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浅议“国学”研究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4:35 编辑<BR>
<P> 现在的国学研究,还不谈不上学术。真正的学术,始终有一个相当理性的评价尺度。既不能苛求古人,也不能宽容洋人。如不懂得民族特性的深刻差异,是无法“预流”国际学术的。</P>
<P> 譬如哲学,它本非固有学术,在传统学术中只有经史子集四部之学。现在所谓的哲学,是上世纪初在西学东渐的风气下,“以欧美现代思想衡量古人”(梁任公语),“就中国历史上各种学问中,将其中可以与西洋所谓哲学名之者,选出而叙述之。”(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因而不可避免的有生硬割裂之嫌。</P>
<P> 尽管中国学术笼统而缺少专科研究,缺乏抽象哲学思维的传统以及抽象数学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的不发达,但就演变脉络亦渊源有自。</P>
<P> “中国学术,起源于天文与人文两大因素。夏商以前的早期宗教自然观为太阳崇拜,在周代转变为北斗崇拜。 而其人文因素一为慎终追远的政典文化(尚书),一为敬祖尚亲的人伦文化(三礼)。 春秋以后百家兴起,至战国秦汉则大统归入道法两家。 孔子试图复兴三代古礼,但长期处于不入官学的非主流地位。直到汉武帝罢黜黄老道法及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上升为官学,才成为主流文化。 魏晋玄学在贵族文化中兴起,以虚无为本体而注重尘世享乐,实际是中国的存在主义。 隋唐宫廷崇佛,士人尊儒,民间尚道教,佛、道、儒三足鼎立。 宋明新儒学勃兴,主张‘名教’,核心是三纲五常。晚明及盛清士人倡导经世致用之实学,经学则以考据语言训诂学而复古(新汉学)。”(何新《思考》卷一)</P>
<P> 具体到哲学,它也远非西方哲学的唯心论、唯物论的二元性分类框架所能涵盖的。中国哲学起源于阴阳哲学,或者说生殖哲学。阴阳,取象于男女交媾而孕育生命的事实。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之谓易”。孔颖达曰:“生生,不绝之辞。阴阳变转,后生次于前生,是万物恒生,谓之‘易’也。”显然是从由生殖现象推演宇宙本体的,阴、阳、道既非绝对的物质实体,也非纯粹的抽象理念,或者说是心物合成吧。</P>
<P> 因此,我们对任何事物的研究,不能抱既定的成见去寻找证据或印证答案,而应该毫无偏见的陈述事实。真理是全面的,真理也是过程,毫无偏见的陈述事实就是真理。不然,著者在有意无意间,在去舍排比材料时,“往往依其自身所遭际之时代,所居处之环境,所熏染之学说,以推测古人之意志。由此之故,今日之谈中国古代哲学者,大抵即谈其今日自身之哲学者也,所著之中国哲学史者,即其今日自身之哲学史者也。其言论愈有条理统系,则去古人学说之真相愈远。”金岳霖说胡适《中国哲学史》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研究中国思想的美国人”写的,也不难理解了。</P>
<P> 近日社会上又吹泛起重估国学的泡沫,呼吁回归国学。纪校长在为设立国学院造势时,竟将1911年停刊的《国粹学报》以及胡适等编辑的《国学季刊》说成“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部分知识分子“为振兴国学而全力以赴、摇旗呐喊”的刊物时,我忽而黯然“国学”的式微是无关于内在的必然了。</P>
<P> 黑格尔说:历史的研究,不能把它作为工具去达到任何特殊的利益或目的。若是真心倡导国学,我看首先要滤去这分功利。尽管任何学术都不免于利益的归属,但它不能作为研究者干世的药铒。不过,我们倒可以从这里窥见传统学术的真貌——即从当时的社会形态出发,参验现存的资料——地上的,地下的——然后揭去因时空幻化地隐身帽,使之无法遁形。</P>
<P> </P>
既不能苛求古人,也不能宽容洋人。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4:35 编辑
<P>高论!</P>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4:35 编辑
读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4:35 编辑
读.
页:
[1]