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化蝶 发表于 2005-10-19 20:52:03

满庭芳.向晚观睡莲逢雁行处(用纳兰芦洲聚雁图韵)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8:22 编辑

<P>舟左良人,桥南旧事,去年辞别江枫。隔山音讯,听得是归鸿。未解秋晴瘦了,凭来去、风护烟笼。罔长顾,追星逐月,踏破夕阳红。<BR>冰心观自在,凌虚影静,渐散空濛。向渠头还许,别样芙蓉。柳畔不堪系处,笑当日、旖旎行踪。微波映,彤云相伴,素面谒青峰。<BR><BR></P>

诗中之侠 发表于 2005-10-19 21:13:44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8:22 编辑

<P>个人觉得诗词是通俗的语言,表达悠远的意境。</P>
<P>简单生动的词语才体现出作者的功力。</P>

云中化蝶 发表于 2005-10-19 21:17:10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8:22 编辑

<P>也同意君所说,如敦煌曲子词:))</P>

高凉 发表于 2005-10-19 21:53:39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8:22 编辑

<P>起拍浑然天成,深得词法,接拍中“未解秋晴瘦了,凭来去、风护烟笼”一个瘦了甚妙,易安黄花瘦,今化蝶秋晴瘦,各得其妙。 唯上阙一结意象杂乱点。过片也好,尾结颇为自然,读之如现佳景,颇耐回味。</P>
<P>亦同意诗中之侠所说。</P>

若枚 发表于 2005-10-20 08:40:25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8:22 编辑

很喜欢化碟西楼月素蓉竹子等姐妹们的作品,都各有语言特色,偶学习。

荒漠之旅 发表于 2005-10-20 11:02:29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8:22 编辑

确实很有特色,颇善铺陈,似娓娓道来。

云中化蝶 发表于 2005-10-22 12:22:54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8:22 编辑

<P>迟来答谢诸位!问候:)</P>
<P>回高凉先生:观莲恰见雁行,故有所感.上片后两拍是"归鸿"行踪:))</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满庭芳.向晚观睡莲逢雁行处(用纳兰芦洲聚雁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