如: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等类句.</P>
<P>你所谓之认可:仄脚不谈孤平,只言拗;其实也正是受王力的影响,这观点得到一定的支持(说穿了,这‘拗’是遮羞布);但,它站不住脚的是:将出言和对句不是用声律去“统一对待”,换言之,也就是出句可以“乱声律作韵律之格而言之拗(为什么以拗言,因某些拗,是合符声律平衡的,例:仄仄平平仄平仄或平平仄仄平仄平)”,而对句就该严韵严律严格.在同一律诗中,用不同的声律标格去量度出句和对句,这不同的声韵 律格标准,就是其的谬误所在.</P></DIV><br>恩,前人如此,我们也没必要就其对错来讨论了,律诗虽严,特例也很多,不按格律走的名诗名句很多很多,只要感觉好,何必一定要拘泥于形式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2 13:08:37编辑过]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步韵<秋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